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的米格-29战机,图自波兰国家通讯社

当地时间3月16日,波兰总统杜达表示,将在未来几天内向乌克兰提供四架米格-29战斗机。

杜达称,这四架战机目前仍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乌方机组人员无需任何额外培训即可驾驶。对日后波兰是否还会向乌克兰提供战机,杜达表示,“其余战机目前正在维修中,可能会陆续派往乌克兰。”

杜达表示,目前波兰库存有十几架米格-29战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波兰将成为首个向乌克兰提供此类战机的北约成员国。

除波兰外,斯洛伐克也一直在考虑是否向乌克兰派遣米格-29战机,但尚未做出决定。美国方面表示将不会加入向乌克兰提供飞机的行列。

米格-29是苏联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双发中型战斗机。乌克兰空军也装备有米格-29,对这一机型十分熟悉,无需任何额外培训即可驾驶。

延伸阅读:

俄媒:俄"匕首"导弹疑摧毁北约在乌地下"影子参谋部"

据参考消息援引俄媒报道,当地时间3月12日,美国空军一架B-52H战略轰炸机飞抵距离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仅200公里的戈格兰岛附近的进攻阵位,进行了一次模拟核打击演练。



↑B-52H战略轰炸机

据悉,这架B-52H战机的演练内容是突破俄罗斯西北军区的防空及反导系统,对俄军事和其他基础设施进行核导弹攻击。俄媒报道称,美军突如其来的“秀肌肉”,或是对俄军“匕首”导弹9日摧毁北约在乌克兰的“影子参谋部”的回应。

俄罗斯“罕见”举措:

一口气发射6枚“匕首”导弹

当地时间3月9日,俄军对乌克兰全境发射了多达81枚导弹,防空警报顷刻间响彻乌克兰上空。随后,俄罗斯国防部称,这是对“乌克兰破坏者”2日进入俄罗斯布良斯克州发动恐怖袭击的回应。

不过,因“乌克兰当局对此类信息严格保密”,俄罗斯此次空袭的确切目标以及由此造成的破坏尚不清楚。但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此次“罕见”地向乌克兰一次性发射了6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匕首”导弹发射瞬间

据报道,“匕首”导弹射程可达20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是音速的10倍,使其极难被拦截。根据俄军方的说法,高超音速导弹和重型弹头的结合使其能够摧毁戒备森严的目标,如地下掩体或山区隧道。去年俄罗斯首次对乌克兰使用该导弹后,美国总统拜登也称,这些导弹“几乎不可阻挡”。



↑携带高超音速“匕首”导弹的俄罗斯米格-31战斗机

军事分析人士指出,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一直在使用“匕首”导弹打击乌克兰境内的目标,但“通常不会超过两枚”,且仅针对优先打击目标。与以往相比,俄军在3月9日袭击中使用的“匕首”导弹数量明显增加,首次一口气发射了6枚。

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发了外界的关注。伦敦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研究员西德哈思·考沙尔10日表示,“他们为何使用‘匕首’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看不出使用它来对付俄军打击目标背后的明显逻辑是什么。”他指出,9日的袭击“符合俄罗斯以能源设施和基础设施为目标的行动”,但使用其他更便宜的武器也能轻松完成任务。

深藏地下80多米、驻扎300多人

北约在乌“影子参谋部”疑被摧毁

随后,俄媒的报道似乎解答了考沙尔的疑惑。报道称,俄军此次发射的一枚或数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极可能命中了北约在乌的秘密总部。

报道援引一位乌内部知情人士的话称,“匕首”击中了乌克兰境内的地堡、防空系统和雷达系统,其中一个地堡正是北约在乌克兰的“影子参谋部”办公地点。该地是负责乌武装部队武器部署的“中枢”指挥所,里面不仅有乌军方高级官员,还有来自美国及北约的外国军官和军事顾问。

