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陆上自卫队:第8师团长坂本雄一已被确认死亡)

【环球网报道】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关于4月早些时候发生的陆上自卫队直升机事故,陆上自卫队21日发布消息,当时乘坐该直升机的第8师团长坂本雄一已被确认死亡。

坂本雄一3月时讲话的画面

报道称,该直升机失事时乘有10人,目前陆上自卫队已确认5人死亡,并确认其中一人系坂本雄一。他也是第三名被确认身份的死者。

4月6日,一架日本陆上自卫队第八师团所属多用途直升机,搭载包括该师团最高长官在内10名队员自冲绳县宫古岛基地起飞,10分钟后失事。

相关报道:

日本师团长遇坠机失联 被疑乘机是为偷窥"山东舰"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4月7日报道,日本陆上自卫队一架“黑鹰”直升机于4月6日坠落,残骸可能已经坠入海底。


NHK报道截屏

NHK披露,这架直升机上有10名乘员,其中8人是在自卫队拥有高阶职务者。其中5人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第八师团司令部核心成员,包括师团长坂本雄一。截至发稿,虽有目击者称发现疑似遇难者遗体,但搜救人员暂未找到遗体。

日本共同社中文网将坂本雄一的职衔称为“陆将”。国内有媒体分析称,坂本雄一的职务,相当于陆军中将。

为什么称“陆将”,或者说“相当于”呢?

在笑饮看来,很简单一个道理——

日本自卫队不是军队,因此自卫队的师团长,就不该有正式的军衔!至于坂本雄一,也不是什么“名将之花”。

01

“黑鹰”坠落,坂本雄一师团长找不到了,大概率已经死了。这对他个人来说,当然是不幸的。毕竟,生于1967年的他, 3月30日刚刚就任现职。在官位上屁股还没坐热就永远回不了家了。身为自卫队高级长官,又不是战死沙场,而是因为直升机坠毁才殒命,这当然是不幸的。


坂本雄一刚担任自卫队第八师团长 图:日本自卫队第八师团推特

共同社的报道称, 4月6日,载着坂本雄一一行的“黑鹰”直升机在雷达上消失之前,一直按照预定的路线飞行。从起飞到雷达消失,总共大约10分钟时间。特别是直升机失踪前2分钟时,还在与机场空管进行通讯呢。

笑饮要说,今年以来,“黑鹰”坠落的情况不少。譬如当地时间3月29日,美国肯塔基州坎贝尔堡军事基地发布消息称,两架美军“黑鹰”直升机相撞,造成直升机坠毁,至少9人死亡。

美军这次“黑鹰”相撞,相当离奇。怎么飞,才能让两架直升机撞在一起?难道美军在演练什么新的战法?这一点,倒是不得不防啊!也该是我们关注的点。


美军两架“黑鹰”相撞事故现场搜寻画面 图:福克斯新闻

再看日本自卫队的“黑鹰”,好像并不是和谁撞上了。

这是执行什么任务呢?才会掉海里?

从坂本雄一一行的飞行方向看,当天,“黑鹰”是在琉球群岛的宫古岛附近从雷达上消失的。

难怪有网友——无论中国还是日本网友,在猜测,坂本雄一这次是不是带着任务在乘“黑鹰”?是不是在窥伺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号航母编队?

02

确实,日本海上自卫队通报, 4月5日,在冲绳县波照间岛以南发现“山东”号航母编队。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亦称,“山东”号航母及两艘护航舰艇4月5日下午进入太平洋开始远海训练。


日本自卫队4月5日拍摄到的“山东”号航母

日本防卫省称,这是日本自卫队首次发现“山东”号进入太平洋,海上自卫队出动“泽雾”号驱逐舰前出监视山东舰航母编队。从日本防卫省配发的图片中可以看出,在山东舰的甲板上停放了各类战机,包括大批歼-15舰载战斗机以及直-18和直-9直升机。

在笑饮看来,如果“山东”号航母前出太平洋演训,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且不论4月5日正是流窜“过境”美国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与美国国会众议长麦卡锡见面之时——岛内舆论就在猜测,“山东”号此次出动,是否有震慑“台独”之意,单说国产航母“山东”号交付以来,也确实到了该前出远海训练的时候了吧?

毕竟,航母不是宅男!

