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广电总局策划组织指导,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申报立项,宁夏回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支持拍摄,正午阳光出品的《山海情》于昨晚正式播出,前两集剧情广受电视观众和网友好评,微博留言及各网络平台互动反响热烈。

冲破主旋律创作窠臼 开篇“生猛”远超预期

“没有领导讲话、没有微服私访,干部也不是程序化的‘干部样’,这个扶贫剧有点儿反套路的诚意!”也许是《山海情》开篇第一个镜头中,由闫妮饰演的杨县长火爆的脾气与以往扶贫剧中“如沐春风”的干部形象反差过于强烈,第一时间就让观众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再加上镜头中人物朴素的装扮、简洁近乎萧条的办公室、外景里暴土扬尘的风沙等高度还原年代感和地域性的细节,让观众直呼大有身临其境之感。

“我竟然感觉吊庄户们‘逃跑’的理由甚至有些充分……西海固这扶贫工作绝对是硬骨头”,如网友在留言中提到的,任何剧集开篇往往都需要交代大量且复杂的背景信息,而《山海情》选择“用细节讲故事”。

从一天三顿吃洋芋,到共享一条裤子的兄弟,到被村民偷抓吃得只剩一只的“扶贫鸡”,再到水窖加驴子换女子,剧中将上世纪90年代西海固扶贫工作的困难性直观地展现出来,还通过村民们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笑谈,对当地的民生之艰难和坚韧乐观的民风做出了细腻独到的刻画。以轻松诙谐的手法代替以往常规的煽情讲述方式,不仅让观众更愿意、更容易把信息听进去,也让他们更能与剧中人物感同身受,“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沉默了,越品越觉得不是滋味”。

除了“细节”之外,“方言”也是《山海情》收获的“首播关键词”之一。首播当天,浙江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播放配音版,东南卫视、宁夏卫视及跟播的深圳卫视将播放了原声版,优酷、爱奇艺等三个网络视频则同时上线了原声版和配音版两个版本,“西北话一出,马上就有内味儿了”,很多看过原声版的观众对剧中主演们的西北方言称赞有加,“不知道的还以为所有演员都是当地人呢”。

语言上的选择让《山海情》更接地气,更快地走进观众心里,“全程方言演出,感觉自己不是在看戏,恍惚间我就是涌泉村村民”。当然,配音版本的存在,也让观众感受到了该剧贴近更广阔的人群,适配更多观看场景的努力。

快节奏且笑泪并存的剧情发展,高浓度的“金句”输出,以及个性鲜明、张力十足的人物都让这部扶贫剧有了“扶志”的味道。“‘未来是什么?未来就是还没有来,那啥时候能来?’这句话一针见血,戳痛我了”、“‘有奔头就不算苦,没奔头才是真的苦’老支书这句话是要和我们看剧的干饭人共勉的!”,正如网友所言,深刻的台词不一定要“文绉绉”,要戳到心里才让人忘不掉。

在已播的两集中,工作生活困难重重的马得福和万般无奈身不由己的李水花,观众们见证了这对情深缘浅的青梅竹马的“意难平”,也被成年马得宝和白麦苗两小无猜、情愫涌动的戏份吸引,油饼CP收获了一众拥护者。

从镜头到语言,从细节到情绪,从画面到人物,让《山海情》首播不负等待,甚至给观众带来意外之喜。

移民村遇“通电难” 福建扶贫干部抵宁连遭“下马威”

《山海情》前两集中,劝返逃跑的涌泉村吊庄户是刚从农校毕业的马得福要完成的第一件事,也就此开启了他之后扶贫工作上“关关难过关关过”的局面。1月13日晚要播出的三四集中,马得福在继“吊庄难”之后,又迎来了移民村的第二个大难题——“通电难”。“移民村规模不达到60户,是绝对不能通电的”,变电所陈所长的一句话虽是坚守原则,却让仅差一户达60的移民村金滩村只能困于没电的极度不便之中,于是马得福便开启了对陈所长的“软磨硬泡”,白天求晚上求,带着全村人按了手印的“请愿书”再去求,金沙滩村究竟能否通电,今晚的剧情将揭开谜底。

除了“通电难”之外,马得福还将面临独当一面的挑战。他的上级张树成将前往党校学习两年,临走之前推荐得福暂代金滩村村支书。在东西协作扶贫的政策背景下,福建进行对宁夏的对口协作,由郭京飞饰演的来自福建的扶贫干部陈金山即将出场,但他还没下火车就遇上了“贼”,还因为语言问题受到打击?得宝跟麦苗在金滩村重逢,这群曾经努力跑出大山的年轻人,又将做出怎样的尝试呢?

今晚19:30,《山海情》剧情持续升温!浙江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东南卫视、宁夏卫视黄金档播出,优酷、爱奇艺会员22:00跟播卫视,非会员次日22:00更新,敬请期待!

如何看待黄轩领衔主演正午阳光新剧《山海情》?

