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镇海区稳岗优工促生产若干举措

1、建立2022年度产值超4亿元的重点服务企业清单,鼓励企业抢订单、留工优工,提前增加原材料等储备,合理安排2023年一季度生产计划。对2023年第一季度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的企业,按每同比再增加1个百分点予以2万元奖励,最多奖励50万元。其中,按照实际奖励额度的20%由企业负责奖励给主要经营者。对2023年第一季度抢抓建设成效显著的建筑业企业给予评优评奖优先推荐。

2、鼓励春节期间生产的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式,提高留镇员工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积极性。对2023年1月21日至2月5日期间坚持生产的我区企业,按坚守岗位的外省籍参保员工每人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补贴,所需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各按50%承担。经认定的区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家庭农场、示范性专业合作社、菜篮子基地参照执行。建筑业、水利业政策由区住房和建设交通局、区农业农村局另行制定。

3、支持市级及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重点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上级公布文件为准,注册在镇海的工业企业)采购本地制造企业产品,对2022年10月起至2023年6月期间,采购本地制造企业(化工企业除外,采购方与被采购方为非关联企业)3家(含)以上、且产品实际采购金额合计达到300万元(含)以上的,给予采购方一次性10万元奖励。

4、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增产保供。对2023年一季度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且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0%及以上的区级及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不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销售额每同比增长200万元,奖励2万元,每家企业最高奖励20万元。对正常供应民生保障物资且2023年一季度累计营业额超过200万元、100万元的区级及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示范性专业合作社、菜篮子基地,分别给予一次性4万元、2万元的奖励。对区内经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的民宿、农家乐,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累计数达到15万元的,给予一次性3万元奖励。

5、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稳岗优工企业的信贷支持。春节期间建设不停歇的重大项目,涉及临时用地复垦押金的,可以银行保函的方式代替。

6、按照国家规定,延长阶段性降低企业失业保险费率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将企业补缴社会保险费的期限延长至2023年底,缓缴的社会保险费可采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补缴,延长期间免收滞纳金。

7、放宽企业引育留用紧缺高技能人才奖励条件,对企业2022年、2023年使用在甬缴纳社保费累计满3年,且持有宁波市紧缺职业工种目录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人数不少于上年的,按每人6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奖励。

8、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全面落实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小微企业减免“六税两费”、小型微利企业减征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等税收优惠政策。

9、实施春节返岗交通补助,2023年1月21日至2月5日,对企业租用大巴车跨省“点对点”组织非本市户籍员工返岗,或省外劳务协作输出地包车输送非本市户籍员工返岗的,符合条件的按包车费用的5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对自行到我区企业返岗就业的非本市户籍员工给予返岗交通补助,补助标准为市外省内100元/人、华东地区300元/人、华东地区以外500元/人。经认定的区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家庭农场、示范性专业合作社、菜篮子基地参照执行。

10、开展“镇享乐业·好企待你”“四地十校百岗”等系列招聘活动,强化“十省百城千县”劳务协作,增加直播带岗、远程招聘、线下招聘和赴外招聘会场次,满足企业急需用工需求。对参加区本级组织的赴外招聘活动的企业,最高给予2000元/次的补助。对元旦春节期间为企业新引进5名员工以上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500元/人标准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万元。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在宁波市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镇海分平台上开设保障企业用工服务专区,免费为企业发布用工需求、向求职者推送匹配岗位。强化零工市场支持,2023年1月1日前,各镇(街道)、村(社区)启用至少一个零工驿站,实现区域全覆盖。

11、加强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和交通运输等部门间沟通协调,完善应对极端天气应急预案,保障各类生产要素稳定供应。

12、开展“2022喜迎新春·你消费我助力”活动,春节期间,推出通用消费券、餐饮专属消费券、农文旅体专属券、汽车消费券、商场超市券、年货节专属活动消费券等春节活动专属券共400万元,邀请广大务工人员“留甬过年游宁波”,并大力支持开展“文旅惠民乐享月”活动以及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5日期间的宁波植物园年货节活动。

13、元旦春节期间职工刷“5·1服务卡”可在各大特约商户享新春特惠。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开展迎新年系列活动,为广大会员职工免费开放并提供丰富的上网、阅读、健身、文化休闲等普惠服务。走访慰问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产企业困难职工、劳动模范等,关心职工福利落实情况和生活后勤保障情况。关爱对口帮扶地区留镇务工人员,对有组织输入的劳动力给予每人1000元慰问补贴。鼓励电信运营企业提供新春套餐、宽带、手机流量等特惠服务。

14、推动义务教育段学校提供留镇员工子女的寒假托管服务,对参加寒托学生开放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馆等资源,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组织志愿者参与关爱留镇员工子女,打造欢乐寒假。

15、保障留镇员工合法权益,指导企业与员工协商制订春节错峰避峰放假和调休计划。春节期间安排员工正常工作的企业,应按规定支付工资和加班工资。持续不断提供劳动争议“商调裁诉执”服务,大力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加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加强隐患排查和纠纷处置,确保员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

16、指导生产企业加强健康知识宣传,由企业向留镇员工发放防疫礼包,向返镇员工推送防疫提醒,引导员工加强自身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

宁波2023留甬补贴有吗

宁波市出台支持企业稳岗优工促生产十六项政策措施,前湾新区在遵照执行该文件的基础上,出台稳岗优工促生产五大政策。
2023年宁波前湾新区春节留甬补贴政策
房地产项目假日施工奖励
针对房地产项目实际情况,春节期间(1月11日到2月5日)不停工的房地产施工项目,累计考勤10天及以上施工人员,按1000元/人奖励,人员数量按民工实名制系统上到岗考勤人数统计。
一次性留工补贴
鼓励春节期间生产的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式,提高留甬员工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积极性。对2023年1月21日至2月5日期间坚持生产的我市企业,按坚守岗位的外省籍参保员工每人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补贴。各区(县、市)可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留甬员工激励措施。

