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产收购。日产收购三菱,总而言之,对于双方都是有着诸多好处的。尤其是对于三菱汽车的发展,显然是利大于弊。所以说,即便是遭遇了“油耗门”被收购,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三菱汽车生产私家车及轻型商用车辆,隶属于三菱集团旗下企业。三菱汽车被收购后,注定在策略上会和日产—雷诺联盟契合。平台、采购各个方面的融合,可以帮助三菱在成本上缩减开销。一方面,三菱汽车在SUV上的优势,再加上日产能够和三菱产品共享平台。这样对于成本也好,产品上新也好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菱或收购雷诺10%股份,平衡股权加强联盟关系

3月26日,外媒消息称,三菱公司?(Mitsubishi?Corp)或将收购雷诺10%的股份,以此加强雷诺、日产和三菱汽车联盟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这也将是未来联盟进行重组计划的重要一部分。

对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整体来说,从2018年戈恩事件爆发后,持续的负面影响导致日产、雷诺、三菱多方面出现变动,销量下滑,盈利降低,发展至今,三家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受到很大冲击,甚至频频传出联盟将要解体的消息。

在外界看来,现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正处于关键时刻,每个联盟成员的举动都能左右它们之间的合作发展。作为联盟成员之一,三菱集团此时将收购雷诺10%股份,这一举动的用意是什么?是否意味着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将进行新的合作?

1

?

三菱为何要收购雷诺10%股份?

众所周知,戈恩事件的不断延续,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合作关系变得紧张而敏感。

相关资料显示,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中,股份持有错综复杂。其中,雷诺和日产交叉持股,雷诺持有日产43.4%的股份,但日产只持有雷诺15%的无投票权股份。与此同时,日产汽车还拥有三菱汽车公司34%的股份,是三菱汽车的最大单一股东,拥有绝对话语权。

收购三菱汽车34%股权

根据日本法律,在企业管理中,只要单一股东持股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其在重大管理层决定中拥有一票否决权。在这一层面上,意味着三菱在联盟中处于最弱势的地位。对于已经陷入困境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而言,不平衡的发展关系加剧了三大公司之间的矛盾。

基于当下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发展情况,相关领域人士分析,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联盟到了重新梳理关系的时刻。截至目前,三菱公司持有三菱汽车(Mitsubishi?Motors)?20%的股份。此时,三菱公司选择收购雷诺10%的股份,很大程度上是在修复后戈恩时代的联盟关系。

2

?

联盟资本结构将进行调整

据汽车预言家了解,目前三菱收购雷诺股份的计划仍在商议之中,但这并不是强化彼此关系中的唯一选择,即便该计划不能实现,未来联盟还将进行其他方案。其中,包括关闭工厂、裁员等重组计划。

此前,为削减成本和节约现金,日产汽车曾宣布将退出与雷诺和三菱共同运作的风险基金。由此可见,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中,企业之间的资本合作已出现较大问题,如果不尽快进行结构调整,整个联盟或将面临瓦解。

对于跨国公司联盟内部资本重组问题上,有相关专业人士指出,如果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希望改变联盟内部组织结构,公司将直接面临税务上产生的一系列矛盾,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就必须取得日本方与法国政府的双方同意。从这一方面上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之间的重组在短时间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因此,如何权衡股份的分配问题已成为雷诺-日产-三菱联盟面临的最大问题,而这个问题随着三者之间矛盾的加剧在逐步增大。未来无论是通过三菱收购雷诺股份还是缩减成本等方式,联盟的资本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

3

?

