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7 月 21 日消息,OPPO 和一加手机搭载的 ColorOS 12 系统推出了智慧互联功能,包括跨屏互联、Car + 车联等。

根据 OPPO 负责软件技术规划与架设的工程师洪汉生(没错,之前在魅族的那个)透露,OPPO 前段时间和海信完成了战略合作签约,海信将会通过云接入到 OPPO 智能家居平台,以后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对一些海信家电产品进行互联操控了。

今年 OPPO 将和更多品牌达成合作,在智慧互联上的动作会越来越快,技术上也会越来越深度、全面。

小编了解到,5 月 23 日,OPPO 与海信正式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用户体验,在场景、数据、渠道、运营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生态互补,共同为用户打造互联互通的智美生活。

为了解决不同品牌、不同协议的终端设备,配网复杂、连接速度慢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的行业难题,OPPO 打通底层技术,通过「系统发现 & 一键闪联」的系统能力,实现了 AP 热点、局域网、BLE 等多种设备协议的全面兼容。

OPPO 此前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OPPO 智能终端 + 其他终端”等场景解决方案创新及 IoT 平台互通互融。

OPPO、一加机型已开启 Android 13 x ColorOS 的升级内测,预计新版本将带来更多互联新功能。

oppo手机控制家电

智能家居,让好家居更懂你。

“智能家居”是为您提供智能硬件管理和智能生活解决方案的平台。通过“智能家居”可以对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轻松打造智能科技生活。

智能家居的主要功能:

「设备管理 轻松掌控」

通过自动发现,可以找到并连接您周围的智能设备。接入后您可以轻松实现设备远程控制,对设备进行家庭、房间的分类管理,并和家庭成员分享设备,共享智能体验。

「场景定制 玩法创新」

根据生活所需场景,编辑不同设备的联动规则,解锁不同的智能玩法,享受设备互联互通带来的便捷。例如:家门打开时,同时触发灯,空调等设备打开。

「精品商城 便捷选购」

商城提供经过用心挑选过后的商品购买服务,您可以在APP内直接购买想要的智能家居及周边产品。

智能家居场景设置方法:

在“智能家居”APP上,您可以自定义的设定一些场景,并执行一系列的设备动作,也可以让设备自动化的进行联动。您可以在回家、离家、起床、睡眠等的常用场景中进行设置,以更好地使用此功能。智能家居场景的设置方法:

进入「“智能家居”APP >场景」,进行设置哦~

智能家居新建场景:

进入「“智能家居”APP >场景 >添加场景」,设置满足的条件以及执行的任务即可。

智能家居执行场景方法:

1、手动执行的场景在手机“智能家居”APP中的“场景”列表中查看,在手动执行部分点击“执行”即可。

2、定时执行的场景会根据您设定的时间在云端定时自动执行,无需主动触发。

智能家居添加或删除设备:

1、在手机桌面打开“智能家居”APP,点击右上角“+”添加设备,您可以通过搜索设置蓝牙、手动添加、扫码添加(对准家居设备上的二维码)等方法进行连接设备。

2、设备解绑方法,首页长按设备卡片即可解绑设备。

智能家居远程控制功能:

进入“智能家居”APP,首页统一显示不同品牌的设备,可以看到开关状态、常用状态等信息。点击某个设备卡片页,可以调起快应用的控制界面,实现对该设备详细功能的控制。

温馨提示:

① ColorOS 5.2系统起新增“智能家居”APP。

② 目前已有近20家厂商的部分智能设备可以进行连接,您可在「“智能家居”APP >我的 >支持品牌」,中查看具体支持厂商和设备哦~

一加氢OS与OPPO ColorOS合并:彻底放弃自家系统?

