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股神”巴菲特大笔抛售台积电股票后,台商辉能电池为进入国际市场也切割台湾避险。有台媒13日评论称,两年前《经济学人》杂志封面故事称台湾是世界最危险的地方,蔡英文当局也主动配合美国将台湾推上火线,而当美国智库、国会及军方一再发出“炸毁台积电”的论调时,民进党当局却反而甩锅给大陆,“台险”令人避之不及。
据台湾《中国时报》13日报道,台湾固态电池制造商辉能科技日前宣布,将于2030年之前在法国北部港口城市敦刻尔克投资52亿欧元建一座新工厂,这是辉能在海外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工厂。辉能创办人兼执行长杨思枏宣布这笔投资时表示,由于政治问题,董事会不想在台湾扩张太多产能,“我们不再是一家台湾公司。”
马克龙与上法兰西大区议会主席贝特朗(左1)、敦刻尔克市长Patrice Vergriete(左2)和辉能科技首席执行官杨思楠(Vincent Yang)在5月12日的活动上。(Patrice Vergriete推特截图)
消息传回台湾后,台“经济部长”王美花立马表示关切,辉能科技随后“澄清”称,公司执行长曾提及辉能将“不再是台湾公司”为媒体报道失误,但台媒注意到,辉能并未要求“报道失误”的媒体道歉。
台湾联合新闻网称,辉能赴法国投资为欧洲客户布局,无可厚非,但此次海外投资规模比相关业者在台投资规模大40多倍。近年蔡英文当局推动投资台湾项目,类似这种能在当地创造3000个工作岗位的案例基本没有。更重要的是,业者建立海外基地,旨在确保台海紧张之时能长期稳定经营,这和美日德争取台积电赴当地设厂是一样的考虑,都是出于对台湾情势的不信任。
辉能离台避险的做法,被认为是在“追随”巴菲特。台湾《工商时报》报道称,巴菲特在去年第三季度大笔买进台积电股票后,在第四季度大举抛售。巴菲特在日前的股东会上盛赞台积电是全球最重要也是管理最好的企业之一,“但我不喜欢台积电所在的地点”。相比之下,他认为投资日本企业更适合。而台北驻美代表萧美琴却称,“在台经商很安全”。
巴菲特
对此,国民党“立委”李贵敏13日称,巴菲特减持台积电股票,等于用行动、用事实来证明台湾所面临的风险是存在的。是盲目地相信萧美琴,还是相信行动派的巴菲特?相信民众心中都有一把尺,不难选择。国民党“立法院”总召集人曾铭宗也表示,巴菲特外号“投资之神”,萧美琴出来反驳,只会把问题闹得更凶,谁会相信她,她懂投资吗?
与此同时,“炸毁台积电”的言论在岛内持续发酵。美国民主党众议员莫顿日前在智库研讨会上扬言,“应该让中国清楚知道,如果你要入侵台湾,我们就要炸毁台积电”。前不久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也说要“炸毁台积电”,更早之前的2021年11月美国战略学者麦金尼和哈里斯在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期刊发文称,台积电等半导体产业“应进入自毁机制”。据台湾《经济日报》13日报道,全球最大避险基金桥水联合上季度大幅减持台积电ADR,减持幅度高达27%,持股降至17.3万股。
《中国时报》13日称,“炸积论”加上巴菲特出手台积电股票,都在显示美方面对台海紧张情势不想让大陆获得优势,并以保全自身利益为优先。最糟糕的是,蔡英文当局说着坚定的“保台”言论,而面对美国种种荒唐说法却软了下来,不向美抗议、谴责,而是把责任推给大陆,无脑袒护美国,令人啼笑皆非。联合新闻网13日称,巴菲特卖台积电股票掀开台湾安全的虚假表象,而辉能案则进一步揭示产业链重组避险的残酷现实。相关统计显示,今年1月起外资来台的项目数和金额每月呈负增长。地缘政治风险让台湾被边缘化的程度令人忧心。文章说,蔡英文打造军火库备战,未必震慑解放军,却让台湾经济吓出病了。(张 若)
延伸阅读
媒体:美国眼中只有半导体,没有台湾人
台积电
直新闻:陈先生,美国政客再度扬言要炸毁台积电,你怎么看?台军会为“护岛神山”而与美军战斗吗?
