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2 日消息,据上汽集团消息,近日,由上汽集团联合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宁德时代、上海国际汽车城共同投资的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达 40 亿元人民币。

IT之家了解到,捷能智电将以动力电池租赁业务为核心,开展换电技术研发推广、电池运营管理、大数据服务等,构建车电分离完整生态,打造标准化平台。

在网络方面,捷能智电将依托中国石化、中国石油遍布全国的 5 万余座加油站网络,升级打造“可换电、可充电”的综合能源服务站。在车型方面,上汽集团旗下飞凡、荣威、MG、大通等品牌,即将陆续推出换电车型,覆盖 SUV、轿车、MPV 及商用车等全部品类。飞凡 R7 将成为换电模式下首款落地车型。

官方称,对消费者而言,捷能智电将带来全方位的补能新体验:以租代买,降低初始购车成本;可充可换,补能方式多种多样且更加便捷;车辆保值,免去电池衰减带来的整车估值降低;用升级的用户体验,切实助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

官方还表示,同时,捷能智电通过开创补能新业态,推动加油站向综合能源服务站转型,为能源服务端打造新增长点。在电力网络端,它可以平衡电网负荷,构建虚拟电厂,有力提升总体效能。对电池制造端,在提升产业规模的同时,它还可以促进电池梯次利用,带来巨大的环保效益。

中石油、中石化杀入换电赛道,五大巨头联合,换电模式要赢了吗?

中石油中石化加盟换电行业,这个新产业是实现车电分离,让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像加油一样随时随地可以换,这是与上汽集团等多家龙头企业合资搞出来的东西。也意味着未来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模式可能会得到改变,还会通过类似于换电池的方法来得到短期内的续航增加。

宁德时代与中石油,中石化,上海一汽这都是大企业,可以说在行业内算是龙头企业的中石油,中石化本身有的最大优势就是它遍布全国的加油站。就可以把加油站作为基点,然后给大家方便的更换电池,新能源汽车现在推广成本方面的压力已经不大了,因为10万以内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有不少选择了,但续航这方面的压力还是挺大的。因为续航问题不解决的话,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终究是个大难题,人们随时随地担心他没电,这就很麻烦。

如果能够有成熟的换电技术就没有这个烦恼了,燃油汽车没油了,到加油站加油3~5分钟可以让车子多跑500公里,很快啊。那新能源汽车也可以通过换电池的方法呀,换个电池3~5分钟也可以搞定,也能够增加500公里左右的续航,至于说这个电池的安全性以及更换的质量保障之类的。但是完全不用担心,因为两桶油和宁德时代都是,在渠道上在电池研发这方面龙头企业,如果他们都做不好的话,那就不可能有中国国内的企业做的好了。

换电池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这应该是一个之前就提出的设想,但是之前一直没有真正去施行,因为缺乏渠道,而且也缺乏足够大的安全性保障,毕竟电池这个东西它本身就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换了一个其他的电池到车子上了,出了安全问题算谁的怎么保证这个车子安全,而换电池应该去哪里换这都是问题啊。现在去哪里换的问题由中石油中石化解决了,电池的安全性以及使用的方便程度由宁德时代解决了,应该说这是一个挺不错的创新。

江毅:500人的智驾团队,成就飞凡R7的智驾能力

2022年12月30日,第二十届广州车展如约而至。作为2022年的最后一场汽车行业盛事,扛过了“缺芯少电”、疫情风控等重重压力的汽车企业,重新云集在这里。展新车、也展示着汽车行业依然激荡着的无限的活力。

在易车-汽车产经网的专访间,飞凡汽车企业公关总监江毅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以下为专访实录】

汽车产经:这次车展咱们亮相了飞凡R7对吗?这款车我看网上的数据说它首月的交付量就达到了1501辆,超越了蔚来ES6、智己L7、大众ID.6等一众车型,刷新30万级中国品牌纯电SUV首月的交付量记录。您介绍一下这款车身上有哪些技术优势,能让它一上市就取得这么大的突破?

