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电视台、电台、公交车显示屏、城市幕墙和各级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持续宣推2023年新春山西省优秀剧目展演信息。其中,最吸人眼球的是,在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下,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于2月5日(元宵节)起隆重举办的盛世梨园—2023新春三晋戏曲演唱会。唱五台好戏,推一批新角,惠人民群众,树三晋新风……盛世欢歌,前“兔”似锦,节日的艺术盛宴让广大戏迷朋友们感受浓浓的幸福。
山西是文化大省,戏曲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戏曲摇篮”。根据文化和旅游部2016年普查结果,目前以“晋剧、蒲剧、上党梆子、北路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为首的38个戏曲剧种仍然活跃在三晋大地,数量为全国之最。在去年成功举办盛世梨园——三晋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的基础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盛世梨园—2023年新春三晋戏曲演唱会纳入新春系列展演活动,让人民群众共赏精彩大戏,欢度新春佳节。这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一个重要举措。
演唱会精心策划,综合考虑剧种、地域、行当和演员年龄结构,特邀王爱爱、谢涛、栗桂莲、苗洁、陈素琴、贾菊兰、张彩平、成凤英、孔向东、孙红丽、单娜等我省戏曲名家、部分“杏花奖”戏曲表演奖获得者和优秀中青年演员共同组成演出矩阵,献上人民群众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传统经典唱段和新创剧目优秀选段。为了加强对我省本土稀有剧种的传承保护,专门遴选了晋南眉户、河东线腔、耍孩儿、孝义碗碗腔、左权小花戏、灵丘罗罗腔、临县道情、朔县大秧歌等濒危剧种来到省城,包括四大梆子在内的参演剧种达17个,演职人员多达200余人。梅花芬芳,杏花绽放,五天五场的戏曲盛宴,将展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戏曲事业守正创新、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戏曲工作者人才辈出、传承有序的丰硕成果和德艺兼修、昂扬向上的崭新风貌,同时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丰富新春佳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鼓舞三晋儿女自信自强,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据悉,除了继续保持以往的新创优秀剧目演出外,2023年新春展演活动着力创新活动内容、形式和手段,使之更加丰富、更为新颖、更接地气,如还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开展群星奖优秀节目专场展演,在山西大剧院举办2023年新春合唱音乐会和交响音乐会。根据安排,全省各市均有院团参加,所有演出为30元惠民票价。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赋能艺术盛宴,展演剧(节)目在学习强国山西学习平台、文旅中国、网易山西、山西公共文化云、山西省图书馆订阅号、山西手机台、山西云剧院等线上平台播出,观众可在每天15:00和20:00直接登录以上平台观看。
谁告诉我《我和元宵有个约会》该咋写?600字
提到元宵,心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辛弃疾的那首《青玉案 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佳节,本该与家人共聚一堂的我,此刻却和八百年前的稼轩先生一样,独游夜市;
和八百年前的稼轩先生一道,暮然回首,发现了ta亦在灯火阑珊处。
开了个头,你觉得还好吧?
元宵节晚上要什么理由约女孩子出来啊
如下;
理由;今天正好是一个节日,你就可以跟他说,我想带你去外面玩,元宵节人家都在外面玩,你一个人在家多孤单呀。
地点;你喜欢他,你就应该对他的喜好挺了解的吧,他想去哪,但是又没机会去,你就可以带她出去这个地方,再说了,元宵节就带他去看花灯呀,可浪漫了。
你就跟他随便拉家常呀,你们平常在一起说什么就说什么呀,然后等到时机成熟,你就向他提出你的想法,看他是什么反应,比如,以后每年都陪你看花灯吧,看他怎么回答尼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
是元宵节。
"元宵节"的节期为正月十五日,又名"元夕节"、"上元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来自于宋代欧阳修所作的《生查子·元夕》。
《生查子·元夕》全诗为: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白话译文:
去年元宵灯会,佳人有约,两情相依,情话绵绵。今夜明月依旧,今人花灯仍在,而佳人却无处可寻,不禁潸然泪下,花、灯、月、柳,爱的见证,美的表白。
物事人非,世事难料,情难如愿。缠绵悱恻的美丽韶华,惹愁生恨的元夜,牵动人心的最是那凄怨、缠绵而又刻骨铭心的相思。
元宵节的习俗是什么?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呢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元宵节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4.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5.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6.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7.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8.元宵节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我和元宵节有个约会作文
在爆竹声中,迎来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早晨起床当然应该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汤圆用黏黏的面团搓成,有大有小,有粉有白,放在锅里蒸上一会儿。煮好的汤圆,像一个个可爱的胖娃娃。咬一口,烫烫的黑芝麻像流水般滚入心脾,嘴巴里充满了浓浓的芝麻味,舌尖上留着那种甜蜜蜜的情思和味道,代表着一家和和睦睦的生活。
晚上,我到外边去玩,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最美的还要数护城河边了。护城河边灯光辉煌,人声鼎沸。我漫游在这灯的世界,细细观赏,栩栩如生的金鱼灯,形象逼真的莲花灯,古朴典雅的宫灯——各式各样的彩灯造型优美,装饰考究,做工精细,真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在平静的河面上,映照出了灯的影子,好像河的底下也点着一盏似的。一阵微风拂过,河面上微波荡漾,灯的影子也跟着摇摇晃晃了。
“好!”一阵喝彩声吸引住了我,原来是不远处有人在猜灯谜。我也想过去猜猜,可无奈人太多,形成了一堵‘人’墙,把猜灯谜的舞台围得水泄不通。我站在‘人’墙外,听着里面传来的阵阵欢笑声。主持人开始说灯谜了:“一人一张嘴(猜一字)。”我心想:那是什么呢?我正想着,一位老爷爷举起了手,回答道:“是个‘合’字。”主持人笑眯眯地说:“恭喜您,答对了。”话音刚落,周围就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元宵节,这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在人们的欢笑声中结束。
元宵节想约喜欢的女孩去看烟花,不知道怎开口?