特约评论员陈冰:这是一个好问题,台湾为了台积电的安全敢于和美军战斗吗?台湾的评论家已经对此做了回答,要是美国要炸毁台积电,台当局、台军,连个屁都不敢放,何谈与美军作战。真正的问题是,美国会不会炸台积电?我觉得他们会。为了美国利益,他们是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在伊拉克战争开始后,世界上很多知名的文化学者、考古学家,给美军提供了文化地图,标注了5000多年来的文化遗址和重要文物收藏地,要美军注意保护。但战争打起来,美军是不顾这些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巴比伦文化、亚述王朝时代的很多文化瑰宝,都毁于战火,或者被盗被抢。如今美国说要是台海开战,美军首先要炸毁台积电,显然是真心话,不是开玩笑。美国的“毁台计划”是真实存在的。说这种话的不止一个人,从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到民主党众议员莫尔顿,再到美国国会和智库的“台海战争”沙盘推演上,炸掉台积电都是美军首要的目标之一。他们推算炸掉台积电的代价,比如一年会给世界经济带来2万亿美元的损失,把全球经济打入停滞状态,也说明毁掉台积电是美国应对台海危机的选项之一。
说来也是滑稽,台湾人眼中的“护岛神山”,在美国看来是“眼中钉”,要么搬到美国成为“美积电”,要么干脆炸掉,反正不能留给台湾留给中国大陆。这也充分说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眼中只有半导体,没有台湾人,台湾民众的死活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这也是很好的反面教材,让台湾民众更清醒地知道,美国干涉台海事务的目的何在。至于说台军会不会为了为台积电而与美军战斗,我看就是“洗洗睡”算了。要是台当局和台军在为“护岛神山”着想,就不会和美国勾连而制造台海战争危机。没了美台勾连,就没了台海危机,美国就没有炸毁台积电的机会。
台北101大楼
直新闻:基辛格、马哈蒂尔等有影响力的世纪老人,都担忧中美因台海问题而升高紧张,甚至让世界处在“非常危险时期”,你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陈冰: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等资深的政治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等现任领导人,都对中美因台海问题引发的紧张而表达担忧,都在批评美国挑衅中国,为自己的地缘战略目标而粗暴干涉台湾事务。他们也担心中美紧张,会把世界引入危险时期,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之间发生军事冲突,也是有可能的。
综合他们的观点,我觉得有四点共识:一是美国不能容忍中国的发展壮大,试图把中国排除在世界体系外,而这个所谓的世界体系,是能确保美国霸权的体系。二是美国为了维护霸权,排挤中国,在科技经贸上对华限制,在意识形态上拉起所谓“民主阵营”来限华制华,在地缘政治上挤压中国的发展空间,而台湾问题则成了政治、经济、军事和高端技术和地缘战略的汇集点,成为美国制约中国、挑衅中国的焦点地带。三是美国涉足台海事务,制约中国大陆是真,“协防”台湾是假;从台湾占便宜是真,维护台湾安全是假。就像马哈蒂尔所说,台海局势越紧张,美国对台军售就越大,还能把台湾的企业和有钱人转移到美国。四是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红线中最红的一条”,任何人任何国家都碰不得,靠得太近就会有误判形势的可能。美国故意碰中国的红线,导致台海紧张。而中美两个强国发生碰撞,就会给世界带来危险,也就是基辛格所判断的世界正处在一个“非常危险时期”。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么看待台海局势的,都认为是美国的霸权在作祟。要降低或解除危险,一是美国要收手,不能再挑衅中国,不能助长“台独”分裂势力,不能制造世界分裂。二是台当局不能紧随美国战略,配合美国去挑衅中国大陆,要注意别把自己给赔进去。三是世界各国不要在中美间选边站,那样会加剧中美紧张关系。如果要选择,就要选择和平,而不能选择战争,向美国靠拢就是选择战争。换句话说,这些政坛大佬们在提醒仍在台上的各国政要,不要成为美国的棋子、打手,否则自身难保。
作者丨陈冰,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79年大年初一,小平访美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
