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交部驳斥外媒记者涉台海军演提问:你这个问题提出的非常荒谬)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0日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就解放军在台岛周边演习提问,称中方以军事演练“威胁台湾”。
4月9日,解放军徐州舰逼近台军宜阳舰
“我不明白你提的这个问题到底是根据什么样的逻辑来做出判断的。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提出的非常荒谬。”汪文斌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日前已经表示,4月8日至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组织环台岛战备警巡,举行“联合利剑”演习,这是对“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势力勾连挑衅的严重警告,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行动。
汪文斌表示,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我也愿意告诉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相关新闻
军演震慑“台独”:更稳、更准、更狠!
目前来看,此次演习将两个行动合二为一了——一是环台湾岛战备警巡,二是“联合利剑”演习。
持续保持围岛进逼态势!
自4月8日东部战区连续发布演习动态,台湾地区民进党当局就该明白了!该来的都会来!
海军徐州舰在台岛以东海域进行战备警巡 图:解放军报
目前来看,此次演习将两个行动合二为一了——一是环台湾岛战备警巡,二是“联合利剑”演习。从中不难看出,中央政府对“台独”分子的震慑能力更强,在开展行动方面能随机应变,达到更稳、更准、更狠!
1
蔡英文打着所谓“外访”的名义“过境”美国,实际行的却是与美国国会众议长麦卡锡私会之事。对她在麦卡锡面前说了些什么,新华社是这样评论的——“‘台独’分裂立场的自供状”!新华社还用了“案底”这一词汇——
“历史将很快证明,任何人、任何势力逆两岸大势而动,终将被时代大潮所淘汰,留下不光彩的案底。”
反观台湾地区,无论民进党当局,还是一些绿营操控的媒体,还在走夜路给自己壮胆似的分析——
有的说,麦卡锡是共和党人,与美国总统拜登不是一个党的。这与此前民主党籍的佩洛西到台湾不太一样,且麦卡锡这次没登岛,大陆未必会有军演;
有的说,大陆忙着接待马英九和马克龙,也许不会有强烈的军事动作;
还有的说,前几天大陆 “海巡06” 轮领衔的海事执法船艇编队已经在搞台湾海峡中北部巡视巡查专项行动了,就算表示过意思了……
“海巡06”海事执法船
海叔要说,这些说法看着真逗!
管他麦卡锡哪个党的?反正他是现任美国国会众议长,美国第三号政治人物!不过确实得看到,上任前后口口声声要在4月份“访台”的麦卡锡,最终选择了留在加州等蔡英文上门。
麦卡锡是不是怂了咱不管,反正4月6日至8日,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窜到台湾。回到岛内的蔡氏还宴请了他!
至于中央政府在外交上接待马克龙,在“九二共识”下“家里面的事商量着办”接待马英九之后,对“台独”难道会不管不顾不收拾?
“海巡06”的行动,当然是有所指,可寄望于大陆之后没有后续的、军事方面的动作,那真有点异想天开了。
4月8日,环台湾岛战备警巡、“联合利剑”演习稳稳地开始!这就是对“台独”分裂活动的最好回答!
