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文/ 金错刀频道



最近,不少网友被特斯拉逼疯了!

特斯拉来了一波新年大红包,用史上最低价,成功把老车主气疯,新车主乐疯。


网友评论

马斯克认怂的背后,特斯拉过得并不好。去年负面新闻频出,销量暴跌,市值蒸发了3万亿。


资料图

然而最惨的不仅是特斯拉,昔日风头无两的日本汽车三巨头,丰田、本田、日产,也成了难兄难弟。


资料图

就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日本汽车三巨头,遭遇了集体崩盘!

本田过去一年的销量下滑12%,连跌2年,最惨的日产,在11月的销量下滑更是高达52%,三家里唯一表现好点的丰田也没能守住,大跌18%。


资料图

去年11月,三巨头加一起销量仅有26万辆,勉强超过比亚迪的23万辆,连本田的豪华车品牌讴歌也退出了中国市场。


资料图

曾经的日本汽车有多强?

它靠着出色的发动机、引擎等性能,在中国加价排队都难买上,很多70后80后更是非日本车不买,就因为“一车传三代,人走车还在”。

凯美瑞、卡罗拉、轩逸等车型,当时也是神仙打架,轮流拿销冠。


资料图

很难相信,在中国一贯强势的日系车,如今却卖不动了。


最能“造神”汽车:
卖一辆火一辆、加5万才能提车

10年前,中国人对日本汽车的追捧有多疯狂?

想买到一辆本田思域,不仅要加价3000元,还要排队2个月,雅阁的经销商更是放话加5万才能提车,有的人加价都买不到。


资料图

2007年,丰田的汉兰达刚进入中国,也是一车难求。

巅峰时期,汉兰达一己之力就占据了中国SUV的半壁江山,很多人感慨,“唯有汉兰达才能超越汉兰达!”

其他的日本汽车,如凯美瑞、卡罗拉、轩逸等,都是排队争抢的车型,卖一辆火一辆,加价也被人抢破头。


资料图

日本汽车不仅自己卖的好,还意外养活了不少中国车企。

双环汽车就是靠山寨CR-V,造了S-RV,名字只差一个字母,巅峰时,2004年卖出了12000台。


资料图

山寨界的鼻祖众泰,也模仿过丰田大发特锐,爆卖11000台的开门红,也让众泰尝到甜头,在山寨路上彻底停不下来。


资料图

不光是众泰、双环,当时大多数的国产车,都是把日本车当偶像来学习的。

日本汽车前脚推出一款新车型,国产车后脚就推出外观、配置、排量等差不多的车型。

连吉利创始人李书福都曾公开承认,“全世界的汽车企业都在向丰田学习,吉利也不例外。”


资料图

能让中国学徒们认输的心服口服,答案还是日本汽车太好用了。

在中国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日本汽车。“买发动机送汽车”、“日本车十年都开不坏”等称赞,并不是吹牛。

日本人在发动机、变速箱与底盘的变态设计,以及在油耗上的锱铢必较,造就了日本车的三大特质:

价格低,油耗低,故障低。


资料图

但研发再变态的汽车,也无法预测10年后的情况,当时日本车企看到了这一点,还推出了一项体贴到家的服务:给车主发IC卡。

老车主有了IC卡,就可以定期将车辆保修期外的维修信息反馈回汽车厂商,这点在当时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

变态研发,不断改进,造就了日本车良好的口碑。


资料图

与日本车的锋芒相比,当时的国产车可以说是卑微到尘埃里。

2013年,央视3·15晚会点名批评江淮同悦轿车生锈,揭露它用普通钢板替代镀锌钢板,这也让国人对国产车的不信任感又多了一分。


资料图

有丰田公司的代表来上海轿车厂访问时,更是当着接待人员的面,毫不留情的讽刺:

“这是我爷爷辈的生产方式。”


日本汽车大溃败:
被比亚迪吊打,做电车也卖不动

就是这么不可一世的日本汽车,谁都没想到10年后就跌下了神坛!

