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湿热体质就是指体内的湿气和热毒并存所出现的一种亚健康的体质。湿热体质的人群大多数都比较胖,而且容易出现乏力、痤疮粉刺、神情倦怠等等症状,患者大多在饮食中的口味较重,而且睡眠也不踏实,这些都是身体不健康的表现。那么改善湿热体质的运动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

改善湿热体质的运动有哪些

湿热体质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疔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体质做什么运动比较好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有氧运动有跑步、游泳和骑自行车等运动;无氧运动有各种需要爆发力的运动。像短跑冲刺、举重、拳击等运动。

多进行祛湿等强度大的运动。阳气充足,体内有热的人适合进行高强度的运动。例如对抗累的球赛,或者长跑、自行车比赛、拳击训练等。这些高强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把湿热排出体外。

大量运动之后最好喝一杯温的淡盐水,味道以尝不出来咸味为好。这样可以防止电解质的流逝。同时运动最好在饭后一个小时之后。

上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几种可以改善湿热体质的运动方式,大家不妨作为一个参考。湿热体质的人群由于体内湿气较重,所以建议平时多晒太阳以补充体内的阳气;而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的方式也能够帮助身体良好的出汗和祛湿,运动之后再喝上一杯淡盐水。

湿热怎么治?

问题一:怎样快速治疗湿热要明白湿热,先应了解什么叫湿,什么叫热。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 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那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伯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 *** 灼热、口渴。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等。 此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问题二:脾胃湿热怎么治疗病情分析:湿热体质的人要注意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减少熬夜的次数,保证睡眠质量。另外,有空练练气功、瑜伽、太极这些舒展筋骨和身体的运动,非常适合湿热体质的人。指导意见:同时,注意尽量避免在潮湿、炎热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衣着尽量保持以宽松为好。忌甜食、辛辣、饮酒。少吃煎炸、烧烤等高温烹煮的食物,也最好不吃或少吃阿胶、燕窝、雪蛤、银耳、冬麦等滋补药食。宜多吃一些清热祛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竹笋、马蹄、红小豆、西瓜、鸭肉等食物。最好呢?回答者:hugangk处方:黑矾50克、黑枣50克、核桃仁50克、栀子50克、当归50克、厚朴50克、三棱50克、穿山甲50克、上甲50克、下甲50克、红花30克、海南沉10克、铁胆粉5克、蜂胶10克、蜂蜜100克、蜂蜡适量。配法:将16味中药经提取有效成分,精炼后加工成细面,放入加热融化后的蜂胶、蜂蜜、蜂蜡混合溶液中,调拌均匀,做成重100克的药饼备用。用法:成人每次服用如花生米大小一粒,可增可减。或者将药饼烘干,粉碎成细面,装0号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脾胃湿热症怎么治疗?回答者:王坤山脾胃湿热症引起的诸多症状可以用中草药健脾除湿等综合治疗。也可以试服王坤山痤疮毛囊饮:土金茶15克,黄波罗15克,婆婆丁15克,越桃15克,金钥匙15克,枇杷叶10克,赤芍15克,乌扇15克,野菊花15克,金银花15克,松蓝15克,大青叶10克,一见喜15克,连翘15克,当归15克,甘草6克,一日一剂水煎服。十天一疗程。

