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7日,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罗切斯特大学的兰加·迪亚斯团队宣布:他们在1GPa(约等于1万个大气压)的压强下,镥-氮-氢体系材料中实现了室温超导。3月8日,《自然》正式发表该团队的相关论文。 3月10日,兰加·迪亚斯接受红星新闻采访,对他曾经被《自然》撤稿以及这次的实验再被质疑等问题做了深度交流。

兰加·迪亚斯表示,在半年前遭遇质疑后,最近既成功宣布创造新材料“redmatter”(红物质),又成功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他感到激动,而且受到了鼓舞。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室温和接近环境压力下实现超导性。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纷纷为这个令人兴奋的研究领域作出贡献。”他表示,自己能获得这一成果,是站在了这些前辈的肩膀上,“我们从这些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身上学习到了很多。我们期待看到,科学将从这里走向何方。”


↑兰加·迪亚斯

“我的名字与诺贝尔奖放一句话里,

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

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会议(APS)上,迪亚斯博士所在的小小报告厅挤满了全球物理界的大咖。迪亚斯向红星新闻记者讲述了他当时的感受,对他来说,“在美国物理学会上做报告是一个很棒的时刻。”他向出席报告会的物理学家们展示了他的成果,许多人围着他祝贺。

“我被团队成员和科学家同行所包围。”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们欣赏并认可我们最近的发现,以及我们为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这篇论文所付出的艰苦工作。”


↑“红物质”:镥、氢和氮结合成亮蓝色晶体,高压下晶体变红,并出现超导现象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段文晖3月9日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他已经关注到相关消息。“超导材料研究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重点。如果这项研究成果属实,即可以被重复,那么一定是拿诺贝尔奖的一项研究。”

中科院物理所3月9日文章也表示,这项工作无疑是突破性的,相关证据也很充足,如果能经得住重复验证,未来可能“发诺奖”(诺贝尔物理学奖)。


↑该实验室所用稀有金属镥

对于这一评价,迪亚斯谦虚地说,看到自己的名字与诺贝尔奖“挂钩”的时候,他产生了自惭形秽的感觉。“我的名字甚至与诺贝尔奖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这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我还不足以获得这样的赞誉。”他补充说,“我从事科学工作不是为了获得荣誉或认可。我将继续把精力放在我的研究上,为了科学的进步而与他人合作。 ”

如果再遇撤稿怎么办?

“不会发生”

不可否认的是,迪亚斯团队此前研究可信度存疑的争议事件,给这次的宣告蒙上了一层阴影。尤其引发争议的是,6个月前,该团队首个“室温超导”研究曾被《自然》强制撤稿。

美国物理学会“杰出审稿人”、日内瓦大学凝聚态物理学家德克·范德马雷尔3月9日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作者已经失去了可信度。”他表示,在解释他们如何得到数据时,迪亚斯团队一直无法自圆其说,这是《自然》杂志编辑部撤回其2020年论文的主要原因。


↑德克·范德马雷尔

对于范德马雷尔的质疑,迪亚斯回应说:“我们的工作和我们的证据不言自明。”《自然》已经发表了他们的最新工作,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们的成果是可信的。

“我们不仅有证据,而且我们分享了每一个实验的数据,有(第三方)独立观察我们的实验。”迪亚斯说,“我们领域内的同事已经审查并支持我们的工作,驳回了这些批评者的指责。”


↑研究人员声称在新材料观察到迈斯纳效应,这是超导性的一个标志

再次发表“室温超导”研究,如果新研究未来无法得到验证,甚至发生第二次被撤稿事件,他的团队会怎么做?面对红星新闻记者提出的这一问题,亚迪斯表达出很强的信心。他说,相信他们的研究经得住科学界的验证,不会再次发生撤稿事件。“我们相信证据对我们非常有利,而且我们完全信任这些证据。”

对于科学界对其研究的众多质疑和争议,迪亚斯表示,科学界有挑战,这是正常的,他不会太过关注外界的意见,会专心攻克自己的研究。“我们只对科学感兴趣,追求我们的发现。如果有人挑战我们的结论,这在科学辩论中是正常的。”

下一步走出实验室!

几年内重复成果,会用到AI

对于自己下一步研究计划,迪亚斯透露说,他会继续跟进此次温室超导研究,在这次重大发现之后开启“迭代的步骤”。他和他的团队会将重点放在如何在非实验室条件下制造出类似的室温超导材料,这个阶段将会跨越几个月,甚至几年。“科学发现并不总是关于重大的飞跃,往往涉及许多小的迭代步骤。未来的几个月和几年内,我们必须弄清楚一点:如何在非实验室条件下实现同样的结果。”


↑压该材料的两块金刚石砧,制造超导需要的高压环境

迪亚斯说,为了实现这一点,他的团队将用罗切斯特大学实验室积累的超导实验数据来训练机器学习算法,以预测其他可能的超导材料——利用算法在稀土金属、氮、氢和碳的成千上万种可能的组合中进行混合和匹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许多不同的金属用于不同的应用,所以我们也将需要不同种类的超导材料。”迪亚斯说,“就像我们在不同的应用中使用不同的金属一样,我们在不同的应用中需要更多的环境超导体。”据悉,迪亚斯团队新研究的共同作者基思·劳勒已经开始开发算法,并利用罗切斯特大学的综合研究计算中心提供的超级计算资源进行计算。

迪亚斯说:“通向超导消费电子、能源传输线、运输以及显著改善核聚变磁约束的途径现在已经成为现实。我们相信我们现在正处于‘现代超导时代’。”

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实习记者 邓纾怡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张莉

怎么写一篇好的论文?

