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济济的北京大学孕育了多个中国数学界的优秀人才,而其中很少人会记起和提起北京大学的第一位博士是谁。

他的名字叫张筑生,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数学天才,他一生专注于研究数学事业、教书育人,可是作为北大的第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却一直没有评上职称,到去世还是一个普通教授。


资料图

也许,了解了他的生平,才会知道在这样不平凡的人生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感动和伤痛。

北京大学第一位博士

当时正逢张筑生研究生毕业,他成功在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破解了当时数学界中难以解答的史蒂文斯梅尔“四大猜想”之一。

而在当初,他的研究生导师并不相信他可以只在硕士阶段就可以独立解决这个问题,没想到他利用自己严谨的逻辑推理拿出了令人信服的研究结果。

如此轰动学术界的成就吸引了国际上的大数学家的注意,他们都对张筑生的研究结果表示认同,并且为他仅仅在研究生阶段就能完成这样大的课题而感到吃惊。



学校里的众多教师纷纷联名请求校长可以授予他博士学位,而由于北大还未曾颁发过博士学位证书,当时的北大校长张龙翔十分谨慎,决定再次为他举办一个答辩会。

张龙翔邀请了一百多位数学领域的专家,专门来参加张筑生的答辩会,场面极其壮观。

全国的专家们在张筑生行云流水的答辩中深深地为张筑生的才智所折服,于是第一个博士学位就这么诞生了。

1983年,张筑生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成为了北京大学历史上的第一位博士,他编号001的博士学位证书还被作为珍贵的展品在北大的百年校庆中展出。


资料图

只单单看张筑生的外表,无法将他的外貌和身上所具有的巨大能量相联系起来,张筑生的左臂残疾,身形消瘦,只从外表看,就知道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苦痛和坎坷。

1940年,张筑生出生在四川贵阳市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他的身体就不太好,经常生病。

在他两岁的时候感染了脑膜炎,这导致他小脑的共济失调受到了损害,遗留了小儿麻痹症。当别的小孩都能满世界乱跑的时候,张筑生却只能慢慢地走路。

然而祸不单行,1953年,年仅13岁的张筑生再次遭受到了命运的不公待遇,他的左臂因为摔倒导致了骨折,而不幸的是因为医疗事故导致了进一步的细菌感染。


资料图

败血症导致他的全身脏器都受到了摧残,左臂自然是保不住了,左手的手指也因此失去了功能。

可是这些并不妨碍他善于思考和勤奋的学习,天将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上帝终究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数学就是张筑生人生中最重要的那扇窗。

张筑生从小学开始就在数学方面展现了过人的天赋,他已经自学了高年级的数学知识,而到了1962年,张筑生更是考入了四川大学数学系。

当时四川大学正在搞学习标兵的活动,据他当时的同学回忆,张筑生每天晨起坚持学习外语,将休息的周末时间全用来学习,也牺牲了所有的娱乐时间,他在各项学习上的成绩都很优秀,尤其是数学,十分突出。


资料图

1964年,张筑生从四川大学毕业,他选择了留任母校任教,他在四川大学工作了将近14年,不论从工作态度、能力还是学术水平来说,他都是数一数二的。

然而在评选职称的时候,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张筑生并没有评选上。张筑生感觉到了挫败的滋味,此时正逢研究生制度在国内重新开放,张筑生决定报考北京大学的研究生,继续从事数学的研究。

凭借张筑生的能力,研究生考试自然不在话下,当时的数学系研究生中,就数张筑生的成绩最好。

据说研究生考试中有一道试题不小心设置出了错误导致答案无解,然而在全国考生之中,只有张筑生证明了此题无解。


资料图

学校的出题的导师看见这份答案不仅没有扣分,反而给他加了10分。指导老师对他的证明过程赞不绝口,他称赞张筑生的答案,说他的水平甚至可以不用来读研究生,可以直接当研究生的导师了。

顺理成章的,他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重新开启了他在数学道路上的漫漫征程。

求学深造

张筑生进入了全国的最高学府中更加醉心数学研究,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学习。

研究生的课程他早已经掌握了,导师也批准他可以不必去听,张筑生自己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方向,将自己的每天排的满满当当。


资料图

他就像一部制定好时间表的机器,每天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运转,起床、读书、散步、睡觉,只要在他学习的时间到了,就仿佛脱离了世界,任何人说话他都听不见。