2
东部战区于4月9日发布的联合精确打击模拟动画,很能说明问题!解放军对“台独”势力的打击能力,必然是越来越准的。
动画显示,在4月8日检验联合作战体系支撑下夺取制海权、制空权、制信息权能力,任务部队同步组织环台岛战巡进逼,以塑造全向围岛慑压态势之后,9日,多军兵种部队在战区统一指挥下,对台岛及周边海域关键目标实施模拟联合精确打击,持续保持围岛进逼态势。
多架轰-6K、轰-6M战机,在歼击机掩护下低空突防,协同远箱火、常规导弹,使用精确制导弹药模拟打击台岛关键目标 图: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看看各任务部队对外披露信息的一些关键词——
东部战区驱护舰和海上待机的导弹快艇,联合岸导突击群,对台岛西南目标全时追瞄。
东部战区空军多架轰-6K、轰-6M使用精确制导弹药模拟打击台岛关键目标。
战区陆军远箱火部队打通侦察、指挥、火力网系链路,依托无人机为发射单元提供打击引导,展开多目标精确打击、多弹种复合毁伤演练。
火箭军任务部队聚焦“重打、精打、瘫打”,实施多轮次、多波次、多区域、多型号精准模拟打击。首轮打击过后,部队连夜向预备阵地机动转场。
3
台湾岛内亦注意到,与去年8月相比,解放军战机更多进入所谓“海峡中线”以东。光4月8日、9日两天,就有45架次战机“越线”,解放军海军照样逼近台军舰艇目视范围内。
2022年8月5日,解放军南京舰逼近台湾东部海岸线,台军舰艇进入目测范围 图:解放军报微博
这显示的是解放军对“台独”绝不会手软!海叔认为,这也是在向台湾民进党当局再次宣示——所谓“海峡中线”根本就不存在。既然台湾是中国领土,中国人民解放军就可以进入!
而诸如国产航母山东舰前出,穿越菲律宾与台湾岛之间的巴士海峡,进入台湾东南海域,更显示了未来战位何处,如今演习地点就在何处的特点。未来,完全可以对台湾岛外阻、内封。
更关键的是,从此次演习传递出这样的信号——
台军在台北市区布置“爱国者”导弹阵地 图:台媒
“利剑闪击,精打击要”是要打要害、击命门、毙首恶。展示的是什么意思?岛内其实已经感觉到了。台防务部门还特地交一些台媒一张照片,显示其从美国淘换来的“爱国者”导弹布置在101大楼可视范围内。
在海叔看来,台军“爱国者”的数量是有限的,民进党当局也不可能搜刮尽台湾地区的民脂民膏来点燃战火。如果“台独”分子执迷不悟,未来,他们一定没有未来!
在一些新闻发布会上随机提问的记者是提前安排好的吗?你怎么看?
【在一些新闻发布会上随机提问的记者是提前安排好的吗?你怎么看?】
在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前,新闻发言人,会对当前的诸多热点问题做出一些归纳,尽可能挨个的做最详尽的了解,这是新闻发言人工作的一部分。然后就要把此次新闻发布会己方将要公布的议题做深入的探讨,准备好稿件,就可以召开新闻发布会了。
新闻发布会议题的表达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就是安排己方媒体的某位记者或者己方熟悉的某位外来记者提问某些话题,新闻发言人做出应答。这种情况一般是想让外界认为新闻发言人不是主动要谈及这个话题,而是被某记者临时提问被迫所作出的应答。这主要是因为某些话题是作为官方背景的新闻发言人不方便主动谈及,而又必须要谈时所采取的一个方法。
第二种:就是新闻发言人主动公布官方既定的需要对外公布的消息。很多重大事件不用外界去追问官方都需要主动表达态度,这部分就属于这种类型。
第三种:就是记者临时提问环节。这一环节是记者们可以自由询问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很多敏感问题都是这么被追问出来的。这一环节最考验新闻发言人的职业素养,很多新闻发言人往往被这一环节弄的灰头土脸。而一个优秀的新闻发言人,有超强的应变能力,谈笑风生之间就能化解尴尬。
所以呢,新闻发布会,并不是说所有的提问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我曾经在传统媒体报纸和杂志工作过,参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新闻发布会,后来离开去企业工作,也策划执行过不少新闻发布会,对这个问题稍微熟悉一些。
新闻发布会,是主办方正式对外发布官方或权威新闻的会议形式。其中记者互动提问环节,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安排在发布会最后一个环节,目的是让记者对不清楚或感兴趣的内容,通过提问解答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完善。主办方也可以利用这个环节,对之前发布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一般情况下,主办方会提前准备几个主要问题,让负责媒体外联的工作人员,提前和到场的部分媒体记者沟通,并将问题给到记者手上,提供给记者参考,并不强行要求记者必须提问或按照准备的问题提问。此外这样做,防止现场冷场,出现无人提问的情况。
