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清福陵,位于沈阳的东陵,至沈阳旧城东五公里处;皇太极,清昭陵 , 位于沈阳皇姑区泰山路;顺治,清孝陵,今河北遵化昌瑞山的主峰下;康熙,清景陵, 清孝陵东侧1公里处;雍正,清泰陵,距易县15公里的温州市永宁山下;乾隆,清裕陵,以顺治的孝陵为轴心,孝陵以西就是乾隆的裕陵;嘉庆,清昌陵,位于泰陵以西2里;道光,清慕陵,位于昌陵西南15公里处的龙泉峪;咸丰,清定陵,位于裕陵以西;同治,清惠陵,位于景陵的东南;光绪,清崇陵,泰陵东5公里;宣统, 无陵墓,骨灰在北京八宝山。

清朝皇陵在什么地方

清朝皇陵在河北遵化市和易县。
清入关以后,十个皇帝除末帝溥仪没有设陵外,其他九位皇帝都分别在河北遵化市和易县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园。由于两个陵园各距北京市区东、西一百里,故称“清东陵”和“清西陵”。
清东、西二陵在规制上基本沿袭明代,但清朝陵冢上增设了月牙城,而且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清朝皇陵都有石像生、大碑楼、大小石桥、龙凤门、小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配殿、隆恩殿、琉璃门等大小建筑组成。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附有皇后和嫔妃的园寝。

清朝皇帝的皇陵分别是哪些?分别在哪里?

我们知道皇帝死后是要被安葬在皇陵的,清朝存在将近300年,一共经历了10位皇帝,除了宣统溥仪,事后未入皇陵,其余的九个皇帝分别葬在东西两处皇陵,而清朝入关前他们的皇室死后则被安葬在关外三陵,即昭陵,福陵,永陵,位于河北省,而入关后安葬皇室的陵墓清东陵和清西陵则位于河北。

一、清东陵,清西陵和关外三陵

河北马兰峪的清东陵是在1663年康熙年间修建的,将其建于河北的遵化,之所以将其选择在河北地界是由于其距离当时的首都京师,也即现在的北京,较为相近,在地理位置上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但是非常令人不幸的是在这里安葬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咸丰皇帝都经历过盗墓贼的破坏,很多珍贵的文物被盗,而之所以顺治皇帝的陵墓逃过一劫,是因为他被采用火葬下葬并无随葬品,这才躲过一劫。在清西陵皇帝的墓葬保存得较为完好,其中安葬着比较有名的皇帝就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的清泰陵地宫未被开封,保存的较为完整,唯一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光绪皇帝的清崇陵被盗了。关外三陵位于奉天,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和第二任皇帝皇太极都安葬在此处,他们二人的清福陵和清造陵保存较好。

二、去三处皇陵游玩的注意事项

由于清朝的皇陵处于三个地方,小编认为如果想一次性游玩三个地方的话,最好乘坐火车或者客车,而并不推荐自驾游。在沈阳的关外三陵已被完全开发为观景区,网上的门票是50,可以提前预购。而河北马兰峪的清东陵,其中咸丰皇帝的清定陵,同治皇帝的清惠陵,现在还在关闭当中,并未开放,无法观赏,河北的清西陵则已被完全开辟成景区完全可以去观赏。

小编认为这三处皇陵都非常的雄伟壮阔,我们可以在去之前了解好历史知识,寓教于乐。

清朝帝王陵墓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地方

清代帝王陵寝分为三处,一处是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一处是位于河北保定的清西陵、还有一外是位于辽宁沈阳的福陵、昭陵和抚顺的永陵。其中位于辽宁境内的三座陵寝因位居关外,被统称为关外三陵。

1、清永陵

永陵是爱新觉罗氏的祖陵位于辽宁抚顺市新宾县境内,陵内安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贴木尔、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伯父礼敦和叔父塔察篇古。

清朝入关后,顺治帝福临追封猛哥贴木尔为“肇祖原皇帝”、福满为“兴祖直皇帝”、觉昌安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为“显祖宣皇帝”,称为“肇兴四祖”。永陵保存完好,仅地面建筑略有损坏,现已修复完好。