俄媒在报道中称,当地时间3月9日,乌克兰政府的一个大型代表团被发现到访了美国驻基辅大使馆。而与此同时,至少25个提到相关消息的乌克兰互联网账号立刻就被封锁,“很可能是不想消息外泄。”

当地时间3月12日,希腊Pronews在报道中援引美国消息人士的话称,俄罗斯一枚高超音速“匕首”导弹的确击中了乌克兰和北约的一个联合控制和通信中心。据报道,这场“可怕的导弹袭击”已导致“数十名北约军官”丧生。

据报道,这个秘密地堡位于乌克兰西部利沃夫附近地下80米-120米深处,是北约用来控制防空系统的战略指挥所。地堡里驻扎了共300多人,有40人为高级外国专家,其中包括多名退休的北约军官和顾问,“他们大多是英国人和波兰人,但其中也有美国人和支持通信、数据传输的私营公司代表。”

迄今为止,已经从地下的废墟中救出了40人,不过究竟有多少人在袭击中丧生仍然未知。报道称,这是首次针对北约军事人员的大规模袭击。

西方提供的防空系统被摧毁

并且出现“军官伤亡”

此外,俄军“匕首”导弹打击的目标可能还包括乌克兰刚刚收到的美国爱国者防空系统及其他防空系统。

据报道,波兰国防部长布拉什扎克3月7日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美国爱国者防空系统已经抵达乌克兰。3月9日,俄罗斯便展开了“对乌武装部队军事基础设施的报复性打击”。俄国防部随后在一份声明中称,“转移乌武装部队储备以及通过铁路运输外国武器的企图遭到了挫败。”

俄军事专家阿列克谢·列奥诺夫表示,俄军使用昂贵的“匕首”导弹,打击目标可能正是从北约接收并囤积在后方的乌军装备,因为使用“匕首”导弹打击乌变电站等基础设施毫无意义。

3月12日,乌克兰“南方”作战司令部发言人古梅纽克也承认,俄方9日的袭击目标之一是“搜寻爱国者防空设施”。据她讲述,俄军先派出无人机向某些目标开火,吸引乌防空力量的注意。随后便对各个基地展开大规模导弹袭击,然后又出动无人机检验“袭击结果”。最后,乌克兰上空又出现了一波新的导弹,其中就包括“匕首”导弹。

有消息人士透露,西方提供的IRIS -R防空导弹系统和地对空导弹系统(NASAMS)等重要设施也被击中,且出现了“军官伤亡”。

俄媒报道称,由于爱国者导弹系统操作复杂,乌克兰军方人员无法实现其部署,“美国人员显然已经抵达现场,帮助乌军部署并将其与地形绑定,输入初步数据和设置。”

[撬动未来的支点]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

  米格-29“支点”是前苏联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超音速全天候双发战斗机。1983年开始装备部队。该机既可执行制空和截击任务,也具备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1986年开始,米格-29系列战斗机先后向古巴、前捷克斯洛伐克、前东德、印度、伊朗、伊拉克、朝鲜、波兰、罗马尼亚、叙利亚、前南斯拉夫和马来西亚等国大量出口。众所周知,米格-29在设计之初的主要作战目标是美国空军F-15和F一16这一档次的战斗机,俄军也希望该机具备全面的能力以承担多样化的作战任务。但由于总体规划的限制,作为一种前线野战歼击机的米格-29,其整体性能和作战能力存在较大缺陷,无法与搭配的苏-27相比。尤其是该机作战半径小、火控武器与控制系统较差的弱点一直为世人所诟病,甚至在多场空战中屡被击落,因此也给其未来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然而,毕竟系出名门,米格-29的总体设计、机动性能和武器与航电系统的升级潜力还是巨大的。稍加改进后的米格-29仍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战斗机之一,甚至将是未来各国下一代先进战斗机的有力挑战者!
  
