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印度“第一邮报”网站1月13日文章,原题:日本正不动声色地钳制中国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对日本的七国集团盟友展开旋风式访问,最后造访华盛顿,试图加强这个岛国的国防能力,以此对抗中国。岸田影响了日本战后和平主义政策的转变,引起一部分人不满,他们提到日本拒绝侵略的宪法框架。但岸田的政策转变远不止推倒日本宪法,也远不止是对中国的公开威胁——以挑战区域内向中国倾斜的力量平衡。日本政府认为,在与中国的抗衡中它将需要其他国家。日本的政策专家认为,俄乌战事暴露了迄今被掩盖的地缘政治和外交问题:日本不能继续将经济与政治分开;与中俄的贸易不能再像往常一样。

这一主张的核心也是日本欲将自己的地位正常化的企图,它想成为另一个根据时代需要和长期地缘政治战略考量而武装自己的发达国家。可以说,日本正在改变自己的现状。

日本在军事“正常化”方向上迈出的第一步,是决定在2027年前将国防开支提高到GDP的2%,从而与北约盟友几乎持平。除了与英国和意大利合作开发下一代战斗机,日本还同意与澳大利亚扩大情报分享和军事合作。日本与美国最近更是将合作扩展到太空,美国宣布将在日本部署更好的部队。在英国,岸田的协议为两国在对方土地上部署军事力量铺平道路。



岸田文雄 资料图

不过,岸田的举动相当微妙,似乎并没有公开挑战中国,而是传递出一种信息,从而迫使中方采取行动之前三思。岸田的举动或许不算咄咄逼人,从而不至于扰乱与中国的力量平衡,却足以给中方带来麻烦。

日本是今年七国集团的东道国,可以预期会有很多东西被摆到桌面上,所有这些加上涉及印度的四边对话机制,日本很可能最终以这样的方式包围中国。(作者悉达多·拉伊,陈俊安译)

台湾《联合报》1月15日文章,原题:日美反中潮的挑战岸田在访美时表示,日美和欧洲须共同对付中国。日前,日本宣布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集结,一反战后和平主义的主流思潮。这将使日本2023年的国防预算增加20%多,达到创纪录的500多亿美元。日本还正大举采购巡航导弹。

新年的美中局势,经由日本的搅局与美国的两面手法,必定跌宕起伏。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开展,以及上合组织及金砖国家组织的扩员,特别是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关系的强化,大陆的内需与外需出现联动。西方国家必定要与中国大陆改善关系,以降低俄乌战争带来的负面效益,现在法澳均已表态。西方对中国的态度,势必色厉内荏。而依照惯例,意识形态与战略规划,多半还是要让位给实际的经贸利益,可见追随美国的代价确实昂贵。(作者汤绍成)

延伸阅读:

牛弹琴:日本送上3份投名状美国大喜 中国要小心了


拜登和岸田文雄

日本的这个动向,中国要小心了。

就在中国春节前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去了美国。与以往日本首相去白宫拜码头不同,这次可以说,岸田是带着三份投名状去的美国。

第一个投名状,就是日本的军事化。

在与岸田会面时,拜登就夸奖日本:"在日本历史性地增加国防开支和新的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上,我们正在使军事联盟现代化。"

很简单,按照岸田的计划,日本军费将翻一番,达到日本GDP的2%,军费之高,超过除美国以外的所有西方国家。而且,日本还要大批量采购可打击1000公里外船只或陆基目标的导弹。

这是什么意思?

日本正在寻求进攻性武器。而且,以前日本是美国的后勤基地,是帮凶;但现在,日本将是美国的开路先锋,是打手。



拜登和岸田文雄

第二个投名状,不断抹黑中国。

大幅增加军费,总需要理由。日本的理由,一是朝鲜,二是俄罗斯,但更主要的还是中国。

在拜登和岸田文雄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就对中国各种指手画脚,认为中国对国际秩序构成了威胁。而之前美日外长防长“2+2”会谈,则公开指责中国为最大战略挑战。

这次在访问美国之前,岸田还去了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去一个地方,都大谈中国威胁,各种抹黑、妖魔化。