既然中国发展航母,建造国产航母,当然是会将之派往远海训练的。也正因此,当然会穿越第一岛链各种海峡的。

日本方面最好放心,老老实实看着、呆着,不要痴心妄想再与东方大国发生战争。日本禁不起折腾的!

假若坂本雄一真是为了窥伺“山东”号而把小命搭上,那肯定是不上算的啊!

03

在出了日本“黑鹰”坠落之事后,笑饮突然想到一件事——

1937年7月,当时驻扎在中国的旧日本军队之“华北驻屯军”号称其一名叫做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失踪,由此引发七七事变。中国也不得不进行全面抗战。


七七事变后,日军攻占卢沟桥

可事后查明,志村菊次郎当时跑哪儿去了呢?竟然是在日军与中国军队交火后20分钟归队了。这20分钟,他发生了“生理需要”,不得不失踪!

什么“生理需要”?有种说法是拉肚子了。还有种说法是,完全是一个骗局。

但无论如何, 1937年7月的日军,就可以在中国的腹地进行演习,且竟然在演习期间称人员失踪,而直接攻击宛平城里的中国守军!

如今呢?情况可不是这样了!

当坊间各种猜测传出的时候,日本政府第一时间出来“澄清”。陆上自卫队方面称,“黑鹰”坠落可能与机体故障、操控失误等有关,而与当天天气状况等无关。

日本防卫相滨田靖一在4月7日上午内阁会议后的记者会上,也只是称,对包括坂本雄一在内的下落不明的10人,“将继续尽全力搜寻”。至于“与看中国航母有关”云云,在日本政府来说,自然会说“没有的事”。


台媒《中国时报》网站发布的漂浮在海上的“黑鹰”舱门

两相对照,不胜感慨!

如今,似乎借日本几个胆儿,他都不敢将“黑鹰”坠落事故往中国身上推!这颇令人有换了人间之感啊!“七七事变”的往事令人回想,吾辈当自强,并非虚言!

请教大阪第四师团的战史,以及现在日本路上自卫队大阪师团的现状,谢谢!

1〉海明威的自杀是因为失去了目标(当然这个目标不是我们所谓的目标)更加确切地说是一种信念的瓦解与坍塌。在其代表作品《老人与海》弘扬人与大自然的斗争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他的顽强不懈。所以他在人们的印象中深深的烙上了“硬汉”的形象。但实际上在他的内心你细细的发现会发现他矛盾的一面。而他的硬汉形象也没有维持多久。最终他以“死”这种否定自己的形式肯定了自己的同时也展现了他一直以来坚持的“背后”,当然他的死也是有很多因素的,还有身体上的原因,他曾经受过很多次伤,有诸多的后遗症。他的死曾经引世界文坛一片哗然,当然众说纷纷,都是各自猜测。

〉2 个人认为 普希金因该算得上是自杀。其中也有楼主自己所言的那种对政治的绝望。他的死和他的诗性的思维和诗性的性格有着必然的微妙的联系。我比较欣赏普希金那种纯粹的人。普希金在赴战之前就已经明白(起码他感觉到这是一场阴谋)。很大的一部分就是源于他对当时政治的绝望和抗议。至于那场决斗本人认为只是一个引子而已。在提到的这些作家当中普希金之死毫无疑问是最有分量的。

〉3 川端康成的一生都笼罩在自己创造的灰暗中。他生就了一幅格外灰暗的面孔。他不断的给自己酿造孤独,最终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他自己曾认为,死亡是一种开悟,死就是生。这和川端康成对禅道的认识和理解也很大的关系。日本人认为没有地狱,人死后都可以升入天堂。川端康成说死亡是一种开悟就不足为怪了。三岛由纪夫之死也对作为挚友和老师的川端造成了很大影响(他曾见过三岛由纪夫死后的样子,貌似也受到很大的刺激)。

〉4三岛由纪夫作为一个扬名世界的作家,曾被诺贝尔委员会数次提名入选其作品水平绝对不可非议。而作为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性的作家他的死的却很值得惋惜。三岛由纪夫不是同性恋!!!也没有同性恋的任何倾向。如果把他的死因完全归于军国主义这是错误的,不负责任的。要了解一个人首先要了解这个人的精神,要了解一个日本人则要从支撑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入手。三岛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武士。他和所有的武士一样充满对鲜血、死亡、暴力的迷恋。因该说三岛的死是一种三岛美学思想的展现。三岛在作品中展现这种迷恋的时候总是苦心孤诣地将它们升华成一种美表现出来。并用运传统的日本美来表现这种残酷。也就是着中他对“残酷美”的留恋和执著,让他把现实和他作品中表现的这种美混淆在了一起。

