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条航线已开通

目前全市已开通奥帆中心至崂山太清、海底世界、环浮山湾、环胶州湾、畅游三湾、青岛轮渡至黄岛轮渡、青岛轮渡至竹岔岛等7条核心航线。

5条航线加速推进

奥帆中心至邮轮母港航线有望今春开通运行,八大峡-栈桥、奥帆中心-小管岛、奥帆中心-灵山岛、奥帆中心-极地西等4条航线正在有序推进。

这些海上航线以奥帆中心为核心,“东线”串联极地海洋世界码头、崂山太清湾码头、小管岛码头,“西线”串联海底世界码头、轮渡码头、邮轮母港,“南线”串联西海岸唐岛湾、积米崖、星光岛、琅琊台、灵山岛、竹岔岛等区域,为市民游客带来了畅游青岛的全新体验。

环球航线是指哪些地方?

1、迪亚士:葡萄牙——印度洋——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2、哥伦布:从巴罗斯港出发——横渡大西洋——古巴——海地(美洲地区)——里斯本—巴罗斯

3、麦哲伦:从西班牙的圣罗卡港——横渡大西洋——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穿越美洲大陆南端的海峡(即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舰船在海洋上运输航行的路线。亦称海上运输线。包括海上航线和为海上运输服务的港口、水工建筑物及各种航行保障设施等。

海上航线是船舶在两地间的海上航行路线。航线在广义上是指沟通两地的路线,一般以起讫点命名,如中国至加拿大的中加航线、上海至温州的申温航线;狭义上是指具体的航迹线,包括画在海图上的计划航线。每个航次的具体航线,应根据航行任务和航行地区的地理、水文、气象等情况,以及船舶状况拟定(见航海学)。

世界主要的国际海运航线有大西洋航线、太平洋航线和印度洋航线。三大洋的航线通过苏伊士运河(或好望角)、巴拿马运河(或麦哲伦海峡、合恩角)和马六甲海峡(或巽他海峡)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环球航线。

全球海运航线图吞吐量排名

2023年推出随心飞的公司有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等。

1、东方航空

共推出过5款随心飞产品,按时间分为周末随心飞和早晚随心飞,按地区分为大兴随心飞、西城随心飞和湾区随心飞。

2、南方航空

南方航空的快乐飞20系列共有两款产品,即畅游套餐和旅游套餐,主要差别为每条航线的可往返次数。

3、春秋航空

春秋航空的想飞就飞系列共有8种产品,为春运版套票、全国版套票、河北套票、江苏套票、浙江套票、甘肃套票、辽宁套票和潮汕套票。根据乘客年龄、座位分布以及行李托运额,这些产品又分为儿童套票、惠选套票、精选套票和优选套票。

4、吉祥航空

吉祥航空的畅飞系列包含两种产品,即春运版和畅游版。

随心飞的购买及使用注意事项:

1、随心飞是很多航空公司推出的一个旅游套餐,在该航空的微信公众号或APP下购买了随心飞套餐后,绑定好自己的身份证号,即可在该航空公司微信公众号或APP里兑换随心飞套餐规定时间段内所包含的若干目的地的航班票了。

2、随心飞机票使用规则:旅客购买该产品并激活后,任意周六和周日,不限次数乘坐东航和上航航班,飞往国内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各大城市。购买后的7天之内必须绑定乘机人,不得转让给他人。

3、春秋航空是国内知名的航空公司,总部在上海,所以从上海出发的航班特别多,而辐射到全国各地的航线也很多。这个产品含国内全部170多条航线包括港澳台地区,也就是说,无论从任一城市出发,利用无限飞的规则,可借助上海、沈阳、石家庄、深圳等基地城市中转,自由打卡中国上百个目的地。该产品需实名制购买,每个用户仅可购买一次。

青岛海底世界到黄岛能坐船吗

专稿2022年全球前20大吞吐量港口排名——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港口发展研究所 程利雪 赵楠

原创 程利雪 赵楠 航运评论 2023-02-21 17:45 发表于上海

航运评论

HangYunPingLun

2022年全球能源价格、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地区政治因素、疫情因素带动供应链成本上升,下半年全球大部分国家通胀水平达到历史新高度。燃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带动港口营业成本上涨。虽然不稳定因素持续影响港口生产环境,但各国各地区政府促进经济贸易的政策依旧延续,努力保障港口正常生产作业,2022年前20大货物吞吐量港口和集装箱港口生产规模实现小幅增长。