联盟如何开展全新合作模式?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9年中,雷诺-日产-三菱的企业联盟全球汽车销量为1015.52万辆,下滑5.6%,由全球第二跌至第三。针对三菱汽车而言,其在2019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亏损66亿日元,净亏损144亿日元。

从合作成员到整个联盟,在戈恩的个人影响中,整体都处在下行发展态势。为改善这一处境,今年2月份,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宣布达成全新框架协议,以强化商业模式与组织架构。同时,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发布声明称,将利用各自优势创造更多价值,并与联盟成员形成战略互补。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成立全新框架后,直接提升了联盟项目效率。在很多人看来,加强合作、提升运营效率、增加收益是联盟成员的当务之急。此时,三家成员公司开始进行中期战略计划,并将于今年5月对外公布。

除此之外,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运营委员会还决定,为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联盟从2020年开始将三家成员公司在欧洲的CAFE积分进行合并。另外,雷诺-日产-三菱联盟预计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专注于先进汽车技术的研发。在此基础上,雷诺、日产、三菱将形成新的合作模式,加强之间的合作关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断舍离”:东风雷诺解散、英菲尼迪收缩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周菊?英菲尼迪在中国似乎正陷入国产7年之痒。4月28日,一则裁员、总部搬迁的消息将英菲尼迪推上舆论漩涡中心,在同门兄弟雷诺退出中国乘用车市场之后,同样处于不赚钱状态的英菲尼迪是否也收到了来自总部的退出命令?这引起了外界的讨论。
但英菲尼迪并没有退出的打算。“区域办公室还保留着,我们不会退出。东风英菲尼迪和东风日产在‘大东风日产’前提的协同一直在推进,但没有搬迁总部的计划。”东风英菲尼迪执行副总经理高政浩向经济观察报记者澄清道。而东风日产相关人士则对此解释为,“战略调整,这和日产全球战略变化有关。”
英菲尼迪随后的公告显示,为了实现与东风日产在营销上的协同,有个别部门前往东风日产总部所在地广州花都进行办公。一位东风日产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东风日产总部大楼旁新建了一座大楼,是给东风英菲尼迪和东风启辰准备的新办公场所。”该人士称,目前已有部分东风日产人员入驻东风英菲尼迪北京办公室。
但英菲尼迪并没有对一个关键问题进行回应,即英菲尼迪是否会重新回到东风日产旗下,调整成为东风日产的独立事业部——就像其在国产之前一样。“英菲尼迪成为东风日产的事业部是趋势。”一位东风英菲尼迪内部人士认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这样分析。
英菲尼迪在华发展将走向何方?目前似乎还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答案。从2018年日产和雷诺双料CEO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被逮捕之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裂痕,这种高层的分裂正在这个全球第一大车企联盟中展现出巨大的影响力。在戈恩力推的雷诺在华战略大幅度调整落地后,作为日产高端品牌的英菲尼迪在中国也将不可避免地迎来同样的变局。
大联盟的“断舍离”
2016年,随着日产汽车收购三菱汽车34%的股份,全球第一大车企联盟雷诺-日产-三菱成立,这三者关系中,雷诺是日产的大股东,而日产又是三菱的大股东,戈恩是联盟的灵魂人物。在戈恩出事之前,2018年上半年,雷诺-日产-三菱联盟销量达到553.8万辆,是全球第一大车企。尽管整合时间仅有两年,但戈恩主导下的新联盟已经初步形成了在技术共享、生产资源、公司文化、销量管理等方面都可以互相借鉴和共享的局面,这使得联盟成为了一个高效的集体。
在戈恩被捕后至今的18个月里,雷诺和日产的销售额下降,利润蒸发,联盟的管理也陷入一片混乱。随之而来的是日产、雷诺和三菱汽车出现了趋向独立的趋势。
