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度|巴西总统卢拉将重启访华行程,为什么这次访问“轰动”世界?)
巴西总统卢拉 资料图
中国“春季外交”如在山阴道上行,一路风景变换,令人应接不暇。刚刚送走法国总统马克龙,又将迎来一位重要的拉美客人,而且还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据巴西总统办公室消息,此前因流感与肺炎暂缓访问后,巴西总统卢拉将于4月11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如果成行,这将是他第三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一场充满期待的旅行。”巴西《经济价值报》网站刊文指出,重新安排访问的速度之快,行程之密集,反映出两国希望举行会晤的强烈政治意愿。作为东西半球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卢拉这次访华会使中国与巴西擦出哪些火花?
“老友”来访期待值拉满
如本周如期访华,这虽是卢拉今年1月就任巴西总统以来的首次中国之旅,但却是他以总统身份第三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更是他第五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换个角度看,与其说是访问,不如说是“老朋友”又来做客。
而且,无论是阵容还是行程,抑或氛围,这次“做客”,期待值拉满。
从阵容来看,豪华庞大。
官方层面,访问团成员有来自农业、财政、外交等各重要部门的高官。此外,随同访问的国会议员人数也从最初的27人增至39人,其中包括参议院议长。
企业层面,有200多名企业家加入访问团。这还不包括上月已迫不及待“涌入北京”的数百名巴西农业企业代表。
从行程来看,紧凑密集。
据巴西媒体报道,卢拉一行11日启程飞往中国,计划于13日访问上海,参观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并出席巴西前总统罗塞夫出任行长的就职仪式。次日,卢拉将前往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从氛围来看,浓厚热烈。
最明显的印证是,访问尚未成行,部分成果已经落地。包括中国重新向巴西牛肉开放市场、两国达成本币贸易结算协议,以及先期到达的巴西企业代表已经与中国同行敲定合作项目等等。
“卢拉友华情结浓厚,从此前想要带病访华,到如今身体甫愈便即刻动身,率领庞大规模的代表团来华,充分体现了卢拉对中国以及两国关系的高度看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所长、中国拉美学会常务理事王友明说,预计通过此访,中巴关系将从博索纳罗时期的“政冷经热”进入“政经双热”的新周期。
正如中国外交部此前所说,此访将从元首层面引领开辟新时代中巴关系新未来,推动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
巴西总统卢拉 资料图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牛海彬表示,卢拉上台后宣布巴西重归世界舞台,访华是其调整对外政策后,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的重要一环。此前,卢拉已访问阿根廷和美国。而三场专程访问中,中国之行最为世界瞩目。
在分析人士看来,其背后原因在于:首先,在世界动荡失序的当下,中国与巴西身份特殊且具有分量。“两国同为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又是东西半球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巴西互动将产生怎样的国际效应引发关注。”王友明说。
其次,在大国竞争加剧背景下,外界也关注卢拉新政府的大国平衡外交。
分析人士还指出,卢拉访华团构成反映出巴西对此次中国之旅的全方位期待。
牛海彬注意到,这次代表团成员组成均衡,既有史无前例的工商界“天团”,也有国会议员、地方政府领导人等代表。
“这说明巴西各界希望深化对华合作,期望在政治、经贸、立法、地方政府等各层面促进交流与互动,包括更好地了解中国新一届政府的执政思路,寻找新的合作机会,进一步交流治国理政经验。”
王友明强调,访华议员扩容绝非易事。朝小野大是拉美政治生态的典型特点,巴西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反对派往往盘踞议会,对政府形成很多掣肘。如今,参议长能与总统同行,说明巴西朝野对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达成共识。两国政治互信未来将迈上新台阶。
将有更多合作“大礼包”
在广泛议程中,深化两国经贸、投资合作被视为卢拉此访主轴。
经贸合作方面,“两国将从传统贸易向新兴贸易开拓延伸,形成两种贸易双轮齐驱、齐头并进的局面。”王友明说。
王友明表示,传统贸易主要指巴西对华出口农产品等大宗商品,比如大豆、玉米、铁矿石。新兴贸易则包括高新技术(比如5G合作)、绿色经济(比如清洁能源合作)、数字经济等方面。巴西一方面希望扩大传统贸易合作,尤其是拓展肉类市场,从牛肉到猪肉出口。此次,一些猪肉企业代表也随同卢拉访华;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在新兴领域开辟合作空间。
巴西总统卢拉 资料图