1、煤炭、矿石贸易需求带动环渤海港口排名向前挺进

全球货物吞吐量排名前20的港口,2022年吞吐量平均增长25%。煤炭、矿石贸易需求带动环渤海地区吞吐量快速增长,唐山港、烟台港、日照港排名均有所上升。2021年,由于地区政治因素和供应链成本原因,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中国港口进出口量较往年有所减少。随着2022年煤炭价格的回落,环渤海地区煤炭贸易量止跌回升,叠加铁矿石贸易需求增长效应,唐山港、烟台港、日照港货物吞吐量增速均超过5%。各港口加大干散货作业系统建设力度,唐山港五矿集团曹妃甸港区、京唐港区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带动煤炭和铁矿石作业量增长;青岛港董家口矿石码头有限公司拥有中国国内最大的矿石堆场,堆料过程实现全自动,缩短矿石作业时间;烟台港矿公司首创“矿石专业化码头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实现矿石卸船自动化、系统化,大大提高矿石作业效率。此外,烟台港滚装车辆吞吐量超过40万辆,同比增长35%,助力货物吞吐量增长93%。同时,快速增长的煤炭贸易需求助力连云港货物吞吐量增速超10%,成功进入前20名。

华东沿海港口在促基建政策的引导下,建筑材料吞吐量大幅增长,福州港排名上升。福州港矿石性建筑材料和金属矿石吞吐量增长迅速,带动货物吞吐量增长103%,进入全球前20名;宁波舟山港继续保持货物吞吐量第一,矿石性建筑材料吞吐量带动总体货物吞吐量小幅增长32%。

国际港口形势低迷,釜山、黑德兰排名下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加之半导体出口贸易和中转贸易相对疲软,釜山港货物吞吐量下降4%,排名出现下滑。新加坡港延续近年低迷的生产形势,叠加欧洲商品进口需求降低因素,货物吞吐量降低37%。欧洲的黑德兰港则凭借铁矿石需求实现货物吞吐量小幅增长22%,但整体增速不及日照港,排名出现下跌。

2023年上海港和唐山港将争夺第2。上海港贸易商品以大宗散货为主,货种多样,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封控影响,生产形势低迷,全年吞吐量下降54%。唐山港贸易商品则是以煤炭、矿石为主,虽然唐山港2022年吞吐量增长64%超越上海港成为第2大港口,但仍未达到上海港2021年的吞吐量水平。2023年,两港将进一步争夺第2的位次。

2023年青岛港和广州港将继续争夺第4。一方面,在山东港口一体化格局下,明确以青岛港为中心合力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注册在青岛的贸易、金控、航运、产城融合等十大板块公司也带动更多要素向青岛集聚,青岛逐渐发展成为东北亚煤炭、矿石、燃料的行业中心。另一方面,广州港以矿物性建筑材料、大宗散货为主,处于粤港澳港区,腹地范围内港口众多,散货部分货流被分流,存在一定的区位竞争。近年来,青岛港和广州港排名多次变动,但吞吐量差距一直没有拉大,货种类型也有所差异,2023年,两港都有可能位列第4。

表1 2022年全球前20大货物吞吐量港口排名情况及近四年吞吐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各港口港务局,SISI整理,表示数据为估计值。

注:广州港自2023年开始统计内河数据。

2、中国港口群集装箱排名稳步上升

国际不稳定因素持续影响港口生产形势,各国各地区港口生产形势有所不同。全球排名前二十的集装箱港口,2022年吞吐量保持低速平稳增长,增幅仅为15%。香港和洛杉矶港跌幅最大,超过6%。粤澳大湾区内,广州港和深圳港发展迅速,深圳港在2022年正式突破了3000万标箱吞吐量大关,港口腹地范围内航线航班密度逐年增大,带动整体区域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在港口群内市场份额上升,而香港延续低迷的生产形势,在临近港口竞争力越来越大的同时,连续五年集装箱吞吐量呈现负增长趋势。此外,苏州港凭借强劲的内贸中转需求,以12%的增长率进入前20。

美欧港口拥堵红利吃尽,生产作业形势逐渐恢复历史常态。2021年美国贸易出现报复性增长,港口拥堵严重,集装箱吞吐量来到历史高位,在2022年疫情影响消散,港口拥堵逐渐疏解的情况下,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生产形势逐渐回归正常水平,吞吐量同比出现下降。纽约-新泽西港抓住港口拥堵红利期,大力发展海铁联运以提高装卸效率,8月份集装箱吞吐量高达843万标箱,月吞吐量一度超过长滩和洛杉矶,美国交通部数据显示,美东港口中,72%的货物选择纽约和新泽西港为第一停靠港。凭借集聚的吸引力和不断提高的作业水平,纽约-新泽西港实现57%的吞吐量增速。由于疫情因素,2021年欧洲大港出现不同程度的拥堵,集装箱吞吐量均大幅上涨,2022年欧洲港口拥堵疏解后,吞吐量也逐渐回归疫情前水平。同时叠加地区政治因素、燃料价格以及供应链中断的影响,欧洲各港口生产形势均有所下降。对比2021年,汉堡港跌出前20名,而鹿特丹港吞吐量也下跌约4%。安特卫普港和布鲁日港合并后统计口径发生改变,2022年相对于原统计口径实际下跌52%。