〉5太宰治没怎么看过。或者说看过一点点,一个悲观颓废的作家,他的死因一个是因为他的悲观颓废,还有一个是因为政治原因吧?他经历了日本革命运动被镇压和二战日本的失败。这因该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

唉死的最可惜就是普希金了~

第四师团又名大阪师团、“商贩师团”,编组地:大阪。是日军在二战爆发前17个常备师团之一,是陆军的甲种师团。但根据日本军事历史学家关幸辅,它的实际战斗能力不高。实际上,这也是相对而言的。

佐贺之紊乱

西南之角色 第4师的前身是大阪台。建的兵是,第8(大阪),第9(京都),第10合格20联队。创办间从没有的大阪镇护者台时代开始佐贺之紊乱・秋之紊乱・西南战争。西南战争期间,江户和地方不同武士家族和农民很少,商人的比例多的大阪联队在和萨摩武士对战时损失很大,第8联队曾获明治天皇「勇戦剧闘ご嘉赏」的勅语,是日本陆军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荣誉,二战中的感谢状都是由军司令官颁布的,天皇只是 大阪第四师团在甲午战争中官兵的葬身之地

口头表扬一下而已,其荣誉性质远非可比,至于将来更不可能了。

日清・日俄战争

在甲午战争中,在辽东半岛登陆之后没经过什么大仗,之后就担任当地警备。日俄战争中小川又次作为师团长,属于奥保巩大将的第2军,连克金州、南山、得利寺和大石桥等重镇,之后参加了辽阳、沙河、奉天会战。

大陆战线

1937年(昭和12年)2月,师满洲驻屯,不久卢沟桥事件爆发。正当的4个是是第8(大阪),第37(大阪),第61(和歌山),第70(筱山)。此后转战着北支和满蒙,不过,1940年(昭和15年)7月被中支派遣,汉水作战,豫南会战,江北作战等参加。1941年(昭和16年)9月,第1次长沙作战作。之后,师成为大本营直辖,预备下次的南方作战与部队的集结进行了重组制从(4单位制师,三单位制转移。筱山的步兵第70联队被第25师编入了)。

太平洋战线

1941年(昭和16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参加菲律宾攻占作战,第2次巴丹半岛攻占作战作了。成为此后在本土警备时,1943年(昭和18年)9月,被再次动员,主管苏门答腊岛警备和缅甸方面的第15军队的指挥下进入并列移动,在泰国清迈迎接了战争结束。 所属步兵联队(投降时):第8(大阪),第37(大阪),第61(和歌山)

编辑本段历任师团长

1 高岛鞆之助(1888年5月14日----1891年6月1日) 2 黑川通轨(1891年6月1日----1893年11月10日) 3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1893年11月10日----1895年1月28日) 4 山泽静吾(1895年1月28日----1897年4月8日) 5 小川又次(1897年4月8日----1904年9月3日) 6冢本胜嘉(1904年9月3日----1906年7月6日) 7 井上光(1906年7月6日----1908年12月21日) 8 土屋光春(1908年12月21日----1910年8月26日) 9 浅田信兴(1910年8月26日----1911年9月6日) 10 一户兵卫(1911年9月6日----1912年12月26日) 11 大迫尚道(1912年12月26日----1915年2月15日) 12 仁田原重行(1915年2月15日----1916年8月28日) 13 宇都宫太郎(1916年8月28日----1918年7月24日) 14 立花小一郎(1918年7月24日----1919年4月12日) 15 町田经宇(1919年4月12日----1921年6月15日) 16 铃木庄六(1921年6月15日----1923年8月6日) 17 村冈长太郎(1923年8月6日----1927年8月26日) 18 菱刈隆(1927年8月26日----1928年8月10日) 19 林弥三吉(1928年8月10日----1930年12月22日) 20 阿部信行(1930年12月22日----1932年1月9日) 21 寺内寿一(1932年1月9日----1934年8月1日) 22 东久迩宫稔彦王(1934年8月1日----1935年12月2日) 23 建川美次(1935年12月2日----1936年8月1日) 24 今井清(1936年8月1日----1937年3月1日) 25 松井命(1937年3月1日----1938年7月15日) 26 泽田茂(1938年7月15日----1939年9月23日) 27 山下奉文(1939年9月23日----1940年7月22日) 28 北野宪造(1940年7月22日----1942年7月18日) 29 关原六(1942年7月18日----1943年9月25日) 30 马场正郎(1943年9月25日----1944年12月26日) 31 木村松治郎(1944年12月26日----1945年8月15日)

