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民间坟墓一般沿袭古来丧葬习惯,当然视家境情况的优劣而豪华程度有所不同,政府对民间也没什么重要规定,主要不得使用与皇家犯忌的陪葬品等。其墓室布局顺序一般为:五孔石券桥、牌楼、碑亭、三孔券桥,大月台、宫门、隆恩殿及左右配殿,而后为石平桥、月台、琉璃门、五供、方城、月牙城、宝城、宝顶。大致清朝的皇帝陵就是这么布局的,当然等级不同墓室的布局也会不同。

挖清代的坟有什么讲究

清代墓葬属于古墓,不得擅自挖掘。属抢救性发掘的,需报请文物管理部门批准,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发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规定,擅自挖掘属于盗掘,盗掘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清朝皇帝驾崩后,葬于东陵和西陵有何讲究?

皇帝下葬时遵循赵穆的制度。清朝皇帝死后应该葬在那里有特别严格的规定。一般来说,这些皇帝有三座坟墓。一个是海关外的三座坟墓,另一个是清东陵,另一个是清西陵。顾名思义,海关外的三座墓葬意味着清朝以前没有进入中原,所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葬在这里。这个地方,应该就是吉祥之地吧。

先死去的祖先在中间,然后所有其他的人都被埋葬或放在他周围。例如,始于顺治的清东陵应该葬在中间。后来康熙应该在他的右边,雍正应该在他的左边。他们的排序也是非常的灵性,在古代的风水学中是属于“断垄”位置,难道用这样的顺序埋葬,难道会抱有他们的王朝长长久久吗?(显然就有点澈诞了。)

右边的一个是赵,左边的一个是穆,然后皇帝遵循资历的类比。但是雍正到了以后,他选择了另一块土地来建造自己的陵墓,这导致了清西陵。然而,雍正显然破坏了他祖先建立的规则。原来他准备把自己葬在清东陵,整个工程非常宏伟,但墓里有很多沙砾。因此,说清东陵实际上是不合适的,最后雍正不得不亲自开放清西陵。

乾隆担心他的儿子将来不会听从他的安排,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就为他选择了未来的家,但是在乾隆皇帝死了以后后,他无法控制他的孙子。自嘉庆以来,没有皇帝按照乾隆的说法行事,但他们也应该有这样做的理由。毕竟自己始皇帝,乾隆早已经死了。还有什么能管住他们吗,所以做出那样的事情也是理解的。

清朝皇帝死后葬于东陵或者西陵有什么讲究吗?

当然有讲究。清朝的陵有东陵和西陵两个陵,之后的皇帝应该怎么选择呢?乾隆帝想到了这个问题。然后决定了规则。

清陵原本只是东陵,清初的皇帝都被掩埋在东陵。西陵是雍正皇帝建造的,雍正的陵墓本来也是选择东陵的,但他却因为一些理由废弃了选择的墓地。在东陵之外寻找其他地方选择了自己的陵墓。这是后面的西陵。

雍正为什么不想把自己埋在东陵?那个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和父亲关系不好,不想埋葬,但是这里有理由不立起来。当时雍正对外宣称东陵的风水不太好,所以选择了风水更好的西陵。

乾隆是雍正的儿子,按照古人的传统,儿子都想和父亲一起埋葬。乾隆原本也想和雍正一起选择自己的坟墓到西陵。

但是,后来他想起了一个问题。如果他被葬在西陵,儿子也一定会被葬在西陵。很长一段时间,东陵会不会很寂寞呢?后代在节日的时候去西陵。再过数百年,子孙们就和东陵的祖先们越来越远了。东陵的线香应该没那么强。渐渐荒芜了。