2、福陵

清福陵安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及皇后叶赫那拉氏,位于沈阳市东北。

3、昭陵安葬着清太宗皇太极及孝端文皇后,位于沈阳市北,故称北陵,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

4、清东陵

清东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建筑群,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清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清世祖顺治兴建孝陵开始,陆续修建了清圣祖康熙的景陵,清高宗乾隆的裕陵,清文宗咸丰的定陵和清穆宗同治的惠陵。

此外,还包括五位帝王各自的妃园寝和葬有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葬有慈禧太后的定东陵

5、清西陵

清西陵自清世宗雍正兴建泰陵作为开端,陆续修建了清仁宗嘉庆的昌陵,清宣宗道光的慕陵和清德宗光绪的崇陵。末代皇帝溥仪病逝后先葬于八宝山,至1995年迁葬至清西陵内的华龙皇家陵园。此外,清西陵还包括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和崇陵妃园寝。

除光绪帝崇陵和瑾妃墓于1938年被盗外,其余陵寝均未打开。

扩展资料

中国考古十大帝王墓:黄帝陵、秦始皇陵、越王墓、茂陵、隋炀帝墓、乾陵、成吉思汗陵墓、西夏王陵、明永陵、清东陵。

秦始皇陵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开始在今天的陕西省临潼区骊山脚下建造一座堪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围绕着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谜团和猜想。

但秦始皇陵墓什么时候打开,是否打开,目前尚没有时间表。因为发掘后,从技术上来说,不能保证能保护好这些文物。特别是壁画、陶器、纸质、绢质、丝质等文物的保护现在还是难题。

另外,打开秦始皇陵也与我国“保护为主”的考古发掘政策不符。有关专家称,如今几乎没一个国家主动开掘帝陵。“尽量不主动发掘”的理念在20世纪中后期已成为国际共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明清皇家陵寝

清朝陵墓在哪里

清朝帝王陵墓主要分布在三个地方,分别是辽宁沈阳,河北唐山,河北保定。这三个地方笔者都是实地探访过的,下面具体的说一下以供周知。
第一处,辽宁省沈阳市。这里埋葬了大清初期的两位皇帝,分别是号称野猪皮的努尔哈赤和其子皇太极,努尔哈赤的陵寝位于沈阳东边,现在称之为东陵公园,他的陵寝是清福陵,很有特色,皇太极的陵寝在沈阳北边的北陵公园内,其名为清昭陵,目前保存完好古香古色。
第二处,河北唐山遵化马兰峪清东陵,这里是一处风水上佳的宝地,是大清入关后营建的第一处皇陵,是由顺治皇帝福临在此选址,并且开始营建,所以入住于此的第一人便是顺治帝,他的陵寝位于整个清东陵的最核心的位置,称之为清孝陵。陆续这里入住了其子康熙皇帝,其陵寝为清景陵,其孙乾隆皇帝,其陵寝为清裕陵。以及后来的咸丰皇帝(清定陵),同治皇帝(清惠陵)。其中还有大清最后一位无冕女皇慈禧皇太后的定东陵,以及大清康乾盛世的奠基者孝庄太后的昭西陵。
第三处,河北保定易县的清西陵,这里同样是风景优美,风水上佳,这里是由雍正皇帝首创,故而这个陵区的核心便是雍正的清泰陵,以及嘉庆皇帝的清昌陵,道光皇帝的清慕陵,光绪皇帝的清崇陵,后来大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也就是宣统皇帝,也入葬在清西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私人)。

请问,清朝的皇家陵墓在哪?

