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全文如下。
一、监测目的
及时动态掌握人群感染发病水平和变化趋势,科学研判和预测疫情规模、强度和流行时间,动态分析病毒株变异情况,以及对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及检测试剂敏感性的影响,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病例报告监测。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现行规定开展病例诊断报告,按照要求做好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报告与订正。根据病情变化24小时内订正临床分型,病例出院后24小时内填报出院日期,病例死亡后24小时内填报死亡日期和死因诊断。动态分析病例,特别是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病例变化趋势。对发现的重症、危重症、死亡病例和其他特殊病例,疾控机构要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按要求上传相关流调报告。
(二)核酸和抗原检测监测。
各地要利用属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和居民自行测定抗原信息收集渠道(平台),每日收集和逐级报告人群核酸检测和居民自行抗原检测数及阳性数。动态分析人群感染和发病情况。
(三)哨点医院监测。
各地依托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哨点医院,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监测。每日统计门(急)诊和住院患者人数、具有急性发热呼吸道症状人数、核酸检测数和阳性数、抗原检测数和阳性数,按照流感监测网络流程上报。要及时将病毒变异株全基因序列上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动态分析门(急)诊和住院患者人数、急性发热呼吸道症状患者人数、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等变化趋势和病毒株变异情况。
(四)重点机构监测。
各地对辖区内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开展疫情监测,对机构内被照护人员和工作人员开展健康监测和定期抗原或核酸检测。及时发现感染者和暴发疫情,控制机构内疫情传播。
(五)学生症状监测。
省会城市选择城区内若干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开展哨点监测。学校对在校学生每日开展发热、干咳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监测,根据需要进行核酸和抗原检测。动态分析中小学生新冠病毒感染变化趋势。
(六)病毒变异监测。
各地对部分陆路、航空和海港口岸城市入境人员、哨点医院就诊患者、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中核酸检测阳性标本,以及重症和死亡病例标本等开展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将序列按时报送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实时掌握病毒株变异趋势,及时捕获新变异株,分析变异对病毒特性、免疫逃逸能力等的影响。
(七)新冠病毒污水监测。
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布点探索性开展污水监测,采集污水处理厂污水样本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基因测序,动态了解环境样本阳性率和病毒量变化,跟踪污水阳性样本的病毒基因序列变化。各地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监测点。
三、监测信息报送
各地监测预警专班要按照《关于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国卫明电〔2022〕521号)要求,以及监测系统要求,按照规定时间及时上报监测信息。
四、监测预警分析
各地要组织业务能力强的专家和团队参加监测预警专班,强化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学模型等技术优势,增强数据自动分析和辅助研判能力,提高监测预警准确性和敏感性。要每日分析疫情监测信息,科学研判疫情规模、强度和范围,预测疫情变化趋势和流行时间,评估疫情风险,及时为各地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五、组织实施
监测工作由国家疾控局总体组织协调,由中国疾控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省(区、市)成立监测预警专班,负责工作的组织落实。各地疾控机构、医疗机构、教育部门、部分重点机构(如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负责完成有关监测工作和信息报告工作。
新冠改为乙类是真的吗
新冠改为乙类是真的。
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
根据方案,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
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实施“乙类乙管”后,我国防控工作目标将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
方案指出,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基础等因素,我国已具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基本条件。
国家卫健委通知:新冠传染“乙类乙管”,一个新时期来了!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2022年一转眼已经来到12月底,在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关键阶段,现在处于大流行阶段。在这一段时间,国家卫健委针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和核酸检测、核酸查验方面也做出了新一轮的重要安排。
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消息来看,新冠防控已经迎来乙类乙管的政策要求。
随着防控政策的全面调整,一个新时期正式到来。
今天老道就为大家收藏一下国家卫健委关于公共卫生事件乙类乙管防控的总体情况!
【国家卫健委通知!核酸检测取消?新冠传染“乙类乙管”一个新时期来了!】
老道说:在12月份开始以来,国家针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调整,随着科学精准化防控政策的全面落地。
国民在面对公共卫生事件方面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根据国家联防联控机制下发的相关通知来看,对于新冠方面,国家已经正式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在这个方案当中,针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国家做出了明确要求,有七大调整,希望广大的农民兄弟有所了解。
调整1:新冠防控国家已经确定了乙类乙管的政策要求。
未来也会根据乙类乙管进一步调整相关的防控救治方案。
调整2:国家明确指出,对于所有国外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者,可来华。
调整3:国家提出,全面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的相关政策。
调整4:在未来一段时间,国家会有序恢复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
未来国民出境旅行会更加顺畅。
调整5:国家针对所有入境人员和货物将不再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调整6:从现在开始,对相关感染者不但实施隔离措施,同时也不再判定高低、风险地区和密切接触者等各类情况。
调整7:即日起,我国将不再展开全员核酸筛查工作;核酸检测迎来了重要调整,全员核酸检测正式取消。
透过以上七大重点来看,国家针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已经制定了新方案,在这些新方案的全面推进之下,国民家庭的生活也会逐步回归正常。
根据已经下发的相关通知来看,对于目前大流行的公共卫生事件,无症状患者和轻症患者的占比已经超过90%。
从各项防控数据来看,现在我国相关疫苗的接种剂次已经达到34亿次,三岁以上人群的全面接种率已经超过90%。
而且全球针对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取得突出进展,有效方药已经逐步上市。
随着乙类乙管方案的全面推进,我们也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期。
在未来国家还会继续加大医疗资源的建设投入,同时会调整人群检测的相关策略。
而且在患者救治方面也会继续实施分级分类的救治方案。
对于农村地区,国家也明确提出还会加强乡村地区的防控力度。
进一步提高县域医共体在相关防控方面的医疗保障能力。
透过这些消息来看,在乙类乙管全新方案的落地之下,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已经迎来了全面升级。
希望广大的农民兄弟能够做好自身的防护,尽量不被感染。
在这里,老道恳请大家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公共卫生事件系列防控政策。
新冠为什么调整为乙类乙管?(为什么新冠是乙类)
为什么调整为乙类乙管?
新冠在早期发现时,由于对其病毒特性、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对生命对健康的危害等方面缺乏认识,并且不完全具备有效的抵抗能力,国家把它定为乙类传染病,实行甲类管理,有效地保障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现在,一些关键情况发生了变化,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同时为了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更好地聚焦重点的防控领域和措施,更加科学地进行疫情防控,所以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条件已经具备。
1、从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成为全球流行优势毒株,虽然感染人数多,但是重症率和死亡率低。
2、从人群免疫水平来看,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得到普及。全国目前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4亿剂次,疫苗接种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和90%以上。
3、从防控工作基础看,通过完善分级诊疗救治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增设发热门诊,增加定点医院重症病床、ICU以及相关救治设备与物资储备,医疗救治能力得到提升,逐步统筹实现新冠感染者的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