市占率止不住的跌,丰本日三家的市占率从过去的34%跌到15.9%。

更让日本车企头疼的是,曾经卖爆的车型,卖不动了。

丰田的神车汉兰达,在去年某月跌破4700台,十年来前所未有的销量低迷,甚至还不如2009年刚入华时候的成绩。


资料图

被称为所有普通人一生都绕不开的轿车——卡罗拉,2021年还能卖到30多万台,到去年直接被削平到20万出头。


资料图

更不用说口碑完全破产的三菱,苟延残喘的斯巴鲁们了,能活着都算奇迹。

一向被国人捧上神坛的日本汽车,怎么就卖不动了?


资料图

1.吃“神车”老本,却沦为鸡肋

日本汽车过去一向以经济耐用为骄傲,但这个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

比亚迪、吉利等国产车,油车大多在10-20万元的价格区间,直接刺穿日本车的价格底线,比亚迪更是被称为“性价比之王”。

在质量表现上,国产车更是突飞猛进。

J.D.Power在2019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国产车和国外品牌的平均质量差距已经缩小到9个PP100,说白了就是差不多。


资料图

质量追上以后,一众国产车在性能、配置上也是杀疯了!

吉利的星越L,大胆采用Bose音响、三个大连屏、顶级变速箱、发动机,10多万的车整出50万的豪华感。


资料图

在中国车不断折腾的时候,很多日本车却还沉浸在过去的辉煌里岁月静好:一套动力用个十年八年,内饰也是一如既往的性冷淡。


资料图

为了省成本,有的更是连车的塑料尾门、底盘部分喷涂甚至螺丝钉都减配。

说它好,没有亮点,说它不好,也拉垮不到哪去,久而久之,日本汽车成了很多购车者的鸡肋,存在感越来越弱。

2.为救市降价,却惨丢面子

销量下滑,顾不上面子的日本车企,想的不是提升品质,而是降价促销。

如今,本田思域不仅可以免费插队,来之即卖,官方还给出1万元现金优惠,雷凌的优惠更是高达3万以上。


资料图

还有车友表示,去年买的雷凌,不到一年时间,新车落地就降了1万。

这一降价,销量没先上来,倒是直接刺伤了日本汽车最骄傲的优势:保值率。

根据车家研究院发布的保值榜单,2022年丰田、本田的保值率大不如前,曾经的神车本田飞度,保值率直线下滑4.54%。

这也让人们对日本车的信仰逐渐崩塌。

3.做电车自救,却暴露软肋

如果说日本车在性价比层面暂且能保住颜面,那么日本车在油车时代建立的信心,在电车时代更是完全崩盘了。

日本老大哥不看好新能源,直到比亚迪唐、理想L8、蔚来ES7等小弟,在新能源领域纷纷崛起。

在更环保的电车面前,日本汽车也逐渐丧失省油这一重要优势。


资料图

眼见电车已经成为主流,日本车企这才姗姗来迟,开始电动转型,丰田、本田、日产等宣称要砸数千亿,丰田更是喊话要在2023年,卖出75%的车都是新能源。

不转还好,一转型,更是让日本汽车的败相一览无余。

难兄难弟们尝试的几款纯电产品,丰田bZ4X、本田e:N与日产艾睿雅,在国内市场都没掀起水花。

跟国产新势力大张旗鼓的宣传阵仗相比,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推出了电动车。


资料图

日本汽车曾经让国人追捧的三大特质,如今成了:

不高级,不省钱,不好卖。


被时代抛弃的日本汽车,
输光的不仅是面子!

被日本“欺压”20年之久的国产汽车,终于反击了!

如今的比亚迪,不仅在销量暴击日本前辈,还在去年7月,成功将产品卖到对手的主阵地,在眼皮底下抢蛋糕。

比亚迪日本公司社长刘学亮更是高调喊出,到2025年,要在日本开设100家电动汽车门店!