当然记者有采访的权利,包括自主提问的权利,可以自拟问题进行提问。主办方无权干预。
我认为,这样的方式,已经成为惯例,事先准备好的提问与现场机动提问,互相补充,进一步活跃新闻发布会的气氛,调动记者采访的积极性,加强主办方与记者的互动交流,从而提升新闻发布和传播的质量与效果。
1、会安排自己人,提问一些有价值,以及自己需要回答的问题。也就是说有些东西是先有回答,后安排的提问。
2、其他记者的提问,也会事先提交上来,就像上奏折一样。只有事先提交过的问题的记者,才有更机会被叫起来提问。
3、记者会都是有主题的。不是上下五千年的问。
4、答问也是有诡辩的,对于有些没有准备的问题,会想方设法拽到自己准备的回答上去,也就是答非所问,驴唇不对马嘴。我们听类似的记者会,会深有体会,就是虽然答问答的很精彩,但是往往脱离了提问人所问的问题。
5、对于那些毫无准备的问题又不想回答的问题,就直接说本问题与本记者会无关,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回答你记者是否安排提问的问题。
这样的事情有,发生在美国老布什总统时期,又叫“517”案。当时,美国总统老布什去美国中部考察南方灾情,时期刚好在美国大选前两个月,他的支持率跌到17%。而对手克林顿如日中天,年轻气盛,一表人才。
灾情刚好在选举前爆发,形势对老布什来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为了选举,就安排了5个被提前安排好的记者提问,所有问题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中国有句老话叫“纸包不住火”。这句话放在美国同样实用。
没过半个月,其中的一名记者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的妻子,她的妻子在一次酒上喝多了,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别人。消息不胫而走,像瘟疫爆发一样。整个美国甚至是世界的新闻界一片哗然,结果不言而喻,老布什输给了克林顿,这也是40年来美国第一个没有连任的总统。
上面的案例毕竟只是个例。实际上,大部分记者几乎是不可能被安排的,严格的说,是没有人敢去安排,只能说有的时候迫于压力,提的问题不敢那么尖锐。
记者号称“没有强的战士”,有的时候记者的威力比一个带枪的士兵还可怕。与记者套近乎,走后门就堪比与虎谋皮。聪明的人都不敢“安排”。这杆枪的“后坐力”是没有人能承受的。任何一个大公司要搞公关,他们只会在记者面前说点好话,,但是不敢给记者“安排问题”。因为一个公司不管放了任何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被公众遗忘。但是如果出现收买“记者”这样的新闻,这个公司的命运就只有一个,就是原地解散。根本就没有翻盘的机会。
当然了,任何事都没有绝对的,如果我们用绝对的标准来讨论问题,那就没有必要讨论了,这个地球上没有绝对的事,也没有绝对干净的东西。
谢谢阅读
【传媒问答类话题】
例如,新闻发布会并不在新闻现场,许多旧闻也可以挖掘为新闻——同样可以一鸣惊人。2020年10月16 日晚,一批亚东图书馆遗珍——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将现身华艺国际(北京)首季拍卖会。每一次民国名人档案、信札出笼,都会引发一股热潮。此批文献被喻为“新文化运动 历史 遗产”,尘封百年,终现于世人面前,以陈独秀和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迅速引发了学界及公众关注。 据了解,亚东遗珍专场包括18册50万字最全公开本《胡适留学日记》手稿、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手稿、胡适《跋〈红楼梦〉考证(一)(二)》以及胡适与友人往来信札等。
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手稿而仅就拍卖活动本身及所拓宽幅面,绝不亚于一场新闻发布会所给予受众的新闻,更体现所有载体承担的政治属性、文化属性、信息属性、商品属性。我若在现场,自然会提问,那18册50万字最全公开本《胡适留学日记》手稿,从哪年哪月哪日到哪年哪月哪日呢?这对于我研究中法关系史和延安文艺史李又然部分——通篇以“李又然反战抗战著译真版原件考”和“李又然当时当地名家日记信札考”为支撑,即李又然1927年下半年、1928年上半年,与胡适的会晤、通信需要实证,而这在已经出版的《胡适日记》竟然还是一大空白。所以要说,全集不全和选集复选集,是当前出版界重大缺陷。
