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连云港市第六期“521工程”科研项目资助——申报及评审流程

1、申报及资格审核。驻连国家部省属单位和市直单位培养对象申报的项目,由市牵头部门(见附件1)审核推荐;其他单位培养对象申报的项目,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相应县区委(功能板块党工委)人才办审核推荐。本年度申报对象限额260人,具体名额分配见附件2。

  2、项目评审。市委人才办会同市科技局对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或委托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3、公示下达

下载附件:点此进入下载

》》》资助举措+资助标准:

大学新生资助项目有哪些,该如何申报办理

大学新生资助项目有:

1.国家奖学金

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全国每年奖励本专科学生5万名,每生每年8000元。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为高校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学生。

2.国家励志奖学金

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面约为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总数的3%,每生每年5000元。

3.国家助学金

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预科、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面约为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总数的20%,重庆市属高校资助面约为27%,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可分设3档。

4.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不需要担保或抵押的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用,每学年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8000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不上浮。

5.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财政部、教育部对中央部门所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实施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6.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等学校在校生及毕业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一次性补偿或代偿,对退役后复学的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实行学费减免。

7.直招士官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对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等学校学生,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对其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补偿代偿金额根据毕业生在校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确定,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8.退役士兵教育资助

对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给予教育资助。一是学费资助,按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学费标准,每学年每生最高不超过8000元;二是家庭经济困难退役士兵学生生活费资助;三是其他奖助学金资助。

9.师范生免费教育

教育部、财政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

10.新生入学资助项目

从2012年起,对中西部地区启动高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用于解决学生家庭至录取学校间的路费及入校后短期生活费,省(区、市)内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资助500元,省(区、市)外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资助1000元,全市资助5800名。。

11.勤工助学

高校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并为学生提供校外勤工助学机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考虑。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劳动报酬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2.校内资助

高校利用从事业收入中按照规定比例提取的资助资金以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助资金等,设立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校内无息借款、减免学费等。

13.绿色通道

高校建立“绿色通道”,对被录取入学、无法缴纳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14.重庆籍三峡移民高职学生助学金

对普通高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重庆籍三峡移民学生中,接受专科层次职业学历教育的在校学生给予助学金资助,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元。

15.重庆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

对所有纳入重庆市贫困农户公开查询系统管理、在市内外普通高校就读的重庆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日制本专科大学生补助学费,学费标准在8000元以内的全额补助,超过8000元的定额补助8000元;不足部分通过助学贷款解决,实行应贷尽贷,就读期间财政全额贴息。

16.“泛海助学”项目资助

“泛海助学行动”项目全市每年资助1万名,资助标准为每生5000元,优先资助重庆市户籍农村建档立卡家庭和城乡低保家庭应届高考本科新生;在全市名额有剩余的基础上,可用于资助重庆市户籍其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本科新生,并向全市18个贫困区县倾斜。艺术类专业考生不纳入资助。

17.重庆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金秋圆梦”项目资助

对户籍为我市18个贫困区县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专科新生给予助学金资助,2017年该项目安排资助资金90万元,资助名额300人,资助标准为每生3000元。

申报方法:困难新生需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入学录取通知书原件和复印件,以及填写好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申请表”,就可以申请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实后,如果确实是贫困学生,就会按政策资助。

扩展资料: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是资助对象为考上高职以上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款项为交通补助费用的国家惠民政策,被省内院校录取资助500元,被省外院校录取资助1000元。保证困难新生能顺利到达高校进行入学。负责单位为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各学校应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申请学生资格、条件进行评审;经评审通过的学生名单必须进行为期不少于5天的公示。如有领取资助款后,不到高校报到注册的,资助款将被追回。

人民网—大学新生看过来 这17项资助政策帮助你圆梦大学

公司项目申报工作的一般流程是怎样的?

一、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四个:

?搜集政府部门网站信息(发改委、科委、经信委、商委等等),国家级到区县级都要关注,每日做一次信息简报,包括来源网站、发布日、链接、截止日等信息。这项工作目的有二,一是及时了解信息,二是每年项目申报季节都差不多,可以为明年的申报工作提前做计划。

加入行业协会或者联盟,那里也有信息来源,有时候可以联合申报项目

与科技部门相关人员建立良好关系,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往往能在网站更新之前得到信息,及早准备

有的行业龙头企业可以在政府立项之前影响指南所指向的领域,这需要企业高层去攻关了。

二、项目可行性初步判定,由部门主管领导来定,报还是不报。

三、决定报之后,就要先了解项目指南,把所有要准备的资料列好清单,召集相关部门开会协调工作内容和时间。比如查新、研发专项审计、报价单等工作要提前,项目预算要尽量贴近真实。

四、准备资料、送审

五、关注相关网站看公示

六、没成功就要了解失败的原因,开小会总结,归档资料

七、申报成功--立项--开启动会--跟科研和财务部门沟通工作细节,及时划归财务数据和科研进展中期报告等

八、项目验收-科研和财务准备审计材料

九、结题-奖励相关人员-归档资料


流程主要是规定每个节点的负责人,奖惩比例和时间,公司不一样,涉及的部门也不同,这里没法说的更明确是从哪个部门到哪个部门,需要您自己理顺。七八九很多细节也无法在这里说明,呵呵,写一点仅供参考吧,希望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