“就地过年”成为过去式!多地政府不再倡导“非必要不返乡”


极目新闻记者舒隆焕
1月7日,2023年春运大幕拉开,回家过年的人陆续踏上了返乡之路。相较往年,各地提出“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明显减少。此外,旅游市场升温让“就地过年”成为过去式。
记者注意到,虽然一些制造业大省出台多项政策,投入“真金白银”,鼓励外地务工人员“就地过年”,但专家认为,新背景下一些城市“留人过年”,与前些年春节期间倡导的“就地过年”,看起来内容并无太多区别,但两者的内在逻辑和政策目的实则大相径庭。庞大的、流动的人群,重新被定义为至关重要的资源要素,甚至成为各地激烈竞夺的对象。
“非必要不返乡”倡议明显减少
临近春节,部分地区零星提出“非必要不返乡”“慎重返乡”。1月5月,湖南邵阳县官方微信发布《温馨提示》称,春节将至,倡导大家在疫情高流行期非必要不返乡,避免跨地区探亲、旅游,尽量减少出行。其中“非必要不返乡”引发较大争议,最终该文被删除。
1月5月邵阳县官微发布提示“非必要不返乡”
1月3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则提出,当前正是疫情发酵走向高峰的时候,温馨提示“慎重返乡”,建议尽量留在工作地,通过网络、电话、视频等方式向亲友发送“云拜年、云问候”。相较往年,上述各地未明确拒绝在外人员春节返乡,则是在相关措施中提醒,要做好防护措施,安全有序出行。例如,邵阳县表示,严格限制居家治疗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外出探亲、旅游,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人员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记者注意到,2022年12月7日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实施后,各地相继迎来感染高峰,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倡导“非必要不返乡,在外就地过年”的现象明显减少。
连日来,广东连州市、河南温县、湖北宜昌市、湖南长沙市雨花区、山东淄博市博山区等多地均明确,如果近期准备返乡,请提前合理规划好路线,尽量错峰返乡;云南省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市民返乡前应主动向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提供返乡信息;江西省进贤县发布《致进贤在外乡亲及学子的一封信》,信中称家乡已做好了迎接其平安归来的充分准备。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还在呼吁“就地过年”的地区,大多担心春节期间大规模的人员跨区域流动引发疫情传播,从而造成对当地公共卫生系统的压力与挤兑问题。
旅游热让“就地过年”成过去式
随着2023年春节的临近,春节旅游市场也逐渐“升温”。据携程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1月5日,春节期间旅游产品的预订量比去年上涨45%,人均旅游花费同比提升53%。返乡探亲、旅游过年的“大迁徙”景象,让“就地过年”成为过去式。报告显示,截至1月5日,春节假期长线旅游订单占比达七成,长线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72%。
此外,春节期间机票订单同比增长约15%,国内六成以上目的地的机票预订量赶超去年。从截至目前的订单总量来看,上海、北京、三亚、广州、成都、深圳、昆明、杭州、重庆、海口,跻身春节热门十大目的地。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此前对媒体表示,“今年春节,用户可能更偏向于回乡探亲,或者去长线度假目的地享受不一样的春节。”
铁路旅客返乡
柏文喜表示,从多地的政策、倡议也可以看出,今年“就地过年”的呼声不再强烈。他认为,政策的变化符合国家整体的防疫政策调整与变化的基调,也符合国人在新背景下的情感需求,而且有利于促进春节期间的人员流动、社会交往恢复和促进交通运输、文旅消费的复苏与繁荣。
鼓励“就地过年”实为稳岗留工
谁还在鼓励“就地过年”?记者注意到,临近年关,沿海制造业大省仍在呼吁“就地过年”,陆续出台多种“稳岗留工”政策,投入“真金白银”,鼓励务工人员加快返岗复工,并在工作地度过春节。
近日,为鼓励和倡导省外员工春节期间留杭稳岗,助力企业复工达产,浙江杭州将向每名春节期间留杭的省外员工发放600元消费券。
倡导外来务工人员“留下过年”的不止杭州一地,浙江义乌出台“留义过年”十条举措,在义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非金华籍在义人员,可申领500元/人的数字人民币红包。此外,福建泉州也出台措施,支持企业稳岗留工促生产,节前留泉职工,最高奖励3000元。
新背景下一些城市“留人过年”,与前些年春节期间倡导的“就地过年”,看起来内容并无太多区别,但两者的内在逻辑和政策目的实则大相径庭。柏文喜分析,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有序推进,人流、物流迅速恢复,春运所带来的返乡潮,不再被视作需要专门纾解的“风险隐患”。与之相较,庞大的、流动的人群,重新被定义为至关重要的资源要素,甚至成为各地激烈竞夺的对象。
务工人员返乡
知名评论员解筱文表示,上述制造大省的一些城市砸下真金白银,诚意满满“留人过年”,其最直接的考虑显然是为了稳岗留工,抛开情感的因素,如此鼓励呼吁“就地过年”仍然有现实意义。柏文喜建议,“就地过年”的政策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是必然的,对于有返乡需求的群体,应根据自身和家乡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返乡过年还是“就地过年”。此外,地方政府、企业可以从政策出发,例如从员工福利、奖励、弹性或假错峰休假等角度进行适当的引导与鼓励“就地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