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定义为每周至少一次严重的烧心伴或不伴反流)(GERD)是孕妇的常见疾病,通常由于激素变化引起的胃肠蠕动变化。近期,由越南胡志明市医药大学发表于《临床胃肠病学杂志》上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研究进食后短时间内入睡(MTBT)与GERD发病率增加有关,特别是在孕妇群体中。根据400名妇女的数据,MTBT会使孕期GERD的风险增加约12%。

在该研究中,随机纳入了在孕期不同阶段的400名孕妇(年龄>18岁)。短暂的MTBT定义为进食后在2小时或更短时间内入睡。评估参与者在近7天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天数和与反流相关的失眠的频率。

在该研究人群中,共有154名参与者被诊断为GERD,总发病率为38.5%,研究人员指出,在患有GERD的参与者中,有20名参与者(13.0%)报告了反流相关性失眠。

胃灼热、反流、伴或不伴呕吐的恶心和上腹痛的总发病率分别为11.8%、35.8%、30.0%和5.5%。,共有139名妇女报告了在过去7天中至少有2天有反流症状,白天和夜间都有反流症状的共有40例。

在多变量分析中,较短的MTBT是GERD的最强预测因子(OR12.73);既往有反流症状史(OR9.05),并且在妊娠中期或妊娠晚期(OR1.66)在多变量分析中仍然是重要的预测指标。此外,夜间多元MTBT(而不是白天短期MTBT)是反流相关性失眠的最强危险因素(OR4.60),尽管在多变量分析中饮酒和反流相关症状的病史也仍然很重要。

研究人员发现,有趣的是,在没有短时间MTBT、白天或夜间短时间MTBT、白天和晚上均MTBT的参与者亚组中,最近7天出现反流症状的天数依次增加。在4至7天时,没有短暂MTBT的患者均未报告反流症状,相比之下,白天或夜间MTBT的患者有反流症状为7.5%,白天和夜间均MTBT的患者有反流症状为20.9%。

但该研究仍有一些局限性,包括无法准确记录参与者的饮食以及由于反流相关性失眠患者的人数少而可能高估危险因素的比值。但是研究人员总结说,结果支持了以前研究的结论,并表明饮食的调整可以为控制孕妇的GERD提供非药物治疗的目标。

这项研究有重要意义,因为胃食管反流是孕期的常见问题。了解这些情况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设计行为和药物治疗干预措施。”

短时间的MTBT与GERD风险增加之间的关联几乎是公认的。因此,常规建议GERD患者延长饭后仰卧的时间,并已包含在已发表的GERD指南中。尽管孕妇可能已被排除在指南和建议所依据的试验之外,但可以合理地预期研究结果会转化为该人群反流风险较高的人群。

在该研究中观察到MTBT与反流之间的剂量反应,在一个短期时间内(4-7天比1-3天)中,白天和夜间均有短时MTBT的患者比短暂的MTBT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反流。

此前,在今年1月份,据波士顿的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发表在JAMAInternal Medicine的涉及4.3万名女性的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中,结果就表明,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风险。

研究最终认为,即使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和/或组胺受体拮抗剂(H2RA)进行治疗,坚持五种抗GERD相关的生活方式依然对改善GERD症状的风险有有益影响,可以预防近40%GERD发病率。

这项研究的追踪率超过90%,于1989年开始,目前仍在进行中。参与者完成每两年一次的问卷调查,其中包括各种健康和生活方式因素。目前的分析包括来自42955名年龄在42-62岁之间的女性的数据。最终的数据集包括392215人年的随访,以及9291例GERD症状事件。

对于每位参与者,将五种抗GERD生活方式按不同因素计算得分,得分从0到5:每天不超过两杯苏打水,茶或咖啡;不吸烟;正常体重(BMI≥18.5和<25.0 kg / m 2);合理饮食;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度到剧烈运动。

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与没有坚持这五个因素的女性相比,报告了所有五种抗GERD生活方式因素的女性患GERD症状的风险降低了50%(OR 0.50)。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所有五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可以使GERD症状病例减少37%。

不遵守每种抗反流生活方式因素与GERD症状的风险增加独立相关。在对其他变量进行相互调整之后,BMI与最高的人群归因风险(19%)相关,其次是体育锻炼(8%),食物摄入(7%),饮料摄入量(4%)和不吸烟状态(3%)。

研究者还进一步探讨了GERD症状与抗反流药物和生活方式因素之间的关系。所有五种抗反流因素的存在与GERD症状或PPI和/或H2RA治疗开始的风险降低53%有关(HR 0.47)。在报告定期使用PPI和/或H2RA且基线无GERD症状的3625名女性中,坚持所有五种生活方式因素可使GERD症状的风险降低68%(HR 0.32)。