江毅:飞凡R7是我们飞凡汽车的第一款中大型SUV,我们把它定义为极智高阶纯电SUV。在这个里面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极智这个点是我们目前赋予这辆车一个很重要的传播点。所谓的极智就是我们在智舱、智驾、智电的层面投入都是不遗余力的。先从智舱来说起,首先这款车搭载了RISING MAX 3+1巨幕,其中43英寸的宽幅真彩三联屏是目前国内品牌当中尺寸最大的一体化三联屏。它的优势在于这三块屏之间是可以相互做三指飞屏的互动,你可以轻易把你的信息分享给副驾,也可以通过副驾把它分享给你主驾的用户。同时整个系统也支持主驾跟副驾两个娱乐系统分开操作,就是我主驾可以通过AR-HUD来看相关的视频娱乐的内容,副驾通过蓝牙耳机也可以单独享受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视频语音环境。所以整个三联屏系统带给大家的互动感是非常好的。从尺寸到每一块屏的用料,就像我们中间这块屏是AMOLED的一个液晶屏,通过这个屏它的好处是能让所有黑的地方足够黑,它带来的效果就是我们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这个屏幕,它都带给你的视觉效果是最好的。而且这个彩色的还原度也是非常高的,2.5K的高清分辨率。

另外一块屏就是全球首发的华为的AR-HUD平视视觉增强系统。这个系统在硬件方面是整个行业里相当领先的,它的可视视场角是到13度×5度,是目前现在行业最大的,其分辨率达到了1920×730,也是目前现在在AR-HUD领域里面分辨率最清晰的一个硬件。从软件角度来说,我们也集成了整个行车当中的所有信息,包括车辆信息、导航信息、智驾信息等等,全都可以通过AR-HUD系统帮你实现,就是你在开车的时候不需要去看其他的仪表盘了。这个是我们整个“3+1”巨幕或者说智舱硬件层面的一些亮点。

从软件层面来说,我们跟我们上汽体系的零束一起开发了叫RISING OS系统,这个系统的优势在于它把很多车机的功能,包括对车的控制都通过SOA原子化了。整台车能交给消费者去自我把控的点是非常多的,包括可能我们车辆的动力输出,一般的车型可能从动力输出来说就是燃油、经济、运动这些预设的,而飞凡R7从0-100的动力输出是可以自我调节的。这辆车的开放度给到了用户最大的选择权,你是可以对很多系统、对很多参数可以进行自我配置。

另外一个我们也通过直觉式交互的方式,让用户更容易使用,没有什么学习成本,就像在用一个手机产品。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用了大家在手机里面经常用到的像负一屏Widget Box这样一些很常用的软件功能。通过这些大家就很方便的找到你想要对车进行操控的一些点。其实是直觉式交互了,就是可见即可点,通过这样一个交互就很容易方便去实现用户对车的一些期待。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车载的语音系统也是非常出众的,它也支持不间断的连续对话,同时还支持大概5-6种方言,带给用户一个很好的体验,这个是智舱层面。

从智驾层面,可能你之前也了解到我们这个车的硬件还是比较出众的,33个感知硬件带给了我们很好的智驾班底,包括通过Orin X芯片的使用,包括采埃孚4D的成像雷达以及800万摄像头的使用,带给了我们整个车一个非常好的硬件素质,可以说是硬件拉满的状态。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光有好的硬件也不一定能代表说你能够带给用户很好的体验。因为硬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只要你肯花钱堆料,它就能够带给用户比较直观的一些参数体现,但我觉得更难的还是软件的调校,比如我们R7搭载的RISING 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所谓的全融合也是我们跟上汽的创新研发总院一起开发的一个智驾系统。全融合的概念目前市场上可能更多的是比如像以特斯拉为首的,它是用的前融合方案,通过强大的算力和软件的模拟,来实现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厉害的硬件配置搜集到的信息所带来一个最后的结果,所以说特斯拉比较强的地方可能在软件层面。另外,更多的阵营目前现在应该是以蔚小理为首的,这样的可能是后融合,他们更多是通过顶级的硬件去捕捉各个不同层面的一些信息,然后通过硬件来做一些决策性的东西,汇总到整个中枢大脑来做一个决策。我们所谓全融合的概念实际上是把两个做了一个结合,就是一方面在软件方面我们有很强的算法;另一方面通过硬件也搜集到详细的信息以后来做相应的决策,最后我们还会做一次前融合+后融合复合的运算。所以让整个智驾的自信度提升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状态,这也是我们所说的顶级硬件的王炸组合加上前融合、后融合跟复合融合的三重融合的一个结果,最后带来了非常好的智驾能力。如果您关注过一些媒体的评测,整个带给用户的体验是非常好的。事实上,我们的这套全融合算法也入选了今年的 CVPR峰会,CVPR的概念就有点像智驾界的奥斯卡,而且我们这套智驾方案也是刊登在了9月份Nature杂志上面,作为中国的一个智驾解决方案,给全球的用户或者全球的从业者来一起来探讨,也是引起了整个行业不小的一个风波。

