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58岁的刘德华在官方粉丝站「华仔天地」晒出视频,庆祝网站成立32周年。

华仔实力宠粉,又是唱歌又是展示画作,还向大家介绍了接下来要上映的三部新片(《拆弹专家2》《热血合唱团》《香港地》)。

聊完新片,华仔又分享了三部最难忘的老片:

《雷洛传》《天若有情》《瘦身男女》。

他直言,想再拍一部《天若有情》那样的电影。

「骑摩托,抹鼻血,再一次打动所有少女。」

鱼叔这才意识到,今年6月刚好是《天若有情》上映三十周年。

它是吴倩莲首闯香港影坛之作。

也是陈木胜导演的处女作,由杜琪峰监制。

刘德华骑摩托载着穿婚纱的吴倩莲,在高架桥上飞驰的一幕,已成香港爱情片最浪漫的桥段之一。

摩托飙车,是本片非常重要的元素。

影片中,刘德华一共四次载吴倩莲飙摩托,背后蕴含着编导巧妙的构思。

今天,鱼叔就带大家回顾《天若有情》戏里戏外的故事,解开「飙车」的秘密。

《天若有情》

刘德华扮演的华弟,是黑帮大佬「七哥」手下的马仔,酷爱飙车。

他被指派给「喇叭」做中间人,为抢劫珠宝的一单活儿打掩护。

警方对华弟围追堵截。

走投无路的他,随手掳过一个女孩当人质,偷车逃离了现场。

华弟逃到与喇叭约定好的地点,收回自己那份分成。

此时,喇叭发现了车里的女孩,让华弟灭之以绝后患。

但华弟并没有照做,而是烧毁了汽车,骑着藏好的摩托把女孩送回了家。

女孩名叫Jojo,家境优渥,父母都在国外生活。

而华弟没有双亲,他住在一栋破旧大楼里,和几个从事卖淫的「凤姐」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母亲也曾是她们中的一员,当华弟还很小的时候就跳楼自杀了。

这第一场摩托飙车,让我们看到华弟与其他小混混的不同之处。

他虽然爱钱,但也有底线,不会让无辜的人沦为牺牲品。

这一段配乐,是黄家驹作曲演唱的《灰色轨迹》:

我已背上一身苦困后悔与唏嘘

你眼里却此刻充满泪

这个世界已不知不觉的空虚

不想你别去

灰色轨迹BEYOND - 天若有情 电影原声带

从爆炸现场一路开到花园豪宅,最后回到脏乱差的公寓,仿佛在不同的世界中穿梭。

Jojo和华弟原本是两条平行线,却因为一场「绑架」开始相交了。

吴孟达扮演的「太保」登场,整天游荡在街头,靠给别人擦车赚点小钱,遇到不顺眼的人就要骂上几句。

太保和华弟,常常在这片区域厮混。

太保是个消息通,主要负责通风报信。

珠宝抢劫案疑似败露,喇叭被抓进了局子,手下满街找华弟,要干掉这个「内奸」。

华弟在警局里再次见到了Jojo,但Jojo并没有指认自己的绑架犯。

回家路上,Jojo被喇叭的手下一路跟踪,华弟又及时赶到,英雄救美。

两人躲进一个破旧的宾馆。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配着隔壁房客的叫X声,暧昧在狭小的房间里蔓延开来。

这第二场飙车,表明华弟对Jojo进一步放下戒备,爱情悄然萌芽。

好景不长,喇叭抢先找到了华弟。

幸而有七哥搭救,华弟才免于一死,但也受了重伤。

Jojo将染满血的牛仔外套洗干净,还煲了汤想带给华弟。

在太保的指点下,Jojo在夜店找到华弟,然而华弟却对她格外冷漠。

短短几次见面,已经招惹了无数麻烦,或许两个人本就不应该在一起。

但Jojo并没有退缩,反而一路紧跟。

华弟终于让她上了车,带她来到自己平时玩飙车游戏的基地。

危险的卡车游戏以爆炸告终,熊熊大火,人群四处逃窜。

而Jojo和华弟紧紧抱在了一起。

第三场飙车,Jojo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和决心,而华弟终于接纳她走进他的世界。