胡适与友人汪原放往来信札这是新闻现场的对话和问答——以“一座图书馆,两位文化巨擘,一场新文化运动,百年中国史”为寻访蓝图,于2020年8月25日-9月28日期间先后于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上海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南京江苏省美术馆巡回展出,收官站落于陈独秀及胡适的故乡安徽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表示:“通过这批作品,可以体会20世纪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史上一场著名的文化思想论争,同时从两位文化先辈种种思想痕迹中,找寻更契合于当下时代的新意义。”除给各地观众呈现第一手重要 历史 文献外,同期有五场学术交流会,还梳理生成15万字的深度学术报告供公众翻阅。
有很多都是安排好的,在不违反新闻的真实、客观的情况下,无伤大雅,也非常必要:
1、请媒体做宣传的情况有些企业做新闻发布,就是为了做宣传,而媒体也需要因此获得利益或是流量,二者各取所需。企业会在发布会之前把题目告知媒体,以达到宣传的目的,媒体也会把自己的想说的问题告诉企业,然后在发布会上得到一个满意的回答;
2、专业性问题的专门发布有些发布会专业性很强,对于外行人或是大部分记者而言,都很难了解其关键内容。
此类的发布会就需要提前给记者准备大量的材料,介绍一些专业性知识和来龙去脉,并提供一些问题作为思考的角度,这样记者就能够有的放矢,且可以就一些不懂问题提前沟通;
3、舆情公关情况出现大量舆情的时候,政府和企业就会进行公关活动,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从有利于公关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把民众关心、需要澄清的问题以提问的形式发布,事半功倍;
4、重大的政策发布这种涉及重大政策的,一般记者也不会乱提问题,主办方会把政策的优点及问题写清楚,会把利好消息以及百姓关注的问题说明,然后记者就相关问题发问,既解自己的惑,也解大众的惑,又得主办方认同,一举三得。
当然,也有非常多的真正的随机提问,比方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外国记者提问,比如记者本身就抱着质疑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比如在新闻发布会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有待了解的……
所以一般情况下,新闻发布会上的问题不都是随机,但是也有很多随机的情况。我是小太阳,希望我的回答让你满意!
有一些是提前安排好的,一般安排在前面几个,后面有随机提问。发布会基本上都是如此。
发布方如此安排是想先充分表达自己的信息,强调完整性。
之后在应对随机提问,降低发布会出现纰漏或者难堪的几率。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新闻发布会什么叫新闻发布会他的具体作用是干嘛的
新闻发布会用于政府还有企业发布一些政策,举行的话一般都会有大量记者到达现场,达到一个透明化以及一个曝光点的效果等等。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是我们经常在电视上或者手机上可以见到的,讲究的就是一个透明化让大众去了解真相。最近因为有疫情的影响,某国家经常污蔑我们国家,这时候我们的外交天团就出场了,召开新闻发布会去带大家了解事情的真相,也是对外传播的一种声音。当然也有不良媒体出现不良的言词,但这些都被我们的外交天团巧妙的解决了,给大家一个实事求是的真相不去弄虚作假。当然记者能去到这种场合的必须要证件齐全,才能有资格去提问。这个并不是谁都可以去提问的所以这个并不是提前安排谁谁就可以过来提问的也要具有资格和流程的。
有些是随机提问的,多数问题应该是提前准备好的。这很正常,这样能使记着者的提问更有针对性和质量,也能使回答者的回答更有内容,更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这样的新闻发布会效率会更高,更受到公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