乾隆考虑的这个问题非常现实,也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

所以乾隆改变了主意,选择了埋葬东陵,决定了。他以后的皇帝们都必须实行严正的制度。

什么是昭穆制度?这个制度来自周礼,是历史上很古老的礼法。

这个制度大致把家族的传承分成两部分,一个是昭,一个是穆。

父亲是昭,儿子是穆。而孙子是昭,孙子又是穆。这样对间距进行排序。

古时候祭祖的时候,牌位的排列方式、家族墓地的位置顺序都是按照昭穆的制度进行的。根据金字塔的构造,最上面是祖先,子孙根据昭穆分为两列,以三角形的构造排列。

乾隆定的规矩也很简单,那分隔在子孙后代之间,父亲埋葬东陵,儿子埋葬西陵,孙子更埋葬东陵,重孙更埋葬西陵。

按这个间隔埋葬。这种东西两个都很受欢迎。节日的时候双方都不会受到冷遇。

清朝一品到九品下葬制度

很复杂,很详细。。。以下是清史稿的原文,除了品官也包括公侯伯的。
品官丧礼定制,有疾迁正寝,疾革书遗言,三品以上官具遗疏,既终乃哭。立丧主、主妇。护丧诸执事人治棺,民公采板,侯、伯、一品官以下朱棺。讣告。设尸床、帷堂,陈沐具。乃含。三品以上用小珠玉,七品以上用金木屑五。袭衣,常服一称,朝衣冠带各以其等。明日小敛,陈敛床堂东,加敛衣,三品以上五称,衤复三、襌二;五品以上三称,衤复二、襌一;六品以下二称,衤复、襌各一:皆以缯。衤复衾一。又明日大敛盖棺,设灵床柩东,柩前设灵座,陈奠几,丧主及诸子居苫次,族人各服其服。
朝夕奠肴馔,午饼饵。遇朔望,则朝奠具殷奠,肴核加盛。初祭,陈馔筵羊酒,具楮币。公筵十五席,羊七,楮四万;侯筵十二,楮三万六千;伯筵十二,楮三万二千:羊俱六。一品官筵十,羊五,楮二万八千;二品筵八,羊四,楮二万四千;三品筵六,楮二万;四品筵五,楮万六千:羊俱三。五品筵四,楮万二千;六、七品筵三,楮万:羊俱二。
族人齐集,丧主以下再拜,哭奠如礼。卒奠,大功者易素服,大祭同。初祭,期服者易素服,百日致奠薙发,三月而葬。
一品茔地九十步,封丈有六尺,递杀至二十步封二尺止。缭以垣。公、侯、伯周四十丈,守茔四户;二品以上周三十五丈,二户;五品以上周三十丈,一户;六品以下周十二丈,止二人守之。公至二品,用石人、望柱暨虎、羊、马各二,三品无石人,四品无石羊,五品无石虎。其墓门勒碑,公、侯、伯螭首高三尺二寸,碑身高九尺,广三尺六寸,龟趺高三尺八寸。一品螭首,二品麒麟首,三品天禄辟邪首。四至七品圆首方趺,首视公、侯、伯递杀二尺至尺八寸止,碑身递杀五寸至五尺五寸止,广递杀二寸至二尺二寸止,趺递杀二寸至二尺四寸止。刻圹志用石二片,一为盖,书某官之墓,一为底,书姓名、乡里、三代、生年、卒葬月日及子孙葬地。妇人则随夫与子孙封赠。二石相乡,铁束,埋墓中。
制柩轝,上用竹格,结以采,旁施帷幔,四角垂流苏,缯荒、缯帏并青蓝色。公、侯、伯织五采,一、二品用销金,五品以上画云气,六、七品素缯无饰。承以槓,五品以上魨朱,六、七品饰红垩,障柩画翣,五品以上四,六、七品二。引布二,功布一,灵车一,明器则从俗。
诹日发引,前夕祖奠,翌日遣奠,会葬者毕集。公鞍马八,递杀至二数。仪从前导,引以丹旐、铭旌,满用丹旐,汉用铭旌。至墓所,乃窆。祀后土,题主,奉安,升车,反哭,乃虞。羊、酒、楮帛各视其等。祭毕,柔日再虞,刚日三虞。百日卒哭,次日祔家庙。期年小祥,再期大祥,迁主入庙。祝读告辞,主人俯伏五拜。讫,改题神主,诣庙设东室,奉祧主藏夹室。乃彻灵座。后一月禫。丧至此计二十有七月。丧主诣庙祗荐禫事。
其在外闻丧者,讣至,易服,哭,奔丧。至家凭殡哭,翌日成服。丧期自闻讣日始。馀同。期以下闻丧,易服为位而哭,奔丧,则至家成服。官在职,非本生父母丧,虽期,犹从政,不奔丧。闻讣,易服为位而哭,私居持服,入公门治事仍常服。期丧者,期年不与朝、祭。服满,则于私居为位哭,除之。