怎么写一篇好的文章?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
如何写好一篇论文?它有哪些步骤?
如何写好一篇论文: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户虎膏臼薇铰......>>
如何写好一篇毕业论文
资料我有大把的,也能够给你做个构造。。论文摘要不要罗列例子,不讲研讨进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构造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估。 编撰论文摘要的多见缺点,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定论有些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归纳,文字篇幅过长。
怎么写好一篇论文 如何写好一篇论文
一段时间以来,有一些交流比较多的网友,问我怎么能写一篇好文章。为了不辜负这些网友的期待,我就把我的想法说一说,供大家参考。

一般来说,写文章就是说事。事情说清了,文章也就写完了。但是,写文章又和说事不同,因为文学是形象思维的,写出来的东西是要人看的,为了让人爱看,看了后感同身受,要达到说的事动人、被说的人感人,需要有高超的语言手段,高妙的语言技巧,这就需要讲求语法修辞,语言能力。写文章要有中心,要让看文章的人知道你要说的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就要突出中心。在写的时候,要考虑布局合理,还要讲求艺术手法等等。为了把写作过程说明白,下边,我分几个方面加以叙述:

一、选材

选材很重要。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大千世界的生活异彩纷呈,万花盛开,我们周围的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动人的事迹,古今中外,有好多事情值得我们研究,有好多的事物值得我们探讨、歌颂和赞扬。对于作者来说,他的兴趣、爱好、感受、、熟悉程度和探讨愿望又不同,面对的对象也不同,这就有个选材的问题。首先,你要确定这篇文章为谁写,为什么写,给什么人看,这是一个前提。是批评还是歌颂,批评的要切中时弊,歌颂的要恰到好处,要批评或歌颂,观点要对,论据要充分,就是手里要有好多雄辩的论据,能说明问题,就是说理要有说服力;要歌颂,要说出原因,要明确歌颂的理由,有哪些方面值得歌颂,为什么歌颂,佩服在哪里,也就是先要搞清楚要写的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就要先做到心中有数。

选材就是要先在头脑中思虑一下,什么事在我的心中最想写,我的头脑里已经有了那些思考好了的东西,必须把它遣于笔端。有时,想写,但又不知写什么好,那就先不要动笔,硬写是不行的。南北朝时,南朝有个才子叫江淹,很有文采,诗赋名声远播。有句诗是“江淹得笔聪”,说他做梦想要写出最好的诗赋,结果,有人赠他一只好笔,从此,他诗兴大发,写出了好多的好文章,好诗赋。后来他不行了,头脑混乱,写不出东西来,人们说是“江郎才尽”了。这是说要有灵感,很多时候,你的灵感上来了,头脑中的东西在翻腾,心中的思绪在撞击,已经到了不写不行了的程度,那就好办了。如果没有想好,那就翻翻书,或看看报,启发启发自己的思维。必须有自己的想法。有了想法就好办了,就是确定想法是第一步。然后,像盖房子似的,看看都需要写什么料,要先把需要的原料置办好,要先把需要的砖瓦沙石,钢材水泥,木料白灰搞齐全了,料全了,就可以动工了。

二、列提纲( 文章阅读网:sanwen )

列提纲很重要,列提纲的过程也是打腹稿的过程。要列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在什么地方议论,怎么议论,议论几个观点;在什么地方抒情,抒发哪几个方面的感情,怎么抒情。这里要强调,文章的开头结尾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常说要“虎头蛇尾”,就是开头要有力,像老虎的头似的,结尾要像蟒蛇的尾巴似的,有气魄。这当然要看写什么样的文章而定。对于记叙、抒情一类的文章,有的以开头总领全篇,有的以最充沛的感情抒情开篇,有的开宗明义,交代出事情的来龙去脉,这都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怎么布局。像有的作者用“题记”,也是一种方式。但是,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新颖,不落俗套。列提纲最好细一点,甚至最典型的句子也要列进去。提纲要把你想说的都囊括进去,列完之后,缕一缕,看看该说的落没落,有没有罗嗦的地方,罗嗦的、不该说的坚决砍下去。所谓该砍的,就是那些与主题联系不大的内......>>
如何写好一篇毕业论文?
怎样写好一篇高分毕业论文?