以前美国公开指责中国,日本多少还比较委婉;但现在的日本,似乎比美国还美国,死磕中国,认定中国是最大威胁。

第三个投名状,拉帮结派反对中国。

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演讲中,岸田说得相当直白。他宣称,中国对国际秩序有一些不同的愿景和主张,这是日本和美国“永远无法接受的”。

岸田文雄宣称:“中国需要做出一个战略决定,即遵守既定的国际规则,承诺不能也不会以违背这些规则的方式改变国际秩序。”

他还宣称:“日本、美国和欧洲绝对有必要团结起来,以应对我们各自与中国的关系。”

什么意思?

就是日本、美国、欧洲要一伙对付中国。



拜登和岸田文雄

所以,这次在英国,岸田文雄和苏纳克签署军事协议,日本和英国可相互在对方国家驻军。日本军队去英国干什么,我们且不管。但英国军队到日本想干什么?大家都懂的。

以至于西方媒体普遍认为,这明显针对的就是中国。

按照这次的美日联合声明,美日将全面合作外,还要加强美日韩的安全合作,加强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此外,美日还要加强与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合作,“确保四方国家继续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

你相信这是向善的力量吗?

这三个投名状一送,美国果然大喜。

岸田是拜登2023年在白宫接待的首位外国领导人,拜登见面后更是各种搂肩秀亲密,以至于岸田都有点受宠若惊。

当然,美国也有承诺,美国"充分、彻底、全面地"致力于美日同盟,更重要的是致力于保护日本,包括核保护。

美国还承诺,所谓的《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即美国对日本的保护,也适用于我钓鱼岛。

古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卧榻之侧的日本,尤其最新的动向,中国确实要小心了。



拜登和岸田文雄

最后,几点看法吧。

1,日本正在重新军事化,而且寻求进攻性武器,一个拥有强大进攻能力的日本,一个不再受和平宪法约束的日本,我们必须警惕,周边邻国也必须警惕。

2,日本要扩充军力,动不动就拿周边邻国说事,现在主要矛头更公然对准中国,一再指责中国是头号威胁,这样的日本,越来越不像一个友善的邻居,中日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3,更让人警惕的是,日本将自己绑到美国战车上,更鼓吹美日欧共同对付中国,并在台海等问题上动作频频,这不仅不是一个友善邻居,而且是在公然挑衅。

4,岸田文雄这么做,有国内政治的考量,支持率低迷,于是将中国设定为假想敌,大打民粹牌。但本质上,日本无法接受中国的崛起,于是各种使袢子,甚至不惜重新军事化,试图武力遏制。

5,当然,日本胆子越来越大,也离不开美国的默许、鼓噪甚至怂恿。前面也说了,以前日本是美国的帮凶,现在日本是美国的打手。美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6,梅德韦杰夫讽刺,岸田现在是美国的仆人,应该回国剖腹自杀。但日本毕竟是日本,美国重新武装日本,谁又能保证,若干年后,美日不会翻脸,日本不会反戈一击?这个世界,很多事,谁又说得准呢?

7,但对日本的这个动向,我们还是要冷静,战略上肯定藐视,70多年前日本都办不到的事情,70年后日本更办不到;但战术上必须重视,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当然,一个蹿前蹿后的二狗子,虽然不厉害,但却真的很讨厌。

