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由山东卫视传媒有限公司、威海南海新区管委会、上海礼傲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涅磐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威海市委市政府、山东卫视传媒有限公司、威海南海新区管委会、威海文登区委区政府、上海礼傲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涅磐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决胜小康年献礼大剧《落地生根》开机发布会在山东威海举行。

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华,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于松岩,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张卫华,威海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叶立耘、山东卫视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韩莉,威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苑圣慧,中共威海文登区委书记张宏璞、中共威海南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海军,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东莅临现场。导演王飞,制片人周定礼、邵银龙携演员魏千翔、张粟、陈维涵、原雨、张林、管轩、郭玮洁等主创主演共同出席。

电视剧《落地生根》(原名《参花红》)讲述了山东退役军人李书元,扎根乡村,不等不靠,自主创业,克服困难,从八粒种子开始,靠种植西洋参发家致富,带领乡亲们将西洋参产业发展成为百亿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并带动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故事。

大时代小人物 退役军人凭赤诚之心商海沉浮

近年来,以现役军人为题材的影视、综艺作品层出不穷,角度多变题材丰富,有效拉近了普通群众与军人之间的距离。但对于退役军人题材的开发则是一片空白,军人退伍后与普通人有什么不同?电视剧《落地生根》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将目光聚焦自主创业新时代下的退役军人,在回归普通人之后却不忘国家教导,以一个军人的使命感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将8粒西洋参种子变成出口国外的中国产品。

虽然《落地生根》主要讲述了主角们各自在自主创业过程中的风风雨雨,但每个角色之间又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表面上是竞争对手,彼此剑拔弩张,但实际上他们也在“对抗”过程中不断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激烈的商战之外,该剧致力于在细节处体现人情冷暖,弘扬正能量,展现在中国过去20年的惊涛骇浪中,作为退役军人的他们投身前进大浪、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折射出中国当代退役军人奋进的精神。

《落地生根》也得到了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于松岩的肯定:“电视剧《落地生根》反映了我省退役军人扎根乡村自主创业的精神,希望借助电视剧的火热,彰显我省退役军人的时代风采,同时借助媒体平台的正向激励作用,保障退役军人实现更稳定的就业,更稳健的创业和更美好的生活。”

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华则在发布会上表达了对电视剧《落地生根》的期待:“电视剧《落地生根》深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激励广大退役军人共建新时代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信《落地生根》会成为一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现实题材的精品力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真实改编 导演王飞讲述齐鲁大地的故事

曾拍摄制作过《春天里》、《红旗漫卷西风》、《奔腾岁月》、《炮神》等多部优秀作品的导演王飞,在发布会上坦言改编《参花红》这部有关退役军人题材的小说难度很大,前期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来打磨剧本。编剧李喜华深入胶东农村体验生活、了解西洋参在中国的发展史,力求更加真实的向大众传递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不忘初心,拼搏奋斗的精神。

王飞导演表示,主角李书元是典型的山东人代表,憨厚勤恳、不畏艰难,这是齐鲁大地孕育出的脊梁。所以剧组也会以一种不怕苦不怕困难的精神来对待这个剧,讲好山东故事。

作为出品单位之一,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张卫华也表示了赞同:“电视剧《落地生根》是讲述山东故事,向全国、全世界推介山东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鲁剧风格,我们作为创办电视剧的单位,要把这部剧打造成一部具有威海元素、山东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精品,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和建党100年献礼。”

挑战自我 魏千翔陈维涵再现退役军人传奇创业史

为了能够真实再现这段胶东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光辉历程,《落地生根》的演员在角色塑造上也下了一番功夫。

魏千翔饰演的男主角李书元,退役后拒绝深造毅然坚持回乡创业,历经种种磨难试种西洋参成功,并实现了带领乡亲共同富裕的人生理想。剧中魏千翔需要从李书元的18岁演到61岁,角色的年龄跨度非常大。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魏千翔一方面通过跟导演聊天来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一方面通过跟长辈聊天取经来逐步丰满对角色状态的想象。

而女主角陈维涵则是第一次出演当代乡村题材的电视剧,她在剧中突破性饰演了一位女性退役军人周敏。跟以往所饰演的角色有所不同,周敏拥有十分多样的面貌,刚出场是军人,然后退伍做医生,最后蜕变成一个创业家,她的角色成长性十分强,给演员带来不小的挑战。对于能出演这样一个角色陈维涵表示很荣幸,人物丰富的经历是对自己的人生是一种指导,自己也会努力塑造好这样一个角色。

首部聚焦当代退役军人自主创业脱贫致富,真实再现农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光辉历程的电视剧《落地生根》,拟于2020年播出,敬请期待!