清朝大臣墓的规制是怎样的?

中国封建社会的陵寝制度到了清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2000多年中,陵寝制度先后有三个辉煌时期。第一个辉煌时期是秦汉时期,以秦始皇陵为代表;第二个辉煌时期是唐朝,以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为代表;明清时期是最后一个辉煌时期。清朝的陵寝制度虽然基本上是沿袭明陵制度,但在其基础上又进行了改革,并结合满族的特点,形成了清朝的陵寝制度。而清朝的陵寝制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就是清圣祖康熙皇帝。
清朝陵寝在地域上大致分三个地方,一是东北辽宁省的永陵、福陵、昭陵,在清朝称“盛京三陵”。另外两处就是今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和易县的“清西陵”。盛京三陵虽然在营建上早于关内的清陵,但清朝的陵寝制度实际上是始于关内的陵寝。
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生前戎马倥偬数十年,忙于统一东北满洲和与明朝作战,无暇顾及陵寝制度的规划和营建,虽然那时已有了永陵和东京陵,但那时,一、永陵和东京陵的墓主人当时还没有皇帝的名号。二、当时这两处墓根本没有陵的称号。三、福陵和昭陵虽然是清太宗皇太极和清世祖所建,但其规模仅是“三间小屋”而已,远非现在的规制所比,也不能称陵。所以也就谈不上陵寝制度。
清朝的12座皇帝陵中有9座建在了关内,所以说清代的陵寝制度应该从关内开始。
为什么说康熙帝是清朝陵寝制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呢?
陵寝规制方面
一、康熙帝确立了清陵效仿明陵制度的总方针
清太宗皇太极虽然建立清朝入关之前,但相对明朝来说毕竟还是偏邦小国。当清朝在入关统一全国之后,他们了解到了规模巨大、气势恢宏的汉、唐、宋、明诸陵,相比之下,他们更钟意于明陵,于是决定清陵效仿明陵制度而又有所改革和创新,同时还具有满族的特点。顺治帝的孝陵就是清朝在关内按照这一总方针营建的第一座皇帝陵,以后相继建起的景、泰、裕、昌、慕、定、惠、崇8座皇帝陵都是以这个总方针建起来的。而这个总方针正是康熙帝制定的。
二、康熙帝营建的清孝陵为后来的清朝皇帝陵提供了效仿的蓝本,奠定了基本规制
顺治帝的孝陵始建于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十五日,康熙三年(1664年)九月陵宫部分建成。其前导部分在以后的几年内陆续完成,石牌坊在康熙十年(1671年)尚未建成。其主要建筑从南到北依次是石牌坊、下马牌、大红门、具服殿、神功圣德碑亭及华表、石像生、龙凤门、一孔拱桥、七孔拱桥、五孔拱桥、三路三孔拱桥、神道碑亭、东西朝房、东西值班房、隆恩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环以红墙。陵前左前方是神厨库和井亭。上述建筑以长达6公里、宽约11米的砖石神道贯穿起来,形成一条气势磅礴的陵园中轴线。很显然,清孝陵的建筑部局总体上是仿照明十三陵的规制而营建的。
清陵和明十三陵地面建筑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1、明陵不建神道碑亭(俗称小碑亭),而清陵则建之:
2、明陵无皇后陵,而清陵则有;
3、明陵虽然也建有妃子墓,但不是每帝陵都有,而清陵除特殊情况下,大都在帝陵旁都建有妃子墓。
4、明陵只有主陵(也称首陵)建石像生,建规模宏大的设有四根华表的神功圣德碑亭,其他陵则建规模较小的无字碑,而清陵在道光帝之前的诸清帝陵(关内)均建有设华表的神功圣德碑亭。
5、明朝宫门称祾恩门,享殿称祾恩殿,清陵均分别改称为隆恩门、隆恩殿。
