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大问题。”
这是2005年3月29日,95岁的钱学森在病床上所说的,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系统谈话。意思就是我们现在的学校怎么培养不出尖端人才?为什么中国教育培养不出优秀人才。
钱学森98岁因病去世,临终前留下什么遗言,表明牵挂着祖国未来呢?
钱学森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科学家之一,他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非常惊人的学习天赋,长大以后凭着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深造的时候,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因为能力特别突出,钱学森后来还参与过很多重要的计划,掌握了很多美国的核心科技和机密。钱学森先生当年,在美国的薪资和福利加起来,可以达到十几万美金,生活得相当富足。
不过新中国成立之后,钱学森先生却毅然放弃了这种优厚的待遇。他立刻决定回国效力,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令人痛心的是,钱学森先生在返航的路上,遭到了美国的恶意阻拦。在这期间,美国不断威逼利诱,希望钱学森先生能够回心转意,继续留在美国进行科研工作。不过他的意志却非常坚定,没有产生丝毫动摇。
回国以后,他简单的休整了一下,立刻开始为祖国工作。当时,我国的军工事业正在高速发展,钱学森先生的到来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让我国的研究少走了很多弯路。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学森等人研发的高科技武器越来越多,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让世界各国再也不敢轻易侵犯我国。
2009年的时候,劳苦功高的钱学森先生因病去世,享年98岁。临终前留下七字遗言,我国的长远发展。这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可是字字催人泪下。钱学森老先生为祖国工作了那么多年,付出了大量心血和精力,直到去世还牵挂着祖国的未来,这种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非常令人感动,也值得后人认真学习。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综合国力,肯定还会有更大的提升,在世界上得到更多国家的尊敬。
钱学森98岁去世,临终前说了什么?
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如此的繁荣昌盛,除了那些抗战英雄对我们的贡献之外,它还离不开许多科学家们对国家的贡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那些帮助中国崛起的科学家们,他们做出的贡献可不必抗日英雄们少,其中最著名也能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钱学森了。
钱学森我们都知道,他是我们国家的大功臣,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可以说他对于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钱学森出生在1911年的12月11日,他的祖辈还是吴越王,而他是吴越王第33代的后人。钱学森曾经在清华大学留学之后,还继续在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选择继续深造。
可是在他深造完之后并没有留在美国,而是选择回国,为了国家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1947年钱学森结完婚之后还没多久,他就想着回国,可是美国人也知道钱学森的能力有多强,根本就不愿意放他回国,毕竟美国人也不是傻子,也知道如果放他回国的话,迟早他们会因为钱学森遭受到大大的打击,
后来更是将他囚禁了起来,在被拘留的这一个月里,钱学森一直都是郁郁寡欢,整整瘦了30斤,后来他又在过海关准备回国的时候,又被美国政府用各种借口扣下了他行李中的所有的书籍,并且还是不愿意让他回国。一直到最后,在我们新中国的努力之下,美国最终不得不同意释放钱学森回到祖国。
回到中国之后,钱学森也是尽情的施展所学的才能,后来在他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在1964年的10月16日,成功的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从此我们中国有了自己的原子弹,自此中国开始越来越强,不再惧怕任何人。
在2011年的时候,钱学森因为疾病去世了,他的离世给了我们非常沉痛的打击,要知道在钱学森弥留之际,他还一直记念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并且还说出来七个字,这七个字就是“中国的长远发展”。
要知道作为一个即将病逝的老人而言,他想的不是自己的儿子女儿,而是心系天下,心里想着的还是我们的祖国,这样的科学家不知道要多幸运才能遇见一个,作为后人的我们自然也不能忘记钱学森。
钱学森为了祖国的发展,付出了他全部的心血,哪怕在临终的时候,心里还是想着祖国的发展。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科学家无私的贡献,才让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能快速的发展。也是因为这些科技,让我们迅速的在世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让我们也能昂首挺胸的站在国际上的众国面前。
《钱学森》电影中 钱学森在最后说得那句话是什么
电影《钱学森》中钱学森在最后说得那句话是:我认为人不但要有科学、技术,而且还要文化、艺术跟音乐。
《钱学森》是由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电视艺术中心于2012年3月2日发行的一部人物传记电影。由张建亚执导,陈坤、张雨绮、张铁林联合主演。
该电影主要讲述的是钱学青年赴美、励志求学、涉险回国、建功立业等一系列鲜为人知的曲折人生。
钱学森(陈坤饰演)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上世纪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钱学森(陈坤 饰)因为美国兴起的反共言论而备受打击。他的尖端技术研究被迫中止,并被责令出境。钱学森心系祖国,归心似箭,而意识到钱学森的巨大价值的美方又对其归国设置了重重障碍,甚至以间谍罪逮捕钱学森。
最终,宣告无罪的钱学森被长期软禁在家 中。 钱学森写信辗转与祖国取得联系,周恩来授命用11名美国战犯飞行员换回了钱学森。 面对新中国技术、人才、工业等各方面的空白,钱学森带领科研人员从仿制入手,根据现有技术和条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国导弹的基础。
1960年11月,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 1964年10月,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钱学森又承担起了研制火箭运载原子弹进行远程攻击的任务,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两弹对接,1966年10月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
晚年的钱学森对妻子(张雨绮 饰)充满愧疚,但妻子的理解让他倍感安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钱学森
电影 《钱学森》中,钱学森 临终去世说啦一句名言。。。 人,不但要拥有科学技术,还得……(谁能告诉
钱学森名言
1、中国大学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2、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3、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4、我认为今天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
5、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6、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7、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
8、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9、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10、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11、党和国家给我的荣誉已经很高了,不要把荣誉都堆到一个人的头上,务必将这一荣誉授给别人。
12、我没有时间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13、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14、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
15、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绝不会不爱人民的,绝不会不爱国的。
16、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17、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种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18、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19、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20、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党,是国家!
钱学森死前问的问题人都怎么了人都去哪了怎么还造不出来作文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