这是一项重要研究,进一步支持了某些生活方式因素的调整在降低GERD风险方面的价值。

对临床医生而言,无论怀孕与否,对于所有个人而言,避免夜间进食和缩短进餐时间是建议的适当行为干预措施,以推荐给患有烧心或反流困难的患者。但是,在某些领域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实施该研究将有助于患者或普通人通过行为改变来预防和改善胃食管反流病。

原文出处:

1.Short Meal-to-Bed Time Is a Predominant Risk Factor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n Pregnancy.doi: 10.1097/MCG.0000000000001399

2.Association of Diet and Lifestyle With the Risk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Symptoms in US Women.doi:10.1001/jamainternmed.2020.7238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有哪些?胃食管反流病怎么治疗好?

冬季的天气是非常的寒冷,有很多的人在这样的一个天气下,发生了很多的疾病,有的疾病是非常的罕见的,比如这个胃食管反流病,这样的疾病是很多的人都没有听说过的,那么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有哪些?胃食管反流病怎么治疗好?下面为大家就介绍一下吧。
1、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是抗反流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作用的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由于病程长短不一,病情的轻重有别,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的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尽一致,可有如下表现症状:
1胸骨后烧灼感:
胸骨后烧灼感又称反流性烧心,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多在进食的1小时左右发生,常与体位有关,如弯腰、屈曲、咳嗽、妊娠、腹水,用力排便等姿势迫使胃内压力增加可诱发加重烧心,又称姿势性烧心。亦可因进食过量,摄入浓茶、酒、咖啡、果汁、阿司匹林药物而诱发。并发食管裂孔疝者,上述症状更为典型,同时伴有胃胀、打嗝、嗳气、口腔黏膜灼热感等,在服用制酸类药物后症状可暂时消失,进食过热或过酸性刺激性食物可使病情加重。若服制酸药物后效果不明显,提示胃酸缺乏,则烧灼感的原因主要由于胆汁反流所致。如果严重食管炎有瘢痕形成者,可无或仅轻微烧灼感。中医学认为,发病的机理乃是由于脾胃虚,阴火旺,胃失和降,阴火随胃中之浊气上逆所致。这些离经之火,从中焦逆乘上焦,客于膻中,故临床表现为胸骨后(或称胸骨下)烧灼样感。
2胸骨后或胃脘部疼痛:
本病的疼痛酷似心绞痛或胸膜炎放射至后背、胸部,甚至耳后,重者为剧烈性刺痛。若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出现持续性胸骨后疼痛,甚至放射至颈部,提示穿透性边界溃疡或伴有食管周围炎。当潴留的食物和反流的分泌物被吸入气管和肺时,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呛咳、喘息,甚至窒息等严重后果。引起该病的原因,主要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失当或劳累过度之故。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调达,气机不畅,横犯脾胃,胸骨后之疼痛,常伴胁肋胀痛,嗳气频繁,每于情怀不舒而诱发,气滞易血瘀,故疼痛较剧。
3反流至咽喉部:
病人述说每于餐后,取前驱位或卧位时,有酸性液体食物入胃,食管反流至口腔,咽部,并多在胸骨下烧灼或发生之前出现。本病的病变部位在上焦与中焦交合之处,属任脉的循行部位。胃气以降为顺,今脾胃虚则肝木克之,使胃气不降而上逆,而任脉之经气亦由中脘上膈至廉泉咽部,故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中浊气与阴火结合,反流至咽部,而发生反流性慢性咽炎。
4吞咽不利或呕吐:
此二者相互影响,吞咽困难,食下不利,则上逆而呕吐。在病程的早期,由于炎症造成食管局限性痉挛,可发生一时性的吞咽不利,吞咽困难和呕吐。随着病情的发展,至后期阶段由于纤维瘢痕所致的狭窄,可出现持续性吞咽困难和呕吐。
当吞咽困难逐渐加重时,其烧心在频度和程度上逐渐减轻,甚至后期不再有烧心出现。
5特殊类型食管炎:
临床上见有化脓性食管炎时,常表现为胸骨后,颈部疼痛,或吞咽困难和疼痛。若病变广泛时,可出现发热、寒战及周身不适。临床上亦可见到念珠菌性食管炎,此种类型症状轻者仅有咽下困难,轻度吞咽痛,重者可呈现胸骨后疼痛剧烈,甚至畏食,体重减轻,伴厌食,呕吐甚至出血。
胃食管反流病与人们平时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最好的健康方式就是防患于未然,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醒患者:减少每餐的进食量,少吃煎、炸及高脂食物,禁烟,禁酒,尽量少吃辣椒、咖啡、薄荷、巧克力等能导致反流的食物。
2、胃食管反流症的病因
联安诊所院长郑乃源今天表示,以往胃食道逆流多是欧洲国家多于亚洲,但分析国际医学文献发现,台湾已赶上欧洲先进国家脚步,台湾逆流性食道炎盛行率为15.6%,居亚洲之冠。
郑乃源表示,胃食道逆流依黏膜受损轻重程度分为ABCD四等级,A型最最轻微,此次分析数据以A级为最多超过6成。进一步分析发现,6成以上患者都无明显症状,甚至最严重的D级也有75%的人没有自觉症状,容易轻忽疾病风险。
郑乃源分析,现代人胃食道逆流情况增加跟生活习惯、饮食有关系。很多人爱吃宵夜,但进食时间太接近睡觉时间,胃里面充满食物,刺激胃酸分泌,当胃被撑大,控制食物不要逆流到食道的贲门也会撑大;吃完东西又去睡觉,躺平的时候因缺乏地心引力造成的位差,胃里面的东西就容易逆流。
他说,很多人又喜欢喝咖啡、浓茶,但咖啡、浓茶也会让贲门张力变松,也会增加胃酸分泌。
胃食道逆流危险4大族群,郑乃源表示,从健检结果发现,男性、中壮年、抽烟喝酒、肥胖者是危险4大族群。男性比女性容易胃食道逆流,因男性生活、饮食习惯普遍较不注重,交际应酬、烟酒状况较多;肥胖者则是因为饮食容易过量、负压较大,比较容易逆流。
郑乃源提醒,预防或改善逆流性食道炎最重要的是调整日常的饮食与生活型态,戒烟酒、少咖啡浓茶,维持正常体重;进食顺序应掌握干湿分离原则,先喝汤再吃固体食物,采取温和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每餐只吃7分饱,睡前3到4小时不进食。