资料图

对于日本汽车巨头而言,比输光面子更可怕的,是输掉了里子。

2018年,日产的董事长卡洛斯·戈恩因瞒报收入、滥用公司财产被日本政府逮捕。


资料图

之后,日产接连被爆出“排放和油耗造假”丑闻,让声称“工匠精神”的汽车制造神话再一次成了笑柄。


资料图

一系列质量造假门,暴露日本汽车行业管理混乱的一面,也彻底动摇了日本汽车在全世界车主心中的信任根基。

在过去的几十年,日本汽车以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积累起来的优势,构建了看似无法击垮的护城河。

然而现实证明,非常脆弱。

当初买日本车的人,就是图省钱、图省油、图面子,如今国产车一样可以做到。


资料图

为了找回尊严,日本车企还试图把锅甩给疫情,消费需求下降、上游零部件供应短缺等。

然而造成日系车大溃败的根源,还是傲慢。

很多人不知道,在新能源这条路,其实日本才是引领者。

早在几十年前,就有日本车企生产出微型电动车,2010年日产推出的Leaf,也是当时最畅销的电动汽车。


资料图

直到今天,丰田还拥有全球最多的电动汽车专利,比特斯拉还多。

然而与技术领先相反的是,日本车企对新能源的态度非常傲慢,丰田社长章男甚至多次公开炮轰电动车。

被日本巨头看好的另一条路,是豪赌氢能源。


资料图

然而现实证明还是过度自信,日本资源匮乏,氢能源技术至今不成熟,几十年也是研发了个寂寞。

眼看全球众多电动汽车就要改天换地,巨头们才急匆匆转型,然而错失的这10年,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不是日本车企能轻松追回的了。


资料图

丰田社长章男曾说,“如果连续两年走下坡路就意味着失败,我最讨厌被打败。”

没想到一语成谶,即使强如本田、日产,也可以一夜跌下神坛!

结语: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曾在一次论坛上喊话:

“我觉得中国人看不起自主品牌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


资料图

当时说这话时还被网友喷惨,放到现在却变成了“真香”。

其实日本车起步时,靠的也是山寨。

诞生之初,克莱斯勒、沃尔沃都是丰田、本田的模仿对象。

但他们并没有限于模仿,而是很快确立自己的风格,成为中国人学习的对象。


资料图

然而如今呢?

日本车企开起了倒车,不仅没有创新,反而为了追求利益,能省则省,甚至整出各种造假花活。

三菱道歉后,又到了日产汽车造假,日本制造的质量神话坍塌,恶性造假丑闻频出,工匠变“躬匠”。


资料图

日本车企花了近百年的时间,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但不思进取,好感总有一天会消失殆尽。

没有永恒的日本制造神话,也没有不变的辉煌。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江源

平野美宇惨遭15连杀,伊藤美诚萎靡的背后反映了什么问题?

平野美宇, 日本天才美少女,获得过日本乒乓球数个冠军, 也摘得了几项最年轻的殊荣。2016年10月,在女子乒乓球世界杯获得冠军,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世界杯女单冠军(16岁178天)。而2017年更是平野美宇大展宏图的一年, 1月,在日本乒乓球全国锦标赛中,她以4比2击败石川佳纯,成为日本史上最年轻的全国冠军(16岁9个月,)2017年年底平野美宇先后战胜丁宁?、朱雨玲、陈梦三个中国选手获得2017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单冠军,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亚锦赛女单冠军(17岁1天)。


而在刚结束的女子世界杯和年终总决赛,平野美宇都无缘参加。这是因为2020年到来后,平野美宇首先没有获得亚洲杯的邀请,随后又因为落选亚洲杯而失去了世界杯的资格,而这也是她4年来的第一次。(注日本参赛的是石川佳纯和伊藤美诚)

在2016年登顶摘金后,平野又连续参加了2017、2018、2019年三届世界杯单打,结果屡战屡败、成绩一次比一次糟糕。到今年,她终于不用来了——从夺冠到失去资格,这位曾经的希望之星真的就此陨落了吗?