一篇毕业论文是大学学习期间的一个总结,也是大学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展示,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一篇高分的毕业论文,怎么样才能在答辩的时候顺利的通过呢?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折磨著即将毕业的同学。很多同学看着别人写的论文觉得很简单,但是轮到自己写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写论文是这么的不容易,实际中可能做得来,但未必写得来,更未必能写得好。

个人觉得做任何事都要讲究一个方法技巧,都需要制定一个计划。写毕业论文也是一样。你掌握方法、技巧的前提自然是熟悉、熟知原尾 、掌握规则。怎样写好一篇高分毕业论文:

1、选题:考虑其价值和范围

选题的价值包涵两层意义:理论的和实际的。前者是指学术价值, 后者则是其实用价值。要兼顾两方面要求论文作者广泛而大量的阅读浏览最近发表的、各类期刊及权威学术报刊上的文章。比如英语学科,就应该广泛的阅读《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等。用广泛阅读的方法达到了解学术前沿及科研最新动态的目的;同时,作者还要明确感兴趣的领域和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这样,通过大量阅读浏览文献的方法,作者会得到一定的启发或灵感,就可以结合选题的方向及导师建议拟定自己可以做的研究课题了。

2、明确论文的主题和研究方法

论文的主题就是你的论文要证明的是一个什么结果,要阐述的是一个什么结论由于对于同一个研究方向,往往有很多种研究方法, 刚开始研究时往往有些摸不著头脑,脑袋里面是浆糊,人云亦云,天天换方法。我有段时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好,总是换方法,到头来自己都头晕而且研究工作没有太大的进展。

3、选好自己的论文资源

利用好自己擅长的领域,自己擅长的资源。使用个人经验可以让你的论文既生动又明确——还能让你更投入到写作当中(谁不爱谈论自己呢?)这样论文就会发挥你的的特长。使论文更加优秀。吸引别人的眼球,这样你论文才能获得高分。

4、内容要抓住阅读者的心

写论文的时候,内容一定要有创新,要吸引阅读者的眼球,必要要有一定的深度,论文的深度决定你自己论文研究的程度,想像这篇文章就是你在对朋友和家人解释你的一个观点,目的是是大家都信服你的观点。为自己确定一个阅读者,而你的这篇文章就是为他所写的。有的时候,大多数论文都会让人觉得乏味或者无趣,所以不想让阅读者有这样的感觉,你的论文一定要有创新,一定要吸引阅读者的眼球。

5、写作之前一定要做好调查和规划

围绕论文的题目,制定详细的写作计划。首先根据所选论文的题目制定论文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研究调查,然后写一份任务计划书,其中包括整个研究的进展步骤和要需要完成的任务。具体的时间做具体的事情。一次只能处理一个论点,不要试图一次性的把自己论文的主题搞定,对整个主题有一个大概的感觉就行,所以还需要建立一份大纲。把各个论点都联系起来,贯通全文,是论文更加精彩。文章大纲可以说是你的思维导图,是你的文章将涉及的一系列要点,是你论述的目的,是你完成作品的大致面貌——甚至,如果你思路清晰,文章的第一段也可作为大纲将中心内容揭示,并看出写作脉络。

6、做好总结

别把“总结”和“摘要”混为一谈。文章的最后一段或两段应是你的论点最出彩的地方,千万不要老调重弹,只是重复文中的观点。你可以解释你的研究发现,提出你对文中数据的理解,描绘未来研究的前景,或指出在你文中出现的事实的意义及重要性。结论应是论文的最强音,而不是软弱的摘要重述。要写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一定要综合自己的兴趣、专业、知识内涵及发展方向等多方面的考......>>
如何写好一篇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

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
如何写好一篇论文综述?
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蒐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蒐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医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临床科研选题及进行临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一、选题和蒐集阅读文献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蒐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蒐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蒐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蒐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蒐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户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注意事项

⒈蒐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蒐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蒐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
如何写好一篇毕业论文
论文对于硕士,尤其博士,是必须的一种技能,也是一道难关。所谓大道无形,小道可走。下面给出一些博士期间的写作心得,希望能有所裨益。论文可以有三个境界:毕业、科研、贡献。

现在只说第一个,为了毕业。

把论文分成三个阶段:读、写、改。

一、读

即:读哪些论文(对象),读论文的目的是什么(目标),怎么读(方法)

1.读什么论文。

读论文,需要读经典的专业基础论文、survey(概述)论文,及5-10篇左右读新的高质量的专业论文。

好的论文怎么找?首先找专业领域中好的会议、期刊;其次,经常访问专业领域有名的实验室、研究员的主页,关注其发表的论文方向及内容;50-100篇,半年;就可以开始动手写论文了。

2.读论文的目的。

读论文的目的有两个主要目的:

一是了解世界上本专业领域的内容和发展情况;

二是在了解过程中,产生自己的idea,进入这个领域。

什么是idea?怎么样产生?idea一般是在读论文的过程中产生的,给出三种比较简单产生idea的方法。

(1)第一种弥补缺陷法。即去发现别人论文中的weakness(缺陷)。你在读很多个论文时候,就会逐渐发现,每一篇论文都不是完美的,解决的都是某一方面的问题。很多论文,尤其是经典论,都有很多论文跟着去提高和改善原来论文的效率、方法什么的。因此,你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去找你感兴趣的论文的weakness,你提出相应的弥补缺陷的解决方案;