演员都是有实力的“流量”
纵观当下,实在太多导演、制片人喜欢用流量演员了,因为这些流量演员就代表着高收视率。
但是纵观流量演员中,有演技的演员还真不多,他们稚嫩的演技放在青春偶像剧上,还有粉丝愿意买单。
精细、催泪、不舍,看完《山海情》,终于明白为何如此受欢迎
如果让他们出演一些题材厚重的电视剧,那么他们演技的短板就十分明显。
所以,固然扶贫励志题材的电视剧是流量演员转型的绝佳平台,但是也很少有年轻的演员愿意去挑战。
同时,扶贫剧的预算成本有限,对比流量演员的高额片酬,制片人实在很难腾出预算去支付这笔费用。
精细、催泪、不舍,看完《山海情》,终于明白为何如此受欢迎
《山海情》这部电视剧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正午阳光的招牌不容小觑。
很多演员都自降片酬,只为能够在正午阳光的电视剧中,出演一个小角色。而这部《山海情》的演员阵容,也可谓是历年电视剧之强大。
精细、催泪、不舍,看完《山海情》,终于明白为何如此受欢迎
尤智勇、姚晨、张嘉益、闫妮都是国民老戏骨,黄轩、热依扎、白宇、郭京飞也是青年演员中的演技扛把子,三十多位明星齐聚一堂,也难怪有观众说,这部电视剧简直是一部明星大合照。
精细、催泪、不舍,看完《山海情》,终于明白为何如此受欢迎
虽然说明星云集,但绝对没有滥竽充数的。很多观众都说,如果不是事先看到剧照,听口音和看演员的装扮,一点也看不出来,他(她)是我们之前认识的那个名人!
因为是扶贫剧,故事的地点发生在农村,所以演员们都选择说当地的口音,做当地农民的打扮,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这样接地气,比如闫妮此前给观众的印象一直是好笑和喜剧人,她一开口,无论说些什么,都能让人乐不可支。

《山海情》要结束了,剧中的原型故事你知道多少?

目前豆瓣评分已经高达9.4,不得不说,正午阳光给2021年的国产剧开了一个好头。

《山海情》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口碑?

首先:黄轩、热依扎、张嘉益、郭京飞、闫妮、尤勇智、姚晨、黄觉、王莎莎、祖峰、黄尧等等这些演员的演技好,剧中有不少片段,温暖又充满希望又让人泪目。

其次:剧本非常扎实,其中有大量的故事情节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山海情》里的原型故事,看看大家都知道多少?

编剧未夕在微博上介绍的真实事件,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

拿女儿换一个水窖换一头大牲口是真的;

冬天为了挖山头的一点仅剩的茅草填炕取暖而打得头破血流是真的;

一家子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是真的;

一家老小拖了全部的家当走了七天七夜到达玉泉营是真的,而他们全部的家当就是几把镐头几个箩筐和一些口粮;

挖地窝子是真的;

遭遇沙尘暴是真的,一顿饭里半是粮食半是沙子是真的;

老红军是真的,就是这位老红军,为了传达自己移民、去争取幸福生活的决心,一镐头砸掉了为自己修好的坟;

垦荒是真的,那些沙石土是一遍一遍过筛后才能种粮食的;

没电是真的,没水是真的,为了取一桶水,要在机井排大半天的队;

扒火车是真的,流民客死他乡是真的,移民与农场员工共同出资安葬死者是真的;

种蘑菇是真的,菇棚里的温度高达五十度,再加上培养基都是牛羊粪沤出来的那种味道,那不是一般人都吃下的苦......

剧中,玉泉营开发区条件艰苦,风沙大,蚊子多,李杨三随口就编了首顺口溜:“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

现实中,《焦点访谈》里,宁夏银川闽宁镇福宁村党支部书记谢兴昌是这样讲述当时的条件的:“当时来,啥都没有,也没有一棵树,没有一间房子,就是个特别大的荒滩,干沙滩,啥都没有”。

也有顺口溜:“天空无飞鸟,地面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沙粒跑。”

剧中,李大有等7户涌泉村的村民去玉泉营,第二天就跑回来,马得福带几个村的村民去玉泉营,遇上了沙尘暴,也是当场就跑回来。

现实中,村民过去做的第一顿饭,风一刮,饭就变成了沙子土,有人哭着就回去了。

剧中,姚晨饰演福建过来帮扶宁夏的闽宁办吴月娟吴主任。

现实中,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办公室原主任名叫林月婵。

剧中,闽宁村奠基的时候,吴主任当场念了一封贺信,但是,这封贺信并没有说明是谁发过来的。

现实中,也是有这封贺信的。

大家知道这贺信是谁写的吗?

