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琥珀是一种植物树脂,近似于“松香”。琥珀是由植物在一定温度下,促使其分泌出一种粘稠状或凝胶状液态分泌物,分泌物经长期掩埋渐渐失去挥发的成分,再经氧化、固结逐渐形成为树脂化石。看起来这类化石没有岩石类的石质感,但它经历了百万、千万年的地下埋藏,经历形成化石过程,称之为特殊化石,有机化石,类似煤精等。因此和现代天然树脂有本质不同。

琥珀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四年级

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要有松树;炎热的夏天,有热辣辣的太阳;形成一个可能包裹着动植物的松脂球;要经过漫长的地壳运动。

《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用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一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的过程,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课文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12自然段):先叙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其中3-10自然段讲述了挂在老松树上的松脂球的形成。11-12自然段讲述松脂球变成化石,即琥珀的形成。其中包裹着一对天敌,说明这块琥珀很少见。

第二部分(13-17自然段):接着叙述了琥珀的发现。渔民确认了它是琥珀,并且说“这是很少见的”。

第三部分(18自然段):最后描写了琥珀的形态,即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全段共4句话,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层层推理,得出最后的判断。

琥珀形成的4个条件有哪些

琥珀形成的四个条件:树脂滴落、漫长的时间、地壳变化、地理环境温度。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

详细介绍:

1、时间一定要够久

我们都知道琥珀是由远古时代的树脂掉落以后石化以后形成的,但是想要形成琥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历经很长的时间。

所以才会被归纳为不再生资源,也就是树脂被埋下地下的时间不能低于两千五百万年,否则树胶不能完全化成琥珀,实际上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说琥珀形成的四个条件之一就是演化的时间一定就够久远才行。

2、温度和湿度

必须是炎热的夏季,松树的树脂才会被掉落,这是琥珀形成的四个条件中的先决条件。此外,树脂被埋的环境,其温度和湿度都需要事宜,如果湿度过干、温度过高会让树脂变得太干,然后裂开的,如果湿度过高,温度太低,树脂形不成团。

3、琥珀形成环境

在松树的附近一定要有海,或者说一些树脂掉落在地方被泥土埋藏以后,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这些树林有可能就会被海水掩盖住,随着岁月的变迁,经过数千万年,海水退下以后,这些琥珀就会被裸露出来,这样也使得琥珀没有被风化掉,能够形成比优质的琥珀产品出来。

4、昆虫

现在价值比较高的琥珀就是属于虫珀了,当昆虫准备经过的时候,正好被滴下来的树脂所包裹住,然后逐渐就形成了虫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