6、明陵皇帝陵前建三路一孔拱桥,而清朝皇帝陵则建三路三孔拱桥。
其他区别还有许多,这里就不细说了。
所说的满族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建筑方面):
1、石像生的文臣、武士均为满族服饰和发式。
2、所有牌匾、碑文均为满、汉或满、蒙、汉文字合璧。
清孝陵以后建的8座清代皇帝陵的规制均仿孝陵而建,大同小异。
三、康熙帝首开清代建皇后陵之制
清朝共建有7座皇后陵,而建的第一座皇后陵则是由康熙帝建的孝东陵。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的第二个皇后,因为过于忠厚老实,不善逢迎,几乎被倾国倾城的董鄂妃所取代。在她21岁的时候就开始了漫长的寡居生活。在康熙帝的生母孝康皇后死后,她与太皇太后共同担负起了培养教育年幼的康熙帝的担子。她视康熙帝为己出,以无限的母爱倾注到了康熙帝的身上,因此她与康熙帝之间建起了深厚的母子之情。康熙帝为什么要为孝惠皇后单独建陵?可能有以下原因:一、为报答孝惠章皇后的抚养之恩,二、吸取了太皇太后生前未能建陵给他带来的巨大麻烦,①三、为了解决骨灰坛与梓宫难以葬在同一地宫的难题②,四、可能考虑到不能“以卑动尊”。顺治帝和孝康皇后、孝献二皇后在康熙二年就已入葬地宫,如果孝惠皇后也葬入地宫属于“以卑动尊”,这是起码是对顺治帝的不尊重。五、怕泄露孝陵地气的问题。所谓怕泄地气,就是怕地宫内的元气泄露出去。怕泄地气问题在明朝和清朝都有实例。从过去迷信角度上讲,地宫葬关闭之后,最怕再次开启。如果打开,容易泄漏地气,破坏风水,对墓主人、对皇家、甚至对国家都没有好处。这方面的事例很多。比如,在营建明孝宗泰陵,开挖金井时,忽然泉水涌冒。金井有水是建陵最忌讳的,也是最不吉利的。吏部主事杨子器如实将这件事向朝廷做了汇报。承修大臣为了逃避责任,偷偷将泉眼堵上了。当朝廷派人到地宫验证时,见金井没水。于是就想治杨子器谎报之罪。这时有一位叫邱泰的新被启用的知县上书朝廷说,杨子器上奏金井有水是件好事。如果现在不说,等皇帝梓宫葬入地宫了,关闭了石门,那时再说,怎么办?不打开地宫吧,会抱恨终生,留下永久的遗憾。打开地宫吧,又会泄漏地气,更不好。经邱泰这么一说,杨子器不仅保住了性命,还官复了原职。③清朝的道光皇帝最初在东陵的宝华峪建陵时,承修大臣英和就因为怕在地宫下建龙须沟泄地气而作罢。④笔者举这件事的目的是想说明地宫关闭后不能再打开,有容易泄地气的说法。这种说法在封建社会是比较普遍的。对于博学多闻的康熙帝来说不会不知道。孝陵在康熙二年葬入顺治帝和二位皇后以后,到孝惠皇后离世不知要有多少年,起码到康熙二十七年已有25年之久了。如果将来将孝惠皇后葬入孝陵,就必须重新打开地宫,就可能泄了孝陵的地气,破了风水,那可是件大事。康熙帝有可能出于防止泄孝陵地气的考虑,决定为孝惠皇后另建陵寝。
康熙帝决定为孝惠章皇后单独建陵。所以大约在太皇太后宾天的第二年就开始为孝惠皇后建陵,约于康熙三十二年(1692年)建成。
孝东陵作为清朝第一座皇后陵,成为了清朝后世营建皇后陵的范本,皇后陵要求做到:
1、不建石牌坊、大红门、功德碑、石像生、牌坊、七孔拱桥、五孔桥、三路三孔桥、神道碑亭、二柱门;其他建筑与皇帝陵规制一样。
2、皇后陵作为本朝皇帝陵的附属陵寝,要建在本朝皇帝陵的一旁,其神道与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
3、皇后陵没有自己的独立名称,其名称要以本朝皇帝陵的名称紧密相连,命名的方法是:皇后陵的第一个字用本朝皇帝陵名称的第一个字。第二个字用皇后陵与本朝皇帝陵相对方位的字,如果在东侧则用“东”字,如果在西侧,则用“西”字。比如孝惠章皇后的陵位于孝陵的东旁,则名为“孝东陵”。
孝东陵的建成,开创了清朝建皇后陵的先河,既为后世营建皇后陵的规制提供了蓝本,还为后世皇后陵提供了命名的方法。
四、以明十三陵为蓝本,完善了清朝皇陵陵园的总体规划