中美建交,遇到了台湾当局的严重阻挠和美国内亲台势力的百般破坏。中美建交公报发表后,他们决定乘机反扑。在邓小平一行准备出访前夕,我有关部门获悉:台湾一高级特务声称要在邓小平访美时“给一点颜色看看”;在美国的蒋方人员正策划收买“意大利杀手”,企图暗杀邓小平;台独势力和亲蒋组织准备收买流氓、打手,并胁迫一些台湾留学生和侨民在华盛顿等地组织“游行示威”;美国内的极左组织也扬言,“要做一些使邓永远难忘的事”。这些情况表明,敌情十分严重。由此可见,如何确保邓小平出访的安全,成为保证访问成功的重要一环。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耿彪曾指出:邓小平的安危就是国家的安危,遇有情况,别人遇难可以,万万不能有他,一定要万无一失。访美的活动安排,不仅要考虑工作需要,还要考虑安全,不能发生任何意外事件。为此,在邓小平出访之前和全程,进行了周密的安全部署。
1979年1月28日,是中国的农历大年初一,这一天,邓小平正式出访美国。
一大早,邓颖超、李先念、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芮效俭夫妇、日本驻华大使佐藤正二夫妇便先后来到北京机场的候机大楼,为邓小平等人送行。
8点左右,邓小平一行所乘的波音707客机直插云霄,飞越美丽的太平洋,开始了美利坚之行。
美国东部时间1月28日下午4点半。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虽然飞机比预定的时间稍晚,但在风雪中等候的400多人,仍热情高涨。邓小平不顾长途飞行,没有戴帽子,仅穿上厚厚的深灰色大衣就走下了舷梯。纷飞的白雪,欢呼的人群,飘扬的五星红旗和星条旗,热烈欢迎邓小平一行。多年后,陪同访美的医学教授吴蔚然回忆说:“小平同志把我们事先提醒的事忘了一半。那是考虑到1月的华盛顿很冷,我们特意提醒,出门的时候,要穿大衣、戴帽子。”美国政府破例以国家元首的礼仪规格接待了邓小平副总理,在机场上铺了一公里长的红地毯,并鸣放了21响礼炮。
在接受了中国驻美联络处妇女代表的献花后;黑色的凯迪拉克牌轿车载着邓小平向白宫方向驶去。邓小平一行就下榻在白宫对面的美国国宾馆——布莱尔大厦。
进入宾馆后不到5分钟,邓小平马上换了衣服,礼宾人员赶紧准备出发,到华盛顿郊外的麦克莱恩,参加布热津斯基的家宴。他还叮嘱随行人员:“这个活动很重要,是我访美的第一个活动。你们不能延误,否则,会影响以后的一连串事情安排。”
布热津斯基作为推动中美建交的重要参与者,打破惯例,专门设家宴招待邓小平。
对这次晚宴,布热津斯基做了充分准备。他让夫人忙了好几天,并让两个儿子送菜,还约了国务卿万斯、美国驻华大使伍德科克等人。知道邓小平能喝白酒,他还专门把苏联大使多勃雷宁赠送的名牌伏特加酒拿了出来。
席间,布热津斯基说:法国人和中国人有一个共同之处,总认为自己的文明是最优秀的。邓小平笑了笑:当然,可以这样说,在东亚,中国菜是最好的。在欧洲,法国菜是最好的。
1月29日上午,白宫的南草坪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五星红旗第一次悬挂在白宫前面的旗杆上,和美国国旗一起飘扬。10点整,卡特总统在这里为邓小平访美举行了正式的欢迎仪式。美国政府许多高级官员和1000多名挥动着中美两国国旗的群众参加了欢迎仪式。
邓小平在致辞中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位于太平洋两岸的两个重要国家发展友好的合作关系,对于促进太平洋地区和世界和平,无疑地将是一个重要因素。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世界形势也在经历着新的转折。两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必将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欢迎仪式后,邓小平和卡特走进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开始进行两国最高级会谈。
卡特说:“1949年,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潜艇军官曾经在青岛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卡特是太平洋舰队潜艇“绍鱼号”上的舰员。1949年初,“鲳鱼号”从香港向北航行,中途数次在中国沿海港口停泊。
邓小平听后风趣地说:“我们的部队当时已经包围了那个城市。”
这时,坐在一旁的布热津斯基幽默地问:“那你们早就见过面?”
邓小平笑道:“是的。”
卡特提出,希望中国公开宣布移民自由,以利于得到最惠国待遇。
邓小平笑了笑:“移民对中国来说没有什么困难,中国有10亿人口,你要多少?给你1000万人怎么样?”