日本拉拢蒙古对中国有多大威胁

此访意在强调和中国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对中国进行牵制,日本和中国围绕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持续对立。为此,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在以中国的周边国家为中心,开展对华包围网外交。但倘若对中国产生过度刺激,改善中日关系恐将遥遥无期。 高峰军事观察认为,在中日关系因为岛屿之争而持续紧张的时候,安倍的外交包围圈战术只能被看作是一种国内政治自救式的挣扎而已。目的或许只有一个,就是在民主党野田政府失败战略基础上毫无建树的现实环境下,对日本国民一个我在积极努力的印象交代而已。对蒙古的拉拢也是建立在美国与蒙古战略的基础上,所以称得上毫无新意可言。而美国做不到的,对日本来讲更是比登天还难。 之前对于美国拉拢蒙古的战略笔者已经分析过,定义是象征性大于实质意义。因为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的安全、经济以及外交大方向。蒙古内心可能有摆脱中俄传统影响的局面,在中美俄三国之间建立新的平衡。但是夹在中俄之间的内陆国的现状,基本上决定了美国施加战略影响的难度,而蒙古经济无论在输入还是输出上都离不开中俄。日本相比美国的手段更是单一,只有金元经济手法一条路,下场也基本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无论安倍如何渲染包装,对此日本国内媒体及战略分析人士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安倍可以学习美国插刀子战术,但是对后果的承受力却远不及美国。应该说中俄对美国还是有所忌惮的,但对日本就未必会手下留情了。日本媒体只是单一的考虑了安倍拉拢蒙古外交战术对中日关系的伤害,而近代史告诉我们,苏联和俄罗斯对蒙古的政治军事影响力要远大于中国。安倍先访问蒙古再访问俄罗斯的外交战术,会让人觉得日本有和俄罗斯谈条件的要挟意味。在中俄相谈甚欢的时候,日本玩一枪两个眼的小聪明就是找死,看来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巡航日本全岛的密度和次数还不够啊。 日本媒体认为,安倍似乎想通过加强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增加伙伴数量来打破僵局,但这种外交战略也可能招致中方反弹。这似乎低估了中国的耐心和蒙古人民的智商,相信蒙古真要站队也不会选择做小日本的伙伴。安倍月底访问蒙古有何成效还有待观察,实际上这句话也是抬举日本安倍政府了,因为从澳大利亚外长的公开表态来看,已经注定了安倍在做劳民伤财的无用功。连同在美国羽翼下的澳大利亚都搞不定的日本,如何搞定条件更复杂的蒙古国呢? 澳大利亚外长卡尔日前认为,针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的建立由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组成所谓的四方集团,来推动海洋民主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卡尔明确表达不支持的立场。他说,澳大利亚无须在美国、中国之间做选择;澳大利亚拒绝任何遏制中国的想法。高峰军事观察认为,卡尔的表态严重伤害了日本安倍政府的自尊,因为四方集团构想是日本提出来的,但是在澳大利亚眼里却只有他们国家在中美之间的利益选择,这让自满自大的日本安倍政府情何以堪。 蒙古与澳大利亚相比,无论在战略地位还是国家实力上都相差太远。要说拿来威胁中国可以说是天方夜谭。说句不中听的话,有朝一日中俄如果翻脸那才是凸显蒙古战略地位的时候。但那是中俄之间的事与日本没有一毛钱关系。而蒙古与澳大利亚的共同点却与中国现实相关,也决定了蒙古无法做出任何对中国不利的战略选择。那就是蒙古与澳大利亚一样都是中国需要的资源型国家,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会给他们带来不菲的资源出口红利。但在出口通道上蒙古却没有澳大利亚那样更多的选择。所以不安分的安倍你还是省省力气吧。

施洋:日本是怎样对中国“欲亡其国,先灭其史”

提到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暴行,国人首先想到的通常是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等,但我们同样不应忘记,日军在烧杀奸淫之外,还对中国文化万般蹂躏。所谓“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日本深谙其道,所造成的伤痛至今仍未平复——

就在不久前中国东南某省所谓的“反对课纲微调”运动中,还有自称“公平”的青年高呼:“毕竟当初是签约,台湾才变成他们的……在殖民这件事情上,他们是有一个法律条文存在的。我想对大家来讲,这是比较公平的事实。”仅此一例,便足见日本文化侵略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是多么深重!