张筑生性格冷静,将问题看的很透彻,除了数学,他学习其余的课程也飞快,张筑生还经常给同学讲解数学问题,数学系中超过一半的人将他当作老师看待

1981年,张筑生研究生毕业了,为了继续搞自己的数学研究,他选择继续攻读北京大学的博士。


资料图

1981年9月,北京大学的硕士、博士生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地举办了开学典礼,在开学典礼上,张筑生作为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他内心激动地表示,要尽自己的所能让中国数学赶上国际数学的研究水平。

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博士,张筑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整整投入了23年,在这23年间,他将数学研究视为生命中最大的乐趣,将对国内数学事业的贡献视为最辉煌的荣耀。

由于张筑生的突出天赋,由北京大学的陈省身教授推荐,张筑生继续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继续深造学习,在国外的日子张筑生更是攻克了一道道数学难题。

在国外的演讲中,张筑生激动地说,中国数学界有成就的人才不算少数,就是缺乏走出来的机会。


资料图

1986年,张筑生从国外回来,学校打算交给他一个任务——让他编写基础教材《数学分析新讲》。

身边的朋友都劝他专心搞科研,因为科研才能评上职称,而编写教材并不算在评职称的条件之中。

一边是自己尚未完成的科研结果,一边是为了基础教育尽自己一份力,人的精力就那么多,鱼和熊掌也不能完全兼得。

其实一直以来,张筑生心里对于国内的数学发展还是耿耿于怀,如果大家没有一个好的基础教材学习,中国数学界人才的地基就不牢靠。


资料图

张筑生觉得自己有很不错的文学造诣,又有丰富的讲课经验,他可以将深奥复杂的数学知识梳理的井井有条,再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讲解地深入浅出。

这种不算科研成果的活没有人愿意干,可张筑生接下了,作为一门基础教材,张筑生在编写上也是下足了功夫,他白天在学校授课,晚上回家后编写教材。

最后,他编写的《微分动力系统原理》成为了中国国内最早的研究生教材,研究生至今还在用这本教材上课。

廖山涛院士对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他赞扬了张筑生的知识面广,也说因为有了这本书,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了前沿的数学科学,有的学生专程回国听他讲课,看他的备课讲义。


资料图

在此后的五年里,张筑生又编写了《数学分析新讲》、《微分拓扑讲义》,教授陈天泉评价这套书的时候说道:“数学分析的书遍地都是,可是张筑生写的这套颇具个人特色。”

尽管张筑生呕心沥血做了这么多,甚至填补了国内数学基础教材的空白,可是这些劳动并没有给他带来职称或是奖金诸如此类更加实际性的结果。

因为耽误了科研的进度,导致他无法再进一步评选高级职称,因此,他依旧拿着自己的基本教师工资过日子,不过,他自己也不再放在心上,对他来说,能为国内的数学研究做贡献,就已经足够了。

天妒英才

就在这时候,命运的魔手再一次扼住了张筑生的咽喉,1991年9月,张筑生确诊了鼻咽癌。


资料图

在一天清晨,张筑生感到自己的鼻子有些异样,他以为是鼻炎在作祟,就吃了点治疗鼻炎的药,结果并没有好转。

张筑生怀疑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于是再次来到医院,要求医生给自己再做一个全面的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了,病理结果确诊了鼻咽癌,张筑生得知结果后表现的很平静,他心里还对自己的病抱有乐观的心态,毕竟鼻咽癌还在早期,并没有到完全丧失希望的地步,化疗他也挺得住。

都到这种地步了,他向身边的好友提起,自己心里唯一担心的还是自己生病以后身体会每况愈下,到时候没有精力再继续自己的研究可怎么办。


资料图

从此以后,张筑生与病魔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斗争,放疗、化疗,病痛不断的侵蚀他本就羸弱的身体,鼻咽癌的扩散速度远远比他想象中的更快。

很快的,鼻咽癌转移到了全身各处,他全身疼痛,下肢浮肿,胃肠道系统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鼻咽癌诱发了一系列并发症。

到末期他甚至因为结肠炎的折磨每天都在腹泻,而他每周都必须要进行一次讲课,为了完成这次讲课,他不得不提前一天减少食物的摄入,当天什么都不吃,就怕自己结肠炎发作在课上不停地想要上厕所。

而讲完课的他几乎虚脱,本来癌症病人的营养摄入就很差,这样对他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资料图

北京大学要求他在家里休息,立马住院治疗,可是这一要求遭到了张筑生的拒绝,他不愿意在医院浪费剩下的生命,他称自己是金刚不坏身,在医院耗着反而更快去世。

他返回学校,又担任起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国家队主教练,张筑生需要带领教中学生参加比赛,而这和编写教材的结果一样,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好多人都劝他,身体本来就不好,何苦又要将这副重担压在自己身上。

可是张筑生又做出了和当年一样的选择。

他说:“个人的名利和国家荣誉比起来不值得一提。”并且说:“这事儿总要有人干吧?我不干谁干?”