汽车产经:说到软件的基因,比如你说阿维塔,它的软件强是因为有华为在后面做支撑,那么飞凡为什么可以做到您刚刚说的那么强,它的基因是从哪里来的呢?  

江毅:我们所有的技术都是自主自研的,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上汽最前沿的技术,目前来说。大家可能之前对于上汽品牌会觉得说我们投入的资金、资源很多,这两年可能没有一个特别好的产品能够带给消费者感受到这些尖端的技术。但实际上上汽在这方面的投入是不遗余力的,然后积淀也是非常深厚的。

上汽的技术路线也有几条,我们飞凡更多是用自主自研的方式,我们跟创新研发总院有一个差不多接近500人的智驾团队,两年半的时间,从2000年年初开始来做我们飞凡整个智驾系统,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也是通过了大概两年半的时间以及近500个人的积累,达到了现在这样一个情况。所以现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是比较多的,而且也是有一定的积淀。从我们上市以后到我们自己去测试、媒体去测试各方面给的反馈,我们现在已经在第一梯队的行列里面了。   

汽车产经:我看这款车全系标配换电架构,推出了整车购买和车电分离两种商业模式。从目前的订单情况来看,消费者更青睐哪种模式?

江毅:从我们目前现在订单的占比来看,选择换电或者车电分离这个模式的用户差不多在45%左右,占比还是比较高的,大家对于这样一种补能体系的喜好程度或者说愿意接受程度还是挺高的。我们的换电系统,是上汽集团通过跟“两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宁德时代一起合资成立一家叫上海捷能智电的公司来做换电相应的合作,将来我们也会依托于“两桶油”在全国加油站的布局来实现换电网点的布局。从目前的行业来看,蔚来在换电方面做得是非常好的,我们也希望能够多一些企业参与到换电的赛道里面来。从换电的角度来说,它虽然不是一个特别主流的补能渠道,但它是目前在充电领域里面一个很好的补充,而且它的很多使用场景是非常接近燃油车加油的体验。

汽车产经:2022年已经进入倒计时,怎么评价飞凡独立运营一年多以来的成绩,其中有过哪些试错,有过哪些经验?

江毅:飞凡是去年11月份刚刚成立,到现在其实也就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这一年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在做整个品牌的打造和我们第一款旗舰车型飞凡R7的高质量交付。我觉得这两点是我们在成立以后,包括今年年初就立好的一个很核心的目标,其实从最后结果来看,我觉得我们完成的还不错。从整个品牌的建设角度来说,一方面我们重新梳理了飞凡这个品牌的定义,包括我们对于消费者的价值,在这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提炼出来的一个点,我们叫本真,我们希望说飞凡是一个本真的企业,能够带给用户本真的产品,能够跟用户本真的沟通,能够摒弃掉一些现在可能因为资本的泡沫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大家花了一定的金额去买车的时候,他其实拿到的车并不是一个完全体,用户还需要通过后续不断的OTA才能补足他本来付钱就应该能享受到的相应的东西。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是9月27号上市的,10月底就开始交付,11月是我们第一个完整的自然交付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交付给用户的产品其实就是一个跟我们之前宣传的比较一致的产品,不管是从智舱到智驾,大家拿到以后,我们城市的高速领航的功能其实就开放给用户,可能跟目前现在很多的品牌还是有些不一样的点,这个是我刚刚想强调的。本真的层面,从我们品牌到底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这个层面我们做了很多相应的梳理,也通过我们的产品去带给我们的消费者。另一个层面,从整个我们的服务体系,从我们销售的网点到整个的用户感知,不管是说在交付阶段、销售阶段还是到售后阶段,整个服务体系我们都做了一个全新的升级,带给用户耳目一新或者焕然一新的感觉。另外一个层面,讲到R7的高质量交付,因为这款车其实刚刚谈到了,我们搭载了很多行业顶尖的硬件配置,其实很多硬件整个行业也是第一次使用。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让这些硬件能够很好的做好软件的匹配,能够带给用户直观的一些体验,能够避免用户虽然拥有这些很高端的硬件,但带来的体验其实会打折扣的一些困惑,我们在这方面花了很多的功夫了,其实这个也是我们高质量交付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今年我们在做品牌的建设,包括高质量交付的层面,其实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得到了市场的一些认可,包括现在消费者也亲切的称我们为智舱界“屏霸”,我们整个智舱带给大家的感受是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其实很多媒体也给了我们智驾界“卷王”的一个称号,在这个层面其实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我们都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我觉得这些方面是我们做的比较好的。从整个销量您刚才提到我们第一个自然月的交付量达到了1501台,也是跻身了中大型纯电SUV的第一梯队,我觉得这些成果都是对我们的肯定,我们也希望说在今后能够以更多、更好的产品或者服务带给我们的消费者,让大家能够进一步的去感受到飞凡汽车的诚意。