投资合作方面,据巴西通讯社报道,卢拉在访问前夕表示,希望通过此访吸引中国到巴西投资。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巴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高文勇说,巴西希望吸引中国公司来帮助该国发展汽车制造和绿色能源等产业。
此外,彭博社等媒体先前报道称,巴西还希望中国在基础设施、半导体、卫星技术等方面与巴方展开合作。
关于预期的合作成果,巴西媒体称,两国料将签署数十项合作协议,其中有两大看点值得关注。
一是巴西有望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如果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将会大大促进中巴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随着后续确定‘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优先、重点合作领域,将更加有利于全方位夯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王友明说。
二是卢拉料将宣布比亚迪接管美国福特在巴西的最后一家工厂。
法国《星期天日报》称,允许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接管位于巴西巴伊亚州的美国福特工厂,该厂每年可生产30万辆汽车,将是一项极具象征意义的协议。这种兼顾美国和中国两大伙伴的能力,特别符合目前领导巴西的卢拉的形象。
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而巴西也是中国在拉美的最大贸易伙伴。分析人士认为,卢拉此访将进一步深化中巴务实合作,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提质增效。
“卢拉访问前,两国就已派发本币结算等合作‘大礼包’。相信正式访问以后会有更多亮点,以及更多‘大礼包’出现。”王友明说。
加强联动推动多边合作
除了在经贸领域跳“双人舞”,外界预计,卢拉此访还将在地区、全球事务以及多边领域发力。
其一,就解决乌克兰危机,两国领导人料将深入交换意见。
巴西通讯社称,卢拉出访前表示,他将与中国领导人讨论通过对话结束乌克兰危机的可能性。在他看来,中国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甚至中国与美国的分歧,都赋予中国非凡的对话潜力。
王友明指出,巴西赞同中国劝和促谈的主张,反对美国西方对乌军援的拱火行为,认为中国在和谈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卢拉也提出组建“和平俱乐部”的建议,即由中国、巴西等金砖国家以及立场中立的国家组成一个国家集团,进行劝和促谈。
“此次访问中,卢拉在乌克兰危机上将表达哪些观点主张将是一大看点。”
牛海彬指出,卢拉的“和平俱乐部”建议代表了全球南方国家对乌克兰危机的独特见解,也受到中国的高度重视。
“尽管两国对乌克兰危机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在推动和平解决危机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而且巴方高度重视中国的角色和作用,双方具有合作空间。”牛海彬说。
中国巴西国旗 资料图
其二,双方预计将共商如何深化建设金砖机制。
“德国之声”网站指出,中巴两国同为金砖成员国,此次元首会晤将对金砖国家机制的未来产生影响。一些专家预计两国领导人将讨论该机制的现状和前景。
牛海彬指出,当前,金砖机制面临内外变化,比如俄罗斯经济遇到一些困难,印度与美国在走近,阿根廷、伊朗希望“入群”。中国、巴西密切合作对金砖机制走实走好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牛海彬看来,就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一职,卢拉“点将”罗塞夫替换前政府的人选,并且此次特意安排见证罗塞夫就职的行程,凸显他对金砖合作的高度重视和期待。“外界很关注卢拉此行对金砖合作下一步发展会提出哪些具体设想。”
王友明表示,卢拉是金砖机制创始者之一,也是坚定支持者,再结合卢拉的夙愿——实现巴西的全球大国梦,卢拉对金砖机制极其看重。与此同时,通过深化建设金砖机制,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谋求匹配的国际制度性权力、话语权和代表性,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公正公平合理的方向演进,也是中巴两国的共同愿望。
其三,在全球治理层面,中巴将有更多共同语言。
牛海彬说,卢拉在气候、环境议程上扭转了前任博索纳罗的消极态度,中巴两国在气候治理上会有更多交集。同时,双方还共同关注其他地区与全球安全事务,比如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并将为此加强合作。
此外,分析人士表示,卢拉此次访华也将为提升中拉整体合作水平注入动能。
“当下,国际秩序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中国与巴西将共同推动真正的多边主义,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加强联动。”王友明说,无论是双边还是多边,中巴合作都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水平。
卢拉·达席尔瓦在做总统的时候做了哪些事情?