康熙帝在为其父营建孝陵的同时,对陵园进行了全面规划。以少祖山即孝陵的后靠山昌瑞山为分界,山南面的开阔田野作为各陵的所在之地,称为“前圈”;山的北面是崇山峻岭,密林覆盖,人迹稀少,作为陵园的保护控制地带,称为“后龙”。昌瑞山的山脊上有明代修建的长城,因有碍风水,所以拆除了马兰关第二台以西至龙洞峪第二台以东长约15华里的长城⑤。整个陵园面积达2500平方公里。在前圈的东、西、南三面修筑了长达40华里的风水围墙。在后龙的周围开割宽近70米长达约500里的火道,竖立陵园的界桩和界牌标志。顺治帝的孝陵作为首陵位于昌瑞山主峰之下,处于陵园的至高无上的尊贵之位。将来后世子孙的陵寝就以孝陵为中心,在其东西两翼建立,形成敬祖归宗陪葬之势。在康熙年间,昌瑞山陵园的整体规划已基本完成。到后来虽然有些变化,只是陵园面积的扩大、防护制度的逐步完善而已,并没有根本性的重大变化。
康熙帝为了贯彻自己制定的这一总体规划,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康熙十五年(1676年)在孝陵的东南约3华里的地方开始营建自己的陵寝—景陵。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基本建成。景陵不仅是仿照清孝陵规制而建,而且仿照明十三陵的总体布局,以顺治帝的孝陵为主陵,自己的陵没有单独建石牌坊、大红门、石像生⑥。景陵制度承上启下,为子孙树立了样板。
五、康熙帝建的景陵妃园寝为后世清朝妃园寝奠定了基本规制
明朝妃子的墓称“井”或“坟”,而且建得很少,只是给重要的妃子建,如明宪宗的皇贵妃万氏墓、明神宗的郑贵妃及四妃墓。这些妃子墓不建在本朝皇帝陵附近。有的妃子墓建有碑碣,设石供案,还有的建内外双层围墙。有的妃子墓一人一座地宫,有的数人葬在一座地宫内。总之,明朝妃子墓的规制不统一。
清朝在关外沈阳附近建的福陵和昭陵的妃园寝,大门和享殿都是硬山顶的,没有园寝门,不是前朝后寝格局。围墙平面呈长方形。昭陵妃园寝的宝顶纵向排列。这两座妃园寝规制也不一致。
康熙帝在营建景陵不久,景陵的妃园寝也随之营建。景陵妃园寝既不同于明朝妃子墓的规制,也与关外的福陵和昭陵的妃园寝规制有别,而是另创了一种新的妃园寝规制。其规制遂成为后世妃园寝的范本。这座妃园寝成了清朝妃园寝的遵奉的准则:
1、皇帝的妃园寝必须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边。
2、妃园寝用绿色琉璃瓦。
3、马槽沟上建一孔拱桥,宫门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燎炉建一座,位于院内左旁。享殿单檐歇山顶,面阔5间。宝顶横向排列。
4、无论内葬人的地位高低,均是每人一券,即一人一座地宫。
5、不建砖石神道。
6、清朝的妃子墓称“妃园寝”,前面冠以本朝皇帝陵的名称,如“景陵妃园寝”。
清朝在关内建的第一座皇帝陵、第一座皇后陵、第一座妃园寝都是康熙帝建的。康熙帝开创了清朝皇帝陵、皇后陵、妃园寝齐全,每朝的这三类陵寝共在一区的格局,使清朝的陵寝布局更加合理,制度更臻完善。
六、康熙帝是盛京三陵规制的奠基者
我们今天看到的盛京三陵(辽宁省新宾县的永陵、沈阳市的福陵和昭陵)尽管规模远不如关内的清陵,但其规制还是康熙帝开创的。
最初的盛京三陵十分简陋,骨灰坛只是供奉在享殿内。康熙即位后,营建了永陵的四座碑亭,增建了福陵、昭陵的地宫、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竖立了神功圣德碑并建了碑亭,奠定了今天的基本格局和规模。
丧葬方面
一、改火化为使用棺椁,实行土葬