两个人过了一段开心的日子,太保一看,就知道华弟这次「动了真心」。

正当生活慢慢回归正常时,Jojo的爸妈回国了。

而华弟的帮派话事人被害,七哥和喇叭两个大佬决定率手下弟兄替老大报仇。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电影没有直接展现帮派斗殴,但当Jojo找到华弟时,他已经满身是伤,躲到了澳门。

华弟和Jojo在澳门的日子快乐却短暂,由黄家强演唱的《是错也再不分》画上了注脚:

在笑意里之间

是最痛快一刻

莫要去理他真与假

是错也再不分BEYOND - 天若有情 电影原声带

很快,香港传来坏消息:

Jojo爸妈要告华弟绑架,而华弟的大佬七哥也陷入麻烦。

两人不得已回到香港,Jojo母亲同意销案,但要带Jojo出国。

华弟那边,老大死后,喇叭想搞内部分裂,两伙人正式成了对手。

帮派争斗白热化,而Jojo眼看就要离开。

华弟虽已身负重伤,但还是想来挽留Jojo。

深情对视中,爱情已经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

最后一场飙车,是一次未完成的私奔。

黄贯中的《未曾后悔》唱出华弟的心声:

自由被困 望一一领会

浪漫片刻足够

望原谅我 未给一句话

独自去闯尽头

未曾后悔BEYOND - 天若有情 电影原声带

华弟内伤严重,鼻血不断往外流,视力已经不清。

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这注定是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刻。

所以他砸碎婚纱店的玻璃,为Jojo和自己穿上礼服。

他们在圣玛嘉利教堂,举行了一场没有证婚人、没有宾客的婚礼。

趁Jojo许愿之时,华弟悄悄离开,去赴他命中最后一个劫数。

他和太保一起,成功刺杀了喇叭,自己也身中数刀,同归于尽。

而此时的高架桥上,穿着婚纱的Jojo脱下高跟鞋,赤脚奔跑,跌跌撞撞。

影片在罗大佑作词作曲、袁凤瑛演唱的《天若有情》中结束。

天若有情袁凤瑛

最终《天若有情》香港票房超过1200万,在韩国上映后也大受欢迎。

最近两年,韩国电视台还时有播放本片的数字修复版。

本片诞生的缘由说来也有趣,其实是为王天林筹集一笔养老金。

王天林这个名字大家一定熟悉,他是香港著名导演,也是王晶的父亲。

他晚年在《枪火》《PTU》《暗花》《黑社会》等经典黑帮片里,多次客串大佬。

戏份虽少,但让人过目不忘。

王天林在《黑社会》中饰演邓伯,画面中间那一位

70年代初,王天林进入TVB监制、执导了多部经典武侠剧。

包括《书剑恩仇录》《楚留香传奇》《射雕英雄传》等等。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王天林提携杜琪峰担任《射雕英雄传》执行导演,该剧播出后火遍全国,带杜琪峰走出了事业低谷。