问题三:湿热体质如何调理 推荐几款去湿热的食物在中医当中,湿热是指体内湿气郁结过多,也可能会转化为内热。而有湿气伴随的热,单独清热效果往往不好,而需要清热化湿双管齐下,方能见效。这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往往让两者一起“危害”人体,尤其在夏天,湿热由于外环境催生变得尤其多。 湿热可自查自排 不要说中医知识丰富的老广,就是稍微在广东呆上几年的外乡人,也知道广东水土天气湿热的道理。在民间,往往有不少如何对付湿热的土方子,比方凉茶、绿豆汤等。但是,你出现的状况就一定是“湿热”吗?因为小小的问题不足以到医院就诊,所以一些老广们习惯用固有常识,或根据天气转变判断自己或者家人可能有了“湿热”,就会熬一锅苦苦的凉茶全家上下一起喝。 事实上,专家解释,湿热天并不见得人体自身一定湿热。全家人一起喝的药膳,最好性味比较平和,毕竟家人身体状况可能各不相同。虽然有些专家不建议大众自行判断湿热。但已经从中医处了解自身体质的情况下,懂得一些湿热症状表现,然后自除“湿热”,也不排除其可行性。 湿:口干而不爱喝水,疲倦犯困嗜睡,身体懒动且有沉重感。舌苔往往比较厚。 热:口干爱喝水、喉咙痛、鼻子干、嘴巴干、小便黄、舌苔往往为黄色。湿热夹杂:大便比较烂,拉的次数比较多。 专家表示,以上症状只能作为大致参考,而不能代替医学诊断,毕竟疾病有很多不典型症状以及未知因素。而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热重以清热为主,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中药,如霍香正气胶囊、葛根芩连片等。症状缓和的则可以自己调理适当喝些凉茶或者绿豆汤、冬瓜汤等。 湿热者多脾虚 吃一样的东西,处于同样的环境,为什么有的人对湿热特别敏感,容易因此犯病,有的人却安然无恙?专家表示,这是因各人身体状况不同所致,而所谓的“身体状况”,则主要在脾胃,中医专家认为,容易发生湿热疾病的人,脾胃一般比较虚弱,尽管很多人可能看上去胃口很不错。 并不一定无力或者疼痛症状才叫“虚”,所谓脾胃虚,是指其消化能力运化能力比较弱。当人体摄入容易诱发湿热的食物,虚弱的脾胃没有足够能力将其化解,湿热就会郁结在体内,反之,脾胃功能和能力变强,我们的湿热可能会把问题化解于无形。 湿热的饮食调理,多吃芳香食物 湿热天气,湿热体质的人在饮食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调理呢?武月萍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小方法,不妨试试。 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荆芥、藿香等,但这些菜也偏湿,不能吃得太多,可把这些菜当配菜来吃,以清除湿气。还有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山药,这些菜可以作为主菜来吃,有利湿作用。茶:偏于温性的艾叶、佩兰,可以除湿,偏于凉性的竹叶、荷叶可以清热,每天泡茶喝,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 作料: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湿、发汗等功效,每天做饭时适当放一点有温中祛湿的作用。 粥:湿热的季节粥也是很好的选择,茯苓、白术、小米、大米各适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湿养胃。 汤: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适量煲汤,清热利湿。 小孩或长期脾胃虚弱的人,如不想吃饭、浑身没劲或者饭后感觉胃满满的、腹胀、拉肚子等脾虚湿盛的人,可以用炒山药和炒鸡内金,按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每天一勺冲着喝,缓解症状。 少吃油腻、甜味品,预防湿热 湿热体质,除通过饮食调理外,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应早睡早起,室内经常通风换气,能不用空调尽量不用,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早起出来活动到出汗为止,出汗可帮助排湿,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伤气。