毁灭新文化

1932年1月29日,即“一·二八”事变次日上午,日军飞机从“能登吕号”水上飞机母舰起飞,向上海宝山路上的商务印书馆总厂投弹,尽管投弹数量不多,但很快引燃了厂内的纸张等大量易燃物品。位于宝山路的总管理处、编译所、四个印刷厂、仓库、尚公小学等皆中弹起火,全部焚毁,火势冲过马路,波及东方图书馆。

2月1日上午,日本浪人潜入东方图书馆纵火,直至傍晚,造型新颖、时为闸北最高的5层大厦焚毁一空。30多年收集所得的大量中外图书,积累多年的全部中外杂志、报章,极其珍贵的省、府、厅、州、县地方志及编译所所藏各项参考书籍与文稿均化为灰尘。

日本驻上海第1遣外舰队司令官盐泽幸一海军少将说:“炸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

传统文化典籍被毁令人痛心,但盐泽的着眼点落在“文化机关”上,可见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商务印书馆创建于1897年,到1932年,规模已超过包括日本在内的远东地区、甚至整个亚洲的所有出版企业,可与世界上任何大型出版社相媲美。当时,商务印书馆在上海闸北一带占地80余亩,有员工4500多人。30年代,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物占全国出版物的52%,其中教科书占全国教科书总量的60%以上。商务印书馆被誉为“东方文化之中心机关”。

在学习西方的环境下,商务印书馆着力翻译介绍外国名著,其中以严复所译的《天演论》等八种影响最为深远。这些外国名著对开启民智、启蒙思想、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早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日本对中国此时顽强的文化抵抗恼怒不已,而商务印书馆作为这其中的代表,更是成为了中国当时新文化的象征。

正因如此,大名鼎鼎的商务印书馆才会在“一·二八”事变后第二天就成为日军重点的空袭对象。当时日军将轰炸印书馆视作重大战果之一,日本在事变后发行的题为“上海战迹”的“军事邮便”中,至少有一张是当年上海闸北商务印书馆被炸坍塌的惨状。

被轰炸后的商务印书馆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日军全面入侵上海租界和香港,原本已经转移到上述几地开始重新生产的商务印书馆再次遭到打击。随着香港沦陷,商务印书社“影写版车间、纸栈房及油墨间中弹燃烧,房屋全毁,物资全部化为灰烬”。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后,工厂、分管、西环栈房全被查封。“财产损失极为严重,机器被运走120余台,铜模几十箱,铅字无算,栈房数百万册书籍和纸张一无幸存。”随着上海租界、香港和北京失守,商务印书社的主要厂房、机器和原料都无法使用。

不仅如此,商务印书馆于1932年8月重新开业后,再次接到了日本人投来的恐吓信。原文如下:“尔中国败孔道,立学堂,读些国语、三民主义,兴立共和,打倒帝国主义,恶劣之道行于天下,腐败尔国青年子弟,敌我日货,使我损款,修尔吉海,绝我南满。尔馆独销学校之书,印些腐败之物。上海毁烧尔馆,尔书馆还是恶习不改,仍印三民之书、党部之语。我国不忍旁观,所以毁尔书馆,今若不速改恶习,我军到处,是商务印书馆尽烧毁。我日国有言在先,那时莫悔。尔国若立颂道,读孔孟之书,不敌我日本之货,仍是好国。若不然,我日本虽小,将决一死战。”

从恐吓信里不难看出日军空袭商务印书馆的直接原因:共和反帝是抗日斗争的思想基础之一,引起了日本的疑惧。正是有了新文化的“启蒙”(当然还有帝国主义暴行本身的“教育”),鲁迅笔下那种麻木的、喜欢看杀头的中国人越来越少,如果他们都奋起抵抗,以日本的国力、人力,最终无疑将走上败途。同时,信中将所谓“孔孟之道”与三民主义、共和反帝等进步思想刻意对立,一方面使部分中国人拒斥新思想,另一方面标榜日本尊重中华传统,这也体现出某些日本人仿效满清入主中原的幻想。

这种对中国人自我启蒙的担忧,导致了日本在对待商务印书社这样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代表时,不吝采取最极端的手段加以剿灭。在1932年和1941年的两次对商务印书社的“扫荡”中,全国近40家商务分馆中有34家及各地工厂被日军轰炸、查封,机器设备大部分被损坏或掠走;“一·二八”事变中,日本没收了其出版的462万册图书,销毁了出版部全部的出版记录卡片;1941年后,更是有1520万册图书在几天内被查抄。日本宪兵只要看到“苏联”、“日本”、“国难”等词语,不论内容为何,一律抄没。