(2)第二种新型方案法。就是提出与论文不同的解决方案,你觉得你在性能、方法、效益等方面有新的方法,那就产生了新的idea,不断地磨合,修正,完善你的idea,就慢慢成为一篇比较好的论文;

(3)第三种减少约束法。即减少论文中的assumption(假设),一般来说,所有的假设都是约束条件,去除约束条件就是形成新的方法的过程。

这三种方法是比较简单的、操作性比较强的方法,比较有针对性的产生idea,避免看论文中的茫然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产生idea过程中,不要想着憋大的idea,不要试图完全推翻或者建立自己的体系。在目前阶段,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好高骛远,往往会半途而废。你有一点点的贡献就好。没有一篇论文是完美的,而任何人的工作都必须在其他人工作基础上进行的。

3.怎么读论文。

(1)首先,最忌讳的是一篇论文反复读前面的几段。要读,尽量一次性读完,不管理解多少,尽量一次读完,你可以一篇论文多读几遍。不要放。很多人都是,觉得读起来难,读一读,放一放,然后再从头读。好像烧开水,没等开锅呢,就凉凉了,然后再烧。

(2)第二,读的时候带着想法读。读论文不是相面,你要看看内容是什么,和以前的有没有区别,有什么不同,有没有weakness。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就忘了这个事情。怎么办呢,就是每次看完,对这篇论 *** 个summary,总结一下论文的主要阐述的内容和方法,和以前的对比一下,这样,就把论文吃透了。好的论文不妨隔三差五的多读几次。

(3) 第三,看到好的句子,记下来,然后自己写论文时候改一下就可以用的。尤其是读native的论文,非常必要。论文的文风怎么样,整个文章的版式,句子的书写,词汇的使用。论文读多了,就很容易把专业词汇积累下来,所以,尤其在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把好的句子、单词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非常推荐大家这样去做。

二、写

写论文和读论文过程类似,包括确定论文的性质,论文的目标(发表到哪里),写论文的方法。要了解论文的组成是什么,每一部分应该怎么写,然后再进入写论......>>

论文发表7年后遭期刊撤稿,作者回应:坚决不同意

作者 赵广立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徐永平近来感到非常愤懑。

7年前,团队在 PLOS ONE 上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近日,这篇论文被该杂志编辑宣布撤回,撤稿理由是:该研究违背了动物福利(不合理使用麻醉剂及不合理实施安乐死方法)的政策。

目前该论文所有在世的作者坚决不同意撤稿。

“拒绝撤稿的原因很简单, PLOS ONE 杂志的做法完全不可接受。虽然 PLOS ONE 编辑部自觉理亏——承认失误并对作者表示歉意,但仍未能基于我们提供的25件证据进行客观评价,而是主观武断地认为我们没有遵守实验动物伦理,简单粗暴地对待我们严肃的科研,是我们完全不能接受的。”徐永平在独家回应《中国科学报》时说道。


期刊与作者争执不下

那些涉及实验动物的科研项目,除了要遵守常规的学术规范外,还有一条不能触碰的红线,就是实验动物伦理。

该伦理公认遵循“3R”原则,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

其中,“替代”是指“尽可能采用其他方法而不使用动物进行实验,或者优先使用低等动物而非高等动物进行实验”;“减少”是指“在不影响科研目的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实验条件,优化实验技术路线,避免或减轻对实验动物造成的痛苦”。

“优化”与保障动物福利直接相关,要遵循“五项原则”:实验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额外)痛苦、伤害疾病的自由,生活无恐惧和无悲伤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

前述徐永平团队的研究,被质疑的正是“优化”这一点。

PLOS ONE 动物研究咨询小组的一位成员认为,因不合理使用麻醉剂或不合理实施安乐死方法,实验水貂有被剥夺动物福利保障的嫌疑。

编辑部提出“尽管水合氯醛被认为是不可靠的麻醉剂,并在已知其被描述为腹膜刺激物的情况下,仍通过腹腔注射给药”;此外他们还认为“研究中二氧化碳的使用不被认为是可接受的安乐死方法,文章中描述的人道终点可能不足以防止可避免的痛苦”。

针对这些质疑,《中国科学报》向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顾问孙全辉寻求咨询。

后者表示,作者团队在麻醉剂的使用以及实验动物人道终点处置方面可能存在动物福利问题。他表示,从现有信息来看,实验没能遵循“优化”原则,也没有选择最适合实验动物的麻醉剂,这不仅影响实验动物的福利,也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不过,徐永平团队有不同意见。

徐永平向《中国科学报》表示:“关于 PLOS ONE 撤稿理由中提及的实验动物福利相关问题早在7年前的审稿阶段既已做出详细回应,之后论文被接收发表。接收发表本身就充分说明论文中的动物实验达到了 PLOS ONE 的伦理标准。如果 PLOS ONE 当初认为论文中的动物实验研究未达到他们所谓的伦理标准,他们当时完全可以拒稿,“我们也可以另投其他杂志”。