他觉得自己既然有能把基础教材写好,将复杂东西简单化的能力,对于中学生的教学更应该是十分在行。


资料图

于是,他拖着病体,查资料、设计考题,将名利这些事早就已经抛在了脑后。

皇天不负苦心人,张筑生在这五年中,五次征战国际奥林匹克赛事,和同学们同甘共苦,成功的五次都拿到了团队第一,其中六名选手连续三年都拿到了金牌,如此辉煌的成绩,让中国扬名在外。

而因为高强度的负荷工作,他也成为北京协和医院放疗时间最长、量最大的癌症患者。

张筑生的一生经历了无法想象的苦难,而据他的朋友回忆,他从未见过张筑生说过苦,流过泪。甚至在他临死的前一天,面对生死,他依然表现的十分淡然。

而2001年9月,张筑生已经完全走不动路了,一直到2002年,张筑生被几位研究生抬到了微分拓扑学的考场,这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监考。


资料图

他虚弱的身体苦苦支撑了整场考试,之后彻底的倒下了,2002年2月6日,这位伟大的博士教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光明日报》的头版头条报道了张筑生的相关文章,在社会上引发了极大的反响,各种悼念、吊唁纷沓而至。

文中提到了张筑生的品格,什么是张筑生的品格?不过是任劳任怨、脚踏实地,不过是甘愿奉献的精神,他一生扑在数学的长河里,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建造了一座巨大的丰碑。

他会永远地被人们记住,永垂不朽。

计算机天才魏延政,担任华为总裁年薪百万,后因癌症早逝,真是天妒英才吗?

说到魏延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天才,事业有成,家庭也是幸福美满,年纪轻轻就走上人生巅峰。说起他的成就,着实是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就像一颗刚刚燃起的新星,在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光亮。

许是他太过亮眼,太过优秀,优秀到连上天都嫉妒,想要把他留在身边,做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星。

病魔来袭

自古以来,天才多受磨砺,大都经历过非人的苦难,“天妒英才”这个词用于形容魏延政,着实是十分贴切。生活总是在你憧憬美好未来时,给予你沉重的打击。2011年2月,发生了一件让魏延政始料未及的事,他得了恶性肿瘤。

很多年前,魏延政的右脚上就长了一个小肉疙瘩,不痛不痒的,他也没太当回事。起初魏延政只是觉得,右脚无名趾上的小疙瘩有些许异样,然而过了几天,脚趾便越发的疼痛难忍,已经痛到夜不能寐的地步了。

无奈只得去医院检查,在得知拿到检查报告单的那一刻,他愣住了,一直沉着冷静的他,确实慌了。

恶性肿瘤这个检查结果无疑是给了魏延政一个沉重的打击,此时魏延政的妻子刚刚怀孕不久,他的妻子、孩子怎么办?本来满心期待着的孩子的到来,此刻变成了种种担忧。

自从检查结果出来之后,妻子挺着大肚子四处奔走,为他寻找这方面的专家,去医院便成了家常便饭。

正值壮年的他,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被医生告知要切掉一只脚,无法想象魏延政是怎么经受病魔的摧残的。尽管如此,他还是怀着一颗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接受病痛的折磨。

在准备截肢手术期间,他想了很多很多,脑海中浮现的一幕幕,如今看来是多么的珍贵。

考入北大

魏延政小时候家境并不好,尽管如此,父母对于他上学也是支持的,他对学习是那么的热爱,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小学开始,魏延政就是班上的尖子生,是老师的骄傲,是同学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是别人眼中羡慕的对象。魏延政很快显露了他在数学方面的天赋。

对于数学他极其的敏感,每次考试,数学基本上都是满分,学习能力超强的魏延政,学习新课程永远赶在老师的前面。他成绩优异,是学校里的“学神,”自小聪颖,说没有天赋是假的,但更多的是他辛辛苦苦,挑灯夜读,以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的。