掠夺旧文化

消解新文化,阻止其激发中国民众,只是日本人在文化方面的第一招。受到中华文化长期影响,日本对中国的古代文明及其成就,大多数时候还是相当渴望的。不过由于近代日本的强大和中国的衰落,这种对中国文化的向往最终以一种可怕的方式展现出来,那就是掠夺。

“九·一八”以前,日本人在我国调查古代遗迹遗址和盗窃文物的事例就不下几十起。例如1905年东京大学的鸟居龙藏在辽东半岛及东北地区进行调查和盗掘,一直延续到1911年;1928年5月3日,日本出兵侵占济南,强行将济南附近临淄县龙泉寺的2尊北齐石佛、2尊北齐菩萨雕像和2块石碑运往日本;1933年,日本山中商会的老板山中和北京分店经理高田勾结北京古玩奸商倪玉书,对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的石雕进行肢解、劫掠……

日军侵占东三省后,对当地中国文化的掠夺更加直接。一些日本考古团体、大学研究机构及个人随之而来,进行“考古调查”和盗掘,有些盗掘甚至在日军的直接保护下进行。

1931年至1934年,日本人原田淑人等领导的考古队,盗掘了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镇的原渤海国都城上京龙泉府遗址,其中宫殿遗址6处、古寺遗址1处,陵墓遗址1处及禁苑、外城遗址数处,劫走一批珍贵文物。

1937年夏,原田淑人、驹进和爱带领考古队,以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名义,盗掘了元上都遗址(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劫走一批出土文物,入藏于东京大学考古学研究室。同年,黑田源次盗掘了抚顺大官屯辽代瓷窑遗址,劫走大批辽瓷标本。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日本人的盗掘活动向我国南方发展。1938年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了《江南踏查》报告,序中写道:昭和十二年(1937年)南京陷落,为了适应时局的发展,急需快速向中国派员进行学术调查以及古文化遗迹的发掘。为此,1938年5月庆应义塾大学派了三个“学术旅行队”,一队由大山柏率领赴北京、彰德、大同方向;一队由柴田常惠率领赴中国中部;第三队是松本信广等赴中国江浙地区。

该报告书详细记录了松本信广、保坂三郎、西冈秀雄,于1938年5月从东京出发,到达南京后,在日军的护卫下,“调查”劫掠了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古物保存所、六朝墓、西湖博物馆,挖掘杭州附近古荡石虎山遗址以及吴兴钱山漾遗址等活动。报告书中附有松本“旅行队”活动的照片,在发掘现场,日军荷枪实弹站在周围警戒,如临大敌,充分暴露了他们无视中国主权、肆意盗掘的丑恶嘴脸。

报告书的最后一部分是这次江南调查劫获文物的目录和实物照片,共计129件,其中不少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如有孔石斧、玉戚、战国蟠螭纹有盖鼎、商周青铜戈、汉唐铜镜、良渚文化黑陶杯、汉代陶奁、女陶俑、越窑青瓷四耳罐、蚁鼻钱、五铢钱泥范、太平天国“天朝南昌宣抚使韦”印等,这些珍贵文物全部被劫往日本,入藏于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

如在南京,自1938年3月起,日本上海派遣军动用367名士兵、220名特工人员,抓来830名中国人当苦力,劫掠南京图书文献。参与其事的还有满铁调查部、东亚同文书院等机构的工作人员。被劫掠的单位包括中央研究院、中央图书馆、省立国学图书馆等。被劫走的图书共计88万册,比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帝国图书馆藏书还多3万册。这些图书文献,日军用卡车搬运了310辆次才搬完,后来全部被劫走。不但公家图书遭到劫掠,一些私人藏书家的古籍善本亦遭劫掠,如南京有名的私人藏书家卢冀野、古筱轩等,他们收藏的名遗善本,或被劫走,或被烧毁。此外,中央图书馆移藏香港冯平山图书馆中四库全书等珍本也被劫运日本。据1946年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公布的数字,八年抗战中,被日军抢劫和焚毁的南京图书,总计达1815箱、2859套、148619册,其中不少是极为珍贵的古籍善本。

