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亦步亦趋跟着美国四处出击后,欧洲终于有人回过味来了:原来成为美国的“小跟班”,不仅经济重伤,更会失去战略自主,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跟着美国瞎胡闹,到头来都不知道为了什么。

4月7日,马克龙在中山大学发表演讲。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华、回程期间,以及回到巴黎后,连续接受媒体采访,就欧洲战略自主思想做了多方位阐述。

美国“政客新闻网”9日报道称,马克龙在从北京飞往广州的总统专机上强调,“我们感到恐慌,认为自己只是美国的追随者”,欧洲必须实现“战略自主”,而法国将可能发挥主导作用,欧洲本可以成为“第三极”。

在回到法国后接受法国《回声报》专访时,马克龙警告说,如果没有战略自主,欧洲有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他强调,战略自主可以防止欧洲国家沦为美国的“附庸”。马克龙还反对“美元的治外法权”。他坚称:“历史正在加速,我们需要同时加快欧洲的战争经济建设。”

在台湾问题上,他说,“欧洲人连乌克兰危机都解决不了,又怎么可能对台湾说,‘小心,如果你做错了什么,我们会去帮你’?这样做只会使局势升级。”

而且,“欧洲真的对加速解决台湾问题感兴趣吗?没有。”马克龙指出,最糟糕的恰恰是认为欧洲人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充当美国的追随者。

“我们为什么要按照别人的步伐前进?”他强调,欧洲人必须觉醒,“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去适应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议程。”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总体来看,马克龙的表态主要围绕以下三点:欧洲战略自主性的重要意义、反对陷入集团对抗以及欧洲不应卷入与自己无关的台湾问题。这其中既有传统战略考量,也有现实因素的冲击。

从法国的传统政治追求来看,多年来,马克龙的目标一直是欧洲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缘战略参与者崛起,这种理念其来有自,可以追溯到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开国总统戴高乐,他将法国视为冷战集团之间的平衡力量。

从现实因素来看,俄乌冲突不啻为一场对欧洲的暴击,这让法国看清了所托非人。因为这场战争,欧洲对美国的依赖明显加重,尤其是东欧国家,更是视美国和北约为“救命稻草”。结果却是美国趁火打劫,高价卖能源给欧洲,还利用《通胀削减法案》加速欧洲的去工业化……

法国是欧洲的领头羊,作为欧盟的创始国和经费主要来源,马克龙强调欧洲的战略自主本是着眼欧洲长期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西方媒体却长篇累牍地大肆渲染马克龙的言论是“忘恩负义”,引发“强烈反对”。

马克龙强调欧洲战略自主究竟踩了谁的尾巴?

英国《金融时报》10日刊文指出,美国和中东欧国家对马克龙的“对华软弱”表态尤为不满,特别是马克龙对美国持有的“令人担忧的批评态度”。

文章称,考虑到美国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一直是欧洲的“坚定支持者”,以及中国大陆近日在台海举行的大规模军演,马克龙的言论不合时宜。

被中方制裁的美国反华政客马克·卢比奥在推特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反复质问“马克龙能不能代表整个欧洲?”如果能,他毫不掩饰地威胁称,欧洲说不会在台湾问题上在美中之间选边站,“那么也许我们美国也不应该选边站,让他们自己去处理乌克兰问题吧。”

乌克兰支持“台独”势力的最高拉达(议会)对外政策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梅列日科不仅转发了卢比奥的帖文,还称马克龙根本不代表欧洲,乌克兰这样支持“民主”的国家、不取悦“强权”的国家,才是欧洲的象征。

社交媒体截图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马克龙不仅没把这些话往心里去,还于4月10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中国游Vlog”。1分50秒的视频总结了他访华的日子,记录他在中国三天的点点滴滴。

在马克龙的Vlog中,友好与合作的主旋律贯穿始终,他以同影视演员黄渤亲密互动的画面为封面,并以同中山大学的中国学生们热情交流为终章,中间穿插着元首会晤、茶叙赏琴、在中山大学的演讲以及广州市民热情欢迎的美好画面。

视频中的字幕显示,“我们今日会晤旨在尽力避免所有冲突升级以及保护和重塑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我深信法中两国的友谊以及两国企业家之间的合作。我们的共识是希望能够尊重国际法,同时为和平、稳定和我们的共同利益努力。”

延伸阅读:

牛弹琴:马克龙访华受极大震撼 刚离开就发出明确信号

(原标题:在离开北京的专机上,马克龙发出一个明确信号)

这次中国之行,毫无疑问,给马克龙极大的震撼。在离开北京的专机上,他就发出一个明确信号。

什么信号?