问题四:身体内有湿热怎么办?吃什么食疗好从中医理论而言,“湿”的一种征兆。体内有了湿气,气血不畅,也是一种失调,需要通过各种食补或者药疗来“祛湿”。
-祛湿十五章经
祛湿类食物有促进水湿排出的作用,宜于治疗湿症。
1、南瓜补脾利水,解毒杀虫。宜于脾虚食少腹胀,脾虚水饮停胃。
2、鲤鱼利水消肿,下气,通乳。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泄泻。外感病者忌食。
3、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气止泻,宁心安神。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腹泻。不宜与米醋同食。
4、荠菜清热利水,凉血止血,平肝降压。宜于湿热胃痛,湿热泄泻,血热吐血、便血。
5、金针菜(黄花菜)清热利湿,解毒,通乳。宜于湿热胃痛,湿热泄泻。虚寒症忌食。
6、莴苣清热利尿,通乳。忌同金针菜同食。
7、冬瓜利水消痰,消热解毒。宜于湿热泄泻。虚寒泄泻者忌食。
8、鲫鱼补脾利水。宜于脾虚水停于胃,脾虚泄泻。不宜油炸,不宜与荠菜同食。
9、蚕豆清热利湿,健脾涩精。宜于湿热泄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10、赤小豆利水除湿,通乳,解毒排脓。宜于湿热泄泻。
11、莜麦补气益力,除湿止泻。宜于脾虚泄泻,湿盛泄泻。不易消化,不宜多食;虚寒症忌食。
12、薏苡仁(薏米)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宜于脾虚水停于胃,脾虚泄泻,寒湿泄泻。
13、玉米补中健胃,除湿利水。宜于脾虚泄泻,湿热泄泻。
14、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泄,安胎。宜于气滞湿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腹胀痛,寒湿泄泻。不宜久煮。
15、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健胃消滞,解酒。宜于气滞湿阻,胃胀腹痛,食欲不振,呕吐。热症、阴虚症忌食,不宜久煮。
下面介绍几种健脾去湿食疗偏方:
1)参芪粥健脾祛湿
做法是: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除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够祛湿,做成能够养胃的粥,可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夏季带来的身体不适。建议可以在粥中加点荷叶,其芳香的味道能够醒脾化湿、开胃。
需要注意的是,党参和黄芪是补气的药物,冬季进补时使用更为妥当。如果气虚、乏力的症状不是十分明显,最好在粥中少放一些,避免上火。
2)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
功效: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生鱼一条、宰净,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60克,葱头5个,煲汤,不放盐。
3)苋实煲老鸭
功效:滋阴养胃,健脾利水。
苋实100~120克,老鸭一只,宰净,苋实放鸭腹内加水文火煮2小时,加少许盐服食。
4)炒扁豆淮山粥
功效:健脾养胃。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儿减半。
5)萝卜莲子猪舌汤
功效:清润滋补,宽中下气,可除春寒去湿困。
萝卜750丁、莲子50克、苋实25克、蜜枣3个、猪舌500克、猪骨750克。
6)鹌鹑汤
功效:健脾开胃。
鹌鹑一只、党参15克、淮山30克煲汤。
7)另外,还有土茯苓赤小豆鲫鱼汤、绵茵陈煲鲫鱼、赤小豆煲鲤鱼、猪肚粥、冬瓜煲老鸭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湿功效。
不让皮肤病在春天萌发
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让不少人感到措手不及,除了突发的感冒等呼吸道问题以外,有的人还出现了疹子、红斑、全身或局部痒等皮......>>

问题五:怎样快速治疗湿热要明白湿热,先应了解什么叫湿,什么叫热。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 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那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伯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 *** 灼热、口渴。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等。 此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问题六:脾胃湿热怎么治疗病情分析:湿热体质的人要注意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减少熬夜的次数,保证睡眠质量。另外,有空练练气功、瑜伽、太极这些舒展筋骨和身体的运动,非常适合湿热体质的人。指导意见:同时,注意尽量避免在潮湿、炎热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衣着尽量保持以宽松为好。忌甜食、辛辣、饮酒。少吃煎炸、烧烤等高温烹煮的食物,也最好不吃或少吃阿胶、燕窝、雪蛤、银耳、冬麦等滋补药食。宜多吃一些清热祛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竹笋、马蹄、红小豆、西瓜、鸭肉等食物。最好呢?回答者:hugangk处方:黑矾50克、黑枣50克、核桃仁50克、栀子50克、当归50克、厚朴50克、三棱50克、穿山甲50克、上甲50克、下甲50克、红花30克、海南沉10克、铁胆粉5克、蜂胶10克、蜂蜜100克、蜂蜡适量。配法:将16味中药经提取有效成分,精炼后加工成细面,放入加热融化后的蜂胶、蜂蜜、蜂蜡混合溶液中,调拌均匀,做成重100克的药饼备用。用法:成人每次服用如花生米大小一粒,可增可减。或者将药饼烘干,粉碎成细面,装0号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脾胃湿热症怎么治疗?回答者:王坤山脾胃湿热症引起的诸多症状可以用中草药健脾除湿等综合治疗。也可以试服王坤山痤疮毛囊饮:土金茶15克,黄波罗15克,婆婆丁15克,越桃15克,金钥匙15克,枇杷叶10克,赤芍15克,乌扇15克,野菊花15克,金银花15克,松蓝15克,大青叶10克,一见喜15克,连翘15克,当归15克,甘草6克,一日一剂水煎服。十天一疗程。