有网友透露,从拿到的评测指南得知,一加在国外新发布的机型Nord 2 5G也将采用氧OS和ColorOS合并后的系统。

事实上,氧OS已经和OPPO的ColorOS在底层代码层面合并了。

在此之前,一加手机在海外和国内的系统是不一样的:国内是符合本土化习惯的氢OS,海外则是更原生态的氧OS。

但是在国内,一加放弃了自家的氢OS,转向搭载OPPO的ColorOS,只是保留了氢OS的诸多特性。

如今氧OS和ColorOS合并后,一加和OPPO两个品牌可以更方便的在手机上同步更新固件。

外媒推测,尽管一加的氧OS/氢OS和OPPO的ColorOS合并了,但是一加并不会把ColorOS的名字带到海外市场,依然还是会叫氧OS。

根据数据显示,一加已经在北美市场成为高端领域前三的手机品牌,知名度也比OPPO高。

一加成OPPO旗下品牌,是注定的也是最好的结局

---------------------------------

变化总是这样来的悄然而猛烈。

先是一封长得要滚动好几次才能看完的CEO内部信,而后是面向海外消费者发布的论坛帖文,同属欧加集团的OPPO与一加正式宣告合并。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其中一方会“消失”:根据一加官方的表态, 双方团队将全面融合,而一加将成为OPPO旗下独立品牌,继续在市场中竞争。

从创始人到产品风格再到供应链体系,一直与OPPO存在千丝万缕关系的一加,在坚持了7年多的独立公司运作后,如今算是公开了与前者的关系。拥有全新身份后能否继续推出有创新和差异化的产品?两个品牌之间未来又会如何发展?所有人关心一加的人都在意起这些问题来。

一加创始人、CEO刘作虎在OPPO就职期间带领蓝光事业部获得全球影音爱好者青睐,成功推出OPPO Find 5、OPPO N1等产品的故事,早就广为流传。而从2014年4月23日那场“金句”频频的首款一加手机发布会开始, 一加产品从来都没有离开OPPO的影子。

一加手机1和OPPO Find 7、一加手机X和OPPO A30、一加手机5和OPPO R11......从外观到关键硬件规格,这里列举的一对对产品都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坊间有过许多传闻,不过无一得到一加或OPPO官方确认,我们唯一可以相信的是,双方研发团队有过相当深入的交流。

快充技术是另一个关键点,最初在一加手机3上引入的DASH闪充,从5V4A低压大电流技术路线到可以和同时期OPPO手机互换的体验,让更多的消费者起了“疑心”,开始在意起两个品牌之间的关系。时至今日也只在OPPO、一加、realme手机之间,才可以兼容彼此的65W快充。

从全面屏掀起的屏幕大战,更让品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明确。近两年的一加旗舰和OPPO Find旗舰,无一不是采用了规格相似的曲面AMOLED屏幕,120Hz高刷、LTPO技术等等都能对得上,而这刚好是其他手机上难寻的独占卖点,可见其背后的“血缘关系”。

还有操作系统, 在一加研发氢OS/氧OS之前,一加手机1就是搭载着OPPO为自家手机定制的ColorOS上市的。 如今一加9系列在国内用上了最新的ColorOS 11,某种程度上算是回归原点,海外版系统也爆出融入更多ColorOS元素,体验层面也变得更为接近彼此。

对于疑问,一加过去一直解释为从研发到销售全都是独立体系,只是在供应链和生产上与OPPO共享部分资源。也正因为双方在产品层面上有这么多的共同点,所以当合并消息正式爆出后,所有人的反应是“这一天终于来了”,而不是感到意外或不解。

全球手机市场转入存量竞争后,一大变化是中小体量厂商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国际上有辉煌一时的htc和LG淡出手机业务,国内则有多个知名品牌从一线退下,连锤子 科技 这样贡献过大量创意的厂商也黯然离场。难免有人担心,目前百万量级的一加是否也会走向消亡。

从刘作虎的内部信和公开发帖来看,喜爱一加的消费者完全没必要有类似的担心。首先一加品牌依旧会存续,只不过身份变成了OPPO旗下独立品牌,其次合并的主要目的也说得很清楚了—— 要整合研发、生产、销售等资源,帮助一加扩大产品线和品牌影响力。