然而2017年世乒赛单打止步半决赛之后,平野美宇就开始一蹶不振,对国乒主力输得一塌糊涂,在日本队内也逐渐失去优势,被?伊藤美诚、佐藤瞳、石川佳纯等人赶超、今年初日本公布了东京奥运会的团体资格,平野美宇才勉强入围。至于单打名额则被老将石川佳纯和伊藤美诚等人夺得。


从严重威胁中国队统治地位的新晋魔女,到被国乒15连杀,过去3年的时间里,平野美宇如火箭升空,又如流星坠地般光速陨落,演绎了悲喜交加、跌宕起伏的壮丽诗篇!

其实,平野美宇在2016-17年的迅速崛起,与来自中国的3位教练对平野美宇的打造和管理,是帮助她迅速展露头角,并在日本稳坐头把交椅是分不开的(当然了,18年后头把交椅早已经让给了伊藤美诚)

来自河北省队的女教练刘洁,在2013 -2015年期间是平野美宇的主管教练,在那个时期,平野美宇全面吸收了刘洁传授的中国乒乓球的基础训练精髓,在专注度构建、步伐移动以及正反手杀伤力方面,都夯出了非常牢固的基础。

正是在刘洁的亲手打造下,平野美宇的技战术框架有了初步的国际观,平野美宇开始迅速展露头角,成为日本乒协重点关照的培养对象。


我们都知道,平野美宇的打法和刘诗雯类似,都是近台快攻。随后,为了进一步提升近台快攻质量,平野美宇换掉刘洁,聘请中国教练王锐担任自己的全面指导。

正是在王锐手中,平野美宇开始了震惊乒坛的神话式崛起。在日本要想全面抗衡中国,中远台相持和单板质量已经不现实。加上日本人天生矮小的特点, 王锐为平野美宇设计近台无死角,快速搏杀的全新战术体系,这一打法很快奏效,获得了16年世界杯的冠军。


然而,好景不长,而到了2017年亚锦赛时,她和王锐教练不和,又把教练换成了中国教练张诚。这一换,效果更加明显!

张诚为稳定建构出了她的成名套路"回转式发球和全场无死角式强效"。所谓不怕硬的,就怕横的;不怕横的,就怕不要命的。平野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在那届亚锦赛上,果然奏效,连胜中国女队3大核心丁宁、朱雨玲和陈梦,最终登顶折桂。

当然,时任女乒主教练的孔令辉在分析了平野美宇这种打法后,找到了破解之策,刘国梁更是以“哪有你嚣张的时候”作为总结!

接下来的情形大家都知道了,平野美宇之后泯然众人矣!在国乒各线各档不同球员面前被15连杀,几乎把自己打成了一个定制版的笑话。


此外,本次世界杯伊藤美诚表现不佳,2:4负于了中国的孙颖莎,年终总决赛4:3与王艺迪大战7局,结果在半决赛以0:4完败于王曼昱的拍下,铩羽而归!

或许,这就是国乒强大的基因吧,只要你一旦冒尖,我们就会有应敌之策,而且是团队作战!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伊藤美诚和平野美宇也不必灰心丧气,我们也希望你强大,回去再制定出新的战术体系和我们国乒一较高低!

