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高达60厘米,全株密被灰白色具柄的分枝柔毛。茎直立,多分枝,基部稍木质化。叶片长圆形至倒披针形或匙形,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多数,较大;花梗粗壮,斜上开展;萼片直立,长椭圆形,长约15毫米,内轮萼片基部呈囊状,边缘膜质,白色透明;花瓣紫红、淡红或白色,近卵形,长约12毫米,顶端浅2裂或微凹,边缘波状,下部具长爪;花丝向基部逐渐扩大;子房圆柱形,柱头微裂。

生长特点:喜冷凉的气候,忌燥热。喜通风良好的环境,冬季喜温和气候,生长适温白天15到18摄氏度,夜间10摄氏度左右,对土壤要

紫罗兰有哪些形态特征?

两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株高30~60厘米,株形紧凑,茎干直立,苔葶极短,基部半木质化,全株都被灰色星状茸毛。根茎处丛生叶片,全部叶片呈现辐射状排列,平铺于整个花盆表面,宛若一朵盛开的大型鲜花。紫罗兰叶柄长,叶片圆形、椭圆形、披针状倒卵形。基部呈叶翼状,先端钝圆,全缘,叶肉肥厚,表面深绿色或紫红色或淡紫红色,再嵌以清晰明显的叶脉,显得十分精巧、美丽。进入生殖生长期时,在引人入胜的碧叶丛中,显露出婷婷玉立的总状花序,有粗壮的花梗,每个花序着花5~8朵,萼片4枚,花瓣4片。紫罗兰的花型,有单瓣、重瓣两种。花色特别丰富,有粉白色、紫红色、蓝紫色和复色等。花期4~5月,每朵单花能开20余天。通过播种、花期控制等技术,4月~8月都有鲜花陆续开放,如果采取特殊措施莳养,紫罗兰可以一年四季鲜花不断。花后坐果,果为角形蒴果,成熟开裂,应及时采收,以备播种。

紫罗兰原产地中海沿岸及东非的阴凉山区,19世纪后期,即1892年被德国人柏荣·冯·圣保罗发现,并开始移植驯化,培育杂交品种。

紫罗兰喜温暖怕酷热,喜光照怕烈日暴晒,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白天22~24℃,夜间20~21℃,一般在18~25℃的范围内都能生长良好,最低要保持在7~10℃,最高要控制在27~30℃,就能满足紫罗兰对温度的要求。

紫罗兰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最好,开花最多。光照不足,或者阳光太强,往往都不开花。一般说来,紫罗兰只要有3000~5000勒克斯的光照度,每天照射4~5小时就够了,夏天放在南向的窗台内隔一层白色纱窗的光照度最为适宜。冬季可用40瓦的日光灯,距离40厘米左右的高度,每天照射12~14小时,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能继续开花。

紫罗兰的外形特点

紫罗兰 的花形较大,花朵的颜色有白色或者淡红色,果实为圆柱形,叶片为长圆形或者倒披针形,紫罗兰喜阴凉气候,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在15-18度之间,而且当植株出现病害时,要及时将病株拔除并销毁,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防治。

紫罗兰长什么样子

紫罗兰的叶片为长圆形或者倒披针形,花形较大,多为腋生或者顶生,花朵的颜色有白色或者淡红色,果实为圆柱形,长度约为7厘米左右,并且果瓣中脉较明显,果梗很粗壮。

紫罗兰的生长习性

紫罗兰喜阴凉气候,冬季可以忍耐零下5度的低温,种植的土壤要求肥沃湿润并且深厚,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在15-18度之间,但是花芽分化时需要维持5-8度的低温周期。

紫罗兰的栽培管理

紫罗兰为直根性植物,不耐移植,而且移植时要多带宿土,尽量不能伤及根系,而且栽种不宜过密,以免出现通风不良现象,容易遭受病虫害。

紫罗兰如何防治病虫害

紫罗兰最容易遭受枯萎病以及黄萎病,植株出现病害时要及时将病株拔除并销毁,以免感染其它健康植株,然后用1000倍高锰酸钾溶液进行防治。

紫罗兰的特点是什么

形态特征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达60厘米,全株密被灰白色具柄的分枝柔毛。茎直立,多分枝,基部稍木质化。叶片长圆形至倒披针形或匙形,连叶柄长6-14厘米,宽1.2-2.5厘米,全缘或呈微波状,顶端钝圆或罕具短尖头,基部渐狭成柄。

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多数,较大,花序轴果期伸长;花梗粗壮,斜上开展,长达1.5毫米;萼片直立,长椭圆形,长约15毫米,内轮萼片基部呈囊状,边缘膜质,白色透明;花瓣紫红、淡红或白色,近卵形,长约12毫米,顶端浅2裂或微凹,边缘波状,下部具长爪;花丝向基部逐渐扩大;子房圆柱形,柱头微2裂。

长角果圆柱形,长7-8厘米,直径约3毫米,果瓣中脉明显,顶端浅裂;果梗粗壮,长10-15毫米。种子近圆形,直径约2毫米,扁平,深褐色,边缘具有白色膜质的翅。花期4-5月。

生长习性

喜冷凉的气候,忌燥热。喜通风良好的环境,冬季喜温和气候,但也能耐短暂的-5℃的低温。生长适温白天15-18℃,夜间10℃左右,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排水良好、中性偏碱的土壤中生长较好,忌酸性土壤。

紫罗兰耐寒不耐阴,怕渍水,它适生于位置较高,在霉雨天气炎热而通风不良时则易受病虫危害,施肥不宜过多,否则对开花不利;光照和通风如果不充分,易患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