2002年12月14日,对于卢拉·达席尔瓦来说,是一个最值得高兴和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接受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证书,这个证书正式确认他为巴西第40任总统。他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一个地区大国的总统,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卢拉接过证书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2003年1月1日,卢拉·达席尔瓦在国会大厦举行隆重总统就职仪式,他庄严地从卸任总统手中接过绶带,正式成为巴西联邦共和国第40任总统。卢拉早年受古巴社会主义革命和拉美左派思潮的影响,曾是一位激进的斗士,对美国和资本主义一直持批判态度,他曾毫不留情地抨击美国所代表的资本主义,前3次总统竞选中,卢拉激烈的“反美”言辞让华尔街的大亨们感到恐惧,使在巴西多有投资的国际金融机构和大型跨国公司心存忧虑。他们想方设法,动员一切力量反对卢拉当选。然而,卢拉在吸取前3次竞选失败的教训后,在2002年的第4次竞选中,开始改变激进的左派代表的态度,不再抨击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经济政策,承认美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巴西经济的作用,主动改善与美关系。他还选择巴西自由党领袖做竞选搭档,以争取美国和国内外商界的认同。卢拉明智地看到了这些因素,开始以务实的态度与布什政府打交道,与美国建立和谐的外交关系与往来。早在2002年7月,卢拉就派遣经济顾问访问华盛顿向美国政府解释未来的经济政策以换取支持。12月他亲自出访华盛顿,会晤布什总统,重申承认债务、稳定经济的承诺,争取美国为巴西的“反饥饿运动”提供贷款。他当选总统后,又任命了符合美国和国际金融界意愿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巴有争议的美洲自由贸易区问题上,卢拉态度已有所软化,从坚决拒绝,到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美国原担心卢拉执政后对美立场强硬,在美国后院形成又一个反美核心,影响其实现全球战略。面对卢拉对美态度转向温和务实,美国对卢拉的态度也来了180度的大转弯,从开始“打压”、进而“默许”,到最后进行“拉拢”。
大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之间的合作,是卢拉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作为巴西左派代表人物,对社会主义中国有着“天然的阶级情谊”。1974年巴中建交以来,两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和政治关系,并且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在航天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成功发射了两颗地球资源卫星,并正在继续研制第三和第四颗卫星。两国经贸关系近几年发展迅猛。中国已经成为巴西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2004年5月22日晚,巴西总统卢拉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6天的国事访问。随同卢拉总统来访的有420多名巴西企业家组成的巴西商务代表团,创下巴西总统出访随行人数的最高记录。除了庞大的商务代表团,与卢拉总统同行的还有外交部、发展工商部、旅游部、能源矿产部的多位部长。可以说,影响巴西经济发展的关键人物都来了。据统计,巴西是中国在拉美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巴西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场。