编辑本段军团评价

综合评价

二战中的日本军人的所作所为,让我们联想到的,无外乎是“残暴”、“穷凶极恶”、“杀人不眨眼”,继而联想到他们嘴里时常嚷嚷的“效忠天皇”“武士道”等等,似乎个个都是亡命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当时,无论是装备还是军人素质都处于世界级领先水准的“皇军”中,却出现过一支因战斗力奇差而“闻名”的另类部队,它就是号称“皇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的大阪第四师团。 日本历史学家关幸辅在文章《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中,曾详细描述了第四师团的种种佚事。有意思的是,这支著名的“弱旅”在战后竟保留了自己的番号,直到今天,日本陆上自卫队中仍保留着“第四师团” 。

编制背景

第四师团又名“大阪师团”、“商贩师团”, 成立于1888年,是日军在二战爆发前组建的17个常备师团之一,属陆军的甲种师团,是日军中的资格最老的师团之一。编组地是日本大阪,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贩子和游商组成。 大阪第四师团,代号“淀”——这个代号可谓独出心裁,其他的日本陆军师团代号多有 尚武精神的象征,比如第二师团是“勇”,第九师团是“武”等等,第四师团这个“淀”字的来源是因为有一条淀川河横穿大阪最繁华的梅田商业区,用这个代号真是既有乡土气息,又带有招财进宝的吉利兆头……

作战态度

大战前夕官兵大多装病,暴怒指挥官坐镇医务室 根据日本军事历史学家关幸辅的记述,第四师团的实际作战能力并不高。实际上,这也是相对而言的。第四师团约两万两千人,下辖4个联队,标准甲等装备,堪称日军“精锐”。然而它成立没多久,“窝囊废”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日军。尤其是第四师团的核心部队——第八联队,因为在日俄战争中屡战屡败,获得了“败不怕的八联队”绰号 此后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第四师团就再没上过前线。不过,这并不等于它没有表现“勇敢”精神的机会。1933年,第四师团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闯红灯,结果和警察发生冲突,师团长寺内寿一为了“维护大日本皇军的尊严”,毅然带兵砸了警察所,史称“大阪Go-Stop事件”,第四师团在日本国内的“武勇”可见一斑。 1937年,因驻华日军兵力吃紧,日军大本营将第四师团调到中国东北,划归关 现今大阪第四师团

东军编制。当时,日军大本营为让这支部队焕发战斗精神着实费了一番心思,结论是:指挥官对于一支部队的战斗力的强弱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于是,日军大本营先后调来几位名将整顿该师,例如绰号“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就曾担任过第四师师团长,但他也拿习惯了自由散漫的第四师团没办法。 集训两年后,第四师团终于有了“露脸”的机会。1939年,苏联与日本在中蒙边界的诺门坎地区发生战争,关东军下令驻扎在伪满洲国北部的大阪、仙台两师团紧急动员,增援前线。仙台师团(即第二师团)接到命令后,急行军4天从海拉尔赶到诺门坎,抵达战场当天就投入战斗,但很快就被苏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与此相反,第四师团的出动命令虽然下达,却迟迟“按兵不动”。原因是动员令下达后,师团内的疾病患者剧增,放眼望去,满营都是因为五花八门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激动日军联队长在狂怒之下,亲自坐镇医务室参加诊断,这才勉强组织好部队向前线进发,“联队长改行当大夫”的笑话也由此在日军中流传开来。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第四师团的士兵们又耍起了新的花招——“消极怠工”。从海拉尔到诺门坎,第二师团走了4天,第四师团却整整走了8天,而且大量人员掉队。凑巧的是,第四师团先遣队到达前线的当天,苏日宣布停战。消息传来,掉队的第四师团官兵仿佛吃了“大力丸”一样迅速跟上来归队,连留守的不少官兵也一边“带病”慷慨奔赴前线,一边万分懊丧地抱怨:自己居然没有机会打上这一仗!当时的师团长泽田茂师团长的说法是:第四师团驻地太分散。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返程的时候,齐装满员、精神饱满的第四师团,成了日军中最威武的部队,而率先赶到战场的第二师团却丢盔卸甲、伤兵满营。关东军负责新闻宣传的军官实在看不过去,提起笔把日军报纸呈上审查的《我无敌皇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新闻标题改了一个字,变成了《我无伤皇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拐弯抹角地嘲讽了这支“软蛋”部队。 尽管出尽了洋相,但第四师团运气却相当好,因为当时侵略华中地区日军战事吃紧,急需增援,日本军部只好放弃追究第四师团责任,紧急调其南下增援。第四师团摇身一变,又成了日军精锐部队第十一军中的一员。

