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蔡迩一
据新华社报道,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按照惯例,每年4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是全国两会之后中央层面讨论经济工作的重要会议,被外界视为是市场理解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
这次的政治局会议提出,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但同时强调需求和内生动力不足。
措辞变化
本次会议,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作了最新判断。
视频截图
会议提到,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新华社稿件截图
划重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
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措辞有了明显变化。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那次会议提到,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
新华社稿件截图
措辞变化的背后有数据支撑。
今年4月18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发布会上在提到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时,用了“开局良好”四个字。
他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
4月19日,在谈到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时,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概括为“需求扩大、供给恢复、预期改善”。
虽然三重压力得到缓解,但当前经济仍然存在阻力。
4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指出: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平急两用”
这次会议再度强调了“房住不炒”。
会议指出: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
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
其一,“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一直是住建部方面的重点工作。
今年1月,住建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的发展阶段,提升住房品质、让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是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他还提到,“对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例、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对购买三套以上住房,原则上不支持,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
同时,他提到,以“慢撒气”的方式,稳妥化解房企资金链断裂风险。重点是增加房企开发贷、并购贷和购房人的按揭贷,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第二,这次会议还提到,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视频截图
这是中央层面的会议首次提到“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平急两用”设施建设现场会在北京市平谷区举办。
据国家发改委披露,当时,农业农村部、国家疾控局等7个部门,国家开发银行,广州、成都、西安等21个超大特大城市及所在省份相关负责人参加,有关城市作经验交流。
那次现场会提到,“平急两用”型设施,平时用作旅游、康养等,重大公共事件突发时立即转换为隔离收治设施。建设改造一批“平急两用”的民宿和酒店、储备一批单体大型方舱医院、升级一批应急医疗服务点。
上述现场会还特别提到,严防资本无序渗透,严禁破坏生态环境。
促消费、稳就业
促消费、稳就业是本次政治局会议经济工作部署重点领域。
4月1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研究起草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
孟玮说,“主要是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拓展农村消费等重点领域,根据不同收入群体、不同消费品类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会议还提到,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
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到了不少针对性的措施,比如:
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要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另外,政知君还注意到,4月以来,连续两场国常会重点部署稳就业工作。
4月7日召开的国常会强调,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已进入关键阶段,要不断优化完善相关稳就业政策,加大对吸纳高校毕业生数量多的企业的政策、资金支持,深入实施“三支一扶”等计划,推动应届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4月14日召开的国常会听取了“当前就业形势和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的汇报”。会议指出,在保持稳就业政策总体稳定的同时,有针对性优化调整阶段性政策并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积极表态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本次会议在扩大内需、新能源、平台企业等领域有积极的表态:
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
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
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
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
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
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
要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改革开放先行先试。
会议还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大兴调查研究,奔着问题去,切实帮助企业和基层解决困难。
资料 |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从“新12条”到“77条”,多地出台重磅政策“稳市场主体”