胃食管反流症的症状以及怎样确诊

胃食管反流症
吐奶是婴儿时期十分常见的症状。有些宝宝经常吐奶,甚至刚吃完奶就全部吐出,人也渐渐消瘦。孩子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患有医学上所称的胃食管返流症。
正常情况下,食管下端括约肌保持一定的张力,形成一个高压带,将胃和食管分隔开来,阻止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而且食管的蠕动波还能将返流物推回胃中。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食管下端括约肌还未发育完善,张力较低,待到5~7个星期后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抗返流屏障,并随年龄增长逐渐完善。此外,婴儿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到咽部的距离相对成人为短,卧位时间又较长,哭闹时腹压大升高。如果喂养不当,吞气过多,引起胃扩张,就容易发生胃食管返流。
婴儿胃食管返流症有四大症状,即吐奶、体重不增、出血和肺部症状,其中以吐奶最常见。据统计,几乎有2/3的病孩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反复呕吐,随年龄增大而加重,发展到后来,甚至每次喂奶后都呕吐。呕吐多不费力,非喷射性,但也有部分病孩为喷射性呕吐,平卧位和嗳气时更容易发生。有的孩子不喂奶时也常吐奶。
反复吐奶,会引起营养不量,体重不增或下降。由于胃食管返流,胃酸等腐蚀食管黏膜,还可造成食管炎,甚至引起食管黏膜血管破损、出血。此外,胃食管返流时,若胃内容物误入气管则可引起肺部反复感染,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因此,应根据婴儿胃食管返流的不同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饮食控制 饮食宜少量多次,选择质地柔软而热量丰富的食物。避免吃过热或过冷的食物。由于胃食管返流与胃的充盈度关系较大,所以,食品应做得稠厚些,以减少容量。
◆体位疗法 对轻、中度的胃食管返流婴儿,喂奶时应将婴儿抱在半直立位,喂奶后维持半卧位1小时左右,睡眠时床头抬高20~30厘米,保持头高脚低位。通常在2星期内就可使呕吐减轻。重度患儿应24小时持续维持体位治疗,可让患儿睡在倾斜30°的床板上(头高脚低),取俯卧位(趴着睡),以背带固定,或抬高床头20~30厘米。
◆药物疗法 目前用于胃食管返流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抗酸剂,不仅能中和胃酸,还可促进幽门窦胃泌素的产生,升高血清胃泌素的浓度,从而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压力;另一类是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其机理是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返流如食管,从而减轻症状。
◆手术 据统计,新生儿、婴儿胃食管返流经内科治疗绝大部分数月后可明显改善。若经上述治疗6个月后仍有吐奶或其他症状是,可考虑手术治疗。

你的症状跟胃食管反流症根本不是一码事.建议你去内科较好的医院在去仔细检查检查

胃食管反流怎么办?