2003年,双边贸易额达7989亿美元。5月23日,卢拉总统参加了巴西石油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揭幕仪式。这家石油公司是全球领先的20家石油公司之一。巴西石油公司驻北京办事处成立后,巴西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将从以前的每年200万桶猛增6倍,达到每年1200万桶。巴西将成为中国又一个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卢拉总统访华期间还接受了中国旅游局递交的“旅游目的地”文件,巴西有望成为中国公民的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国。
卢拉在评价他2004年中国之旅时说,这是“巴西政府一次伟大的旅行”。借着巴西总统卢拉访问中国的契机,中巴两国政府在工业、商业、科技等方面建立起广泛合作,这将极大地改变目前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均衡状况,也将对两国自身的发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中巴两国签订多个合作协定标志着亚洲和拉美两个大国将在经济互补和双边合作方面更进一步寻求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中巴两国间的合作边远离国际经济旧秩序里的掠夺和依附关系,更冲破了美国凌驾于拉美国家之上的不平等的经济局面。《波士顿环球报》载文称,卢拉总统对中国的访问,再一次体现了卢拉“灵活务实”的外交谋略,卢拉政府积极的态度发展对华关系,这是由卢拉总统所确定的外交路线和政策决定的。巴西对外关系研究所所长萨拉伊瓦指出,卢拉政府的外交政策包括三项基本原则,即平衡外交、提升双边关系地位和(巴西)国际作用普遍化。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巴西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与其中的大国发展关系。中国、印度、南非和俄罗斯被巴西列为重点发展关系的对象国。巴西这样做,欲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在经济方面,增加与上述国家的经贸合作,以实现卢拉总统本人提出的改变“巴西贸易地理”的目标,减少巴西出口对欧、美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在国际政治方面,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沟通,通过国际作用普遍化的逐步实现,最终完成“巴西需要在世界上占据突出位置”的目标。卢拉以左派身份当选巴西总统后,在国际舞台上往往以第三世界代言人而自居。卢拉总统访问南非、印度、中国,以及对其他非洲和中东的发展中国家的访问,与印度、南非结成三国集团,在坎昆会议出面组织20国集团,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巴西为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手段。
法国总统专机为什么不用A380?
因为足球是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几乎所有地方都热爱足球。
有人说:“足球的表达方式,从来都清晰地带有情感的色彩———政治色彩。这种色彩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的大环境中,它们不会因为足球的全球化而淡化。”唯其如此,当1986年阿根廷战胜称雄马岛海战的英国,1998年伊朗历史性地战胜美国,2002年曾经的法属殖民地塞内加尔战胜如日中天的法国时,我们看到的是举国的庆祝狂欢和一个民族的眼中泪光闪烁……