  放大的“支点”米格-35
  
  近年来,著名的俄罗斯米格飞机集团公司(RSK MIG)正在为其拳头产品――米格-29战斗机进行一系列升级工作,同时还在开发新的型号。而米格集团米格-29家族中的代表产品――米格-35,已经被俄罗斯方面用来参与印度空军“中型多用途战斗机”(MMRCA)项目的竞标。米格-35是在米格-29M原型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于1990年开始研制生产。与早期的米格-29相比,米格-35装备了性能更好的矢量推力发动机和空中加受油系统,升级换代了机载航电系统,作战航程有了明显增加。同时,新型战机增加了外挂架数量和武器载重,飞行机动性得到很大改善,而且具备一定隐身能力。为了赢得印度空军这一重要的战机大单,俄方一再宣称米格-35是当今世界顶尖的高机动性战斗机,一旦装备该机,将使印度空军拥有无与伦比的空中作战能力。俄方甚至表示可以“转让技术以便在印度自行生产”。
  实际上,印度空军早在2007年8月公布的这一计划包含单座和双座两种型号,用于进行对比评估测试。而米格集团的米格-35目前仅有米格-35D一种双座型,因此,印度空军的这一要求给米格集团造成了不小的难度和挑战。为了研制这种原型机,米格集团尝试了多种米格-29K的机身结构,并且首次装备了“甲虫”(Zhuk―MAE)有源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重达450公斤,其大型天线设计有近千个收/发模块。而目前正在进行测试的原型机采用的是仅安装有680个收/发模块的早期实验性小型版。2009年1月刚刚上任的米格集团(及苏霍伊公司)总裁米哈伊?波戈斯扬于2009年2月在班加罗尔出人意料地宣布,“为了适应俄、印第5代战斗机FGFA(即俄罗斯PAK FA第5代战斗机计划的“印度版”)联合开发项目,米格-35战斗机采用的雷达将在两国统一的平台上联合开发。也就是说,印度空军下一代先进战斗机采用的雷达将与俄空军的最新技术成果保持同步。虽然此后这一说法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官方报道,但针对FGFA项目的雷达研制工作的确已经展开。研制“甲虫”雷达的莫斯科法扎特隆雷达设计局(Phazotron-NIIR)的竞争对手――提赫米洛夫研究院(Tikhomirov―NIIP)也采用完全不同的技术为PAKFA项目研制了Sh 121型机载雷达系统。由于PAK FA/FGFA项目是俄、印两国最优先开展的先进战斗机项目,因此可以想象,米格-29的“终极改进型”――米格-35也将采用这些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作战性能上了一个大台阶的米格-29升级版,米格-35的造价却相对便宜。而且现役装备了米格-29战斗机的印度飞行员只需要不到60次飞行训练,就能掌握米格-35的全部飞行技术。有鉴于此,米格-35在竞争中占有很大的优势。
  不过,米格-35也面临着大批强有力的竞争者,其中包括同样参与竞标的美国洛?马F-16IN、波音F/A-18E/F、法国达索“阵风”、英/德/西/意EF-2000“台风”以及瑞典萨伯JAS-39“鹰狮”。据《印度教徒报》报道,引人注目的印度空军MMRCA招标已进入关键阶段,各国竞标机型将接受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全面测试。因此,米格-35还须拿出更加卓越的表现为自己正名。印度海军的米格-29K/KUB
  印度方面采购的16架米格-29K/KUB型战斗机已分4批次相继交付印度海军,该批首架飞机于2008年3月18日在莫斯科附近的卢霍维基完成试飞,这里正是米格-29的终期装配线所在地。俄方此前为此制造了2架原型机,其中包括2007年1月试飞的双座型米格,29KUB 947型,以及同年6月试飞的单座型米格-29K 941型(947和941分别为米格集团的内部设计代号)。二者基本延续了米格,29的设计特征,而且仅用来进行飞行测试。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米格-29K/KUB是米格公司在中断了近15年之后首次研制生产的新机型。而更先进的米格,29SMT,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生产的米格-29机身结构上改进而来的。米格-29K/KUB分别装备有3部和7部彩色多功能显示器,其先进技术包括俄制先进数字电传飞行控制系统、法国“西格玛”-95型GPS接收机和头盔瞄准系统,以及以色列设计的电子对抗装备。而新型RD。33MK发动机的采用,也令米格,29K舰载机动力更强。此外,米格-29K因为具备空中加油能力,使其续航能力比米格-29原型机大幅增加。
  虽然已于2008年10月完成向印度海军的交付,但这批16架米格-29K/KUB战斗机中的首批4架仍暂时保存在俄罗斯。由10名印度海军飞行员和40名地勤人员组成的训练团,正在俄方的组织下在卢霍维基进行相应的飞行操纵训练。其余12架在2009年底以前完成交付。2009年5月,印度海军飞行员首次驾驶米格-29K战斗机完成了空中加油训练。当年夏,印度飞行员们又在乌克兰境内的萨基训练中心进行了滑跃式甲板起降飞行训练。由于从俄罗斯购进并进行大修和现代化升级的“维克拉马迪特亚”(INS Vikramaditya)号,即原俄海军“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GeneralGorshkov)号的交付日期因为双方在价格上的分歧而延误,因此由原计划的2008年中期推迟至2012年底。若不是因为双方就合同的价格和交付细节发生争议,印度海军还计划追加采购29架米格-29K/KUB战斗机,这样就可以与先前的16架米格-29K/KUB共同组建3支舰载飞行中队。最终印度和俄罗斯达成协议,决定增加至少8亿美元的航母改装费用,新拟订的合同包括对航母和其现代化武器的全部检修工作。
  