小鹏汽车:从城中村到纽交所 一个程序员的造车史

2004年8月,UC首次将服务器、客户端混合计算的云端架构应用到手机浏览器领域。

2017年8月,何小鹏从阿里巴巴退出,以董事长的身份正式加入小鹏 汽车 。

2020年8月,小鹏 汽车 敲响了IPO的钟声,正式于纽交所上市。

8月,是巧合,也是何小鹏的印记;而成功挂牌纽交所,却是小鹏 汽车 6岁的印记。

至此,小鹏、蔚来、理想,成了三家赴美上市的新势力造车代表,而中国新势力造车版图也终将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接下来的两周里,我们将会用三篇系列报道,为你揭开三巨头背后的造车历程。

故事,就由小鹏开篇吧……

— 01角色的转变 —

“世事的起伏本来就是波浪式的,人们要是能够趁着高潮一往直前,一定可以功成名就;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生蹭蹬,一事无成。”——莎士比亚

何小鹏就是那个会把握时机的人,但要说他有何独特之处,却并非是UC时代那个最优秀的产品经理,而是在他不惑之年,义无反顾地完成了一次角色转变:离开阿里,以一个投资人的身份加入到小鹏 汽车 ,并硬生生地把广州一座不起眼的城中村变成了属于他的“战地”,还一步一步将它带到了纽交所。

【这是何小鹏和他的上一个代表作 UC】

“造车很难!很重!”UC的成功,已然为何小鹏注入了企业家的“血液”。然而, 真正让他被圈内熟识的,还是从造车开始

尽管早已不是容易激动的年纪,但 汽车 界这场随之会来的大变局,还是激起了他内心涟漪。既然美国已经开始有变化了,中国应该也快了。

2014 年年中,何小鹏与他的“朋友圈”,及多家风投机构一起做了天使投资人,共同创办了小鹏 汽车 。这些人里,多数是他做UC时的紧密合作人。 持股31.6%,何小鹏成了最大股东

“最初,是纯投资者的心态”,这是何小鹏当时想法:只是觉得这个行业一定会有价值。

他的眼光确实独到。同年,马斯克宣布对外开放特斯拉的全部 228 项专利,这也就意味着会有更多公司加入到造车大潮。天时!地利!人和!还等什么?2014-2017年期间,这成了小鹏 汽车 的起步阶段,只不过那时的何小鹏还任职于阿里。

从创立UC到担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再在阿里任职时期投资和创建小鹏 汽车 ,这期间,何小鹏实际上已实现了财务自由——2014年6月,UC以43.5亿美金卖给了阿里巴巴。也就是说,在迈进 汽车 领域之前,何小鹏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拥有了100亿以上的年轻富豪,然而他在冒险与保守间选择了再一次下注。

小鹏 汽车 ,这是他的第二次创业 。2017年8月,何小鹏从阿里巴巴退出,以董事长的身份正式加入小鹏 汽车 。

属于何小鹏的下半场,正式开始……

“自创业伊始,我就一直期望实现更大的梦想。”这是何小鹏在谈及创业感受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但是,造车毕竟与互联网行业不同,不仅要吸引人才、引进技术,还需要有足够的资金链,更需要铺建上下游体系……这是一个无底洞。

做得好了,名利双收;做得不好,血本无归。尽管“凶险”,但依旧有着大批和小鹏 汽车 一样的造车新势力拔地而起,因为,赶上了好时代!

— 02 互联网造车变一地鸡毛

就在小鹏 汽车 创立的前一年(2013年9月),国家为开发洁净能源 汽车 ,开始“输血式”地扶持这个行业发展,一举打开了新能源 汽车 的大门。财政部、 科技 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还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并明确了财政补贴支持推广应用新能源 汽车 的具体政策。而随后,各地方政府的补贴政策也陆续跟进。也就是说, 买一辆新能源 汽车 ,消费者可以拿到两份补贴

有补贴、政策扶持,毫无疑问地,中国新能源 汽车 的春天已然来临。一时间,“智能 汽车 ”这个概念开始大受资本追捧,第一代资本炒家开始疯狂投机,甚至很多互联网企业也看到了其中红利,纷纷入局。小鹏 汽车 ,也就是头几家站在风口的企业而已。