火化,原是满族的旧有习俗。关外的盛京三陵及妃园寝、陪葬墓等,墓主人都是火化的,入葬的都是骨灰坛。永陵内的武功郡王礼敦和恪功贝勒塔察篇古墓的发掘已经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通过专家学者们的研究考证得知,顺治帝及其孝康皇后和孝献皇后死后也是火化,清孝陵地宫内是三个骨灰坛子。清朝入关以后,由于受汉族葬制的影响,加之关内满族已由游牧无定居的生活方式改为定居生活,所以在清朝皇家高层人士中首先废除了火化,推行葬入棺椁,实行土葬。孝诚皇后是康熙帝的嫡皇后,死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她是清朝皇陵中第一个死后没有火化,入葬棺椁的。以后陆续葬入景陵地宫内的康熙帝的孝昭皇后、孝懿皇后、孝恭皇后、敬敏皇贵妃及康熙皇帝本人死后均未火化,使用棺椁。满族丧葬习俗的这一巨大变化首先是由皇家开始的,皇家又首先是由最顶级的皇帝和皇后开始的。景陵是关内皇陵中第一个废止火化,实行土葬的陵寝,以后各陵均沿此制。满族丧葬习俗的这一巨大变化,一方面是由于汉化,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康熙帝的勇于改革的精神。在当时来说,这一变化是进步的,是符合广大人民心愿的,当然现在看来是不可取的。但我们应历史地看问题,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和是非标准去衡量古人。
二、首创先葬皇后,不关闭石门以待皇帝的葬制
景陵以前的清朝皇帝陵内,与皇帝合葬的皇后,或与皇帝同时入葬,或后皇帝入葬,没有先入葬的。康熙帝的孝诚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均死于康熙帝之前。随着她们的死亡,陆续葬入景陵地宫,但地宫石门不关,隧道不填,只是在地宫的入口处安装一个木门,长期关闭,以待皇帝。康熙皇帝于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一日入葬后,地宫才关闭石门,填平隧道(与康熙帝同时入葬的还有孝恭皇后和敬敏皇贵妃)。自景陵以后,乾隆帝的裕陵、嘉庆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均效仿此制。
陵寝祭祀方面
自清太祖入葬福陵以后,就有了陵寝祭祀活动,但这时的陵寝祭祀很不规范,随意性很强,还未形成制度。随着昭陵的建立,特别是入关以后,营建了孝陵,接触到了先进的汉族文化以后,清朝的陵寝祭祀才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这一时期主要从康熙朝开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康熙二年(1663年)十一月定:福陵、昭陵、孝陵四时大祭,恭奉神牌安设宝座致祭。其圣诞、忌辰、十月朔及及每月朔望祭祀无祝帛,不请神牌,揭幔祭献。
二、康熙三年(1664年)定清明节敷土礼仪:每岁清明于各陵上土13担,承祭官总管、关防官率官兵13人升宝顶上土,预于界外取土,贮于陵垣洁净处候用。到乾隆年间将13担土改为1担。
三、康熙三年陵寝祭祀所用的豕(猪)改用羊。⑦
四、康熙十五年(1676年)所定的陵寝祭品样色、数量,所定的祭祀礼仪基本已与后来十分接近。
陵寝防护方面
历朝历代皇家对他们的祖陵的保护都十分重视,清朝皇帝也不例外。八旗兵是清王朝最亲信最精锐的军队。绿旗兵是由汉人组成的清王朝的另一种国家军队。清朝皇帝为了保卫祖陵的安全,派八旗兵直接进驻到陵园内保卫各陵,昼夜巡逻,戒备森严。又派绿旗兵负责整个陵园的外围安全。在康熙年间,每座皇帝陵的八旗兵的最高长官是总管,这种设置一直到清末也没有改变。绿旗兵的最高长官在康熙年间最高长官是副将。后来由于陵寝不断增多,陵园面积日益扩大,保卫任务日益繁重,将绿旗兵的兵力由一协增加到一镇,将最高长官改为总兵。但陵园安全八旗兵管内,绿旗兵管外的形式已在康熙年定型。
由雍正帝开创的易县清西陵,无论陵园布局、陵寝规制、陵寝祭祀和陵寝防护都是仿照的清东陵。