在校时,他喜欢参加一些活动与比赛,还获得全国数学联赛的三等奖。高考过后,以魏延政的学习成绩上北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北大的校领导也早已听说过这么一个“人物”。

魏延政也曾纠结犹豫过,他自然是想上北大的,去外面看看更大的世界也是他的梦想,但是去北京就意味着他要离开家乡,远离自己的父母;还需要各种花销,有很多需要用钱的地方。他不想让父母再为自己操劳付出了。

犹豫再三,他还是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进了北大的计算机专业。在北大学校的这几年,魏延政在学习方面也没有丝毫的松懈,在大学期间,他的生活费全是靠自己挣得的,再加上奖学金,已经足够他生活的了。

在读计算机专业的同时,魏延政还修了经济学。毕业之后,魏延政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是在北京奥德软件公司就职的。

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还是想要继续学习深造。有了些许积蓄的他,去了新加坡,取得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就这样过了三年之后,魏延政取得了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

而后到了华为公司就职,也算是在华为公司扎根了,工作期间他十分认真,高效率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后被任命为华为无线营销部总裁助理,年薪高达百万。

截肢手术之后

截肢手术结束时,魏延政的妻子已经生了一个儿子,她不仅要时刻关注着魏延政的身体状况,还要照顾八个月大的儿子。魏延政曾说,他是幸运的,虽然只能有一只腿能走路,但妻子愿意当他的“腿”。

手术结束之后,魏延政需要进行为期近一个月长时间的断食,除了白开水之外,不管是辛辣的还是清淡的,通通都不能吃。为了阻断癌细胞的营养供给,不得不这样做,只要能饿死癌细胞,他什么都能做。

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爱,也使魏延政有着强烈活下去的欲望。即使他没了一只脚,即使他被病痛无情的折磨,可他依旧该工作工作,该生活生活,就像从前一样。

但又跟从前不一样了,他离开了华为公司,怀着不舍与失落;医生说他的病无法根治,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将会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离开自己的妻子与儿子。

于是他将自己剩下的时间都用来陪妻儿,他要让儿子感觉到父爱,渐渐儿子会说话了,他就每天与儿子聊天,给儿子讲睡前故事;魏延政从未对儿子隐瞒他的病情。

虽然有些残忍,但他不想要以后儿子因为找不到爸爸而伤心,因为没有爸爸而自卑。至于他能陪儿子多久?只要他在一天,就会竭尽所能的守护在儿子身边。

最后的时光

可他终究还是没有抵过病魔的侵蚀,每天钻心的疼痛,吃成堆难吃的药物,做各种检查。很难想象这是怎么都痛苦,他在无助又无奈中,与病魔抗争五年,去世那一年,魏延政也不过41岁。

突然想起他发的最后一条微博,说:朋友,你可曾想过,假如某一刻你的生命突然倏忽而去,你该给你最挚爱的人留下些什么?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是温柔的丈夫,勇敢的父亲。他在疼痛之余,安排好了妻儿以后的生活,给他们留下了足够的钱财,努力让妻儿在没有他的日子里过得更好。他教会儿子勇敢与坚强。

他依旧是那颗最亮眼的星星,用他的温柔为家人照亮前方的路,在天边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王晓琮14岁考上北大,一手带出数学梦之队,为何连职称都评不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孩子求学路上的先导,老师能够对孩子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一位好的老师将会使他的学生终身受益,来自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王晓琮就是好老师队伍中的一员。

他不慕名利,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讲师”这一身份在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细心教导每一位学生,可他却连职称都没有评上,这究竟是为何呢?

少年天才,14岁考上北大

如果说上帝给每个人的苹果都是咬过一口的话,王晓琮的那个应该是缺失的比较少,才让他拥有了过人的天赋。

但是“天才总是由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组成的”,王小琮从未因自己的天赋过人而有丝毫松懈,在学习上他一向保持着时刻不放松的状态。

他也深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遇到有捉摸不透的地方他会及时向旁人请教,这也加速了他的成长。

“苦心人天不负”,王晓琮在学习上付出的努力并没有付诸东流。在他十四岁那年,他凭借着自身的实力,成功考入了令无数考生心生向往的北京大学少年班。

14岁就上北大,这在王晓琮出生的那个小县城里是前无古人的大事件,王晓琮也因此被乡亲们大肆赞扬,他“少年天才”的名气也慢慢大了起来,成了当地人教育孩子的好榜样。

进入中国最高学府之后的王晓琮这里比自己有能力的同学大有人在,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始终保持着刻苦的学习精神,在学术上也是兢兢业业。