补贴红利时期,有人调侃说“只要PPT做得宏大,基本都会受到资本青睐。”2016-2018年期间,有数据明确显示,15家新造车势力其融资总额就能达到千亿级人民币,发展态势很是凶猛。

那个时候,贾跃亭还是站在互联网神坛上的一代风云人物,当时他还踌躇满志地说“造车是足够伟大的一件事, 汽车 业务即使把我们拖垮了,我们也要做。”但结果,也是真的“垮”了。

【贾跃亭的第一辆造车梦 FF91】

那个期间, 小鹏 汽车 开始晋级 :从数千万的天使轮迈进22+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再从62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跨到13亿美金的C轮融资,单就2018年一年时间,小鹏 汽车 就融资高达65亿人民币(除了62亿元B轮融资,还有3亿元的战略融资)。这也成就了新造车势力中,单年完成的最大单轮融资。

然而仅仅三年,这个行业却开始紧急刹车。神话破灭,PPT造车沦为笑柄——2019年,随着融资“窒息”、市场转向、以及补贴政策断崖式的下滑。 这一年,造车新势力集体缩水、失声

造车,真的没想象中“光鲜”。不以长远为规划,终究一地鸡毛。然而像蔚来、小鹏、威马却成了新势力中第一关批量交付的优秀代表。但同时,真正的“厮杀”才正式开始!

— 03 有趣的投资者们 —

其实扒一扒小鹏 汽车 背后的“财团”,你会觉得这会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和何小鹏颇有渊源的阿里巴巴,从A+轮开始就与小鹏 汽车 结缘,随后在B轮和C++轮的融资里,也相继有阿里巴巴的影子。 阿里巴巴的投资一方面显示了对互联网造车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BAT领域里有所抗衡。

你看,蔚来 汽车 算是与腾讯有着深度绑定的新造车公司,虽然百度也有参与其中;而威马 汽车 又是与百度走得最近的企业(发布量产车时陆奇也有出席),但威马 汽车 的副董事长熊明华却又担任过腾讯的首席技术官,与腾讯也有渊源。是不是有点儿意思!

但是,阿里出手,是继腾讯投资了蔚来、百度投资了威马之后,又一个亟需在战略上布局智能造车的企业。有人戏称“小鹏 汽车 是阿里的嫡系部队”,其实也不假,这里面应该也包含着何小鹏与阿里本身的“情分”。

除此,何小鹏早年间建立的人脉网络,也开始逐渐发挥重要作用——在小鹏 汽车 的Pre-A轮融资中,投资方包括小米的雷军、俞永福、李学凌、傅盛、腾讯前高管吴霄光、经纬创投张颖等,这一次的融资额是4200万元;而在A+轮融资中,又出现了很多互联网大咖的身影,这其中就包括58同城网创始人兼CEO姚劲波、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猎聘网创始人兼CEO戴科彬等,他们以个人的身份参与了投资。

雪球不断滚大,这造就了 小鹏 汽车 已累计完成10轮融资 ,共获得两百多亿元资金的支持。

— 04 钱花去哪里了 —

在何小鹏看来,获得融资后,有三笔钱必须得花:

第一笔钱都花在这里了:Xpilot自动驾驶+XsmartOS车载系统+SEPA电气化平台。与“蔚来看重服务、理想强调效率”不同的是,小鹏 汽车 更注重在技术和研发上的投入,尤其看重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操作系统领域的储备。

为了搭建一套完整的自研自动驾驶团队,小鹏 汽车 还在硅谷、圣地亚哥、北京、上海、广州,建立了不同的智能研发团队。IPO招股书显示,2019年小鹏 汽车 收入为23.2亿人民币,其中研发投入就高达20.7亿,占公司总收入的89.2%。而今年(截止6月),研发投入也已占据公司总收入的62.9%。这都是一笔大的开销。

