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果然,这两个大国吵起来了,中国又躺枪)

完全不出乎我的预料,这两个大国还是吵起来了。

哪两个?

一个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另一个是西半球最大的新兴国家巴西。反正,对于巴西总统卢拉,美国最近真有点急了。

美国发怒的直接导火索,还不是美元问题。尽管在上海,卢拉大声疾呼:“每天晚上我都会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这些国家都必须以美元结算?为什么不能是人民币或者其他货币?”

而是乌克兰问题。

在离开北京前接受媒体访问时,快人快语的卢拉点名批评美国,认为美国“必须停止鼓励战争,开始推动停战”,这样才能劝说俄乌交战双方,战争不符合自己的长远利益。

第二天到达阿联酋时,卢拉更是倡议,成立一个新的G20,以寻求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而在这个G20中,“相关国家应该与战争无关、不想要战争,想要在全球范围建立和平,这样我们就可以同时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进行对话”。

按照卢拉的意思,这个新G20,美国肯定不能参加,而中国在促和方面可能具有“全球最大的”作用。

这就彻底捅了马蜂窝了。

约翰·柯比

美国火力全开,对准巴西。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痛批,在乌克兰问题上,“巴西是在鹦鹉般模仿俄罗斯和中国的宣传,根本不考虑事实。”

唉,美国你批评巴西就批评巴西,中国又躺枪了。

当然,更让美国心烦意乱的是,巴西还和俄罗斯走得很近,俄外长拉夫罗夫刚刚到访巴西,感谢巴西外长维埃拉“理解乌克兰局势的起源”,并代表普京邀请卢拉访问莫斯科。

所以,白宫还痛批,巴西总统外交政策顾问3月底访问俄罗斯,与普京进行了一个小时的会谈,如今巴西外长又会见拉夫罗夫,但与乌克兰官员只通了电话。

俄外长到访巴西

美国的批评,巴西接受吗?

巴西外长维埃拉很快怼回去了。用他的话说,“我不知道他如何或者为何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是我完全不同意。”而巴西和俄罗斯有着195年的外交关系,是拥有共同历史的两个国家。

既然说到了中国,中国又怎么看?

很有意思的,4月18日的外交部记者会,有记者就提了这个问题:对于柯比指责巴西是在“鹦鹉般模仿俄罗斯和中国的表态,根本不考虑事实”,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汪文斌说得很有内涵:我注意到柯比先生前不久还宣称,任何关于俄乌停火的呼吁都是不可接受的,然而事实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呼吁停火止战,推动乌克兰危机早日得到政治解决。面对国际社会不断积聚的和平呼声,美方应当顺应潮流,为危机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固执己见,继续拱火浇油。

简单总结一下。

巴西:美国必须停止鼓动战争,我们发起一个不含美国的新G20,劝和促谈。

俄罗斯:感谢巴西理解冲突起源,我们也愿意停火,卢拉你快来俄罗斯访问。

美国:巴西你就知道跟在俄罗斯和中国后面,鹦鹉学舌。

巴西:美国的批评,太无厘头,根本无法理喻。

中国:美国是你说过不接受任何停火,醒醒吧,别再拱火浇油了。

要知道,中国只是卢拉上任后访问的第二个国家,第一个国家是哪个?

美国!

外交无小事,政治家的第一次,有着很深刻的内涵。这至少表明卢拉对发展与美国关系的高度重视,拜登和卢拉当时还举行了友好的交谈,但这样一顿吵架后,估计友好也就差不多了。

卢拉此前访美与拜登会面

但看不惯美国的,就只有巴西吗?

也不是的。几乎就在美国和巴西争吵的同时,在另一个拉美大国墨西哥,总统洛佩斯也对美国发飙了。原因就在于美国的泄密情报,显示美国居然在窃听墨西哥军队。

洛佩斯愤怒地表示:“(美国的)间谍行为不能用来查明我们的安全机构在做什么,更不能傲慢地把信息泄露给《华盛顿邮报》。”

美国啊美国,你居然监听我们军队,监听也就监听了,居然还傲慢地泄密,你把墨西哥的尊严放在哪里?