问题七:如何去湿热?湿热天气,湿热体质的人在饮食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调理呢?武月萍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小方法,不妨试试。
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荆芥、藿香等,但这些菜也偏湿,不能吃得太多,可把这些菜当配菜来吃,以清除湿气。还有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山药,这些菜可以作为主菜来吃,有利湿作用。
茶:偏于温性的艾叶、佩兰,可以除湿,偏于凉性的竹叶、荷叶可以清热,每天泡茶喝,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
作料: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湿、发汗等功效,每天做饭时适当放一点有温中祛湿的作用。
粥:湿热的季节粥也是很好的选择,茯苓、白术、小米、大米各适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湿养胃。
汤: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适量煲汤,清热利湿。
小孩或长期脾胃虚弱的人,如不想吃饭、浑身没劲或者饭后感觉胃满满的、腹胀、拉肚子等脾虚湿盛的人,可以用炒山药和炒鸡内金,按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每天一勺冲着喝,缓解症状。
少吃油腻、甜味品,预防湿热
湿
热体质,除通过饮食调理外,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应早睡早起,室内经常
通风换气,能不用空调尽量不用,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早起出来活动到出汗为止,出汗可帮助排湿,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伤气。
体内湿热,如果只表现为轻微的症状时,通过以上调理就会有所好转,如果症状严重通过调理效果不好的,最好找中医辨证施治后再调理。

问题八:湿热体质如何调理 推荐几款去湿热的食物在中医当中,湿热是指体内湿气郁结过多,也可能会转化为内热。而有湿气伴随的热,单独清热效果往往不好,而需要清热化湿双管齐下,方能见效。这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往往让两者一起“危害”人体,尤其在夏天,湿热由于外环境催生变得尤其多。 湿热可自查自排 不要说中医知识丰富的老广,就是稍微在广东呆上几年的外乡人,也知道广东水土天气湿热的道理。在民间,往往有不少如何对付湿热的土方子,比方凉茶、绿豆汤等。但是,你出现的状况就一定是“湿热”吗?因为小小的问题不足以到医院就诊,所以一些老广们习惯用固有常识,或根据天气转变判断自己或者家人可能有了“湿热”,就会熬一锅苦苦的凉茶全家上下一起喝。 事实上,专家解释,湿热天并不见得人体自身一定湿热。全家人一起喝的药膳,最好性味比较平和,毕竟家人身体状况可能各不相同。虽然有些专家不建议大众自行判断湿热。但已经从中医处了解自身体质的情况下,懂得一些湿热症状表现,然后自除“湿热”,也不排除其可行性。 湿:口干而不爱喝水,疲倦犯困嗜睡,身体懒动且有沉重感。舌苔往往比较厚。 热:口干爱喝水、喉咙痛、鼻子干、嘴巴干、小便黄、舌苔往往为黄色。湿热夹杂:大便比较烂,拉的次数比较多。 专家表示,以上症状只能作为大致参考,而不能代替医学诊断,毕竟疾病有很多不典型症状以及未知因素。而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热重以清热为主,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中药,如霍香正气胶囊、葛根芩连片等。症状缓和的则可以自己调理适当喝些凉茶或者绿豆汤、冬瓜汤等。 湿热者多脾虚 吃一样的东西,处于同样的环境,为什么有的人对湿热特别敏感,容易因此犯病,有的人却安然无恙?专家表示,这是因各人身体状况不同所致,而所谓的“身体状况”,则主要在脾胃,中医专家认为,容易发生湿热疾病的人,脾胃一般比较虚弱,尽管很多人可能看上去胃口很不错。 并不一定无力或者疼痛症状才叫“虚”,所谓脾胃虚,是指其消化能力运化能力比较弱。当人体摄入容易诱发湿热的食物,虚弱的脾胃没有足够能力将其化解,湿热就会郁结在体内,反之,脾胃功能和能力变强,我们的湿热可能会把问题化解于无形。 湿热的饮食调理,多吃芳香食物 湿热天气,湿热体质的人在饮食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调理呢?武月萍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小方法,不妨试试。 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荆芥、藿香等,但这些菜也偏湿,不能吃得太多,可把这些菜当配菜来吃,以清除湿气。还有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山药,这些菜可以作为主菜来吃,有利湿作用。茶:偏于温性的艾叶、佩兰,可以除湿,偏于凉性的竹叶、荷叶可以清热,每天泡茶喝,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 作料: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湿、发汗等功效,每天做饭时适当放一点有温中祛湿的作用。 粥:湿热的季节粥也是很好的选择,茯苓、白术、小米、大米各适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湿养胃。 汤: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适量煲汤,清热利湿。 小孩或长期脾胃虚弱的人,如不想吃饭、浑身没劲或者饭后感觉胃满满的、腹胀、拉肚子等脾虚湿盛的人,可以用炒山药和炒鸡内金,按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每天一勺冲着喝,缓解症状。 少吃油腻、甜味品,预防湿热 湿热体质,除通过饮食调理外,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应早睡早起,室内经常通风换气,能不用空调尽量不用,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早起出来活动到出汗为止,出汗可帮助排湿,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伤气。