因此,对于上述指控,团队认为完全不可接受,且正在寻求法律途径向 PLOS ONE 编辑部进行申诉,“以维护中国科学家的尊严和声誉”。


一个著名案例:Nature高被引论文一样被撤

事实上,因“动物福利”原因被撤稿,徐永平团队并不是孤例。

一个著名案例发生在Nature上: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学者在2011年发表的一篇快报论文,也被指责违反了“优化”原则,未能保障实验小鼠不受额外痛苦,并最终遭撤稿。

2012年,原作者们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勘误,在更新部分图表的同时,上传了小鼠肿瘤图片。

没想到这张照片引起了更大的争议:只见实验中小鼠体内的肿瘤巨大,直径远超1.5cm,这严重违背了麻省总医院关于动物实验伦理的规定。

从作者的视角,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肿瘤大小差异越大,越能够得到更好的统计结果;但对于实验动物而言,肿瘤生长越大,则意味着越严重的精神和肉体苦痛。显而易见,它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动物福利和伦理的关照。

不过,实验小鼠成瘤直径大小准则在不同研究机构是不同的。英国一研究小组在2010年发布的准则是不超过1.2cm,而美国部分研究机构的准则是不超过2cm。目前,业内普遍接受的小鼠肿瘤最大直径为1.5cm。

值得一提的是,被撤的这篇论文曾被综合性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认定为高被引论文,引用率高居前1%。在数百次引用中,近半数是在2015年作者团队勘误后继续引用的。


动物福利,容易“踩坑”

因实验动物伦理及福利问题引发的争议,还有许多难以定论的“悬案”。

面对重重压力,论文作者向预印本平台bioRxiv提交了撤稿申请;但不久,作者又发文称,已向后者写信停止撤稿,并表示“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做了一次动物实验”。

多篇论文因实验动物伦理或福利保障问题陷入争议,也结结实实给大家提了个醒,这项工作如不在平时加以注意,很容易“踩坑”,甚至面临论文被撤回的风险。

一般而言,涉及动物实验的文章,规范的做法是要注明3个要点:要在实验过程严格遵守“3R原则”并在文章中写明,同时明确实验已通过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并标注相应审批号。

然而现实情况是,这项工作在国内常被人忽略。

苏美洋依、邓巍于2020年发表在《中国比较医学杂志》上的《关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的几点建议》中报道称,2015-2017年,我国有15种生物医学期刊的531篇涉及实验动物的文章中,只有115篇明确说明通过了本单位的动物伦理审查,其中仅13篇标注了审批号。

孙全辉告诉《中国科学报》,目前国内研究机构和高校等单位大都成立了动物伦理委员会,但实验动物福利保障措施还未完全落实到位,部分科研人员的动物福利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一些机构虽然设立了动物伦理委员会,但经常流于形式,未能有效发挥保护动物福利的审核监督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高虹认为,中国科学成果不乏由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问题遭到质疑,个别事件已影响到科学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众对科学研究的认可度。中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被退回事件也时有发生,其中由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问题遭到的质疑,严重影响了中国 科技 大国形象和 科技 创新能力提升。因此,重视动物福利伦理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参考资料:

1./s/G4rMNBA1srkUxsAGjZOGMQ

2.李丹,郭玉莹,邓昊,高珊,徐士欣. 实验动物麻醉剂使用的福利伦理问题研究进展[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7, 27(9):87-91.

3.《学术不规范案例:引起动物福利伦理争议的动物实验》2019-06-13

4./s/WFjUA6d8-IxDRF2kPUlq0Q

小论文发表了但是发现有结论上的严重错误,已经从知网、万方、维普上撤稿了,已撤完的会不会再追究?

论文结论是否有错误,都不会追究你的责任。你可以通知相关收录方,申请撤稿。撤与不撤那是他们的权力,但你的告知义务已经完成。

论文是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1、论文结构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2、论文题目

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3、论文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4、论文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5、论文关键词定义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论文注意事项-文献格式

一、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二、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三、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自然》(202110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编译 | 未玖

Nature , 21 October 2021, VOL 598, ISSUE 7881

《自然》 2021年10月21日,第598卷,7881期



天文学Astronomy


Carbon monoxide gas produced by a giant impact in the inner region of a young system

年轻星系内部发生巨大碰撞产生一氧化碳气体

作者:Tajana Schneiderman, Luca Matrà, Alan P. Jackson, Grant M. Kennedy, Quentin Kral, Sebastián Marino, et al.