除了造车本身的研发投入外,更重要的是需解决困扰造车新势力的一大难题——生产资质。这也是何小鹏认为必须要花的第二笔钱。

说起这个“准生证”,还有点儿意思。这是国家对于各个行业都有相应的监管和准入门槛,也就是说,你想要建厂造车,首先就要报备发改委,得到乘用车项目建设核准,这样才能合法建设一个整车生产工厂(小鹏肇庆工厂一、二期的总投资就达到了100亿元)。但是,工厂建好了又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造车了,还需要得到工信部核准,产品登上工信部新车目录后才能合法的上市销售。而我们常说的“准生证”基本就是以工信部生产资质为准。

当时小鹏的首款产品G3还是由郑州海马代工生产。为了获得工厂“准生证”,小鹏 汽车 最快的办法就是收购一家业绩较差,甚至濒临破产,但拥有工信部生产资质的企业,这样就可以利用他的生产资质让旗下新车登上工信部新车目录。所以,何小鹏想到了收购福迪。

按照往年记录,为了这张“入场券”,那些造车新势力可都是花了大价钱的——理想收购力帆 汽车 资质花了6.5亿;威马收购黄海 汽车 花了11.8亿;爱驰入股江铃控股50%花了17.47亿;博郡和夏利合资的价格是20.34亿。不过,小鹏收购福迪的成交价格却是个谜: 外界流传小鹏仅花费1600万元就拿下福迪品牌及其生产资质 ,这相比此前各家的数亿收购价, 显然并不合理 ,没有十几亿肯定说不过去。

收购完成后, 福迪资质也顺利转移到了小鹏肇庆工厂 ,而以福迪资质申报的小鹏P7也迅速出现在了第332期工信部新车目录中。有了“造车资质”和工厂,这也就意味着有了成本管控和质量管控,而这也是除了技术和产品外的第二重要竞争要素。

第三笔钱则是建成规模化的超级充电站——除了自营充电体系,小鹏 汽车 也将引入第三方运营商。不过这需要有持续现金流的投入,相比起自动驾驶技术上的储备、以及“造车资质”的购买,小鹏 汽车 在超级充电站布局目前还未形成规模化。超级充电站的投资,应该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大。 对于想要降低成本、保证交付、且有良好充电体验的小鹏 汽车 来说,这钱都花得值!

— 05 腹背受敌 —

融资和造车的过程是顺利的,但小鹏 汽车 也有日子不好过的时候。

2019年,小鹏 汽车 发布了2020款G3车型,说是改款,但却是做了一次全面升级。这于小鹏而言,把改款车型做了大升级,这是好事啊;但于消费者而言,换来的却是“老鹏友”的维权。

为何?您别好奇,听我慢慢道来!

从时间线来看,G3车型是在2018年12月12日正式上市,并于2019年3月开始正式交付。但在4个月后(也就是2019年7月),全面升级的2020款小鹏G3开始上市。也就是说,你可能面临着旧车还没交付,但改款的G3就宣布上市了,而且新车的续航还更长。这对还未提车,或刚提车不久的“鹏友”来说,认为小鹏 汽车 隐瞒了即将发布新车的事实,事情开始发酵。

【当年车主维权的图片】

随即, 小鹏 汽车 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进行二选一 。一是赠送小鹏商城10万积分,价值1万元,可用于车辆保养、超充充电、车辆维修、兑换精品和本人及直系亲属新车增购。二是G3 2019款三年6折保值置换回购,用于补差价换购小鹏 汽车 。而且对于已经订购2019款G3但尚未提车的用户,可以更换为520km的版本。

不过这个事件并未真正影响到G3销量,从数据上看,它依旧是2019年国内销量最高的三款电动SUV车型之一。但,小鹏 汽车 想要抢占新能源车市场,除了G3,应该更会寄希望于今年上市的小鹏P7。而P7所面临的,有一个绕不开的竞争对手:特斯拉。