1990年,王天林即将退休,曾受他提携的杜琪峰、林岭东和儿子王晶打算拍一部卖座的电影,为王天林筹一笔养老金。

曾任杜琪峰助理导演的陈木胜,自己喜欢到西贡飙车,根据亲身经历构思出了《天若有情》的故事。

得到了三位导演的认可后,出任本片导演。

华弟这一角色也是根据真实人物改编。

片中卡车顶载人飙车的情节,在现实中确实存在。

刘德华出演本片前,在《旺角卡门》和《赌侠》两部电影中,都扮演过小混混类角色。

《旺角卡门》票房突破1100万,《赌神》凭3600多万的票房夺得1989年香港票房第一,成绩非常亮眼。

此时,刘德华的事业重心已经从电视剧转向电影,同时在乐坛也不断有作品推出,偶像形象逐渐深入人心。

所以选择刘德华出演,主要是出于商业考量。

但刘德华在剧组却和杜琪峰结下了梁子。

因为他总是习惯性地在摘下头盔之后压一压头发,杜琪峰对此很是不满。

由于杜琪峰在片场话最多,刘德华还误以为他才是本片导演。

尽管拍片过程有过不快,但刘德华最终出色完成了任务,演出了华弟的深情和悲情。

而整理头发的动作,如今看来,反倒贴合人物桀骜不驯的性格。

Jojo一角,王晶曾经推荐邱淑贞出演。

但杜琪峰想要一个区别于香港女明星的新鲜面孔。

当时,吴倩莲还在台湾读大二,她作为组合成员签约滚石唱片公司,但事业并无起色。

吴倩莲的一张穿短裤抱着吉他的黑白照片,被杜琪峰一眼相中。

为了见到这位女主角,杜琪峰特地飞往台北,却与吴倩莲错过。

开拍时见到刘德华,她还直言「对不起,你不是我的偶像。」

初次闯荡影坛,吴倩莲对粤语一窍不通,她戏称是一次「又聋又哑」的表演经历。

影片结尾在高架桥上赤脚奔跑的戏份,也让她受了不少罪。

「一张白纸」般的吴倩莲,完全凭着直觉和天然的气质,演出了Jojo的天真烂漫、一往情深。

在两部续集里,她也继续担任女主角,后逐渐成长为香港影坛的女神级演员。

在《十三邀》中,吴孟达专门谈到《天若有情》。

他一开始想演反派喇叭,但杜琪峰表示,太保这个角色除了他以外没有人能演好。

果然,达叔从亲身经历里汲取灵感,把一个仗义的「失败者」演得如此可爱。

《天若有情》戏里戏外的故事同样精彩。

罗大佑和Beyond的插曲为电影增色不少,鱼叔却想起了杨千嬅那首《飞女正传》:

世界将我包围誓死都一齐

壮观得有如悬崖的婚礼

也许生于世上无重要作为

仍有这种真爱会留低

飞女正传杨千嬅 - One On One

红绿交错的霓虹灯,晕染出属于香港这座城市的浪漫。

他们穿梭在大楼、街道、高架桥,为了理想中的爱情奋不顾身。

我们怀念香港电影,更怀念那段有情有义的流金岁月。

鲍方:女儿拿金像奖,儿子拿奥斯卡,女婿是导演,一家人皆是龙凤

他是一个没有青春期的演员。

出演第一部戏的时候他已经37岁了。

他默默无闻地演了45年的戏。

靠龙套角色走红时他已经74岁了。

他的女儿拿过金像奖,他的儿子拿过奥斯卡,他的女婿是著名的导演。

他就是演员鲍方。

1922年,出生于南昌的鲍方,是一名江西人。

父亲是一名海关税务官,富裕的家庭环境,也让他从小就衣食无忧,同时也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上了小学后,鲍方总是喜欢做一些冒险的事情,或许是家庭环境,让他见的世面比同龄人多,胆子自然也就更大一些。

虽然调皮,但学习成绩却一点落下,一直名列班级的前几名。

这样的行为到了高中之后才有了好转,这也让他的父母颇感意外。

1941年,19岁的鲍方考入了广西大学法律系,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学法律的日后竟然会跟演艺圈结缘。

1942年,广西成立了省艺术馆,出于好奇心,鲍方去参加了抗日话剧《大雷雨》的演出。

也就是这一次机缘巧合的经历,让他对演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坚定了做演员的决心。

很多美好的爱情故事都发生在大学,这句话用在鲍方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在话剧团里鲍方认识了自己的妻子刘苏,当时刘苏也是一名话剧演员,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随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刘苏在家过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并为鲍方生下了三个孩子,女儿鲍起静和儿子鲍德熹便是其中的两人。

大学毕业后,鲍方只身前往香港,,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在演艺圈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巨大的落差让鲍方心灰意冷,没有人脉,没有关系,又没有知名度,辗转数家演艺公司无果。

他想过逃离,但内心对演戏的那份热爱,又让他不想这么轻言放弃。

他决定从群众演员、龙套演员做起,慢慢地积累表演经验。

刻苦的拼搏精神、再加上帅气的外表,获得了长城电影制片公司的认可。

最终他顺利与凤凰影业公司签约,成了一名签约演员,自此踏入香港演艺圈。

像《国魂》、《山河泪》等影片都出自他演出之手,但始终都反响平平,他依旧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

之后的岁月里鲍方决定转型,当起了导演,拜朱石麟为师,开始静心创作自己的作品。

1964年,他独立执导了《假婿乘龙》,获得了不错的反响,才在演艺圈有了一席之地。

而真正让他出名的便是他那部自导自演的影片《屈原》,虽然当时受到了公司的一致非议,但他勇敢地扛了下来,最终凭借剧中的主角“屈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一度从香港火到了内地。