胃试管反流病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止并发症。
一、一般治疗
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可将床头端的床脚抬高15-20cm,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餐后易致反流,故睡前不宜进食,白天进餐后亦不宜立即卧床。注意减少一般影响腹压增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紧师腰带等。应避免进食使LES压降低的食物如较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应戒烟及禁酒。避免应用降低LES压压的药物及影响胃排空延迟的药物。如一些老年含着因LES功能减退易出现胃食管反流,如同时合并有心血管疾患而服用硝酸甘油制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可加重反流症状,应适当避免。一些支气管哮喘患者如合并胃食管反流可加重或诱发哮喘症状,尽量避免应用茶碱及β2受体激动剂,并加用抗反流治疗。
二、药物治疗
(一)H2受体拮抗剂(H2RA)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H2RA能减少24小时胃酸分泌50%-70%,但不能有效抑制进食刺激的胃酸分泌,因此适用于轻、中度症患者,可按治疗消化性溃疡常规用量,但宜分次服用,增加剂量可提高疗效,但增加不良反应,疗程8-12周。
(二)促胃肠动力药这类药物的作用是增加LES压力、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从而达到减少胃内容物食管反流及减少其在食管的暴露时间。尽管这类药物种类很多,但根据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推荐作为本病治疗的药物目前主要是西沙必利。西沙必利的疗效与H2RA相仿,同样适用于轻、中症状患者。常用量为每次5-15mg,每天3-4次,疗程8-12周。
(三)质子泵抑制剂(PPI)包括奥美拉唑、潘妥拉唑等。这类药物抑酸作用强,因此对本病的疗效优于H2RA或西沙必利,特别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一般按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规用量,疗程8-12周。对个别疗效不佳者可倍量或与西沙必利同用。
(四)抗酸药仅用于症状轻、间歇发作的患者作用临时缓解症状用。
胃食管反流病具有慢性复发倾向,据西方国家报道停药后半年复发率高达70%-80%。为减少症状复发、防止食管炎反复复发引起的并发症,有必要考虑给予维持治疗,停药后很快复发而症状持续者,往往需要长程维持治疗,有食管炎并发症如食管溃疡、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者,肯定需要长程维持治疗。H2RA、西沙必利、PPI均可用于维持治疗,其中以PPI效果最好。维持治疗的剂量因个别患者而异,以调整至患者无症状之最低剂量为最适剂量。
三、抗反流手术治疗
抗反流手术是不同术式的胃底折叠术,目的是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抗反流术指征为:①严格内科治疗无效;②虽经内科治疗有效但患者不能忍受沉淀服药;③经扩张治疗后仍反复发作的食管狭窄,特别是年轻人;④确证由反流引起的严重呼吸道疾病。除第4项为绝对指征外,近年由于PII的使用,其余均已成为相对指征。
四、并发症的治疗
(一)食管狭窄除极少数严重纤维狭窄需行手术切除外,绝大部分狭窄可行内镜下食管扩张术治疗。扩张术后予长程PPI维持治疗可防止狭窄复发,对年轻患者亦可考虑反流手术。
(二)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常发生在严重食管炎基础深,故积极药物治疗基础病是预防Barrett食管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措施,此时必须使用PPI治疗及长程维持治疗,有指征者以可考虑抗反流手术。Barrett食管发生食管腺癌的危险性大大增高,尽管有各种清除Barrett食管分子的报道,但运未获肯定,因此加重随访是目前预防Barrett食管癌变的惟一方法。重点是早期识别异型增生,发现重度异型增生或早期食管癌及时手术切除。
折叠编辑本段保健贴士
饮食以稠厚为主,少量多餐,婴儿增加喂奶次数,缩短喂奶间隔时间,人工喂养儿可在牛奶中加入干麦片或谷类加工食品。年长儿亦应少量多餐,以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主,睡前2小时不予进食,保持胃处于非充盈状态,避免食用降低LES张力和增加胃酸分泌的食物,如酸性饮料、高脂饮食、巧克力和辛辣食品。
折叠编辑本段护理事项
改变生活方式其目的在于减少酸的反流和减少反流物与食管黏膜的接触时间。
1.过度肥胖者会增大腹压而促成反流,所以应避免摄入促进反流的食物,减轻体重。
2.少吃多餐,睡前4h内不宜进食,以使夜间胃内容物和胃压减到最低程度,必要时将床头抬高10cm。这对夜间平卧时的反流甚为重要,利用重力来清除食管内的有害物。
3.避免在生活中长久增加腹压的各种动作和姿势,包括穿紧身衣及束紧腰带,有助于防止反流。
4.戒烟、戒酒,少食巧克力和咖啡等,因抽烟减少唾液的生成,也与烧心有关;饮酒、进食巧克力和咖啡等会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延缓胃的排空,食管清酸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