北大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强大的教学实力让王晓琮得到了飞速的成长,在四年本科期间,王晓琮在数学上的造诣也逐渐体现。

十八岁那年,从北大本科毕业后的王晓琮选择了在学术上继续深耕,他来到浙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优秀的人大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把自律和学习当成是习惯,王晓琮亦是如此。在研究生时期,为了顺利完成法国交流学习,王晓琮下定决心要学好法语,为此他背下了整整一部法语词典,由此不难看出他对学习的刻苦态度。

迈上教学之路,站在三尺讲台展风采

从浙江大学硕士毕业之后,王晓琮没有利用自己的才华去大肆赚钱,而是选择了一条自己一直想走的路——成为一名老师。

他来到哈尔滨理工大学担任数学讲师一职,他想要把自己的所学全部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这份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

王晓琮上课时从来不需要带教材,因为他早已将自己要讲的内容一字不差的印在了脑海中。因为多年的学习加上他本身的天赋,无论是线性代数还是微积分,他都可以轻松口算出正确答案,这让学生们佩服不已。

“名师出高徒”,在王老师的带领下,他的学生大都很出色。

在美国举行的数学建模大赛上,哈尔滨理工大学队伍几乎年年参加,美国方面只要一听说是王晓琮带队,就知道自己国家队伍只能力争第二名了,王晓琮在数学上的实力就是能强大到令美国人害怕。

虽然平日里也会和学生们嘻嘻哈哈,但是课堂上的王老师却是不苟言笑的,治学严谨的他眼睛里揉不下沙子,对学生常常是“严要求、高标准”。

在部分学生奉行“及格至上”的大学里,常常会有老师因为心软而放过学生,但是王老师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他的班里常常会出现有同学因为只考了59分而不得不参加不补考,这让学生们怨声载道,但是王老师对待数学的严谨态度又让他们自愧弗如,只能是心生敬佩。

淡泊名利,甘做哈理工“扫地僧”

按理说,像王晓琮这样真才实干的老师,应该是很容易出名的,但他却并不重视名与利,只是在哈尔滨理工大学默默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人们大概永远不会将一位穿着朴素,看起来就像是个邻居家老大爷的人和在数学界赫赫有名的王晓琮联系起来,可事实就是这样,王老师一生不注重名和利。

生活中,王老师一年四季都是两双鞋换着穿,夏天永远都是那双塑料凉鞋,冬天他就只有那一双黄色的胶鞋可以穿,在穿衣上的朴素并不是因为王老师生活拮据,只是多年养成的勤俭节约的习惯使然。

对于曾经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苦岁月,王晓琮始终没有忘怀,也因此他始终坚持节俭,甚至在食堂吃饭时,为了避免浪费,都会将盘子舔干净。

身为大学教师,工资应该不低,那么王老师这么多年挣的钱都用在什么地方了呢?原来是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了。

为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教育,王晓琮从工作以来就坚持资助贫困学生。

王晓琮在数学学科上的造诣自然不可否认,他的教学能力也属于一流水准,可令人奇怪的是他竟然没有评上职称,这究竟是为何呢?

原来是因为王老师一向热爱学术,只把心思都放在科研上,始终无意于参加评职称需要经过的繁琐过程,他也因此没有获得更加高级的职称,只是安安稳稳的做自己的数学讲师。

他对名利的不看重不只体现在评职称这一件事上,在他资助贫困生的事迹被外界知道后,曾有多家媒体想要采访他,可生性不爱名利的他直接拒绝,并直接对校领导放出豪言:“不接受任何采访,我只想好好教我的书,如果非要我接受采访,我就辞职。”

其高风亮节可见一斑。

三尺讲台,是王晓琮一生的追求。为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王晓琮做到了,他不仅仅教给了关于数学的专业知识,还用以身作则向学生们展现了何为“不慕名利,专心科研”的高风亮节。

王晓琮的一生,是奉献自我的一生,他将全部心血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和照顾学生之中,自己却没有贪图享受,其精神是值得人们高度赞扬的!

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但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却遭遇失败它给我

启示:决定一个国家外交成功或失败的因素是综合实力和国际威望的差异,以及外交上是否能够独立自主。
另外,巴黎和会后的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给我们的启示:
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只有更快更好的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更好的维护祖国的和平与安全。所以,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求采纳,不懂请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