据国民政府教育部1938年底统计,中国抗战以来图书损失至少1000万册以上。1943年前,美籍人士实地考察,估计中国损失书籍在1500万册以上。

中国大量的博物馆也被侵华日军炸毁或劫夺,如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两批文物被劫,北平研究院在宝鸡发掘所获文物分藏北平部分被盗300多件。日伪先后从故宫博物院运走铜缸66口、铜炮一尊、铜灯亭91件等。更可恶的是,1942年伪北平市署搜刮故宫金缸的金屑,供日本侵略军用,简直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博物馆文物藏品大量被劫,对中国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

据1946年中国代表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大会递交的一份材料说:“全国博物馆,战前计有37所,工作人员110人。战争起后,故宫博物院所藏之文物珍品多迁至四川贵州各地妥藏。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亦迁四川李庄继续筹备。各省设立之博物馆则以战事影响,大多停办。1944年统计,全国仅存博物馆18所。”幸亏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不少文物珍品及时南迁,否则后果将更不堪设想!

与此相应的,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话语权、解释权上的掠夺。南怀瑾在其《楞严经讲座》中提到,“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外国的学者、日本的学者有意地污蔑中国文化的传统,认为许多都是假的。尤其日本人很厉害,譬如说,认为我们的老祖宗尧、舜、禹,这些历史上的圣帝根本没有这个人。尧是个香炉,拿土做的腿翘起来的香炉,舜是个蜡烛台,庙子上插蜡烛的,禹是个大爬虫,在地上爬啊爬,把黄河长江爬出来的。人家有意污蔑我们的文化,是为了侵略。然后讲孔子呢?孔子——日本人!苏格拉底——日本人!好的都是日本人……”这种文化上的篡改与取而代之的妄想,正是日本对中国文化全面掠夺的重要证据。

建立殖民文化

除了对中国新旧文化的破坏,日本还竭力试图在占领的中国领土上推行自己的一套文化,即所谓的“皇民化教育”。早在“九·一八”事变以前,日本早稻田大学负责管理中国留学生的青柳笃恒就说:“多培养一名支那青年,也就是日本势力向大陆多前进一步。”当时“关东州”掌管学务的关屋贞二郎露骨地说:“新领土的教育方针,也就是统治方针。”

1932年“伪满”《建国宣言》中即宣称:新国家建设之旨——以顺天安民为主。1933年8月颁布的《满洲国指导方针要纲》,规定“伪满洲国”的教育“必须着眼于启发满洲国民自觉认识该国同帝国密不可分之关系,培养确保东亚和平之特殊的自尊心和五族共和之思想”。1934年刊行的《满洲国文教年鉴》指出:“今我国家以王道为施行教育之方针。”

日本在中国东北推行奴化教育,泯灭东北人民的祖国观念、民族意识和反抗侵略的精神。他们向学生灌输“日满亲善”、“大东亚共荣”等法西斯思想,把日语列为“国语”,就是为数不多的历史、地理课,内容也被篡改歪曲得面目全非,以使中国学生忘记自己的祖国;并且用愚民政策降低中国人的文化知识水准,从实用主义出发片面地强调职业教育,培养为日本侵略所需的劳动力。

日本特别重视对中国人普及日语,因为“日语学习带有潜移默化同化东北民族的特殊意义”。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日语学习的课时超过其他任何学科,如公学堂的日语课时从每周6学时增到每周8学时。同时还规定:学校的日常用语全部用日语,如发通知、背诵、操练、口令、上学问好、下学再见等都不许说汉语。为强化日语学习,在高等公学校和公学堂高年级,除“满洲国语”这一门课用汉语外,其他课程全用日语,如历史、地理、修身、算术、珠算、唱歌等等课程,不准用汉语。学校聘请的教师,绝大多数也为日本人。

伪满洲国协和会发行的日语书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日占区进入战时状态,日本又在日占区推行皇民化教育政策。

日本殖民当局向中国学生进行“朝会教育”,即感谢皇恩和效忠日本天皇的教育,要求中国学生每天早晨集中在学校操场上,宣读日本天皇诏书,升日本国旗,唱日本国歌,面向东方遥拜日本天皇。