链接:

/articles/s41586-021-03872-x

摘要

类地行星形成的模型预测,行星组合的最后阶段(年轻的原行星盘扩散之后持续的数千万年间)主要发生行星碰撞。正是通过这些巨大的撞击,像年轻的地球这样的行星才能成长到最终质量,并实现长期稳定的轨道结构。

一个关键预测是这些撞击会产生碎片。到目前为止,关于撞击后碎片最令人信服的观测证据来自于附近2300万年前的A型恒星HD172555周围的行星系。该星系显示大量细尘,具有异常陡峭的粒度分布和非典型的尘埃组成,此前将其归因于超高速撞击或巨大的小行星带。

研究组报道了一个与HD172555周围的尘埃碎片共轨的一氧化碳气体环的光谱分辨率探测结果,气体环与HD172555相距大约6到9个天文单位,类似于太阳系的外类地行星区域。

综上所述,尘埃和一氧化碳的检测结果有助于理解大型、易挥发性天体之间的巨大碰撞。这表明行星级的碰撞类似于月球形成的碰撞,可释放大量的气体和碎片,并且这种气体是可观测的,为了解年轻行星的组成提供了一个窗口。

Abstract

Models of terrestrial planet formation predict that the final stages of planetary assembly—lasting tens of millions of years beyond the dispersal of young protoplanetary disks—are dominated by planetary collisions. It is through these giant impacts that planets like the young Earth grow to their final mass and achieve long-term stable orbital configurations. A key prediction is that these impacts produce debris. So far, the most compelling observational evidence for post-impact debris comes from the planetary system around the nearby 23-million-year-old A-type star HD?172555. This system shows large amounts of fine dust with an unusually steep size distribution and atypical dust composition, previously attributed to either a hypervelocity impact or a massive asteroid belt. Here we report the spectrally resolved detection of a carbon monoxide gas ring co-orbiting with dusty debris around HD?172555 between about six and nine astronomical units—a region analogous to the outer terrestrial planet region of our Solar System. Taken together, the dust and carbon monoxide detections favour a giant impact between large, volatile-rich bodies. This suggests that planetary-scale collisions, analogous to the Moon-forming impact, can release large amounts of gas as well as debris, and that this gas is observable, providing a window into the composition of young planets.


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


Half- and quarter-metals in rhombohedral trilayer graphene

菱面体三层石墨烯中的半金属和四分之一金属

作者:Haoxin Zhou, Tian Xie, Areg Ghazaryan, Tobias Holder, James R. Ehrets, Eric M. Spanton, et al.

链接:

/articles/s41586-021-03938-w

摘要

铁磁性在电子占据高度局域化d轨道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中最为常见。然而,在低密度二维电子系统中也可能出现铁磁有序。

研究组证明了菱面体三层石墨烯中的门调谐范霍夫奇点,驱动电子系统的自发铁磁极化转变为一种或多种自旋和谷型。


通过电容和输运测量,研究组观察到调谐至相位间载流子浓度和电位移场的一系列跃迁,其中量子振荡具有四重、二重或一重简并度,分别对应自旋和谷简并的“正常金属态”、自旋极化的“半金属态”以及自旋极化和谷极化的“四分之一金属态”。


对于电子掺杂,包含谷各向异性相互作用的唯象斯通纳模型很好地捕捉到了数据的显著特征。对于空穴填充,研究组观察到一个更丰富的相图,其特征是费米面拓扑中对称性破缺和跃迁的微妙相互作用。


最后,研究组通过旋转对齐的六方氮化硼衬底引入莫尔超晶格。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组发现同位旋序仅受到弱扰动,当迁移的半金属态或四分之一金属态填充半超晶格带或四分之一超晶格带时,莫尔势会催化拓扑非平凡间隙态的形成。


该结果表明,菱面体石墨烯是一个多体理论控制测试的理想平台,并揭示了莫尔材料的磁性本质上是迁移的。


Abstract

Ferromagnetism is most common in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 where electrons occupy highly localized d orbitals. However, ferromagnetic order may also arise in low-density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systems. Here we show that gate-tuned van Hove singularities in rhombohedral trilayer graphene drive spontaneous ferromagnetic polarization of the electron system into one or more spin and valley flavours. Using capacitance and transport measurements, we observe a cascade of transitions tuned to the density and electronic displacement field between phases in which quantum oscillations have fourfold, twofold or onefold degeneracy, associated with a spin- and valley-degenerate normal metal, spin-polarized ‘half-metal’, and spin- and valley-polarized ‘quarter-metal’, respectively. For electron doping, the salient features of the data are well captured by a phenomenological Stoner model that includes valley-anisotropic interactions. For hole filling, we observe a richer phase diagram featuring a delicate interplay of broken symmetries and transitions in the Fermi surface topology. Finally, we introduce a moiré superlattice using a rotationally aligned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substrate. Remarkably, we find that the isospin order is only weakly perturbed, with the moiré potential catalysing the formation of topologically nontrivial gapped states whenever itinerant half- or quarter-metal states occur at half- or quarter-superlattice band filling. Our results show that rhombohedral graphene is an ideal platform for well-controlled tests of many-body theory, and reveal magnetism in moiré materials to be fundamentally itinerant in n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rhombohedral trilayer graphene

菱面体三层石墨烯的超导性

作者:Haoxin Zhou, Tian Xie, Takashi Taniguchi, Kenji Watanabe & Andrea F. Young.