祖坟受法律保护吗?

祖坟是否受法律保护,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1、祖坟属于著名人物的墓葬的,例如孔子墓,秦始皇墓等已经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名录,这个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的保护。清代以前的墓葬,无论身份,都属于文物范围,受法律保护。

2、上述范围之外的祖坟,由于历史原因多数没有相关土地等所有权,但坟主的相关权利仍受法律保护。如果在拆迁范围内,相关单位往往和坟主协商,付给一定的费用予以迁坟。拆迁部门不协商就迁坟毁坟的,属于侵权行为,坟主可起诉至法院要求赔礼道歉予以补偿。



扩展资料:

依照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私自挖掘古墓葬、古文化遗址的,以盗窃罪论处。处理这类案件,不以被盗掘的古墓葬、古遗址是否已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限,但对于盗掘已被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古遗址(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县级)的,应从重处罚。

对盗掘中窃取文物和破坏文物的,均应以盗窃罪论处,根据被盗、被毁文物所应评定的级别等情节予以处罚。盗掘古墓葬、古遗址,以盗窃罪论处的案件,在量刑幅度上,可以参照盗窃馆藏文物的量刑标准,予以处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盗掘

清朝的墓葬是如何分等级的

在清朝之前的中国历代封建社会,传统的墓葬等级观念只有“陵”与“墓”两种等级的区别。皇帝的墓葬被称为“陵”(包括“陵寝”“园寝”“陵园”),除此之外,即使是诸侯王乃至太子的墓葬,除非朝廷特殊的恩礼,也都只能称为“墓”。“陵”(包括“陵寝”“园寝”“园陵”)作为一个特殊的词语,只能特指帝王的埋葬地,普通的百姓墓甚至高级贵族墓葬都是不能随便称为“陵”的。擅自称陵意味着僭越,是封建等级制度绝对不允许的。 “陵”与“墓”的区别,是封建等级制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清朝入关以后,“园寝”从“陵寝”中分离出来,在“陵”与“墓”之间,加了一个“园寝”的等级,把皇帝与皇后的墓葬称作“陵”或“陵寝”,而将包括皇帝的妃嫔和皇子、公主以及皇族中其他所有封授爵位的宗室贵族墓葬统称为“园寝”,在“陵”与“墓”之间建立起一种与以往历朝不同的特殊的丧葬等级,这是与以往的历代封建王
朝都有所不同的。事实上清王朝将宗室有爵位的人的墓葬称为“园寝”,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名称的更改。种在丧葬上特殊等级的确定,首先与清朝特殊的社会政治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清王朝是一个由满族上层贵