欧洲要自强,欧洲不能当美国的小跟班。

看新闻,应该是在从北京飞往广州的总统专机上,马克龙接受了美国“政治新闻网”和两名法国记者的专访。

“矛盾的情况是,我们感到恐慌,认为自己只是美国的追随者。”马克龙说,“欧洲人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在台湾问题上加速(危机的发生),是否符合我们的利益?”

马克龙的答案,就一个字:“不!”

“最糟糕的事情是,认为我们欧洲人应该做追随者,适应美国的步伐和中国的反应。”他接着说。

在马克龙看来,欧洲必须实现“战略自主”,而法国将可能来主导,从而欧洲成为“第三个超级大国”。

具体而言,欧洲必须更好地为其国防工业提供资金,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并减少对“美元的治外法权”的依赖,以限制对美国的依赖。

用马克龙的说法是:“如果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升温……我们将没有时间或手段来资助我们的战略自主,并将成为附庸。”

什么意思?

意思也是相当明确的。

1,欧洲不能当美国的小跟班,我们不能因为恐慌,就成为美国的附庸。

2,在台湾问题上,像美国一样煽风点火,不符合欧洲人的利益。

3,欧洲要自强,要限制对美国的依赖,尤其是要警惕“美元的法外治权”。

4,欧洲要战略自主,要成为美国和中国之后的第三个超级大国,法国可以来主导。


马克龙用中文发推

英国脱欧后,法国和德国是欧盟领头羊,马克龙是当之无愧的欧洲一哥。相比其他的欧洲领导人,他说得更直率,更坦白,对美国也更一针见血。

这不由让我想起在北京时,他在记者会上很感慨地说了一段话:我们(两国)大概有相同的脾气,同样深刻的认识,我们对彼此的差异和不同见解是了解的,但我们将充满尊重,充满信念、充满友谊地来进行沟通……

你没有听错。马克龙对中国领导人说,我们两国有类似的脾气。

什么脾气?

不愿意听别人的指手画脚。

这是马克龙让人刮目相看的地方,但我更感慨的是,让马克龙明确说出这样的意见,更可见中国的外交艺术。

几个小细节吧。

第一个细节,大家都知道的,高山流水。

看央视的视频,中方特意安排了一位女琴师,弹奏《高山流水》。

琴声悠远婉转,马克龙很感兴趣,询问:(弹奏的)是什么?

中国领导人解答:流水……高山流水,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高山流水叹知音……

这样的安排,让马克龙很意外很惊喜。我之前就说过,相信这首中国古曲的深厚内涵,马克龙回去后,可以好好体会。高山流水,深意藏焉。

中法领导人

第二个细节,更重要的,台湾问题。

马克龙明显感觉到,欧洲不能在台湾问题上一味追随美国,更不能像美国一样煽风点火,这应该与中国领导人做的工作有关。

所以,在飞机上接受采访时,马克龙略带嘲讽地说:“欧洲人不能解决乌克兰的危机,我们怎么能可信地就台湾(问题)说:小心,如果你们做了错事,我们将会到场?如果你真的想增加紧张局势,这是最好的办法。”

美国,你这是在怂恿啊!太不负责任。

而很微妙地,作为对“台独”等势力的震慑,我随后发起了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请注意时间点,4月8日开始,而这一天,马克龙刚离开中国。