环渤海区域中釜山港下跌,青岛港、天津港稳步增长。面临通胀加剧和国际中转贸易疲软的双重压力,釜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略有下降。釜山港除了受疫情和罢工的影响,近几年来国家财税支持力度也有所降低,同时产业规模低迷导致贸易需求表现平平,加之船公司调整太平洋环线的策略导致集装箱吞吐量持续下降。另一方面,环渤海区域内青岛港、天津港生产形势良好,在港区一体化背景下,借助“一带一路”建设、RCEP等政策叠加赋能,积极运用5G技术建设现代化码头,两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稳定增长。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将有可能在2027年之前超越新加坡港。和釜山港类似,新加坡港同样面临通胀和中转需求疲软的问题,从2018年起集装箱吞吐量就维持在3700万标箱左右,其船舶抵港吨位、燃料销售量等也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状态。一方面,近年来新加坡港力求转型,在航运金融、航运法律、航运人才等方面建设力度加大,建设成效也初步显现,整体战略重心不再单纯着眼于基础航运数据;另一方面,政府提出未来建成6000万标箱吞吐量港口的战略方针,力求将新加坡港建设为建设东南亚航运中心,想要在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同时维持吞吐量稳定增长。与新加坡港的维稳表现不同,近几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生产形势发展迅猛,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2023年初,浙江省政府发布《浙江省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2023年-2027年)实施方案》,锚定2027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箱、集装箱海铁和江海河联运规模实现翻番。综合来看,若宁波舟山通过各项政策,在中国贸易的积极稳健发展下,继续按照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来看,吞吐量将有可能在2027年年底之前超越新加坡港。

表2 2022年全球前20大集装箱吞吐量港口排名情况及近四年吞吐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各港口港务局,SISI整理,表示数据为估计值。

注:广州港自2023年开始统计内河数据,安特卫普港和布鲁日港合并后统计口径发生改变,2022年相对于原统计口径实际下跌52%。

3、后疫情时代,全球吞吐量缓步增长

中国港口很可能带动全球货物吞吐量小幅上涨。2022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方面依旧领跑于国际,前20中共有16个港口来自中国(含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一方面,疫情对港口生产作业影响越来越小,中国政府在基建方面建设力度加大,将持续带动矿石、燃料等原材料的贸易,而海运运费的下跌进一步拉大贸易需求;另一方面,RCEP、港口一体化等促贸易政策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港口建设与发展。综合来看,预计2023年中国港口将很有可能保持货物吞吐量增长,带动全球20大港口保持增长态势。

不稳定因素持续,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大概率维持稳定或微增。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前20港中,中国占据一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能源危机和供应链的持续中断为集装箱贸易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全球集装箱运输中断,以及由此造成的高峰呼叫规模和延误的拥堵,给全年的货运量带来了压力。借助于拥堵2021年欧洲、美国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但随着港口拥堵问题于2022年年底正式成为历史,港口生产形势也将逐步回归历史常态。一方面,中国港口的集装箱业务多为外贸型,而不稳定因素使得国际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对中国港口生产形势也将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港口装卸效率不断提升,拉动集装箱吞吐量,而中国是港口现代化技术应用最广泛最领先的国家。综合来看,预计2023年全球20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大概率保持稳定或微增的态势。

本文由航运评论原创发布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航运评论微信公众号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港口发展研究所

▊所长:赵楠 博士、高工

▊所长助理:谢文卿

▊主要研究骨干:吴佳璋 程利雪

▊研究人员:沈莉 陈思思 何海玲 方澳 黎雨海

▊主要报告产品:《全球港口发展报告》等

▊联系电话:021-658538508033

本文头图来源:航运评论“航运光影摄影大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往期阅读

评论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 港口大省加快向港口强省迈进

新闻九大班轮公司承诺到2030年全面采用电子提单

专稿繁华落幕,集运市场是否会迎来分化?

大数据分析报告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船舶在港时间报告(0128-0210)

您好!青岛海底世界到黄岛是可以坐船的。黄岛区是青岛市的一个辖区,位于青岛市的东北部,与青岛市区隔海相望,因此可以通过海上交通工具前往。目前,青岛市区到黄岛区有多条海上交通线路,包括青岛市港口码头到黄岛区的港口码头的航线,以及青岛海底世界到黄岛区的港口码头的航线。这些航线的船只种类和班次都比较丰富,旅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航线和班次。总的来说,青岛海底世界到黄岛是可以坐船的,旅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航线和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