墨西哥确实很憋屈。

但对巴西来说,美国的愤怒,还不仅仅因为乌克兰危机,还有卢拉对美元的态度,以及巴西与中俄的接近。

漫画图

居然想撇开美国?你看吧,接下来,恼羞成怒的美国,不排除大棒要挥向巴西。当然,美国也是有点进退两难,不对巴西施加惩罚,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对巴西太狠,反而将巴西推到另一边,而且,其他拉美小伙伴群起反抗,怎么办?

所以,不排除美国使出一些小手段,见不得天光的小手段。

卢拉,小心了。

如何理解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又“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

如何理解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又“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如下: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新发展格局中,“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因国际市场不顺畅,就把外需转为内需。这是个长期的战略性问题,而非一般的技术性措施。

国内大循环与过去提的扩大内需有联系,但不完全相同,因为国内大循环关系到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要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这不仅是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做出的主动战略调整,也是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搞闭关锁国、内卷化的经济循环,而是强调在世界范围实现经济循环。

因此,我国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必须进一步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厚植传统优势,增强领先优势,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长远看,新格局有利于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畅通国内大循环,有利于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升级和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推动供给需求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均衡,又为国内循环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认为,拥有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是我国参与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优势与关键支撑。只有把巨大市场潜力转化为实际需求,加快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建设,才能不断增强国内市场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英国人赫德说:中国这个巨人有时突然跳起,伸个懒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的事业……

在中国军事纪实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报道,就是中国在早些年间能够同时完虐西方任何国家,而这个消息播报以来更是受到了很多网友的热议,要知道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中国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特别是中国的陆军和海军实力强大,并且开疆扩土到了一些欧洲地区。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古国,而且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军事实力就达到了世界巅峰,因为中国在那个时期有两个特大兵种,其中陆军跟海军这两大兵种在当时的实力非常强悍,主要是陆军拥有很多的骑兵,同时在武器装备方面也要比其他国家的军事装备好很多,特别是弓弩制造这一方面非常先进,射击距离能够达到300米以上,这在当时其他国家是想都不敢想的。而且那时候中国在海军方面也有很多的舰艇,同时工位和排水量都达到了世界之最,最重要的是明朝时期利用的火炮更是让战船如虎添翼。2000多年前的中国军事实力非常强大,主要体现是在陆军和海军这两方面。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拥有非常强悍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海军和陆军这两大兵种成为了国之力量,最重要的是陆军曾经打到了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都不能够取胜古代中国军队,而且在海军力量方面拥有很多的大型舰艇。就比如郑和下西洋,那个时候所建造的舰艇非常先进,除了吨位和排水量大以外,更重要的是舰艇装备了很多火器,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舰艇的作战力量。总结

总的来说,中国拥有5000年的灿烂文化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军事实力就已经达到了世界巅峰,伴随着时代的改变中国在清朝的时候就开始走向末路,因为那时候的政府闭关锁国,所以让中国拥有了近200年的屈辱史,而如今的中国又重新崛起,在军事力量方面和经济方面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目前来看已经不可能了,中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上突飞猛进。

中国的体量已经达到了足够的标准,超级大国名义上还是只有美国一个,但无论承认与否,中国终究是隐隐有了与之并驾齐驱的趋势。

与此同时,所有领土面积巨大、人口众多、产业多样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成长起来慢,然而一旦成长的趋势成型,就难以阻挡。

中国这个体量,想要发展起来不是一个行业就够了的,农业、畜牧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都要成型才行,自然速度会比较慢。但也不会出现韩国那样三星倒了经济就崩溃的情况,不会出现新加坡那样马六甲海峡萎缩经济就一蹶不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