剧中,吴主任、陈金山、凌一农三个人吃饭的时候,吴主任讲述第一次到宁夏的经过。

现实中,林月婵讲述过,她第一次到宁夏的时间是1997年3月,确实看到了衣衫破旧排队的农民,看到了在沙地上用树枝教写字的老师,被深深触动。

剧中,黄觉饰演福建援助宁夏的菌草专家凌一农。

现实中,1997年4月,到宁夏帮扶的是“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刚开始,他带着六箱菌草,到宁夏彭阳县调研,将蘑菇种在窑洞里,后来,他在闽宁村和彭阳县两地建立菌草技术扶贫基地,开设培训班,教村民如何种蘑菇。

剧中,因为陈金山承诺教授不止帮大家种菇,还帮销售,在蘑菇被积压的情况下,凌教授无奈,只能亲自去跑市场,拿订单。

而现实中,林占熺硬着头皮签订了包技术包销蘑菇协议,却是因为林月婵说的一句话:“你们是专家,如果你们不包销,农民就没有信心,那么菌草技术扶贫这事就做不成了。”

剧中,凌教授要离开,全村的人都去送他。

现实中,林占熺教授又到了新疆等10几个省区的120个县(区)指导菌草技术扶贫工作,并且积极承担了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非、斐济、卢旺达等项目,拿到过无数的国内奖项。

现实中,第一批进入宁夏进行帮扶,福建菌草扶贫工作队的队长名叫黄国勇,他默默支宁二十年,自己笑称,已经是半个宁夏人了。

剧中,有一个在别人口中的葡萄酒酒庄老板,2004年,就跟政府签下了合同,要种葡萄园。

现实中,这个酒庄老板名叫陈德启,他生在福建晋江,1982年到泰国打拼、创业,90年代初回国投资,和剧中不同的是,他跟就永宁县签合同的时间是2007年,并且,谈下这十万亩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滩地,只花了15分钟。

据说,为了改造生态,陈德启先种了500万棵树,慢慢地让荒滩变成了绿洲,如今,有3000人在陈德启的葡萄园里工作。

剧中开始的1991年,张树成是负责海吉县玉泉营吊庄的办公室主任,到剧里快结束的2004年,张树成已经成了县纪委书记兼闵宁镇委书记。

这个人物的原型名叫李双成,曾经当过兵,不清楚他有没有负责吊庄移民的工作,不过,和剧中一样,李双成曾经担任过县委常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4年3月,兼任永宁县闽宁镇党委书记,可惜的是,2004年12月10日,李双成在工作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不幸以身殉职。

《山海情》虽然是主旋律剧,但每个人物都性格鲜明,有血有肉,即使是干部,也没有一味地讲奉献讲牺牲,而是千人千面,有像马德福、张树成、杨县长、陈金山、吴月娟这样的好干部,也有麻县长这样“抓政绩”、“搞形式主义”的干部;

村民里,有艰苦奋斗、乐观温暖的李水花,有出外打工视野开阔了之后再回家就业的白麦苗,也有视野狭窄小心眼但坚决不在枸杞里熏硫磺的李大有……;

《山海情》被赞近年来口碑最好的农村剧,它是如何做到这么成功的?

《山海情》这部剧的成功,原因在于选材接地气、演员选拔优秀、剧情紧凑不拖沓。在选材方面,《山海情》是一部扶贫攻坚剧,这个选材可以说真的很用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是这一年的一个关键词,是一个热词。脱贫题材的剧,也不是没有上演过,但是以前的剧大多让人觉得空泛无味,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是《山海情》的热播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测。

正常这类题材的剧,年轻人是不喜欢看的,但是《山海情》该剧不仅吸引了很多上了年纪的观众,而且也吸引了像九零后这样的大批年轻观众的青睐。从这部当中,我们不仅从中看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艰辛发展史,也看到了每一类为当地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的不易,真正的让我们感受到脱贫攻坚的不易。

这部剧在演员的选拔上,真的是非常用心了,让人感觉娱乐圈的老戏骨都找来了,每一个演员的演技都没话说。这部剧当中塑造的角色,都让人觉得真实,例如黄轩饰演的有韧性的基层干部马得福,在自己的脱贫攻坚岗位上,一个困难接一个困难,但是每一个困难都不放弃的去解决。张嘉益饰演的有传统智慧和领导力的村长马喊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西北老农的圆滑,也看到了一位老父亲对自己儿子的培养的过程艰辛和不易,对自己儿子的事业的支持。还有郭京飞饰演的幽默真诚的援宁干部陈金山,将一心为民的形象刻画的入股三分……这样的角色真的数不胜数,就连里面的配角,都会让你觉得真实。

《山海情》真的是2021年开年来影视剧一个很好地开头彩,这部剧真正的让我们看到了扶贫干部的工作的艰难,看到了西北人民的生活的艰辛,让观众感受到了国家扶贫政策的成果,致敬了时代楷模。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是由无数的脱贫攻坚的劳动人民们创造的,我们要向那些无数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人们致敬,事实也证明了,影视剧创造者只要扎根生活、贴近人民,就能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主旋律作品,交出了一份致敬时代和人民的答卷。 我们希望向山海情真样的良心剧、好剧、时代主题剧,能够多多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