链接:

/articles/s41586-021-03926-0


摘要

在一个干净的二维器件中通过电场效应获得超导性是纳米电子学的一个核心目标。最近,石墨烯莫尔异质结构已实现超导性;然而,其中许多结构在机械上并不稳定,实验显示出强无序特征。


研究组报道了在亚开尔文温度下表现为低电阻率或零电阻率的晶体菱面三层石墨烯(一种结构上亚稳态的碳同素异形体)的超导性。超导性发生在两个不同的门调谐区(SC1和SC2),且深度在由平均自由程和超导态相干长度之比定义的干净极限内。


量子振荡对常态费米面的映射显示,这两种超导体都来自环形费米海,并且接近同位旋对称性破缺转变,其中费米面简并度发生变化。SC1从顺磁正常态出现,而SC2则从自旋极化、谷简并的半金属态中出现,且违反了面内磁场的泡利极限至少一个数量级。


研究组讨论了该结果的各种机制,包括传统的声子介导配对,近同位旋序波动产生的配对,以及环形费米液体的固有不稳定性导致的配对。


研究组为干净且结构简单的二维金属中超导性的观察提供了一个模型系统,用于测试相互竞争的超导理论模型,而不会出现建模混乱的复杂情况,同时使基于相关电子现象和弹道电子输运的新型场效应控制电子器件成为可能。


Abstract

To access superconductivity via the electric field effect in a clean, two-dimensional device is a central goal of nanoelectronics. Recently, superconductivity has been realized in graphene moiré heterostructures; however, many of these structures are not mechanically stable, and experiments show signatures of strong disorder. Here we report the observation of superconductivity—manifesting as low or vanishing resistivity at sub-kelvin temperatures—in crystalline rhombohedral trilayer graphene, a structurally metastable carbon allotrope. Superconductivity occurs in two distinct gate-tuned regions (SC1 and SC2), and is deep in the clean limit defined by the ratio of mean free path and superconducting coherence length. Mapping of the normal state Fermi surfaces by quantum oscillations reveals that both superconductors emerge from an annular Fermi sea, and are proximal to an isospin-symmetry-breaking transition where the Fermi surface degeneracy changes. SC1 emerges from a paramagnetic normal state, whereas SC2 emerges from a spin-polarized, valley-unpolarized half-metal and violates the Pauli limit for in-plane magnetic fields by at least one order of magnitude. We discuss our results in view of several mechanisms, including conventional phonon-mediated pairing, pairing due to fluctuations of the proximal isospin order, and intrinsic instabilities of the annular Fermi liquid. Our observation of superconductivity in a clean and structurally simple two-dimensional metal provides a model system to test competing theoretical models of superconductivity without the complication of modelling disorder, while enabling new classes of field-effect controlled electronic devices based on correlated electron phenomena and ballistic electron transport.











Dexterous magnetic manipulation of conductive non-magnetic objects

导电非磁性物体的灵巧磁操控

作者:Lan N. Pham, Griffin F. Tabor, Ashkan Pourkand, Jacob L. B. Aman, Tucker Hermans & Jake J. Abbott.

链接:

/articles/s41586-021-03966-6


摘要

对铁磁物体的灵巧磁操控已很好建立,根据物体的几何结构,可能有三到六个自由度。有些物体需要非接触式灵巧操作,它们不含有大量的铁磁性材料,但含有导电材料。


时变磁场在导电材料中产生涡流,涡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和力矩。这种现象曾被用于诱导阻力,以减少物体通过静态场时的运动,或使用动态场在单个方向上对物体施加力,但尚未被用于对导电物体进行如铁磁物体那样的灵活操控。


研究组表明,通过使用多个旋转磁偶极子场可在六个自由度下操控导电物体。利用量纲分析,结合多物理场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研究组描述了在旋转磁偶极子场中导电球体上产生的力和力矩。利用该模型,研究组在仿真和物理实验中实现了灵活操控。


Abstract

Dexterous magnetic manipulation of ferromagnetic objects is well established, with three to six degrees of freedom possible depending on object geometry. There are objects for which non-contact dexterous manipulation is desirable that do not contain an appreciable amount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 but do contai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Time-varying magnetic fields generate eddy currents in conductive materials, with resulting forces and torques due to the interaction of the eddy currents with the magnetic field. This phenomenon has previously been used to induce drag to reduce the motion of objects as they pass through a static field, or to apply force on an object in a single direction using a dynamic field, but has not been used to perform the type of dexterous manipulation of conductive objects that has been demonstrated with ferromagnetic objects. Here we show that manipulation, with six degrees of freedom, of conductive objects is possible by using multiple rotating magnetic dipole fields. Using dimensional analysis, combined with multiphysics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we characterize the forces and torques generated on a conductive sphere in a rotating magnetic dipole field. With the resulting model, we perform dexterous manipulation in simulations and physical experiments.