湿热体质的人需要怎么调理,这些方法,你都知道吗

湿热体质的人需要怎么调理,这些方法,你都知道吗?

湿热体质的人需要怎么调理?其实就是身体出现了一些故障,造成的水湿内停,不同的是热身体的体质,由于每个人身体的原因。体内产生过多的热量,称为火邪,下面就和大家详细的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调养法则

其实体内产生过度的热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这种热量,在身体内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反而煎熬着体内的水液,使之变得更加粘稠。这些身体的热长期停留在身体的各部,阻碍血管的循环,影响心脏的工作。所谓清化留在的水分,分成有用或者没用的,由此可见,脾的功能还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可见,调养仍需要以健脾为基础的。

虚弱

运动调养

湿热的人一般都是性情比较容易着急,而且特别活泼,也比较好动,但是常常经常心烦易怒,这些都是体内的内热在作怪。湿热体质的人,体内的阳气特别充足,适合做强度比较大,运动量比较大的体育项目。假如对抗性比较强的球队比赛爬山,长跑,拳击。这些的这些高强度的训练,都可以消耗体内过多的热量和脂肪,帮助多余的湿热排出体内。运动时一定要保持饮水的供给,在大量的运动之下,出汗比较多,所以在喝水的时候要加一些盐,以不出咸味为主,以免造成身体的过度丢失。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运动都结合有氧运动,包括有耐力的训练,如长跑,游泳,无氧的活动,包括爆发力的训练,举重短跑运动,时间不要过长,尽量在饭后的一个小时之后进行。

长跑

饮食调养

身体体质的人要想改变自己体内的状态,宜多食用清凉解火,多吃一些对身体有益的食品。如:薏米、红小豆、小豆、绿豆、绿豆芽、鲫鱼、鲤鱼、海带、紫菜、田螺、野菜、瘦猪肉。这些产品都有利湿的作用。多食用这些食物会对身体产生好处。一定要注意,少吃辛辣的东西,还有油腻的东西,多吃一些温补食物,如辣椒、大蒜、芒果都应该少吃,身体的动物的内脏也应该少吃,甚至不食用。下面介绍几种药膳供您参考一下。