小鹏 汽车 于特斯拉之间,就不光是竞争对手关系那么简单,这还涉及了特斯拉的一波起诉。

此前,特斯拉以Autopilot技术源代码被窃为由,起诉自家离职员工(现小鹏 汽车 员工)曹光植,并要求小鹏 汽车 披露其自动驾驶源代码,上交电脑硬盘图像,让员工接受面谈访问。

其中纠纷我们就不做过多猜测了,但资本市场真正关心的,还是 特斯拉的这波起诉,是否会对小鹏 汽车 上市后有影响

— 06 亏损和上市矛盾吗 —

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2点,小鹏 汽车 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IPO文件。继蔚来、理想之后,小鹏成为了第三个赴美上市的新能源 汽车 。

小鹏IPO要点

1

财务方面:小鹏 汽车 2019年研发投入为20.7亿,全年净亏损36.9亿。 2020年上半年,小鹏 汽车 营收为10.03亿人民币,毛利为-3611.6万,毛利率为-3.6%同比大幅收窄,研发投入6.3亿,上半年净亏损7.95亿。

2

股东方面:IPO前,小鹏 汽车 管理层持股达40.9%,其中何小鹏持股31.6%为最大股东,阿里持股14.4%为最大外部股东,其他主要股东还包括小米、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此外,小鹏 汽车 在近一月完成合计超9亿美元投资,阿里巴巴、高瓴、红杉、卡塔尔投资局等均参与其中。

3

技术优势: 当前小鹏拥有自研的自动驾驶软件平台Xpilot,是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智能 汽车 公司。

4

车型:小鹏 汽车 目前有两款车型在售,分别是SUV车型G3和轿车P7。截止2020年7月,小鹏 汽车 累计交付量达20707辆,总销量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领先。

根据小鹏 汽车 公布的数据,2020上半年,小鹏实现总营收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净亏损为8.0亿元人民币,净利亏损幅度同比收窄26.1%,净亏损率从155.8%下降至79.4%;毛利为-3611.6万人民币,毛利亏损幅度同比收窄92.3%,毛利率从-38.2%提升至-3.6%。虽然还未转正,但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不过 亏损并不会影响小鹏 汽车 的上市和估值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资本市场看好了其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早期的特斯拉也是如此),小鹏 汽车 有着深度涉及智能化的产业基础,这是他很重要的一个筹码。加上,小鹏 汽车 还有G3和P7补充市场(目前估算,P7会有不错的潜力)、以及自己的生产基地,未来产能应该还会持续爬坡(肇庆工厂目前产能是每年10万辆),这是资本市场看好小鹏 汽车 的另一个砝码。

而至于为何又要在美国上市,在我说完以下几个原因后,相信你也会认同——

①美股执行的是注册制,只需要达到监管部门设立的标准就能上市,会更加市场化。

②在美股占一个坑位,对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有巨大的帮助,尤其是对拓展企业海外融资渠道也会有帮助。

③对于还在不断“烧钱”的新能源 汽车 ,企业上市也是投资者最佳的退出机制。

从长远来看,小鹏 汽车 也可以通过上市来获取品牌力和市场信任度,同时还能为自动驾驶系统研发“物色”更多资源,这个商业潜力不可估量。

— 07结语 —

6年磨炼聚起的光晕终在敲钟那刻起被点燃,站在大锣前面的何小鹏,可能会想起小鹏 汽车 的第一次下线、第一次交付,也可能会想起受过的挫折和躺过的“枪”。但也因此,才让何小鹏打造了中国的“特斯拉”——小鹏P7。或许这个时刻,何小鹏又会重新意识到,梦想中的"小鹏王国"可能才刚开始。

站在新起点,小鹏 汽车 会被赋予更高的期望,如何提高品牌影响力、如何让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成功,这都将成为大家想要的答案。

但是,我愿意相信,中国的 汽车 行业会更好。

小鹏 汽车 ,加油!

(文:太平洋 汽车 网 王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