清朝只有东陵和西陵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是清朝皇嘉陵寝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顺治皇帝的陵寝为中心,依次排开。清朝的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咸丰皇帝、同治皇帝 的陵墓都在这里。孝庄文皇后的陵墓位于陵区大红门之外,是由于它的备份高于顺治皇帝。清东陵还有皇后陵墓3座,妃园寝5座。
孝陵 清世祖顺治皇帝的陵寝,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端敬皇后董鄂氏祔葬。
孝东陵 顺治皇帝的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陵寝,位于孝陵东侧。又祔葬淑惠妃、恭靖妃、恪妃等十七位嫔妃。是清朝第一座皇后陵。
景陵 清圣祖康熙皇帝的陵寝,其特殊之处在于立有两块圣德神功碑,歌颂康熙生前的功绩。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祔葬。开创了皇帝陵祔葬皇贵妃的先例。
景陵妃园寝 熙皇帝嫔妃墓葬群。位于景陵东侧。内葬: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惠妃那拉氏等48位嫔妃和一位皇子(顺懿密妃王氏 幼殇之子) 。
景陵皇贵妃园寝 位于景陵妃园寝的东南,是康熙的两位皇贵妃:佟佳氏、瓜尔佳氏的园寝。两位皇贵妃曾在康熙年间奉旨照料年幼的乾隆皇帝居住在宫中。她们在乾隆年间尚健在。乾隆皇帝为表孝心,尊她们两位为皇贵太妃,并为其单独修建园寝。
裕陵 清高宗乾隆皇帝的陵寝。规模宏大,建筑物最为壮观。陵内祔葬: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嘉庆帝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裕陵妃园寝 位于裕陵西侧,被贬的皇后纳喇氏以及乾隆宠妃纯惠皇贵妃苏佳氏等三十六位嫔妃埋葬在这里。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嘉庆皇帝养母庆恭皇贵妃陆氏、寿高92岁的婉贵妃陈氏、皇五子永琪的生母愉贵妃珂里叶特氏、维吾尔族的容妃和卓氏、和孝公主的生母敦妃汪氏 等。
定陵 清文宗咸丰皇帝的陵寝。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祔葬。
定东陵普祥峪 孝贞显皇后(慈安)的陵寝。位于定陵东侧。慈安皇太后钮祜禄氏曾在同治、光绪年间偕同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驾崩,享年45岁。
定东陵普陀峪 孝钦显皇后(慈禧)的陵寝。位于普祥峪东侧。慈禧皇太后在同治、光绪年间垂帘听政,统治清王朝近半个世纪。她的陵寝在清朝皇后陵中最为壮丽。
定陵妃园寝 位于定陵以东的顺水峪。咸丰皇帝的妃园寝。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荣安固伦公主生母)、端恪皇贵妃佟佳氏、玫贵妃徐佳氏(早殇皇二子生母)、云嫔武佳氏等十五位妃嫔埋葬在这里。
惠陵 清穆宗同治皇帝的陵寝。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祔葬。
惠陵妃园寝 同治皇帝的四个妃子:淑慎皇贵妃富察氏(同治四妃中地位最尊)、献哲皇贵妃赫舍里氏、恭肃皇贵妃阿鲁特氏(孝哲毅皇后的姑姑)、敦惠皇贵妃西林觉罗氏的墓葬群。
清西陵 位于河北省易县,这里埋葬着清朝的 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光绪(崇陵)以及逊位的宣统皇帝,还有他们的皇后、妃嫔、皇子、公主。西陵周围还安葬着亲王、郡王、贝勒等皇族。
泰陵 清世宗雍正皇帝的陵寝。建筑的工艺及规格在清西陵均属上乘。祔葬:孝敬宪皇后那拉氏、敦肃皇贵妃年氏。
泰陵妃园寝 雍正皇帝嫔妃:纯悫皇贵妃耿氏、齐妃李氏等21人的墓葬群。
泰东陵 雍正帝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的陵寝,她是乾隆皇帝的生母。雍正年间封为贵妃。乾隆初,尊封为皇太后,备受尊崇。乾隆四十二年,去世,享年八十六岁。泰东陵的建筑群工艺精良,在西陵中是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皇后陵。
昌陵 清仁宗嘉庆皇帝的陵寝。建筑的规格比泰陵还要扩大,建筑更为宏伟壮观。祔葬: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嘉庆帝元配嫡皇后,道光帝生母。
昌陵妃园寝 嘉庆帝嫔妃: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恕妃完颜氏、淳嫔董佳氏等十七人的墓葬群。
昌西陵 嘉庆帝的第二位皇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的陵寝。孝和睿皇后在孝淑睿皇后去世后由贵妃晋封皇贵妃,不久被立为皇后。道光皇帝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奉养于寿康宫。地位尊贵,在宫中有一定影响。道光二十九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慕陵 清宣宗道光皇帝的陵寝,规制比较简约,裁撤了一些主体建筑,却别有特色。祔葬: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咸丰帝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慕东陵 起初为慕陵妃园寝。因 咸丰帝养母静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 临终晋封皇后 而改为皇后陵。规制与孝东陵相同:后葬妃祔。孝静成皇后 居中而葬,其宝顶(坟头)以黄瓦罗圈墙与其它宝顶隔开,罗圈墙外东侧的宝顶,安葬妃嫔中地位最高的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光绪皇帝的祖母),后面三排宝顶,是彤贵妃舒穆禄氏、皇长子生母和妃纳喇氏、恬嫔富察氏等嫔妃的墓葬群。
崇陵 光绪皇帝的陵寝。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祔葬。
崇陵妃园寝 光绪皇帝的两位妃子:温靖皇贵妃(初封瑾妃)他他拉氏、恪顺皇贵妃(初封珍妃,瑾妃的妹妹)的园寝。其中两座宝顶:东侧为温靖皇贵妃,西侧为恪顺皇贵妃。恪顺皇贵妃初封珍妃,殉难于光绪二十六年的八国联军之乱。次年,慈禧太后将其追晋为珍贵妃。初葬于西直门外。宣统年间追封皇贵妃。移葬崇陵妃园寝。