其中,日产在2019年财年的前三个季度中净利润为393亿日元,相比2018年同期3167亿日元暴跌87.6%。这是该公司自2009年4月至6月以来首次出现季度净亏损。而雷诺2019财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41亿欧元,为该公司10年来首次出现亏损。此前,雷诺下调了2020年的部分核心目标,营业利润率目标从2019年的4.8%下调至3%-4%,而2018年这一数字为6.3%。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在今年3月确定了新的五年发展计划,大幅调整了戈恩时代的策略。三家公司将共同创建一种领导-伙伴式的合作模式,每个成员公司将精力集中于各自优势领域。在市场区域方面,三家成员公司确立了在特定区域的标杆公司:联盟在中国市场的标杆公司为日产,在欧洲市场的标杆公司为雷诺,在东南亚市场的标杆公司为三菱。在技术层面,各个公司也有自己牵头开发的独有技术,而这个技术在开发完之后分享给联盟公司。
这种策略调整影响了联盟成中在中国的布局。日产和雷诺高管表示,他们计划终止那些几乎没有盈利希望的产品和业务。这意味着日产将关闭在西班牙的工厂,而雷诺将撤出中国乘用车市场。作为日产旗下高端品牌,英菲尼迪已明确表示,将于明年初退出西欧市场,该公司计划进行全球业务重组,将注意力重点转向中国和美国两大全球主要市场。
三菱在华也将调整?
这种战略调整的结果在中国已经表现的十分清楚,英菲尼迪的和东风日产的融合,正是其战略收缩,重新聚焦中美市场的表现。而此前雷诺在华的调整更为剧烈,直接结束了合资企业东风雷诺的寿命,借此宣布退出中国乘用汽车市场,将重心放在了商用车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此前雷诺在中国与东风、华晨、江铃等多家中国企业建立了合资关系,共拥有东风雷诺、华晨雷诺、易捷特及江铃雷诺等4家合资公司。
2019年,东风英菲尼迪年总销量为35035辆,虽然同比增长21.36%,但规模仍然很小。2013年,东风雷诺成立时规划年产能30万辆,然而由于产品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2019年销量不足2万辆。如果英菲尼迪回归东风日产事业部,被认为是减小支出的方式。“成本收缩,独立性减弱,对豪华品牌不会有特别大的利好。”一位汽车行业分析人士对此指出。
英菲尼迪和雷诺已经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了调整,那么在大联盟中将会聚焦在东南亚市场的三菱汽车,会在中国市场做出怎样的调整呢?
广汽集团去年的销量报告显示,广汽三菱2019年累计销量13.62万辆,同比增长3.5%。今年一季度销量为1.2万辆,同比下降31.6%。在中国市场,三菱的表现还算不错,这决定了其不可能选择以退出这样极端的方式来调整。
三菱汽车预计2019财年会出现260亿日元(约合2.412亿美元)的净亏损,而不是此前预计的约50亿日元(合4650万美元)净利润。为此,从4月1日开始的当前年度里,三菱汽车将把代表高管、执行高管和公司高管的基本工资削减20%到30%,并取消12个月的绩效工资。
但实际上,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三菱就已经出现了亏损。2019年第三财季(2019年10月-12月)三菱汽车营业亏损达到了66亿日元(6020万美元),这是该公司自2016年7月至9月以来最大的季度亏损。戈恩时代,三家企业的整合无疑是有效而成功的,但现在摆在雷诺-日产-三菱面前的,是如何在去戈恩化之后,寻找联盟新的合作方式,以避免联盟的硬着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三菱汽车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三菱汽车是日本的品牌:
三菱汽车(Mitsubishi Motors),是日本的一家跨国汽车制造商,总部在东京港区,在1970年从三菱重工业的自动车制造部门独立。从产量上来看,在2009年是第五大日本汽车制造业者,全球排名第十五大汽车制造业者,生产私家车及轻型商用车辆,棣属于三菱集团旗下企业。三菱汽车公司于1970年从三菱重工业公司独立出来,是日本汽车行业中最年轻的汽车制造公司。另一方面,三菱集团有着生产汽车的悠久历史。早在1917年就在日本首次推出了成批生产的[三菱A型]轿车。三菱汽车公司继承上述的优良业绩和传统,全力以赴,再接再厉,不断研制出各种优质且富有个性的轿车、商用汽车。三菱汽车公司以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生产出的各种汽车,在外观、性能、安全性方面均获得了各方的高度评价。此外,三菱汽车公司在海外也荣获了多种权威性奖项,其产品的优良性能得到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三菱汽车公司将凭借过去的成功和拥有的先进技术,制造更先进的车辆并使其成为顾客日常生活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