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当前群众户外游玩,祭祀、燃放烟花等活动频繁;节后复工复产工况用火、春播春种农事用火逐渐增多;冬春季降水偏少天干物燥,可燃物易燃以及春季风力偏大风向多变等因素叠加,森林防灭火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1、保持“紧”的状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2月1日全市将进入高火险期,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清绵阳森林防灭火工作的严峻形势,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不可有丝毫松劲懈怠和麻痹大意,时刻绷紧森林防灭火这根弦,聚焦聚力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全力抓好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坚决防范森林火灾发生。
2、落实“严”的要求,不断强化防火责任。
各地各部门坚决执行2023年森林防火令,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全面落实属地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生产经营管理单位主体责任。
以林长制为依托,各级“包保领导”要认真对照“三清单一承诺”,深入基层开展扫码督导工作,层层传导压力、压实任务,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
3、做足“防”的功夫,严防死守管住火源。
要抓实火源管控,聚焦元宵节、清明节等重要时段,管好重点人群,做好巡查巡护工作,落实防火检查卡点制度,对进山人员要重点盘查火源,把握规律特点,要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全力以赴,坚决把火患控制在山下、林外。
要抓实隐患排查,持续聚焦重点目标、重要设施,突出抓好林区输配电设备、油气管道、祭祀场所、施工单位等高危区域排查整治,严格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动态整改清零,消除隐患降低森林火险等级。
要抓实宣传教育,推动防火宣传进林区、进村庄、进学校、进家庭、进景区、进企业、进寺庙、进施工现场等活动,加大森林防火常识和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形成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4、夯实“灭”的基础,全力提升处置能力。
要加强预警会商、预测预报和值班调度,全时值守“火情监测即报系统”,严格落实10分钟接报、2小时热点核查反馈要求。
要熟悉预案流程,落实力量前置,强化物资保障,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领导要立即赶赴现场处置;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扑火人员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三先四不打”,科学指挥调度救援工作,快速高效处置。
森林高火险期是什么时候
法律分析:明确森林防火期。2022年全省森林防火期为1月1日至5月31日,其中2月1日至5月31日为森林高火险期。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可结合辖区实际,延长森林防火期和高火险期,向社会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森林防灭火指挥机构备案。
划定森林防火区。森林防火区、森林高火险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划定,并向社会公布。
适时发布禁火命令。森林防火期内,预报有高温、干旱、大风等高火险天气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适时发布禁火命令,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对可能引起森林火灾的居民生活用火应当严格管理。
严格野外火源管控。森林防火期内,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严禁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吸烟、烧纸、烧香、点烛、燃放烟花爆竹、点放孔明灯、烧蜂、烧山狩猎、使用火把照明、生火取暖、野炊、焚烧垃圾及其他野外非生产用火;
(二)确需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生产用火的,应当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提交用火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明确现场责任人的前提下组织实施。在森林防火区内进行实弹演习、爆破等活动的,应当经省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三)按规定在林区要道、国有林场林区、各类自然保护地、景区等出入口设立检查站和森林防火警示牌,设置“防火码”。凡进入森林防火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扫码登记,接受防火检查,主动交出火源由检查站代为保管,严禁携带火种或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森林防火区。火车、机动车等司乘人员严禁在森林防火区丢弃火种火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六条 国家以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对公益林和商品林实行分类经营管理,突出主导功能,发挥多种功能,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
第七条 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大公益林保护支持力度,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指导受益地区和森林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等方式进行生态效益补偿。
第八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规定,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森林保护和林业发展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