我不知道时间点上是否有巧合,大家自己体会吧。

但中国领导人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欧洲客人想必都很清楚。

看新华社报道,在和冯德莱恩会谈时,中国领导人就撂下这样一段话: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谁要是在一个中国问题上做文章,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不答应;谁要是指望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妥协退让,那是痴心妄想,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看外国媒体的分析,在这一点上,马克龙似乎同意中国领导人的看法。

第三个细节,欧洲人感觉更直接的,乌克兰的教训。

毫无疑问,乌克兰危机,现在是欧洲最大的痛点。欧洲领导人纷纷来华,一个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同中方商量,如何尽快解决危机。

这一次,中法领导人谈得很深,在北京谈,到广州也谈。

尤其在广州,两人共进晚餐时,又就乌克兰危机深入交换了意见。

看新华社报道,中国领导人告诉马克龙,尽快停火止战符合有关各方和整个世界利益,政治解决是唯一正确出路。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绝不从私利出发处理问题,而是始终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

真是苦口婆心,不能再打了,还是要谈判,要政治解决。

而且,中国态度也很明确:欢迎法方就政治解决危机提出具体方案,中方愿予以支持,也愿发挥建设性作用。

法国你提出具体方案,中国愿意支持你。

我总觉得,这应该是对法国最大的支持了。

坦率地说,这样的积极态度,法国肯定从美国得不到,马克龙能得到的,更多是美国的抱怨,法国你做得还不够。

应该也是有感而发吧。马克龙当即表示:法方同样认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需要兼顾各方合理关切。法方高度重视中方的国际影响力,愿同中方密切沟通合作,为推动尽快政治解决危机作出共同努力。

请注意:同样认为。

我们两国,确实都有相同的立场。

还有:共同努力。

在乌克兰危机上,我们两国要加强合作啊。


马克龙参观兵马俑

应该也是有这样的预期,所以,在从北京去广州的专机上,马克龙对记者说,欧洲还是要自强、要战略自主,不能成为美国的附庸;法国要主导,要防范美元霸权,欧洲要成为第三个超级大国。

此前,在北京,他也明确告诉中国领导人:法方坚持独立自主外交,主张欧洲战略自主,反对搞对立分裂,反对搞阵营对抗。法国不会选边站队,而是主张团结合作,大国关系保持稳定。

法国能做到吗?

我不知道。

听其言观其行吧。

但从未来看,欧洲作为世界的一极,肯定要有自己的战略自主。这对法国有利,对欧洲有利,也对世界和平稳定有利。当然,在美国对我进行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之际,欧洲保持公正立场,与美国保持距离,对中国也有利。

什么是外交艺术?

这应该就是外交艺术吧。

做好最坏的打算,但要尽最大努力去争取。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的春季外交,也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或许,若干年后回看,欧洲战略自主的重大转折,就来自马克龙这次访华之行,来自中国领导人的良言相劝,那真就是历史的一段佳话了。

来源:牛弹琴

马克龙:法国将坚持独立外交政策,不做任何大国的附庸,如何看待他的发言?

给你说说我的看法:

法国负责人马克龙表示,当今世界正处在深刻的变化中,法国与美国有价值观共识,但法国也将继续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做任何大国的“附庸”,更不会选边站。

同时,法国和欧洲也需要保持独立地位,不能被迫选择。法国也将持续提升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保证欧洲不沦为美国的“附庸伙伴”。

虽然说马克龙的表态是比较委婉的,但是其发言根本就是说给美国听的,表示未来法方不会再义无反顾地跟着美国挑事,在处理国际问题上,也会从本国利益出发,做出独立的选择,保持行动自由。

特别是马克龙还提高了乌克兰局势,表示将继续与俄对话。这也是在暗中“打脸”美方,毕竟在俄乌问题上,美方的态度一直就是鼓动盟友坚决制裁俄罗斯,但此举引发的诸多影响,美欧国家也都看到了。眼下秋天已经到来,冬天还会远吗?在能源问题上,欧洲对俄的依赖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脱离的,因此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国的法国也必须在此时表态,恢复与俄的基本沟通,保证能源供应。