本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对当前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信号。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是明年经济工作开局起步的一个关键词。稳经济,重在稳市场主体。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本月以来,全国多地纷纷出台重磅政策,从北京的“新12条”、重庆的“16 18条”、河北的“23项举措”到山东的“77条”,各地从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减轻税费负担等方面出台了惠企的实招。
还有一些沿海地区,着眼外贸、招商等专门领域出台专项政策方便外贸企业投资,鼓励招商引资。此外,一些省份还根据调整后的防疫政策及时保障交通恢复、促进商业和旅游等业态的恢复发展,争取重现“人间烟火气”。
多省份出台综合惠企政策,针对疫情影响给出“减负”组合政策
连日来,由省一级政府出台综合性的惠企政策措施越来越密集。本月初,北京市制定出台《北京市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企纾困的若干措施》(北京称“新12条”)。此后,北京多区出台配套措施或细则,东城、丰台、石景山、通州、顺义等区均已出台“新12条”区属落实指引。
“新12条”对照国家相关部门近期出台的助企纾困政策举措,提出本市具体落地措施,如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等。同时衔接拓展原有助企纾困措施,对社保缓缴、扩岗补助等方面做了接续安排。
据北京日报报道,“新12条”发布后,许多企业的压力得到实质性的缓解。政策提出将住房公积金缓缴期限进一步延长至2023年6月30日,还有的企业受益于补充减免政策,享受6个月的租金减免。
重庆市银保监局、市场监管局出台措施。该市银保监局出台 16条措施,其中明确提出,鼓励保险机构开发设计营业中断险等保险产品,将新冠病毒感染纳入责任范围。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18条措施,涉及优化登记审批服务、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精准服务市场主体三方面,许多措施都针对疫情可能造成的影响给出具体处理办法。其中明确,个体工商户电梯、锅炉、锅炉水(介)质法定检验费将全额免除。
河北则出台5方面23项举措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内容涉及规范政府收费和罚款,查处强制摊派、征收过头税费、截留减税降费红利、违规设置罚款项目、擅自提高罚款标准等行为。河北还专门对行政权力提出约束——要求制定和执行城市管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政策时,禁止“一刀切”“滥问责”“乱加码”。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实施意见》提出5个方面、23项重点任务、77条具体措施。同样,这些措施直指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成本、减轻经营负担、降低办事成本等多方面,总之就是围绕给企业“减负”。比如山东要求,规范市政公用服务价外收费、规范金融服务收费、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降低物流服务收费等,还提出在交通物流、金融、中介机构等领域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
在市场主体准入方面,大众日报报道,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免证件开办企业。申请人无需提交相应的纸质证明材料,通过“一窗通”平台即可免证办执照。
保外贸、促招商,有的地方为重大投资设置1000万元的奖励
除了惠企政策外,一些省市地方还专门对促进外贸发展和招商引资等出台专项举措。如海口海关聚焦海口经济圈发展需求,联合海口市政府研究制定促进外贸保稳提质26条措施,助力海口加快打造海南自贸港“核心引领区”。
海口的这26条措施涉及支持高水平开放、促进重点产业发展、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和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四个方面。比如对口岸营商环境,海口就提出,深化通关模式改革;实现易腐货物快速通关,采取“边检边放”等便利措施加快鲜活水产品出口;对民生物资提供通关便利,保障重点物资尽快投入生产和保供。在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方面,海口又提出,持续开展为进出口企业送“服务包”活动;对纳入海口市确定帮扶的重点产业,海关建立“一对一”关企联络机制等。
无独有偶,海南省三亚市也于本月发布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在服务企业方面,三亚提出,建立海关、商务政企服务专员工作机制,为重点企业送“政策服务包”。三亚市还提出,在崖州湾科技城、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园区,搭建外贸企业专项服务通道,帮助、指导企业“一键入园”。
广东省近日宣布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范围在广州、深圳基础上,新增佛山、东莞、中山、珠海、茂名、湛江6地。这也意味着,过去经营外贸企业,需要开立美元、欧元、港元等多个不同币种账户,现在则可以办理本外币合一的账户,不用分开几个账户管理资金,有效提升了资金管理效率。
还有一些城市专门出台了“招商新政”。长沙市12月13日召开发布会,发布十二条招商新政,湖南日报报道称,这“吹响长沙‘全力拼经济’嘹亮号角”。
长沙提出,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是长沙招商的主要目标。招商新政将“三类500强”首次投资项目的最高奖励从原有政策的400万元提升到1000万元,新引进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生产型外贸项目也首次被纳入奖励范畴,分别给予最高奖励1000万元和500万元。
根据防疫新政调整交通、城市商业等政策,让城市“烟火气”逐渐回来
防疫政策的调整,也助推了各地的复工复产。记者梳理发现,近日来,全国各地都在交通、餐饮服务、旅游等方面出台新政,一方面保障复工复产,一方面也让城市恢复活力,有媒体报道“烟火气”逐渐回来了。
河北省交管局推出六项举措确保公路正常通行全面恢复,其中明确,全面恢复道路畅通。迅速拆除参与设置的车辆查验、核酸检测和交通管控等设施,确保全省交通防疫检查点限时清零,全面恢复公路正常通行。
同时,河北省还提出,保障重点物资供应。主动对接有关部门,掌握当地能源保供和燃气运输保障需求,将相关车辆纳入本地保障范围。北京的“新12条”也提出,实施动态调整的“白名单”管理制度,对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做到应办尽办。
山西省在《加快复工复产和服务业复苏若干措施》中提出七方面29条措施,其中要求全面保障运输通道畅通。主要包括保障交通运输“快捷通道”畅通、放宽货运车辆限行政策等措施。
山西省还提出促进服务业加快复苏。主要包括推进服务业企业复商复市、加快促进消费回暖、推动住宿餐饮恢复增长、着力扩大文旅消费等措施。
近日,山西省商务厅又专门发文,推动商务领域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山西省提出,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重点行业企业12月15日前全面实现复产。支持各类小微型生活服务业企业提档提质,为其提供更加便捷的政务服务,推动尽快恢复常态化经营。各级部门、单位和组织不得随意关停商贸企业。
在餐饮住宿方面,山西提出,推动住宿餐饮恢复增长。将开展“品鉴山西美食、晋享山西味道”餐饮品牌推广活动。
四川省着眼旅游业发展,发布2022四川省冬季旅游8项优惠政策。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政策包括省市联动发放“亿元”文旅专项消费券、对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团队进行奖补、对旅行社组织包机来川旅游进行奖补、对旅行社因疫情退团损失进行补助、对冬季旅游增开航线航班进行补贴、对旅行社组织浙江省包机来川旅游进行补助、实行冬季旅游景区门票优惠以及实施文旅消费惠民金融政策等。
新京报首席记者 吴为
编辑 陈静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