汽车产经:您对于明年的车市有什么预测?

江毅:从整个的新能源或者说纯电的市场来看,因为从21年底其实市场的渗透率就已经超过了15%。我们认为一个新的技术如果能够持续的在15%的渗透率以上,其实基本上就进入了大众的消费市场,它会很快的进入到主流用户视野当中的过程,今年其实整个一年也印证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9月份开始,我印象当中应该新能源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30%,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大家之前在购买汽车的时候,可能更多的只是把新能源车作为一个尝鲜的产品,或者说很领先的产品来看待。但是现在我相信大家在购买汽车的时候,多少都会去看新能源的产品,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从我的角度来判断,新能源的增长还会持续到2023年,也会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细分市场,会带领整个汽车行业继续往前,这是我的大致的判断。当然是一方面是我刚刚说的一些数据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从整个中国的新能源自主品牌在技术方面端的发力,我刚刚提到的我们的智舱、智驾、智电这些层面其实都有领先全球或者是弯道超车的实力,所以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另一个层面,从消费者来说,大家对于新能源车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因为大家已经度过了前面的焦虑,对于里程焦虑,对于车辆安全性焦虑的那个阶段。现在其实从整个智能化带给用户的体验来说,如果你真的使用过新能源车,再去看燃油车,可能对于他使用体验来说会有很大的变化。当然明年也会有很大的挑战,就是不可逃避的新能源补贴退坡的过程,它应该短期内会对整个市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我刚说了整个新能源车进入到主流市场的趋势,我觉得退坡这个部分可能在一季度会有一定的影响,大家可能会有一些反复或者谨慎看待的问题,但实际上从整个新能源产品的体验带给消费者的感受来说,我觉得今年还是会迎来一定的增长。

汽车产经:飞凡对于明年有什么新的规划?

江毅: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大家应该已经看到从工信部公布的相关信息,我们下一款中大型的轿车旗舰F7已经在路上了,所以明年这款车型我们会在合适的时候跟大家做相应的沟通。

汽车产经:跟自己R7会是同一个竞争领域吗?

江毅:从大的细分市场来说会有一部分的重合,但实际上从产品的角度或者说对用户的期待来说,其实应该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在极智方面,整个飞凡带来的智能化的所有内容都会沿袭到F7车型上去。从其他的产品角度说,我现在跟大家讲的是值得期待,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我们这款车型。从更稍微长远一点角度来说,我们从23年开始到25年,应该每年至少也会有一款新车推出,也会覆盖到我刚刚说的SUV、轿车、MPV等各种各样的车型,所以这个也是大家可以值得期待一下我们后续的产品。另外。我们在整个用户运营体系或者说新零售的体系层面,我们也会做一些相应突破。目前,我们在全国已有197家零售门店,还有18家交付中心,补能体系方面我们有114个品牌的充电站,有超过1100个品牌权益充电站,接入的第三方充电桩也超过了54万根,其实基本上已经覆盖了中国所有的省份。我们2023年还会在这些方面会继续发力,在门店不断的拓展、补能体系的不断完善方面,都会有进一步的动作,也请大家期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