卡特没想到邓小平会这样回答,一时无言以对。在座的人不禁笑了起来,卡特也付之一笑。这个问题就一带而过,双方不再谈及。
晚上的欢迎国宴,非常隆重。会场布满鲜花。这些五彩缤纷的山茶花,是专程从卡特故乡运来的。乐队演奏的中美两国民乐,在大厅里低缓地回荡着。各界 社会 名流齐聚,一场专门安排的大型文艺演出、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幕了。世界著名的建筑师贝幸铭,美国首位乘坐宇宙飞船上天的参议员格伦等人担当报幕员。每次报幕前,他们都讲一些中美关系的话,友好的话。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演出的节目也十分丰富,有歌曲、舞蹈、黑人职业篮球队的表演等等。到场的观众,也都十分特殊,大多是美国的著名企业家。他们每人进场都要买票,票价很贵,但为了支付演出费用,他们一买便是几十张、上百张。白宫这样安排,可谓煞费苦心。这是因为,这样的文艺演出,在美国接待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 历史 上是没有的,白宫也没有专门经费来安排这样的活动。
表演结束后,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卡特夫人罗莎林走上舞台,与演员们一一握手,还与唱中国歌曲的美国儿童一一拥抱亲吻。一直反对中美建交的美国参议员拉克索尔特眼见此情此景,不禁一声长叹:他们把我们打败了,谁也没法对唱中国歌的孩子们投反对票。邓小平和他夫人深受人民的爱戴,确实令在场的观众和电视观众倾倒。
在30日的谈判中,邓小平与卡特就国际形势,特别是越南在苏联支持下入侵柬埔寨问题交换了意见。邓小平称越南是亚洲的地方霸权主义者,对莫斯科和河内可能存在的联盟表示忧虑。邓小平和卡特还着重讨论了台湾问题。邓小平指出:“中国是愿意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但我们不会把自己的手脚捆绑起来,那样反而不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卡特表示理解,请求邓小平在美期间公开发表谈话时,提一下台湾问题,最好用上“和平方式”和“耐心”这两个词。对此,邓小平指出,美国可以为中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做出贡献,希望美国和日本规劝台湾谈判,而不要做不利于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事。邓小平特别强调说:“只有两种情况下,中国才会对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失去信心,一是迟迟不谈判;二是苏联人进入台湾。我们不赞成向台湾出售任何武器。”
邓小平特意与美国议员共进午餐,进一步阐明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的原则立场,令人信服地讲明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统一的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还特意指出:“今后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美国总统卡特对邓小平与美国国会的交往评价极高,他说:“邓小平在访问美国国会时谈话生动幽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看来,中国人懂得如何既表现出沉着的自信心和对白己国家的自豪感,又不显得骄傲自大。”他感到,同邓小平谈判是一种乐趣。
接下来,在白宫东厅举行了隆重签字仪式,邓小平和卡特亲自签署了《中美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黄华、方毅分别和美国签订了若关于建立领事关系和互设领事馆的协定》、《教育、农业和空间合作谅解的换文》、《关于高能物理合作协定》。
签字仪式后,卡特总统热情洋溢地说:“我们已经找出了一条新的、不可逆转的途径,通向更坚实、更有建设性、更富有希望的两国关系。”
处在亢奋中的卡特有些着急,瞪大眼睛望着邓小平。
邓小平笑容可掬,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有。”邓小平的回答使在场的人们无不瞠目结舌,人人都侧耳倾听他接下来怎么说。只见邓小平停了一停,然后字字掷地有声:“在中国的一个省——台湾——遇到了激烈的反对。”
邓小平语惊四座,全场顿时爆发出暴风雨般的掌声。
邓小平的魅力令美国人为之倾倒。1979年第1期的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列为“当代伟人”。无数的美国人乃至全世界人,透过封面上邓小平那自信、慈祥的面孔,看到了中国的美好未来和中美关系、世界和平的美好未来。
根据安排,邓小平还分别到参众两院发表演讲,与一些议员们进行对话。尽管有的议员不同意中美建交,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离开华盛顿,邓小平一行到卡特总统的家乡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继续访问。为了欢迎邓小平的来访,该州州长特地邀请美国大部分州长一起欢迎邓小平。这一安排同样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站是美国的石油基地、航天中心休斯敦。邓小平参观了竞技场,戴上了牛仔帽。大家见邓小平戴上牛仔帽,纷纷鼓起掌来。看完比赛后,邓小平还坐上马车,绕场一周,不停地向观众招手致意,观众席上掌声如潮。下了马车,邓小平还抱起一个美国孩子,亲热地亲了亲,又引来了阵阵掌声。开朗的美国人发现,中国领导人原来是那么风趣,那么有人情味。
看完演出后,邓小平一行来到一楼大厅,准备出门上车,突然,有一个人闪过来,急速奔向邓小平。当时,我方随行的贴身警卫人员走在邓小平的前面和两侧,紧跟邓小平后面的,是美方警卫人员凯利。凯利见有人突然插入,便快步赶上,挥拳将来人打倒在地,边上的警卫人员一拥而上,迅速带走此人。在我方警卫人员的护送下,邓小平安然上车。后来,美方通知,此肇事者名叫路斯·比姆,是三K党成员。
邓小平是在中美之间经历了长期的热战与冷战后,正式出访美国的第一位最高级别的国家领导人。他跨越太平洋,给北美的人民带来了新中国的新形象,消除了他们的各种疑虑。美国官方强调,这是美国“ 历史 上最具有 历史 意义的一个转折点”。国际舆论认为,这是“战后国际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是“促进亚洲与世界和平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