凉拌三皮

原料:西瓜皮、黄瓜皮、冬瓜各200克,盐适量。制作方法是将西瓜去皮,冬瓜去皮瓤,一起洗净,与黄瓜皮一起在沸水煮,然后再切成条,放在盘中,加一些盐就可以用了。

黄瓜

青龙汤

原料:鲜橄榄、鲜萝卜丝一起放在锅中,加上水煮30分钟,去渣之后就可以饮用。功效有清肺化痰,还有解毒功能。

容易生的病

这种体质多半是由于先天的遗传,后天饮食不当,加上长期吃的东西比较油腻,所以时间长了,留在体内。或者是当身体特别劳累过度,导致身体的火热停留的一些疾病。湿热留在脾胃中,会产生口臭或者肥胖等症状。还容易长湿疹,皮屑等牙龈等疾病。这种病毒留在肝胆,则会有易怒,容易的一些糖尿病或者是高血压,黄疸等疾病。时间长了,大便粘稠会发臭,而且容易便秘。湿热体质的药物调养以清化湿热,如黄连苦胆,玉米须等等。这些中药可以选的几位阿姨茶饮用,可以起到清热的效果。

玉米须

以上的中药多苦,还如服用的时候肠胃不舒服或者拉肚子,应暂停服用,或者请问医生。如果性格特别的急躁,可用柴胡六克,黄连三克泡水喝。如果有口臭、牙龈出血、大便粘稠的话,可以用黄连、茵陈、菊花等冲水喝。单纯的肥胖问题者可以用芦荟、番茄叶、玄参,沸水泡茶,如果长期坚持服用的话可以减肥。可以改善湿热体质的,有中成药,还有解肝丸,这种方法可以去掉体内的湿热,如有头痛、口苦、阴汗的患者。女子带下黄臭等则可以都可以服用。若下肢容易起湿疹,小便的时间比较短,大便比较粘稠,也可以使用二妙丸。里面还住着也可以用八正合剂,若有老痰,大便秘结者可用滚痰丸。以上这样的药物有些苦寒,应该遵守的医生的使用。

芦荟

一年四季要注意的事情

这种湿热体质的人往往容易烦躁,特别是在春天的时候,所以在这个季节应该调理自己的情绪,以疏通自己的烦热之气。可以约上三四个朋友一起踏青郊游,爬山,也可以垂钓,打下棋,激烈与缓和的运动进行搭配着。避免与他人发生争执,可以去郊外农村,去把一些野菜作为调补身体的方法。一方面自己劳动,动手采摘,一方面在春天的野菜,都具有泻火的功效。春季的气温还不稳定,即使再热的天气温暖的时候,也不要猛烈的建议,可根据天气,慢慢的来。夏天的时候对这种体质的人,是最难忍耐的,应当避免感冒引发中暑等疾病,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吃一点清淡的。

下棋

不要因为贪凉而喝一些冰镇的啤酒,不要吃一些烧烤油腻的食物,以免身体发生湿热。夏天的时候睡觉应该避免吹风,有风的时候最容易引起面瘫和类风湿关节等疾病。运动在室内就好多,出汗的时候一定要多喝水,可以每天熬一些绿豆汤作为饮料。每当夏天和秋天的时候,气候比较闷热潮湿,这时候要注意饮食的卫生,不要吃太冷太过夜的食物,可以每隔一周或者两周进行,一天不吃饭,以达到清肠的目的。秋天的时候特别凉爽干燥,这时候应该借助借好天气,加强自身的调理,多吃一些蔬菜以及粥,调养自己的脾胃,从而得到化湿。冬天的时候,这种人都容易在寒冷,但也应该多穿一点厚衣服,以免冻伤自己的关节,应保持长期的运动状态,饮食应该也注意,吃一些温补脾胃的能益气健脾的食物为主。

以上这些就是调理湿热体质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慢慢调整。只要长期坚持,慢慢的也会得到改善。

更多“改善湿热体质的运动有哪些,湿热体质做什么运动比较好”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排行榜大全,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