名声远播

“有第四师团参战,本来能打赢的仗,也会打输……” 其实,第四师团的名声,中国军队早有耳闻,早在“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就遇到过一支“奇怪的日军”。 当时,面对日军合围,李宗仁指挥40万大军巧妙地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突围后的中国军队已是人困马乏,重装备也丢失了很多,战斗力锐减。就在穿越鲁苏皖边界一条公路的时候,发现前方路上赫然出现一支装备精良、正在挺进的日本军队,此刻,疲惫不堪的中国军队惊惶失措,混乱地离开公路撤向附近的山区。 奇怪的是,过了很久都没见日军追来,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惊奇之余派人打探,却见那支日军丝毫没有追击的意思,相反,还在公路两侧堂而皇之地烧起饭来。这支“奇怪的日军”正是第四师团的南进支队。 由于刚刚跳出日军包围,形势仍十分危险,中国军队只好横下一条心,硬着头皮横穿公路,结果竟一路平安。事后,南进日军支队的队长却以“严格遵守作战纪律”为由,振振有辞向上级解释道:“没有接到对中国军队进行截击的命令。” 消息传到中国军队,“大阪的日本兵不会打仗”的说法就流传开来。每次战斗,中国军队一听对手是“大阪师团”,往往士气大增,抢着和第四师团交战。(点评:挑软的捏从来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刚到前线的第四师团猝不及防,接连吃了几个窝囊的败仗,甚至牵连了友军,以至于友邻部队向十一军司令部抱怨:“有第四师团参战,本来能打赢的仗,也会打输,因为敌军士气大振……” 自此,日军第十一军指挥官只好让第四师团专心在后方“待机”了。曾有一次,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不信邪,派第四师团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打主攻,结果第四师团一进长沙就被赶了出来,全线溃败。守长沙的国民党军队是薛岳所部精锐,也只有阿南惟几这种“榆木脑袋”才会用第四师团当主攻。 鉴于“长沙会战”中的表现,第四师团成了日军的“丧门星”,哪个军都不要它,大本营只好将其改为直辖部队。 这下第四师团的兵有的吹了:“老子当兵就在甲种师团,开战时属于关东军——精锐,仗打起来在十一军——还是精锐,最后十一军装不下我们了,只好改大本营直辖……”