政治何以越来越多地介入足球?有人分析得在理:这些都与十多年来世界的巨大变革有关。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兴起,各国(尤其是西方)保守主义思潮盛行,大多数国家都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加强本国国民的凝聚力,大型体育盛会(比如奥运会)自然成了首选,足球世界杯更是重中之重。如果说冷战结束前,各种体育盛会常冠以“东方VS西方”之类的话,那么,现在的对抗无疑都是单个国家间的较量。正因为此,最近几届世界杯,各国竞争日趋激烈,决赛圈的队伍数量由20多年前的16支扩充到现在的32支,决赛圈国家的自豪感也一届胜过一届。本届世界杯,更是掺杂感情色彩,承载颇多政治期待。
但是,毕竟足球深藏着地球人共有的人性———在竞争中追求公平,在击节中释放压力,在博弈中享受快乐;毕竟,足球深刻体现着人类的包容精神。正像开幕式上,那位看似平常的人物,在全世界注目下平和地表达的那句话那样:“足球是全球通用的语言。足球可以弥合社会、文化和宗教分歧。”所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由衷赞叹,世界杯聚集起那么高的人气,“最令联合国羡慕”。所以,身为“出家人”的少林寺柏林分寺方丈释永传看世界杯时,不忘把3个徒弟也叫了来,“感受一下世界杯”。所以,一位美国球迷在为本国球队加油时打出“足球与政治无关”标语时,全世界为之怦然心动,良久沉思。
“足球与政治无关”,表达了人类共同的诉求———不同的民族、国家和文明,不分先后、贫富、肤色、强弱和大小,和平和谐相处;民族的、经济的、文明的冲突,在融合中实现非“零和博弈”的双赢乃至多赢。
附:
从英国殖民者首次把足球带到两河流域、到乌代时期举全国之力残酷推动足球运动,再到海湾战争之后足球因政局而衰落。足球这项运动之于伊拉克,几乎从来就与政治密切相关。
殖民时期 “莫名其妙”爱上足球
英国人当初是作为殖民者到来的,足球运动在伊拉克的蓬勃发展可以说是“副产品”,英国人也没有预料两河流域的伊拉克人会“莫名其妙地”迅速喜欢上这种运动。
英国1917年接连占领巴格达、基尔库克等城市,以及1922年使伊拉克成为英国保护国的时候,也把这项运动带到了伊拉克,并为两河流域的人民接受,并迅速普及,以至以后成为伊拉克的“国球”。
英国人当初是作为殖民者到来的,他们看上了伊拉克的石油,足球运动在伊拉克的蓬勃发展可以说是“副产品”,英国人也没有预料到。在英国人看来,两河流域的伊拉克人“莫名其妙地”迅速喜欢上了这种运动。伊拉克被并入英联邦的10年,是使伊拉克成为较早地了解足球运动的国家的10年。特别是该国南部地区,因为油气丰富,英国人“进来”的比较早,因而足球运动也相对发达。
1932年,英国人回到欧洲的海岛之后,伊拉克的足球运动仍然蓬勃发展。二战后,伊拉克凭借石油产业建立起了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为足球发展提供了支持。1948年,伊拉克足协正式成立。之后,伊拉克队多次参加地区和国际比赛。足球成为国球已经是不可动摇之事。而这不久,萨达姆逐渐在伊拉克掌权,伊拉克的球员们谁也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几十年的足球发展历程中,他们不仅一边享受了胜利的喜悦和快感,一边还要忍受非人的折磨和压榨。
乌代时代 铁血推动辉煌战绩
如果运动员没有夺得冠军,他们就会受到惩罚,遭到惩罚的除了运动员,还有他们的领队、教练。在这种异乎寻常的训练和肉体与精神折磨的压力下,伊拉克球队也获得了辉煌战绩。
上世纪90年代之前,伊拉克足球一直是亚洲顶尖的球队。如今回首20年,应该没有人会对这句话表示太多反对意见。看看上个世纪90年代的成绩单就能明白伊拉克足球曾经有过怎样的辉煌。
伊拉克队号称“两河雄狮”,从建立起至今,一共7次参加海湾杯比赛,3次拿到冠军。在阿拉伯冠军杯比赛中,伊拉克队4次折桂。从1986年到1988年举办的4次泛阿拉伯杯比赛中无一例外的成为冠军。1982年亚运会的足球比赛金牌也落入了伊拉克队囊中。不过这些辉煌的背后却有着其他国家足球运动员难以想象的辛酸眼泪与痛苦。这一切还是与政治有关。
上世纪60年代掌权的萨达姆对足球十分喜爱,具有政治头脑的他看到足球可以凝聚民心,便放手让民众大力发展足球。他的长子乌代也是一个球迷。在萨达姆示意下,不久乌代就成为了足球协会的主席。
不过与他父亲不同,乌代不仅对足球这项运动发狂,更对管理足球、教训球员有着异乎寻常的“执著”。乌代并没有专业的体育知识,也不是运动员出身,却只注重结果。如果运动员没有夺得冠军,他们就会受到惩罚,遭到惩罚的除了运动员,还有他们的领队、教练。乌代一旦对伊拉克足球运动员的表现不满意,不是用鞭子抽他们的脚掌,就是让他们自己使劲踢坚硬的水泥墙,更有甚者,让球员踢“水泥足球”,直到他们的脚被踢得血肉模糊,他才罢休。