一加花了七年时间才拥有操盘两三款中高端手机的能力,若想要在IoT等热门品类获得成就,必须扩充资源。就如刘作虎所言:“目前一加在打造更多产品线、进军更多产品类别、构建IoT生态过程中都需要更强大平台和资源的支撑,而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做出改变、迎接变化。”

放眼整个手机行业,已经有多家头部企业选择了主品牌和子品牌协同出击,品牌之间大量共享资源的做法,像一加与OPPO这样在过去数年间相对更独立的做法,其实是这片市场中的“少数派”。 而那些先行的厂商,已经在集团化作战过程中尝到了不少甜头。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vivo和iQOO,在此之前vivo还是一个深耕线下和大众市场的手机品牌,和追求性能、可玩性的网络舆论处于“对立面”。内部划分出独立团队操刀品牌的iQOO,则用凸显性价比和性能表现的产品风格在市场上撕开了口子,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第七大品牌。

华为和荣耀也是类似的关系,后者最初是华为针对线上市场推出的子品牌,不过随着华为手机业务影响力不断扩大,荣耀逐渐定义为了除品牌运营外共享华为消费者业务体系,在顶级硬件规格上有区分但整体售价更为便宜的品牌。需求和预算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华为都要拿下。

即使是现在引入了全新的投资者,在资本关系上和华为断开成为独立的新公司之后,荣耀依然留有许多华为手机业务的痕迹。系统体验、渠道建设、品牌风格等,无一不是熟悉的模样。在刚刚发布的荣耀50系列手机上,就有推迟发布的华为P50系列的同款“双戒”造型后摄模组。

如今一加与OPPO合并,二者的关系和协同体系很可能会发生类似于以上品牌的转变, 对外获得不同的消费者扩大影响力,对内则使用同一个研发团队、销售渠道、售后体系,降低成本提升商业运作效率。

一加成为旗下独立品牌后,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OPPO的“线上市场焦虑”。

在vivo推出iQOO品牌的同一时期,OPPO也有推出新的Reno系列、Ace系列手机等一系列举措,试图转变整个品牌风格获取之前没能有效触及的市场。只不过从结果来看,OPPO没能如愿。

一加没有OPPO那样的“ 历史 包袱”,因此在独立团队运作的七年多时间里,在这些追求差异化、性能表现、独特体验,还在线上讨论有更大声量的用户群体中获得了不少好感。因此,一加对于OPPO而言是非常好的补充,把握住了此前一直没能吸引到的用户。

虽然有声音表达了对合并的担心,但更多的是在意一加是否会失去特色,诸如有原生风格的氧OS、允许用户以超出国产手机品均线的方式自定义手机体验。一加目前为吸引国内主流用户群体用上了ColorOS, 能否继续兼顾到这之外的硬核需求,还得看接下来的产品表现。

但就卖出更多手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来说,合并对一加和OPPO都是好事。OPPO常年拥有较为稳固的用户群体,比起扩张更在意破圈,一加在整合资源后上架欢太在线商城、进入OPPO线下门店和经销渠道,显然能为整个欧加集团创造接触更多消费者的机会。

无论一加还是另一个同胞兄弟realme,都尝试过在品牌早期独立于OPPO品牌和集团资源去建设售后体系。可能的确在体验和品质上划分出了区别,但在大多数消费者看来,进入省市较少、数量不多的售后点设置都会直接影响购机决策,毕竟售后是平均两年多用机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宣布与OPPO共用售后体系后,不只是整个欧加集团内部省去了拓展重复售后资源的投入,两个品牌的售后相关舆论也出现了180 大转弯。“售后难找”和“售后体验不佳”都不再是讨论重点, 极客和硬核用户之外的普通消费者有更多的信心选择这些产品了

在过去的日子里,一加给手机市场带来了高性价比的类原生安卓体验、更高性能和更高自由度的兼得,成为中国品牌在海外获得认可的经典案例,还顺便开启了高刷新率屏幕普及的大幕。不过就像刘作虎的发言那样,存活下去并进入更大市场,就必须拥有与之对应的力量。

这样的转折可以说是必然,只不过刚好发生在了2021年,而接下来的路,要一加和OPPO一起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