保命第一

“保命第一”为时髦道别语,阴差阳错建功立业 第四师团虽说窝囊,但毕竟是甲种师团,老兵多。由于日军作战损失很大,急需补充老兵,便不时抽调第四师团官兵补充到其他师团。 当时,日军各部的临别致词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第二师团,战况较好时就说“武运长久”;情况不妙时就说“九段坂见”(靖国神社在东京九段坂)。然而第四师团的官兵告别时,却常说“御身大切”,翻译过来,即“保重贵体”、“身体最重要”,或者干脆就是“保命第一”。 日军在进攻衡阳和芷江时遇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战斗一开始,来自第四师团的老兵又故伎重演,从军官、士官到老兵纷纷入院,消极但合理地拒绝作战。当负伤的日军士兵到医院的时候,那些“养病”的第四师团“前辈”们还要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玩命啊?”当被问到自己为何不愿意参战时,这些“病号”却豪气冲天地说:“听说这次出击我们是担任佯攻的,这很没有意思,如果是主攻么,自然是要好好打一仗喽。” 拿破仑曾说过:“世上本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第四军团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解。由第四师团预备役官兵组成的独立第十五工兵联队,由横山大佐率领,就在马来半岛立下功勋。 伊藤正德《帝国陆军的最后》中,提到这个联队在修复盟军炸毁的桥梁涵洞方面作用极大,“大阪兵无能只是误传,至少以这个联队而言,其献身精神使军部、师团部的高级军官都乘夜前去表达感谢和敬佩,其无我奉公精神极其令人钦佩……”有评:看来,这个联队的确干得不坏,不过,说到底,修桥补路这种活儿,和上阵打仗终究还不是一码事儿。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各部都投入到对盟军的作战中,第四师团也终于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大本营有意将该师团配属南方军,但南方军只是很勉强的将其列入预备队,仍然驻扎上海。直到1942年4月,第四师团被调往菲律宾,和第五,第十八,第二十一师团一起,参加对科雷吉多尔要塞的最后攻击。 这一仗,第四师团一反常态地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任务,最终在巴丹半岛的美菲军全部投降。事后才知道这并不是第四师团转了性,而是菲律宾的美菲军已经被切断补给多日,靠“盐和青菜”勉强挺着已经好几个月了,一触即溃一点儿也不新鲜。 然而,这个胜利却给第四师团带来了极大的荣耀,在其故乡大阪更是号外频飞,一副“幸亏派出了第四师团,才打垮了巴丹敌人”的得意。仅有的遗憾是事后发现大阪的商贩们利用这个庆祝胜利的机会大肆倒卖战时配给物资,乘机大做生意。 对第四师团的底细,还是大本营知道得清楚,所以对于怎样调教它实在是绞尽脑汁而不得其计。由于第四师团名声在外,在各个战区都不是很受欢迎,于是直到战争结束,这支部队始终在日军战线后方各地不断调转,始终没有再参加大的战斗。

爱好和平

“爱好和平”投降爽快 美军营前大摆地摊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第四师团正在泰国的曼谷附近休整。与其他不肯接受战败命运的日军部队不同,第四师团的投降与回国进行得异常快捷顺利。当全体面色红润、身体健康的第四师团官兵出现在日本港口时,本土那些营养不良、形容枯槁的日本人都十分吃惊。统计下来,第四师团是日军南方军中战死最少、装备物资保留最完整的部队。 美军对这个师团的评价是“爱好和平”。而第四师团回国后,也马上展现出这一“特点”来,回国后第二天,就有官兵跑到美军兵营前,整齐地摆开摊位,兜售起战争纪念品来。

原因剖析

“弱”因剖析:蔑视皇权、拒当炮灰 第四师团为什么在日军中这样独树一帜、“弱”不经风呢?不对于第四师团的表现,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认为,这是大阪的独特文化造成的。 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农民依附于拥有土地的诸侯(即大名),而诸侯服从于天皇。这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结构导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级关系严格,富有服从精神的文化特点,也是二战中日本军队普遍狂热“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础。 然而,大阪却有些不同,这个地方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居民多与商业有关,对诸侯的尊重十分有限。反之,围绕着苛捐杂税等问题,大阪人几百年如一日,不断和诸侯斗智斗勇、讨价还价,所谓忠诚,那就更谈不上了。 于是,天皇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也与其他地方不大一样。虽然在二战中,出身于大阪的士兵也受到了军国主义的蛊惑,然而大阪人却不会急着去“为效忠天皇而死,为大日本帝国而死”,能不死尽量不死。对待上级命令,出身于大阪的官兵也习惯于“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不会像其他部队那样闭着眼睛执行到底。甚至第四师团内部还制订了所谓“无谓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击”的“三不要”原则。 日本历史学家关幸辅在《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的最后部分,对第四师团做了一小段总结,说得真是有几分道理,“如果日本的军队都像第四师团这样,大概中日之间也就不会发生战争了吧?要是这样,也就不会有日本的战败了吧……”

反战人士的视角

多了一群保命要紧的“窝囊废,”就也少了一拨灭绝人性的战争狂人。在非正义的战争里,选择了正确应对方式保全了自已的身家性命,少一分杀戮,就多一分和平,远离战争恶行的日军第四师团,给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