族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清室人关后,从顺治元年(1644)开始,先后三次圈占京郊五百里以内土地,以安置满洲贵族、勋臣和八旗兵丁。按照满族的计量土地方法,以“绳”为单位,每绳四十二亩,所以当时把丈量土地称为“绳圈”,民间老百姓把这种强行霸占土地的方式称为“圈占”。第一次从顺治元年十二月初五开始,第二、第三次分别在顺治四年(1647)和康熙八年(1669),共圈占土地约十七万顷。满洲贵族在圈占过程中趁机强占大量民地、良田,设置皇庄、王庄及八旗官兵田庄,并强迫失去土地的汉族农民在其
庄园劳动。汉族农民沦落为满人的奴隶,可以被随意处死,毫无人身自由可言。广大汉族农民不甘心被奴役,纷纷逃亡。清廷为了防止农民的逃亡,又制定极为严厉的“逃人法”,用来维护落后的农奴制度。这样一来,不仅旗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与普通的汉人形成了巨大的社会等级差别,满族上层贵族尤其是皇室成员,更成了这个封建王朝的特权代表。清代园寝制度的建立,正是这种特殊的等级制度在丧葬方面的反映。满清统治者把宗室王公及其子孙的墓葬称为“园寝”,以显示宗室贵族与普通民众的等级区
别,就是为了让人们在思想意识领域内建立起这种特殊的等级观念,强化和突出皇族贵族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借以加强其政治统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清代园寝制度的建立,实际上是清王朝入主中原
后,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明清时代的墓葬有什么特征

1、明、清时期多灰砂墓;明清以前多土坑墓、砖室墓。

2、葬具多为木棺,也有瓮棺、陶棺、石椁、石棺;有的因各种原因,下葬后又将死者遗体挖出来重新装棺或装在陶罐里,移到别的地方埋葬,俗称移(迁)葬,又叫二次葬。

3、葬具多为陶罐,俗称骨罈。

4、墓葬多有随葬品,明、清时期,盛行薄葬,陪葬品很少,以实用物品和珍宝为主,包括陶瓷器、金银器和玉器等。

明、清以前多以生活用具、生产工具陪葬,有的有专门用作陪葬的明器,如汉墓中出土的陶屋、陶灶、陶片、陶猪等。

5、明、清时期的墓多数有碑,易于识别。

扩展资料:

墓葬的型式风格

1、普通墓

普通墓最为常见,即地面用石板铺就,墓穴在中间,墓穴后树石碑,后方和两边用石板围起,成为一块半封闭的墓地。人们看到的一排排兵营式墓即是。

2、草坪墓

草坪墓是不树墓碑,不围墓地,直接将套骨灰盒的石椁埋入地下,石椁上方盖上石碑,石碑稍高出地面平铺,上刻碑文,周围种上绿草。整个墓地看上去是绿草一片。

3、艺术墓

艺术墓很多是根据死者的生平而专门设计的墓型,是艺术化与个性化的高度结合,文化品味很高,充分体现了家属的一片深情和设计者的匠心。艺术墓特色鲜明,耐人寻味,深受丧家的欢迎。

4、壁墓

壁墓顾名思义就是安葬在岩壁上的墓位,还有一种称呼叫塔墓,多数出现在港澳台地区。随着改革开放慢慢也被大家所接受,它的好处是能节约土地使用空间,并能集中管理殡葬事务,也方便丧家祭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墓葬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历数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神秘的墓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