  印度空军对米格-29的升级
  
  米格集团对米格-29系列战斗机的另一重大升级举措,是对印度空军62架米格-29B和米格-29UB战斗机的升级,其规模甚至大干米格-29SMT。俄、印双方于2008年3月7日在德里共同签署了合同,合同额高达8.5亿美元。2008年底至2009年初期间,印方向莫斯科方面提供了6架需要进行维修的米格-29,计划在米格的IF-进行维修和同期升级。其余的56架米格-29的现代化升级工作将于2011年开始在印度本土的纳西克附近的第11号维修基地展开。
  这一升级版的米格-29被命名为米格-29UPG,该机将装备几乎全新的武器系统,其中包括新型“甲虫”-M2E型雷达以及OLS―UE光电瞄准系统(与米-格29K上装备的相同)。其中,“甲虫”-M2E型雷达较米格-29SMT上采用的“甲虫”-ME型以及米格-29K上采用的“甲虫”-ME型具有更丰富的工作模式,可迅速扫描发现并分辨出空中目标的型号。机上同样装备有来自法国、以色列和印度国产的航电设备。除了现代化升级外,印度空军还开展了一项延长米格-29服役寿命的改良计划,以使印度空军装备的米格-29战斗机服役期由目前的25年延长到40年(共35000飞行小时)。
  总体说来,印度海空军对米格-29系列战斗机的升级将使印度装备的米格-29性能实现质的飞跃。不仅如此,这一系列升级举措还能使当前印军装备的不同型号批次的米格-29系列战斗机在内部结构和系统上保持基本协调一致,从而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通用性的问题,甚至也使各型机均达到了当今世界最先进战斗机的水平。
  