地球科学Earth Science








Pliocene decoupling of equatorial Pacific temperature and pH gradients

上新世赤道太平洋温度和pH梯度的解耦

作者:Madison G. Shankle, Natalie J. Burls, Alexey V. Fedorov, Matthew D. Thomas, Wei Liu, Donald E. Penman, et al.

链接:

/articles/s41586-021-03884-7

摘要

赤道太平洋的海洋动力学驱动热带气候模式,影响全球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该地区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对全球气候、经济稳定和生态系统 健康 具有深远影响。因此,许多研究调查了上新世(530-260万年前)和中新世晚期(约600万年前)期间的赤道太平洋动力学,作为该地区在全球变暖下未来行为的模拟。


这一时期的古海洋学记录提出了一个明显的悖论,即沿着赤道太平洋东西向的海面温度梯度降低表明风驱动的上升流减少,这与东太平洋生物生产力增强的证据相冲突,后者通常由更强的上升流引起。


研究组通过提供新的证据,证明上新世早期/中新世晚期与现代环流体制完全不同,导致更古老、更酸性和更富营养的水到达赤道太平洋,从而调和了这些观察结果。这些结果为上新世早期/中新世晚期东太平洋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机制,即使在风力驱动上升流较弱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该发现为赤道太平洋动力学提供了新的线索,并有助于限制它们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因为预计下个世纪地球将达到上新世那样的变暖水平。


Abstract

Ocean dynamics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drive tropical climate patterns that affect marine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worldwide. How this region will respond to global warming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climate, economic stability and ecosystem health. As a result, numerous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equatorial Pacific dynamics during the Pliocene (5.3–2.6 million years ago) and late Miocene (around 6 million years ago) as an analogue for the future behaviour of the region under global warming. Palaeoceanographic records from this time present an apparent paradox with proxy evidence of a reduced east–wes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gradient along the equatorial Pacific—indicative of reduced wind-driven upwelling—conflicting with evidence of enhanced biological productivity in the east Pacific that typically results from stronger upwelling. Here we reconcile these observations by providing new evidence for a radically different-from-modern circulation regime in the early Pliocene/late Miocene that results in older, more acidic and more nutrient-rich water reaching the equatorial Pacific.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mechanism for enhanced productivity in the early Pliocene/late Miocene east Pacific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weaker wind-driven upwelling. Our findings shed new light on equatorial Pacific dynamics and help to constrain the potential changes they will undergo in the near future, given that the Earth is expected to reach Pliocene-like levels of warming in the next century.












Direct radiative effects of airborne microplastics

空气中微塑料的直接辐射效应

作者:Laura E. Revell, Peter Kuma, Eric C. Le Ru, Walter R. C. Somerville & Sally Gaw

链接:

/articles/s41586-021-03864-x

摘要

微塑料现在被认为是大气中广泛存在的污染物,由于其体积小、密度低,可以随风绕地球传播。大气气溶胶,如矿物粉尘和其他类型的空气悬浮颗粒物,通过吸收和散射辐射(直接辐射效应)影响地球气候,其影响通常用有效辐射强迫(ERF)度量进行量化。然而,空气中微塑料的辐射效应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尚不清楚。


研究组计算了空气中微塑料的光学性质和直接辐射效应(不包括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假设平均表面浓度为1个微塑料颗粒/m3 ,且垂直分布在10公里高空,则计算出当今大气中空气微塑料的ERF为0.044 0.399 mW/ m2 。


然而,微塑料的地理和垂直分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假设它们局限于边界层,短波效应占主导地位,微塑料ERF约为 0.746 0.553 mW/m2 。与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引起的总ERF相比( 0.71至 0.14 W/ m2 ),微塑料ERF很小。


然而,塑料产量在过去70年中迅速增长;如果不认真改革塑料生产和废物管理实践,空气中微塑料的丰度和ERF将继续增加。


Abstract

Microplastics are now recognized as widespread contaminants in the atmosphere, where, due to their small size and low density, they can be transported with winds around the Earth. Atmospheric aerosols, such as mineral dust and other types of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influence Earth’s climate by absorbing and scattering radiation (direct radiative effects) and their impacts are commonly quantified with the effective radiative forcing (ERF) metric. However, the radiative effects of airborne microplastics and associated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climate are unknown. Here we present calculations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and direct radiative effects of airborne microplastics (excluding aerosol–cloud interactions). The ERF of airborne microplastics is computed to be 0.044 0.399 milliwatts per square metre in the present-day atmosphere assuming a uniform surface concentration of 1 microplastic particle per cubic metre and a vertical distribution up to 10 kilometres altitude. However, there are large uncertainties in the geographical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microplastics. Assuming that they are confined to the boundary layer, shortwave effects dominate and the microplastic ERF is approximately0.746 0.553 milliwatts per square metre. Compared with the total ERF due to aerosol–radiation interactions ( 0.71 to0.14 watts per square metre), the microplastic ERF is small. However, plastic production has increased rapidly over the past 70 years; without serious attempts to overhaul plastic production and waste-management practices, the abundance and ERF of airborne microplastics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