清朝时期各个皇帝的陵寝位置具体在哪里?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时代距今不远。其历代帝王的陵前石雕在中国古代陵墓雕刻中的地位虽不甚重要,但如果是为研究清代与其以前各个时代的对比,尤其是研究清代二百六十年中中国雕塑艺术风格和雕工技艺的高低变化,都有必要加以比较,并对于各个帝王的在位历史年代有所了解,为此再列表如下:

始祖一、肇、兴、景、显四祖的永陵,葬辽宁新宾县启运山南麓。葬努尔哈赤的父祖父、曾祖父、高曾祖四代,陵前无石雕像;

始祖二、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葬辽宁沈阳东北郊。陵前石雕瑞兽四或六对;

始祖三、太宗皇太极的昭陵,葬辽宁沈阳市北郊。(现为北陵公园)。陵前石雕瑞兽六对,陵道前另有蹲狮一对;

帝陵一、世祖顺治(福临),在位十八年(1644~1661)孝陵,葬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清东陵,陵前石雕瑞兽十二对,侍臣六对(在东陵中轴线上);

帝陵二、圣祖康熙(玄烨)在位六十一年(1662年~1722)景陵,葬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陵前石雕瑞兽三对、侍臣二对;

帝陵三、世宗雍正(胤祯)在位十三年(1723~1735)泰陵,葬河北省易县城西永宁山清西陵,陵前石雕瑞兽三对,侍臣二对,陵道前另有瑞兽一对(在西陵中轴线上);

帝陵四、高宗乾隆(弘历)在位六十年(1736~1785)。裕陵,葬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陵前石雕瑞兽六对,侍臣二对;

帝陵五,仁宗嘉庆(顒琰)在位二十五年(1796年~1820)。昌陵,葬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陵前石雕瑞兽三对,侍臣二对;

帝陵六、宣宗道光(曼宁)在位三十年(1821~1850)。慕陵,葬地同仁宗陵。陵前无石雕仪卫;

帝陵七、文宗咸丰(奕讠宁)在位十一年(公元1851—1861年)。定陵,葬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陵前石雕瑞兽三对,侍臣二对;

帝陵八、穆宗同治(载淳)在位十三年(1862—1874)。惠陵,葬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陵前无石雕;

帝陵九、德宗光绪(载氵恬)在位三十四年(1875~1908)。崇陵,葬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陵前无石雕仪卫;

帝陵十、宣统(溥仪)在位三年(1909年~1911)。

清朝皇帝陵墓大全

 清朝皇帝陵墓大全

清代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在沈阳老家(盛京三陵),努尔哈赤的皇陵为福陵,皇太极的皇陵为昭陵。

从顺治起,历代皇陵都安放到唐山遵化县马兰峪的清东陵。顺治的皇陵为孝陵,康熙的为景陵。

雍正帝发现永宁山下风水很好,离北京较近,尤其是距离出产石料的曲阳县非常近,明清两代修建皇宫和陵墓所需用的汉白玉石料都是产自曲阳太行山区,因此决定把自己的陵墓建在西陵,可以节省许多人工。雍正帝的皇陵为泰陵。