  新的武器
  
  今天的米格-29“支点”战斗机可装备的武器包括俄制R-77和R-73空空导弹,同时可挂载Kh-31A和Kh-35反舰导弹,以及Kh-31P反辐射导弹。此外,还包括KAB-500KR型电视制导炸弹、KAB-5000D/L激光制导炸弹、自由落体炸弹以及火箭弹等武器。而面向未来的新“支点”还将配备更先进的武器,其中就包括“神剑”(Kalibr)-A系列空射巡航导弹。
  “神剑”-A导弹由俄罗斯“革新家”(Novator)导弹设计局研制,包括3M-54AE超音速反舰型、3M-54AEI亚音速反舰型以及3M-14AE亚音速空对地型。基本型3M-54AEI用于攻击敌大型水面舰艇目标,飞行速度0.6~0.8马赫;3M-54AE型则可以在距离目标20公里处进入超音速飞行状态,并以接近3马赫的高速度和5~10米的超低空掠海直击目标;3M-14AE型则主要用于攻击地面静止目标,如敌指挥所、桥梁以及弹药库等设施。
  目前,空射型“神剑”-A导弹系列尚未进行空中试射,俄方只是计划为出口型的米格-29K、米格-35以及苏-35系列战斗机装备这种先进空射导弹。
  
  原装“支点”的困局
  
  与米格-29战斗机的最大主顾印度在其升级改进上的风生水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军装备的米格-29战斗机却接连遭遇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2008年12月,俄空军第120战斗航空团的1架米格-29在赤塔附近坠毁。事故调查结果表明,飞机坠毁是尾翼锈蚀引发空中断裂造成的,俄空军因此立即下令停飞了所有现役米格-29。2009年2月,俄空军飞行安全局局长谢尔盖,贝涅托夫宣布,“在对俄军现役米格-29进行详细检查后未发现其他尾翼锈蚀情况,因此决定将其中30%的米格-29进行有限规模的复飞”。
  然而,在2009年3月中旬俄空军新闻处发布的消息却表明,“在已检查完毕的俄空军现役200架米格-29战斗机中,只有半数达到继续服役的标准,因此其中90余架不得不继续停飞”。更糟糕的是,在2009年8月举办的莫斯科航展上,俄空军代表援引军方一个专门调查委会公布的报告宣布,经检查确定现役米格-29战斗机中有大约80%都出现了尾翼锈蚀的现象,有的需要维修,有的则必须退役。
  众所周知,米格-29近年来坠机事故不断,仅印度空军就有13架米格-29战斗机因各类事故坠毁。正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阿尔及利亚还以零部件质量低下为由向俄方退回了15架米格29SMT战斗机,导致米格集团在2008财年出现巨额亏损(达110亿卢布),累计负债已达448亿卢布(约12亿美元)。2009年2月,俄罗斯总理普京造访米格集团公司时表示,作为经济危机时期恢复航空与国防工业生机举措的一部分,俄政府将帮助公司度过难关。值得庆幸的是,米格集团公司的合同额也在不断增长。目前,米格集团的合同销售额已达1100亿卢布(约30亿美元)。而且根据米格总裁波戈斯扬的说法,“这一数字很快还将再次增长500亿卢布”。另一方面,由于米格已由国有制企业改组为股份制公司,其股权全部属于俄联邦政府。普京也向米格方面保证,2009年度米格公司可以获得俄政府提供的一笔达173亿卢布的资助订单,其中110亿卢布于当年一季度直接划归米格集团公司。这笔资金将用于为俄空军装备原阿尔及利亚退回的米格-29SMT战斗机。此外,还包括另一笔为数150亿卢布的俄联邦政府预算资助。
  2009年3月初,首批6架米格-29SMT正式装备位于库尔斯克-喀里诺空军基地的俄第14战斗航空团。不过,由于该型机专用于出口,因此俄空军并没有使用米格-29SMT的经验,其初步形成战斗力的过程较慢。目前,俄空军飞行员正在进行该机的理论训练,其中2架米格-29SMT已在利佩茨克飞行员转换与评估中心展开测试飞行。更重要的是,俄联邦国防部还承诺将自2012年起为俄空军采购一批为数24架的米格,35战斗机,以及为海军采购24架米格-29K舰载机。后者用于替代俄海军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上的苏-33舰载战斗机。
  可见,曾经辉煌的“支点”要想成功撬动未来,一方面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来自印度军方的订单是否能尘埃落定,一方面也要看米格公司能否在俄政府的鼎力相助之下,完成大批来自米格-29订单的生产。
  
  (编辑/一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