在这种异乎寻常的训练和肉体与精神折磨的压力下,伊拉克足球队一次次地站在风口浪尖。不过乌代能够因为政治原因举全国之力发展足球也在客观上为伊拉克足球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大规模的投入和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伊拉克足球队也获得了辉煌战绩,为伊拉克人民增添了很多茶余饭后的谈资。
海湾战争之后 国家衰落球队禁赛
上个世纪90年代,球队都被禁止参加地方的重要赛事———“海湾杯”。更因为财政原因,伊拉克足球队连续三届放弃参加亚运会。
很多球员在萨达姆倒台后接受采访的时候承认,他们当时对乌代的畏惧非常强烈,害怕他的酷刑。伊拉克奥委会官员塔利卜·穆坦就称,那种带有沉重思想包袱的足球比赛让从前的球员们至今谈起来还感到不寒而栗。据说为了不忘记那段可怖的历史,如今在巴格达的体育场内还展示一些当年折磨运动员的“刑具”。
尽管伊拉克足球从来就是西亚势力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用政治强势推动足球前进,则始终是伊拉克足球在萨达姆时代的标签,这也为伊拉克足球后来的命运埋下伏笔。1991年萨达姆政权入侵科威特导致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足球便在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的衰落而逐步衰落。不仅国家遭到制裁,连球队都被禁止参加地方的重要赛事———“海湾杯”。更可惜的是,萨达姆政权财政连年入不敷出,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导致政府无力继续大规模支持“国球”。因为财政原因,伊拉克足球队连续三届放弃参加亚运会。好在乐天知命的伊拉克人自己并没有放弃足球,在巴格达、巴士拉等街区广场,在乡下的土路、河边还能看到人们自发的踢球娱乐的场景。
伊拉克足球的低潮持续了将近10年,21世纪初,国际大环境有所改善,“两河雄狮”睁开了沉沉欲睡的双眼。2000年,伊拉克国青队参赛一举获得亚洲青年足球锦标赛亚军,巴格达城再次爆发出了群众的欢呼声。连后来成为伊拉克队主力的尤尼斯回忆这次比赛时都认为,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伊拉克足球开始重振雄风。不过真正让伊拉克足球摆脱萨达姆时代阴影的却是从美国2003年入侵伊拉克开始的。
美国总统专机用747,俄罗斯总统专机用伊尔-96,这都是本国自产的最大飞机,有气派、撑门面。当然世界上很多国家政要都使用747作为专机,那么作为世界上最大客机A380的故乡,法国政府为何不用呢?
2010年,萨科齐新专机交付后的第一趟活,就是去里斯本参加北约峰会。
今天上午,马克龙一行乘专机到达西安,话说世界人民对故宫、长城和兵马俑都没有免疫力,各国政要自然不能免俗。
马克龙夫妇达到西安
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开始,马克龙夫妇开启此次访华行程。今晚马克龙将前往北京。
而这期翼周刊要说的不是历史遗迹,而是法国总统的这架二手新专机。
托前任的前任的福,马克龙坐上了这架A330专机,要知道萨科齐(任期2007-2012)是顶住了铺张浪费的巨大压力,才搞来了一架二手A330,又变卖了2架短腿的A319,才有钱拿来装修这架二手飞机。
2007年,萨卡去访华乘坐A319公务机,后来这两架A319公务机辗转给了斯洛伐克政府和塞内加尔政府。
要知道总统出访不能直飞是一件多么尴尬的事吗,对经停的第三国也是考验。2007年萨科齐访华,因为总统座驾A319专机航程不够,被迫在西伯利亚加油,这让法国政府多少感到尴尬。
其实为法国总统服务的专机不少,但大多老旧不堪。
2006年,东风雪铁龙二工厂奠基,前希拉克到访武汉,专机们停在天河机场,2架A310和1架猎鹰900公务机。
在前总统希拉克任期内(1995-2007)政府专机队有3架A310中远程客机和2架A319中短程客机,还有6架达索“猎鹰”系列公务机。
