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7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自2023年2月3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震荡运行,按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2月17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2月3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相比,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此前通知

山东省成品油价格调整(2023年2月3日)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调价信息,自2023年2月3日24时起,我省汽油、柴油最高批发、零售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10元和200元。调整后我省各标号汽、柴油最高批发和最高零售价格及有关事项见附表。

山东省成品油最高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表

备注:

1.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供国家储备用汽、柴油(国标VI准品)价格分别为每吨8935元和7900元。供渔业、林业、农垦用汽、柴油供应价格暂按供国家储备用油价格执行。

2.表中所列价格为国VI标准的汽、柴油价格。

3.车用乙醇汽油最高零售价格按照同标号汽油最高零售价格执行。

4.表中价格包含消费税、增值税以及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5.其他相关价格政策按国家发展改革委《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和我省现行价格政策规定执行。

成品油仍在地板价 发改委:本次汽柴油价格不调整

3月31日讯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官方获悉,截至3月3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和《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将全部纳入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全额上缴中央国库。
由于近期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平均水平跌破每桶40美元下限,国内成品油价格将大幅下调至每桶40美元水平。按照规定,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调控下限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纳入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主要用于促进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及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等方面,不是直接留给企业成为收入。
综合多方面因素,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供应过剩将影响国际油价二季度在每桶40美元的“地板价”下方徘徊。
截至3月31日,今年共有6次调价窗口期,其中2月4日、2月18日、3月17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截至本次调价,汽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1850元,柴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1780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期油价什么时候调整

新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已于9月21日开启。
下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在10月10日24时开启。
油价调整窗口开启时间是两周一次,本轮油价是涨跌,要看油价调整前两周的国际油价涨跃幅度是否达到上涨或下调的规定。
成品油油价具体生成机制是: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平均原油价格+成本+适当的利润率,来确定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
当国际原油价格在40美元/桶-130美元/桶区间波动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但如果成品油调价幅度低于50元/吨,不作调整。
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于130美元/桶,国内油价也达到最高限价,不再上调;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国内油价也达到最低限价,不再下调。

或将继续上涨!本轮油价调整窗口将12月17日24时开启

作者:郑慧

按照国内成品油调价的规则,新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将于12月17日24时再度开启。根据综合原油变化率处于正值运行且对应的油价预测涨幅远高于50元/吨的调价标准,也就表明这次油价要大幅上调。据监测到的数据显示:截止国内第8个工作日,综合原油品种变化率为正值3.97%,对应的油价预测上调约125元/吨,比前一个交易日涨幅拉宽了10元/吨,如当前预测属实,那么这次调价将会是年内第7次油价上涨。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2021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42美元,涨幅为0.90%,收于每桶46.99美元。

这次是今年来第23次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就目前情况来看,如今这个跌势已经止住,重新恢复上涨的趋势,本周成品油上涨无疑,所以大家提前做好油价上调的准备。另外,今早收盘国际油价又涨了,受此影响,今天油价涨幅继续上涨10元/吨,以目前超过120元/吨的油价涨幅来说,2天后油价肯定是上涨。

据了解,受到利比亚、阿联酋原油供应量增加影响,欧佩克11月原油产量环比增长75万桶每天,达到2531万桶。值得注意的是,利比亚增产和OPEC内部减产配额的矛盾,对油价造成的下行压力仍然存在,未来可能会造成市场的短期波动。(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