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清代官服上的珠子用来区分官职品轶差别。
清代官服制度:清代文武百官品服有朝冠、吉服冠、朝服、补服、蟒袍等。品秩差别主要看冠服顶子、蟒袍以及补服的纹饰。吉服冠与朝冠大体相同,冠后插有翎枝,其制六品以下用蓝翎,五品以上用花翎;百官蟒袍,一品至三品绣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绣四爪八蟒,七品至九品绣四爪五蟒;补服,自亲王以下皆有补服,其色石青,前后缀有补子,文禽武兽。贝子以上王亲用圆形补子,其余用方补;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及科道、侍卫等职,均需悬挂朝珠,朝珠共108颗,旁附小珠三串,名位"记念"清朝的官员正式的官服为什么都带佛珠
清朝官员佩戴的不是佛珠而是朝珠。朝珠是清廷冠服佩饰标准。
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_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开始奉行支持藏传佛教的政策,并经常把佛珠赏赐给属下,各级官吏将领也把佛珠当作礼品进贡。后来作为清廷冠服佩饰标准的朝珠,其样式就源于藏传佛珠。
朝珠象征着四季,一百零八颗珠代表一年十二个月,24节气、72候,四个佛头象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下垂于背后的佛头、背云,寓意“一元复始”,三串绿松石记捻表示一月中的上、中、下三个旬期,总和为30天。
朝珠成为宫廷冠服佩饰确立于顺治帝入关后,随着服饰制度渐趋完备,朝珠的制作和佩戴规范也载入乾隆28年编撰的《钦定大清会典》之中,以示郑重。皇帝、后妃、文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上,另外侍卫和京官等,均可佩挂朝珠,并且成为皇帝对文武百官的赏赐以示恩重。
扩展资料朝珠佩戴等级
朝珠的佩戴方式有严格规定,有封号的妇女穿着吉服参加祈谷、先蚕古礼时,只需佩挂一盘朝珠;若遇重大朝会如祭祀先帝、接受册封时,必须穿着朝服并佩挂三盘朝珠,历代皇后和太后的画像中也是如此。而男子在任何场合只佩挂一盘朝珠。
场合不同,皇帝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也要佩戴不同颜色的朝珠。皇帝祭天坛时,穿蓝色朝服,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坛时,穿明黄色朝服,佩戴琥珀或蜜腊朝珠;在日坛朝日礼时,穿红色朝服,佩戴红珊瑚朝珠;在月坛夕月礼时,穿白色朝服,佩戴绿松石朝珠。四种颜色分别代表天、地、日、月。
此外,根据亲贵等级对所佩戴朝珠的颜色、数量、珠子和丝绦的质料均作了详细规定,以显示不同的地位。譬如东珠(一种珍稀的珍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其他人等佩戴或拥有均属僭越,这也是存世东珠朝珠稀少珍贵的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珠
清朝官员为什么要挂串珠子在脖子上?
因为这种珠子是清朝官员特有的配饰,清朝的时候佛教盛行,所以从清朝皇族到朝廷官员都喜欢佩戴佛珠,朝堂上官员们佩戴的佛珠则叫作朝珠。一方面朝珠的材质、大小和造型能够代表官员的地位和品级,另一方面朝珠也能够代替官员在帝王面前磕头,磕头时朝珠坠地就行了,不必叩首到地上。
清朝佛教盛行清朝官员佩戴珠串在身上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清朝中后期佛教非常盛行,所以朝廷官员都要佩戴佛珠上朝,当时被称为朝珠。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也能够看到,不管清朝的大小官员或者是帝王、甚至是皇太后,经常能够看到他们身上佩戴有一串或几串佛珠。特别是慈禧太后,官员和太监们为了奉承她,故意口口声声称她为老佛爷,可见当时佛教对大清的影响是深入人心的,可笑的是慈禧太后居然毫不谦虚,厚着脸皮真把自己当老佛爷了。
朝珠代表着官员等级朝珠很大的一个作用,就是能够代表各个官员的品级地位。官位越高的人朝珠材质、大小和款式也就越高档,多数都是用珍珠、琥珀、珊瑚、玛瑙和玉石等做成的,而且还分为佛头塔、佛头、大坠和身子等各个部位,对于不同地位的官员,还要用不同颜色的丝绦搭配,可以说是相当讲究了,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够想象的。
代替磕头在清朝那个封建年代,帝王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大小官员或者百姓见到了都是要磕头行礼的。可是很多大臣们年事已高,磕头的时候如果像年轻人一样把头叩到地上,很多年老的官员经常磕头就会吃不消,说不定磕几个头就趴地上起不来了。所以时间长了之后为了照顾这些年老官员,就规定在磕头的时候只要朝珠接触到地面发出响声,就能代表已经叩头了,不必要再把头叩到地上。此举确实方便了年老的官员,使他们少受了许多身体上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