2020年全国居民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多少?

2020年全国居民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超百分之九十八。

据了解,截至2020年,全国刑事案件立案总量已连续5年下降,八类主要刑事案件数和查处治安案件数连续6年下降。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20年全国群众安全感为98.4%,在15个主要民生领域现状满意度调查中,全国居民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83.6%,位列第一。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公安民警的奉献与牺牲。2014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2500余名民警因公牺牲,近4万名民警英勇负伤。

扩展资料: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

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方面,全国公安机关紧紧围绕“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良好氛围”活动主题,牢牢把握“十个坚持”工作要求,探索创新方式方法,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加深了解、深化认识,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各省级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围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同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做法成效,并会同教育等有关部门,针对多发性犯罪。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方式,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充分利用新媒体覆盖面广、传播力强的特点,制作播发专题页面、短视频、图解、动漫、海报等内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警察网-全国群众安全感超百分之九十八

如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地生根

一、加强“全媒体”宣传,提升责任意识

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宣传报道,形成学习宣传贯彻“两个责任”的舆论声势,切实增强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是报纸有文。在常熟日报开设“两个责任”专栏,陆续刊发该市市委书记、纪委书记和乡镇、部门党委(党组)书记或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谈“两个责任”的个人专访,确保将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二是电视有形。在电视台开辟“书记谈两个责任”专题节目,定期播出乡镇、部门党委(党组)书记或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新闻采访,声画一体展示落实“两个责任”的决心和措施。三是广播有声。运用常熟广播电台“廉政时空”节目,每周一期,广泛宣传各地、各部门履行“两个责任”、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经验、做法和成效。四是网络综合。在常熟“碧水琴川”党风廉政网上开辟“两个责任”专栏,设立“高层声音”、“专题报道”、“访谈视频”3个子栏目,刊载对“两个责任”的宣传报道及访谈音视频资料,并在“常熟纪检”政务微博同步发布信息和视频。

二、加强“全方位”分解,厘清责任边界

对“两个责任”进行分解细化,使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边界清晰、任务明确,便于操作执行。一是建立责任清单。结合常熟实际,研究制定落实“两个责任”实施意见,将党委主体责任明确为两大类13项,纪委监督责任明确为6项,把“笼统的责任”变成“明确的清单”。二是逐级明确责任。利用全市党建会议、市纪委全会等契机,向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明确“两个责任”要求。市领导分赴各地约谈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及其成员,就落实主体责任提要求、敲警钟;市纪委班子成员分赴基层纪检组织约谈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就落实监督责任提要求、讲方法。三是加强责任分解。在全市党建会议上,市委书记、市长与全市各镇、机关各单位党政一把手签定《责任书》,同时各部门各单位与下属单位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贯彻落实“两个责任”要求层层分解。全市确定52个惩防体系建设工作项目,以项目化管理的形式将责任传递、分解给乡镇部门,形成责任明确、目标具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三、加强“全过程”监督,保障责任落实

对落实“两个责任”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以民主评议、跟踪约谈、责任追究等形式,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执行到位。一是开展评议活动。将乡镇、部门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情况纳入乡镇“新风杯”、机关“公仆杯”竞赛考核,与单位和干部个人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开展“媒体问政”综合评议活动,运用“广播+网络+电视”直播和现场直评的方式,各级党委(党组)面向社会公众就落实主体责任情况进行公开述职,并接受民主评议。对在民主评议中排名靠后的党委,由市委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二是加强跟踪约谈。市纪委扎实推进“三转”工作,将监督“两个责任”落实作为履行主责主业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利用随机抽查、调研走访、听取专题汇报等形式,对乡镇、部门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落实“两个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两个责任”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单位,市纪委约谈单位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负责人,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三是严肃责任追究。出台《关于加强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工作的意见》,实行一月一督查。今年以来,围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就作风建设、工作纪律等进行专项巡察、明查暗访9次,54人次被追究责任。实行“一案双查”制度,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一并调查发案单位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是否落实到位,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