勇敢点兄弟,别给自己个借口,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你开玩笑的口气说"今天晚上有预约么,要是有的话你就说我函烟已经定了了,听见没....呵呵"
不要太拘束,大胆,开玩笑似的...然后语气慢慢的认真..
了解元宵节的风俗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作为春节过后的又一大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节日气氛的主旋律,就是一个“闹”字。那么在这样一个特殊意义的节日里,都有哪些风俗呢?
一、踩高跷
踩高跷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民间技艺性表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元宵节踩高跷寓意着高瞻远瞩和步步高升。因为“高跷”的谐音是“高瞧”,意思就是在新的一年开春后,人们必须高瞻远瞩,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所以,在高路上走的时间越久,说明这个人能够长时间的高瞻远瞩,踩高跷时,人们的身高也随之升高,因此也具有步步高升的意思,这项活动的群众基础很广泛。
二、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一项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者其他集会盛典,民间都会以舞狮子的形式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元宵舞狮子的寓意和象征:
1、祈福、吉祥:舞狮是一种祥瑞的象征,所以每次有节日或者庆典的时候就会用舞狮助兴所以在元宵节舞狮子是一种祈福,寓意着吉祥。
2、好运:因为狮子非常的威武勇猛,人们认为它是瑞兽。所以在元宵节舞狮子是人们迎接好运的一种方式,它寓意和象征着好运的到来。
3、生活如意、事事平安:狮子在古代被作为力量和勇敢的象征,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三、赏花灯
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源于汉明帝时期。永平年间,汉明帝大力提倡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中“燃灯供佛”。后来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宫廷中流传到民间,每逢元宵节,无论士族还是平民,家家户户都会挂起彩灯,大街小巷都会灯火辉煌。
四、耍龙灯
耍龙灯也叫“舞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拜,在古代,人们以舞龙的方式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舞龙的习俗在海外华人那里也得到了发扬和光大,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或重大庆典,他们都会舞起狮子,耍起龙灯,呈现出浓浓的东方气象。
五、扭秧歌
在元宵节里,质朴的北方人喜欢用扭秧歌的形式来表示庆贺。扭秧歌,是我国北方汉族民间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 ,是我国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它的前身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寓意着新的一年幸福平安、阖家欢乐、风调雨顺。
六、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来增加的一项活动,始于宋朝。在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都会猜灯谜,猜谜的人越多,代表新的一年好事越多。开始时是好事者会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其寓意是指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七、吃元宵
“元宵”是北方人的叫法,南方人叫“汤圆”、“汤团”。按照我国民间传统习惯,每年到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因为这些名字与“团圆”发音相近,所以就去团圆之意,借十五月圆之夜,希望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因此,团圆在元宵节中是最可贵的,团圆在人的一生中也是最珍贵的,同时,也希望大家元宵节之时,都可以举家团圆哦~
元宵节预约夫子庙没有去影响吗
没有影响。 平常去夫子庙是不需要提前预约的,直接进就行,南京夫子庙预约制度是针对元宵节人流量过多而采取的措施。所以说,平日去无需预约,如果元宵节期间想要进入夫子庙观灯,是需要提前在网上预约免费订票,须凭票才能进入夫子庙中心景区。
平常去 南京夫子庙是 不需要提前预约 的,直接进就行,南京夫子庙预约制度是针对 元宵节人流量过多 而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