同时,日本侵略者还向中国学生进行“仪式教育”和“敬神教育”,要求中国学生注重日本节日的庆典。日本殖民当局把“天照大神”奉为“元神”,在东北各地的神社和纪念塔中供奉,要求中国学生按祭日前去参拜、祈祷。如每年每月8日要到旅顺白玉山的“表忠塔”(现已改为白玉山塔)、大连中央公园(今劳动公园)的“忠灵塔”(此塔已拆除)进行参拜。封建礼教成为日本侵略者奴化中国人的精神工具。

日本人安藤基平在《满人教育的使命和价值》一书中更是露骨地说:“对中国人的教育,首先要扮成神的使者,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到中国来拯救不幸的民族。通过教育取得中国青年的信任和理解,坚信与日本互相提携共建王道乐土。”安藤还直言不讳地表明,日本之所以大肆办学校,是“要从语言上打开缺口,让中国学生学会日语,再让他们作媒介以影响他们的父兄,减少他们对日本的仇恨,使他们从感情上同日本接近,感谢日本人,这样,从大连到满铁附属地,然后普及全东北,这对日本在东北的利益是无法估量的”。

镇压新文化、掠夺旧文化,用殖民地文化和所谓“皇民化”来取代中国文化,可谓是日本侵华期间“文化战争”的“三板斧”,招招致命。这种系统性地对中国文化的破坏与蹂躏,甚至比军事行动本身,更能体现日本帝国主义的勃勃野心。

日本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

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打乱了日军的侵略部署,迫使日本法西斯不得不多次推迟南进时间。加上石油短缺,不惜冒险一掷,炸掉美国珍珠港。

1939年,日本拟定了两个作战取向,分别为“南下”“北上”两个作战计划。日本起初看重苏联丰富的战争资源,拟定了入侵苏联,占领西伯利亚。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按计划,向位于中蒙边境海拉尔以南200公里的诺门罕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大规模试探性战略进攻。双方动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和先进军事装备,在杂草丛生、沙丘连绵起伏的荒原上进行了一场长达4个多月激烈的交锋。日本由于军事思想和战术技术落后,遭到了自日俄战争以来首次最惨重的失败。

“北上”吃了败仗后,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就掉头策划“南下”,夺取更大的战争资源(石油)等,以便日后吞并世界储备后继资源。

南洋,当时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这就给日本南下的计划增加了困难。同时由于日美两国奉行完全对立的东亚政策,日美在东亚必然发生利益碰撞。

1940年春夏南进论在日本有过两次高涨。从1940年春夏南进论的初次高涨到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其间一年有半。日本迟迟不敢对美开战,多次取消或推迟南进的预定时间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打乱了日军的侵略部署,迫使日本法西斯不得不多次推迟南进时间。加上石油短缺,不惜冒险一掷,炸掉美国珍珠港。

扩展资料:

袭击珍珠港的目的是为了(至少暂时)消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主力。袭击珍珠港计划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本人认为一次成功的袭击只能带来一年左右的战略优势。

从1931年开始日本与中国交战,此前日本占领了满洲。从1941年1月日本开始计划袭击珍珠港以取得战略优势,经过一些海军内部的讨论和争执后从年中开始日本海军开始为这次行动进行严格的训练。

日本在中国、东南亚的战争,遭到了美英中荷四国对日本的石油禁运和经济制裁。日本无法消灭和占领美国,他需要通过局部战争的胜利,让美国做出让步。

参考资料:-偷袭珍珠港

中国对日本为什么还抱着幻想呢?小小的岛国

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的实力还不够强大。我们读书那会给我们讲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官告诉我们,中国军队只有一个陆军依仗人数的优势可以跟岛国对抗一下,真打起来海军和空军很难保证对岛国的优势,而未来的战争多数都是靠海军和空军来决定战役的胜负的。还有老美的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虎视眈眈的注视着,一旦爆发战争美国必定会第一时间介入,打着“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的幌子对中国宣战。
中国从来就没有对岛国报过幻想,只不过是想先稳住岛国,让他们不要做太过分的事情,等时机成熟,就由不得他们胡搞乱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