恐怕美国负责人在听到马克龙这番表态之后不会太高兴,甚至可能及时派出高官出访欧洲,加大与欧洲盟友的沟通。

之前有舆论认为,俄乌冲突的爆发实际上对美欧包括北约集团的盟友关系是一个促进,但事实并非如此,经过这么长时间,西方国家的裂痕受到俄乌问题的影响反而更加明显了。毕竟俄乌冲突的主要阵地就是在欧洲,这对欧洲国家的战略稳定影响是巨大的。更别说在能源问题上,欧盟国家为了配合美国采取的制裁措施,更是损人不利己的。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

马克龙之前感染新冠,他现在康复了吗?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曾在去年圣诞节感染新冠病毒,不过现已康复。无独有偶,法国总统马克龙也中招了。

布丽吉特现年67岁,她在去年圣诞节前一天、即12月24日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症状轻微。随后在去年12月30日和31日进行的两次新冠检测结果都为阴性。

有趣的是,马克龙在感染前后所对新冠病毒的态度,也发生了大转变,在感染后,马克龙接受了媒体采访表示“遵守防疫限制措施并不是丧失自由,而是为了保护他人的责任,是真正的人道主义。” 马克龙的新表态,较之其前的态度,可以说是判若两人。在2020年初,中国刚爆发新冠疫情的紧要关头,欧洲所代表的几个国家对中国落井下石,对所谓的“人道主义”充满了恶意与攻击,而这一切,马克龙都是那个冲在前列的人,马克龙在劫后新生后的“顿悟”,让人觉得可笑之极。当马克龙自己感染新冠在死亡线上游历一番后,他才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民主自由”、何谓“更高级的人道主义”。然而,外国的防疫“魔幻”操作,你想象不到,现在在已经“顿悟”的马克龙率领下,法国在疫情报告的每日新增确诊,每日新增死亡等病例上名列前茅,而法国总统马克龙最新宣布的相关安排:“已在法国19个省份生效的‘封城’措施自3日起扩大至法国本土全境实施,为期4周。主要措施包括:民众无必要理由,出行不得超过住所半径10公里;生活非必需商店关闭;进一步加强远程办公。另外,宵禁令在法国本土全境仍然有效;学校关闭3周。”,这些迟来的防疫举措都使得马克龙在民心方面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全世界发给英国的唁电中,其中哪三封最有内涵?

全世界发给英国的唁电中,这几封是最有内涵的。

一、阿尔巴尼斯

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且尊奉英国女王为自己的女王,而阿尔巴尼斯的唁电别具深意,他在唁电中表示,随着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去世,一个进行了历史性的统治和长时间致力于责任、家庭、信仰和服务的生命走到了终点。

阿尔巴尼斯还表示今天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伊丽莎白二世时代的结束。

在社交平台上,许多澳大利亚人都在阿尔巴尼斯的社交媒体下面号召澳大利亚废除君主制,一条获得了大量好评的评论写道:“澳大利亚现在有机会远离君权,我们身处澳大利亚,不需要向国王和王后发誓。”

或许若干年后,大家会看到,这不仅仅是伊丽莎白二世时代的结束,也是整个君主立宪制在澳大利亚的结束。

二、普京

普京在女王去世之后,立即致函英国的新任国王查尔斯。普京的速度,已经超过了英联邦的许多国家。普京在唁电中强调:“几十年来,伊丽莎白二世理所当然地享有臣民的爱戴和尊重,以及在世界舞台上的权威。”

这个理所当然的用词是在讽刺君主立宪制的存在,在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权利都是人们赋予的,而不是理所当然的。

三、马克龙

马克龙唁电中表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体现了英国国家70 多年来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我记得她是法国的朋友,一位善良的女王,她在她的国家和她的世纪留下了永久而深刻的印记。”

马克龙之所以要强调朋友这一称呼是因为,新任首相特拉斯在被问及法国和英国的关系时,特拉斯的回答是:“尚不确定。”马克龙自然知道,英法两国是宿敌,英国退欧后,法国成为了欧盟最大的竞争对手,他本人一直被特拉斯视作眼中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