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11日报道 据路透社巴黎12月8日报道,当北约30国外长11月在布加勒斯特开会、为乌克兰和处于俄罗斯压力之下的地区参与者制订进一步的援助计划时,有一个国家的部长引人注目地缺席了:法国。

报道称,法国外长卡特琳·科隆纳当时正在陪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设法去了布加勒斯特。

报道认为,对欧洲盟友——尤其是靠近前线的东部国家——来说,又多了一个理由担心法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政策,以及它是否是支持基辅反抗俄罗斯的西方联盟中的薄弱环节。

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两天后,马克龙在接受采访时对乌克兰问题含糊其辞,加剧了一些东欧国家政府越来越公开的愤怒情绪。


资料图

马克龙说,一方面,要由基辅来决定何时与莫斯科谈判,但另一方面,他再三发表言论,呼吁在谈判日到来时为俄罗斯提供安全保障。

报道称,爱沙尼亚前总统伊尔韦斯在推特上说:“哦,真他妈的。”这浓缩了法国许多东部盟友的普遍感受。

外交官和前政界人士说,此类言论令法国在北约的东欧和波罗的海盟友对马克龙的意图感到愤怒和警惕。

一位东欧外交官说,马克龙曾经“错看”俄罗斯,大家担心他会再次这样做。

报道认为,马克龙有关安全保障的言论也激怒了西方的亲密盟友。

马克龙自2017年以来的外交政策支柱一直是推出倡议和另辟蹊径。然而,越来越多的批评人士和盟友认为,他在俄罗斯问题上的立场是他的重大外交政策错误。

对莫斯科在前苏联时代的东欧卫星国来说,必须要羞辱俄罗斯,它们的领土完整才不会再次受到威胁。但马克龙认为,必须以史为鉴,处理好俄罗斯的任何失败。

这种推理在法国得到了一致认可。在该国,学校教给学生,《凡尔赛条约》通过对德国实施严厉的财政和领土惩罚结束了一战,引发了怨恨,为二战铺平了道路。

报道称,然而,东欧人担心马克龙与普京的对话会使他被利用,因普京认为华盛顿是西方力量的源泉,马克龙则是在北约引起不安和利用所有法德分歧的工具。


马克龙与拜登会晤

一位俄罗斯高级外交官说,马克龙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他具有维护俄罗斯与法国未来关系的远见和愿望,而不是像其他人显然希望的那样毁掉与俄罗斯的关系。

延伸阅读

“保障俄罗斯”,马克龙遭多国炮轰

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因为自己发表了一些对俄罗斯的言论而被舆论推向了风口浪尖。

据悉,在针对俄乌冲突的话题中,马克龙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欧洲需要准备一个“为了明天的安全架构”,应考虑解决俄罗斯“安全保障”问题。



资料图

而这番言论立刻引发乌克兰官员的尖锐批评。

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丹尼洛夫指责道,“有人想为一个恐怖分子和杀手国家提供安全保障?不是纽伦堡审判,而是与俄罗斯签署协议并握手?”

另外,一些波罗的海国家官员也对马克龙的言论发出了强烈批评。

拉脱维亚副总理阿尔蒂斯·帕布里克斯表示,西方向俄罗斯提供安全保障就可以结束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这种想法正落入俄方的陷阱。芬兰前总理亚历山大·斯塔布则表示,他从根本上不同意马克龙的观点。

美国政客新闻网站报道称,这不是乌克兰和法国在俄乌谈判一事上首次出现分歧。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5月曾表示,马克龙要求乌克兰在主权问题上做出让步。不过,爱丽舍宫当时否认了这一说法,强调马克龙从未要求泽连斯基做出任何让步。

实际上,目前欧盟深受俄乌战争的冲击,经济衰退、能源短缺等一系列麻烦接踵而来。

不仅仅是法国,欧洲多国呼吁乌俄和谈仍不奏效,这背后主要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和美国趋同的态度。

前几日,美国总统拜登与第一夫人吉尔在白宫隆重欢迎法国总统马克龙及夫人布里吉特。



资料图

会后,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马克龙表示:“我们共同的命运是共同应对世界挑战”,“法美两国是为自由而战的姐妹”。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是拜登就任总统以来首次接待外国元首的国事访问,也是美法关系因美国与澳大利亚的核潜艇交易陷入冰点之后两国重塑盟友关系的一次访问。

尽管美法表面上达成了一致,但双方私下互相指责和激烈争论,马克龙对于美国提出的《通胀削减法》发出激烈指责,但拜登公开表示“美国不会道歉”。

对于俄乌冲突,美联社称,拜登和马克龙在公开场合都试图将焦点集中在乌克兰局势上。双方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共同谴责“俄罗斯发动的非法侵略战争”,并重申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政治、安全、人道主义和经济援助。

有分析认为,即使在双方有许多共同观点的俄乌问题上,美法对于俄乌冲突的根本解决途径仍有很大分歧。

事实已经证明,这场战争不只是毁掉乌克兰的家园、削弱俄罗斯的综合实力,同时也让西方吃不消兜着走。



资料图

尤其是欧洲,持续发酵的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正在猛烈冲击地区各国的经济根基。不能拥有廉价的能源,这等于就是“失去了现代经济的基石”。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指出:“欧洲正在各个层面陷入难以想象的危机,民众又穷又冷,企业倒闭或者迁往美国和其他国家,政府削减电耗,今后的日子会更加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