因为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所以屈原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屈原为什么受百姓的爱戴?
那是因为他的爱国精神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文风。
他是战国末年楚国怀王时期的三闾大夫(掌管宗族),他立志在衰朽的楚国变法图强,却始终寄希望于愚蠢、颟顸的楚怀王能够给予他足够的支持,最终在楚怀王被秦昭王骗去秦国囚禁致死之后便在汨罗江边吟哦楚辞一篇后投江自尽。楚国的人民为了让汨罗江中的鱼虾不要取食屈原的尸身,便自发制作粽子投入江中以供鱼虾食用,然后在江面上划龙舟表示思念屈原。
屈原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与怀念,就是因为他的爱国精神,他致死都忠于国家,甚至到了愚忠的地步。除此之外,他的楚辞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撇开爱国主义不谈,他的文学造诣也是他被人们尊敬的一大原因。
屈原为什么会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
屈原会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是因为屈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诗人,在效忠祖国、抵御强敌方面是和楚国人民一致的。而且留下的大批的爱国诗歌,激励着楚国人民报仇雪耻、恢复祖国。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相关如下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
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屈原为什么受后世人的尊重和推崇?
今天的屈原是历代不断粉饰添衣包装的屈原。
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都需要借屈原来传统一种社会能量。
一、统治者需要宣扬屈原的爱国殉国精神
也许统治者不喜欢屈原的正义直言,刚直进谏,但是绝对喜欢屈原的自投汨罗殉国的壮举。
只这一点,他们就需要将屈原立在神坛上,引导天下人向屈原学习,学习他的爱国之心。
二、屈原怀才不遇、高洁独立的品行更能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共鸣
屈原文才那是一流的,一本《楚辞》名垂千古,令文人高山仰止,谁不想像他是个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呢。
何况屈原还被文人认为是中国文学的老祖宗呢?
怀才不遇几乎是绝大多数文人的共同遭遇和不愤所在,屈原的这一点也正是无数怀才不遇者的缩影。
怀才不遇怎么?学屈原投江?那是不可能的。大多数人不到极端情况不会如此的。
大多数人会学习屈原或者像屈原那样,忧国忧民,被排斥出朝廷,外放远地,写诗表达自己的高洁品行。
举世皆醉我独醒。
那些文人士大夫需要的是这样的发泄和自我安慰。
所以历代咏屈原的诗歌很多,其实也是那些作者借屈原来表达自己遭遇的不满。
在统治者和统治的基础——文人士大夫共同的需要下,屈原不可避免地受到重视,地位渐渐被拔高。
就拿端午节的起源来说,秦汉时期关于端午的起源没有关于屈原的记载,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便有了关于端午是起源屈原的说法,并且传播极快极广,大有超越之前的伍子胥、曹娥等流行说法。
当然屈原自身便有以上令人尊敬的地方,这种“拔高”并非是无中生有的,而是适当的粉饰点缀。
屈原为什么能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怀念
1.有作品传世,可以被了解.
2.受后人吹捧炒作.
3.结局悲惨,受老百姓同情.
其实,屈原也是楚国王族.“屈”是从熊姓里面分出来的.屈原数谏怀王而不听,其实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人民没有关系.
屈原为什么受后世人的尊重和推崇呢?
说起屈原,大家想到的必然是“爱国诗人”这个称谓。这种说法完整地概括了屈原的历史价值——“爱国”是他的思想品质,“诗人”是他的文学成就。于是几千年来,人们纪念的屈原似乎可以理解为一个政治化的、文学化的屈原。但屈原的伟大人格,这种精神内核却往往被人们忽略。屈原之后的中国长期处于儒家文化的浸泡之中,纵使后来儒道释合流依然改变不了儒家主导的地位,而屈原其实是反儒家的。反儒家的屈原代表的是一种大家心里想要去做但是又做不到的伟大人格。
屈原画像
为什么说屈原反儒家呢?这在他的绝笔作《渔父》中表现得非常清晰。《渔父》中有这样一段话——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从中不难看出,渔父是一个通透世事的人,他劝说屈原就连圣人都要迁就世人而你又为什么这么刚呢?细细思量,渔父的生存哲学跟后世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何等相似啊!但屈原为了保存人格的独立性而选择投江,因为他深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个世界不是他能改变的,所以他必须离去。
屈原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感叹:怪屈原以彼其材, 游诸侯, 何国不容, 而自令若是。 言下之意很是惋惜,认为他应该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司马迁是典型的儒家人物,能屈能伸,知道人应该活下去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当然,司马迁的坚韧顽强品质也是值得尊敬的。但是,在司马迁的的惋惜之辞中,无疑透露了他对屈原伟大人格的羡慕。
司马迁
流放长沙,遭遇与屈原有几分类似的贾谊曾发出这样深沉的感叹: 嘀九州而其君兮, 何必怀此都也。虽然他的思想中有法家和道家的成分,但贾谊骨子里仍是一个儒生。所以贾谊会心忧君王抑郁而亡,而不会主动远离这个世界。贾谊的抑郁更多的是出于对他人对封建王朝的愧疚,而非意识到自己独立人格的意义。
到了宋朝苏轼写了一篇《屈原庙赋》,将屈原之死解释为尸谏——“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 死犹能冀其感发而改行”,再加上朱熹等人的附和,屈原以死报国的说法渐渐被众人接受。其实这种说法在屈原的作品中是找不出根据的,但为什么还能被人接受呢?究其原因大概还是因为这种解释既能被统治者认可,也能让梦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分子接受。几千年来大家几年的屈原都是一个被儒家化了的屈原,而非那个在先秦时期就有着独立人格的高洁之士。
真实的屈原是不容易被社会接受并认可的,因为他的精神对我们的生活构成一种强烈的讽刺。就像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会装模作样地纪念屈原,实际上却奉行着“我们不能改变社会,却能够改变自己”这样的儒家观念,把纯粹的屈原人格踩在脚下。
为什么人们会纪念屈原?
屈原死后,百姓敬重他,哀悼他。因为他是和危害楚国的小人奋斗到死的,所以到了他的忌日,百姓们就挂起昌蒲剑,喝着雄黄酒。预防奸邪的侵害。百姓相信爱国诗人是不会死的,每年五月五日,他们摇着龙船,到处去寻觅诗人。他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
今天我们隆重纪念屈原并不是为发思故之幽情,而是要用当历史发展的眼光,重新认识和发掘屈原文化和精神中对当代有启迪意义的精髓。2000多年前,屈原的政治思想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仍值得关注和继承,他始终关注民众的生存状况和同情民众遭遇的苦难;他迫切希望国家能按照法治的轨道前进;主张选贤举能,反对任人唯亲,提出不论人的身份贵贱,唯才是举,不拘一格。这些政治思想构成了屈原人文理性的核心,是其美政理想的体现,不仅仅是僵硬的教条,尤其提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实践要求,以其坚韧的求索精神,表现了他试图在更广阔的历史空间、更大的文化视角探求人类生存的社会形态,探求人类精神栖息的理想模式,探求心目中的美政目标及其实现途径。虽然他失败了,但其精神永远不会磨灭,并对当今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形成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最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所在。而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面伟大旗帜,今天纪念屈原的最重要意义就是要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仰望着这面爱国主义的大旗,培育全民的爱国情怀和爱国之心,脚踏实地关心人民的疾苦,解决人民的困难,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针对当今许多人只注重眼前利益、心态浮躁的背景下,有必要通过纪念活动,发掘和倡导屈原的人格精神和原创精神,秉持 “吾不能变心而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坚持真理,不畏艰辛和勇于创新的人格精神,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更值得我们宣扬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