这3架A310是1987年生产的,从约旦航空手里买的二手飞机,希拉克觉得这样老旧的飞机,与联合国“五常”地位不符。
话说30年机龄的专机,让在服役的实为罕见,不过4S店就在家门口,保养够给力。
Ps:同样是航空强国的巴西,在总统卢拉上任时,仍使用30多年的波音707当专机,要不是噪音超标可能还会再飞几年。
后来,卢拉总统花了5700万美元,改装了一架新的本国产E190飞机。尽管是支线飞机的底子,客舱有点拥挤,但经过改造后航程增大。
希拉克总统在专机上的睡觉姿势,或许他在冥想,但绝对没有头等舱舒服。
为了大国外交的面子考虑,在2006年,法国从奥地利航空手里买来2架二手A340客机改装成专机,这两架飞机是1995年生产的。虽然客舱大、航程远,但A340也属于老旧机型,航电老旧、设施陈旧、运营成本高。
除了法国,德国政府也用A340做专机,但经常把总统仍在路上,因为故障默克尔会议迟到两回,科勒曾弃专机改乘航班回国。
这就是萨科齐弃用A340的原因之一,而充当临时专机的A319,虽然年份较新(2001年出厂),无奈腿短,最后2200多万美元把这两架飞机卖了。
A380是欧洲工业之花结出的硕果,作为欧洲第一强国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自然想将它作为国家形象,并为它代言。
封存在图卢兹的A380
可是,运营这种庞然大物,不是一般国家能负担得起的,没有强大的财政基础根本玩不转。
在2010年,沙特的王国控股公司(Kingdom Holding),打算将一架A380改成VIP专机,可时至今日,这架飞机仍封存在图卢兹。
7X猎鹰公务机在专机队伍里,只能充当联络任务。
起初,萨科齐计划购置全新的专机,无奈法国人民盯总统花销比看贼还严。
法国总理瓦尔斯乘政府“猎鹰”专机、带两个儿子到德国柏林看球,引发舆论口诛笔伐。就在萨科齐添置新飞机时,法国两位国务秘书因私动用公款被辞职。2010年,法国经济下滑,遭遇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买新飞机,门也没有。现在知道不用A380的原因了吧,穷!
于是萨科齐政府几经盘算,决定买二手机来装修。最终选中了法国加勒比航空一架12年新的A330-200飞机。连工带料花费3亿美元。
不过,A330-200的性能完全够用,从巴黎出发,全世界的目的地都在它的航程范围内,虽然客舱不如不要777宽大,但基本的专机设施都能摆得下,而且法国总统用法国客机,对纳税人也是个交代。
加勒比航空A330-200变成总统专机
这架A330是1998年出厂,交付瑞士航空,2003年卖给了法国加勒比航空,2010年被法国政府购得。在达索航宇总部波尔多深度改装。
改造后的法国版“空军一号”机舱安装了隔音门和电动百叶窗,在机身中部有一间12人会议室,尾部有60个公务舱座椅,以及带小型手术室的医疗中心等。
据说,萨科齐本想为布鲁尼量身打造一个浴缸,被Designer拒了。
不过烤面包的愿望保留了,成为历史上第一架拥有面包烤炉的专机。
在安保方面,加密了机上通讯系统,在机翼上安装了导弹诱饵系统。
奥朗德坚持多年骑车上下班,还被评价为“像个送披萨的打工仔”,与国总理瓦尔斯鲜明对比,就连赴女友约会,也只带一个保镖。
在马克龙访华之前,空客表示将向中国出售100架空客飞机,价值100亿美元;伦敦金融时报指出,马克龙访华期间,空中客车准备就A380与中国建立产业合作伙伴关系。
估计,现阶段中国不会订购A380飞机。不过,此次访华除了达成重要共识之外,中欧之间航空制造互认体系的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像去年中美达成《适航实施程序》一样,经过中国民航认证过的飞机将无需FAA认证,就可以进入美国市场。
一旦中欧之间的《适航实施程序》签署,将意味着中国的ARJ21、C919,以及未来的CR929,将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封存在图卢兹的国航A350客机,有望在马克龙访华后,得到中国民航的VTC型号合格证,届时川航、首都航的A350交付在望。
有分析认为,中美签订《适航实施程序》比预想的时间要提前了至少2年,因为美国人意识到中国市场的巨大能量,即便中国自行消化国产飞机订单,那也是个巨大的数字。而波音如果没有了中国市场,损失将是天文数字。
俄罗斯没有办到的事情,中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