独特的创作才华也让他的思维打开,从时装片到古装片,从科幻片到武打片,无论什么题材的电影,他都游刃有余。

1978年,鲍方以全票通过成为凤凰影业公司编导室主任,开启了他的无线电视剧生涯。

《京华春梦》是他无线电视剧生涯的第一部戏,他在剧中饰演的是一位爸爸的角色,慈祥中带着一点威严,冷酷中带着一点亲切;他饰演的爸爸也成了观众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此时的鲍方已经年近60岁,由于年龄的限制,他只能饰演一些父亲、长辈、武林高人等,等待他的也都是一些只有一两句台词的小角色。

在他的眼中,“戏没有大小之分,只要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对于是不是主角,他根本不在意。

1985年TVB版《雪山飞狐》中的杜希孟。

1986年TVB版《倚天屠龙记》中的张三丰。

1995年TVB版《包青天》中的陈公公。

1996年TVB版《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

而真正让他被广为流传的便是1997年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他在剧中饰演了一名“扫地僧”。

虽然只是个配角,戏份不多,但一出场就给人一种深藏不露、超凡脱俗的感觉。

此时的鲍方已经75岁的高龄了,演了45年的戏,如今靠一个配角成功翻红。也足以说明了他的演技。

如今《天龙八部》已经被人翻拍了无数个版本,但鲍方饰演的扫地僧成了一代经典,至今无人超越。

虽然鲍方在演艺事业上没有获得大红大紫,成为一线演员,但他这一生都在做着自己热爱的事业,还培养出了一对特别优秀的儿女。

女儿鲍起静17岁就考入了长城电影公司,成了一名演员,先后出演了《白发魔女传》、《肥猫寻亲记》等多部脍炙人口的电影。

此外她还和父亲一起出演了《屈原》,在剧中和父亲同台飙戏,不仅增进了父女之间的感情,也让她学到了新的表演技巧。

真正让鲍起静走向事业巅峰的是她主演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

2008年鲍起静出演了《天水围的日与夜》,在剧中饰演的是一位失去了丈夫,但还有个孩子的单亲妈妈,凭借精湛的演技不仅拿下了最佳女主角奖,还斩获了金像奖的奖杯。

一年后她受邀出演了王晶导演的《旺角监狱》,还与影帝张家辉同台出演,一时间声名鹊起,一度成为了香港的红人。

儿子鲍德熹20岁就去好莱坞学习专业的电影拍摄,学成归来后回到国内参与了多部电影的拍摄,并获此大奖。

1986年的《喜宝》、1990年《不脱袜的人》、1993年的《白发魔女传》都荣获最佳摄影奖的宝座。

2000年,鲍德熹再次担任《卧虎藏龙》的电影拍摄,以其独特的眼光和视角,将奥斯卡奖的宝座收入囊中。

女婿方平更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有着多重身份,担任过监制、做过演员、更是一名导演。

像《窃听风云》、《千杯不醉》都出自他之手。

鲍方的一生都在为演艺事业奋斗着,他的这种敬业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只要足够用心、足够努力,依然可以发光、发亮。 #趣谈八卦#

费穆在华语电影史中是什么地位?对于华语电影的贡献是什么?

费穆在华语电影史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对华语电影的贡献很大,毕竟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

他曾执导批判现实的剧情片《城市之夜》,然后受到关注。后来,他有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如执导剧情片《香雪海》,执导伦理电影《天伦》,拍摄了号召抗战的国防电影《狼山喋血记》,拍摄了戏曲电影《斩经堂》,执导古装剧情片《孔夫子》,拍摄影片《世界儿女》,拍摄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

他一生恪守儒家传统和人道主义,形成了他对于珍视和护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忠贞和执着,还形成了他屡受挫折,还始终不渝的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情结。他的家国梦想和抗敌御侮的使命感,都体现在他一生的作品中。

他执导的影片,都显出了纯熟的技术。他擅长细腻的内心描写,在情绪的把握上,也恰如其分。镜头的角度和画面的构图也非常完美。从不同侧面对人的生存价值,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都进行了哲理性的探讨。在艺术处理上,镜头凝炼、构图优美,都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在这个现实主义和左翼电影盛行的时代,他的诗意表达和春秋笔法是一鹤冲天的异类,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一开始不为人接受,甚至遭到诟病,但最后却越来越好。大家怎样认为呢?欢迎点赞留言哦。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30年过去,他依然是华语电影第一苏,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