干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不愿意埋葬在西陵,在东陵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陵墓裕陵,可是又不能将自己的父亲孤零零地放在西陵,因此他下诏,命令今后的皇帝“昭穆次序,隔代埋葬”。

按照干隆的意旨,他的儿子嘉庆帝的昌陵就安放到西陵,嘉庆时代清朝的国力大不如“康干盛世”,所以昌陵的规模远不如泰陵。

根据干隆的旨意,嘉庆的儿子道光帝本应该埋葬在东陵,但他刚为先死的皇后建陵时,地宫就渗漏地下水,道光认为不吉利,决定迁移到西陵。道光的慕陵每扇门窗的隔扇中间都雕刻有一个朝外的木龙头,非常精致,如同模子套出的,他想用龙取水,以此来躲避水患。

由于道光安葬到西陵,他的儿子咸丰帝就得安葬到东陵,咸丰的儿子同治帝年青丧命,由慈禧太后做主,仍然安放到东陵,慈禧为自己在东陵修建了豪华的陵墓,根本就没有顾及光绪帝的事,但他们同时辞世时,光绪尚没有陵墓。光绪在西陵的陵墓崇陵在光绪去世以后才开始动工,不过三年后就发生了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根据民国 *** 的续修协议和依靠一帮遗老的努力和捐助资金,直到1913年才修建完工。

另外末代皇帝溥仪的骨灰原先存放在北京八宝山,后来转到清西陵的华龙陵园。

一共是十二个陵墓

清十二帝陵墓

福陵: 努尔哈赤

北陵: (昭陵) 皇太极

西陵: 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绪的崇陵 溥仪(华龙皇家陵园 清西陵崇陵旁边 见下述)

东陵: 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干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

福陵 位于沈阳东郊的东陵公园内,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东陵。福陵后倚天柱山,前临浑河,万松耸翠,大殿凌云,占地19。48万平方米。福陵中利用地形修筑的"一百零八蹬"(108级台阶),象征着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福陵的重要标志。

昭陵 位于沈阳市区北郊,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因坐落在沈阳市北端,故又称北陵。昭陵与福陵和永陵齐名,合称 "关外三陵",但其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远非其他二陵可比。昭陵建筑完整无双独具特色,仿自明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是汉、满民族文化交流的典范。

(附:永陵

满语称"恩特和莫蒙安",坐落在新宾县城西21公里启运山脚下的苏子河畔。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族的祖陵,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祖父、曾祖、远祖及伯父、叔叔等皇室亲族的陵墓。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始建,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尊称为永陵。是著名的关外三陵之一。永陵由下马碑、前宫院、方城、宝城、省牲所、冰窖、果楼等部分组成。启运殿是永陵的主体建筑。整个陵寝占地1。1万余平方米。)

清西陵 位于河北省易县梁各庄西,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历经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余绪延至民国年间。

清西陵是一片丘陵地,周围群峦叠嶂,树茂林密,风景极佳。东有2300多年前的燕下都故城址,西望雄伟的紫荆关,北枕高耸挺拔的永宁山,现抵滔滔东流的易水河。

清西陵有帝陵四座:泰陵、昌陵、慕陵、崇陵(具体哪陵安放哪位皇帝如上所简述),后陵三座,妃陵三座。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共葬有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以及王公、公主等76人。

清东陵 坐落在河北的遵化县境,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陵、康熙帝的景陵、干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百度百科: 溥仪

(节选)

(溥仪)于1967年10月17日逝世,骨灰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1980年5月29日,即溥仪去世13年后,党和 *** 为溥仪举行了追悼会。在1995年的1月26日,溥仪的骨灰入葬位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华龙皇家陵园位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华龙陵园是一个由个人经营的商业性的公墓。

溥仪生前就有入土为安的愿望,清西陵也是溥仪生前就确定了的葬身之所。溥仪葬入此陵园,是他的第五个妻子李淑贤的精心安排,也是由他的妻子李淑贤亲自主持办理的,同时,李淑贤女士还希望自己逝世后能与溥仪合葬一处。1997年6月9日李淑贤女士去世,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合葬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溥仪史称逊帝,也称宣统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