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宣布制裁5名俄公民,梅德韦杰夫回应:英国是俄罗斯永远的敌人。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21日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文,对英国宣布制裁5名俄罗斯公民作出回应。他说,英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俄罗斯永远的敌人。



梅德韦杰夫 资料图

俄新社提到,俄罗斯一家法院近日以叛国罪等罪名判处俄反对派政治人物穆尔扎25年监禁。对此,英国21日宣布制裁5名与该案有关的俄罗斯公民,他们分别是1名法官、2名调查人员和俄联邦安全局2名工作人员。

对此,梅德韦杰夫21日晚些时候在Telegram上发文说,“审理涉及对我们国家民众犯下严重罪行的案件的俄法院人员,受到(英国)制裁。英国大使早些时候还在我们法院大楼外胡说八道”。

“不要在意他们的决定。无论如何,英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永远的敌人,直到他们这个蛮横无理且令人厌恶的潮湿岛国在俄罗斯最新武器系统所产生的波浪中沉入深海。”梅德韦杰夫说。

综合俄新社、《消息报》等多家俄媒此前报道,俄罗斯一家法院4月17日以叛国罪等罪名判处穆尔扎25年监禁,并禁止其从事新闻工作7年。当天,美英加三国大使在审理此案的法院外公开表达对穆尔扎的声援,并要求撤销这一判决。同日,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对此回应称,这些外交官的行为是一种“无耻的伪善”。

18日,俄外交部召见美英加三国大使。俄外交部当天发表声明称,三国大使在上述俄罗斯法院外发表的挑衅性言论是不可接受的。这种对俄政府和法院施压的公开行动构成了对俄内政的公然干涉。英国外交官在人权问题上教导俄罗斯的企图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且英国自身存在严重的侵犯人权行为。扎哈罗娃19日表示,此次与三国大使沟通,“俄方措辞强硬”。

延伸阅读:

梅德韦杰夫回击德国防长:他须对俄罗斯在柏林阅兵做好准备

综合俄新社、“今日俄罗斯”(RT)报道,对于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日前称,如果乌军为切断俄军后方供给线而在俄开展行动,这“完全正常”。对此,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21日发推文作出回应。


梅德韦杰夫 资料图

据俄新社报道,梅德韦杰夫当天在推文中提到,“德国防长没有多思考就发表了一些关于在我们国家领土上开展军事行动的言论。他肯定羡慕第三帝国军阀的‘荣耀’”。

“好吧,其实他需要记住一个历史上的征兆。这个希望袭击俄罗斯的德国人必须对我们在柏林阅兵做好准备。”梅德韦杰夫说。

1945年5月,随着苏军在柏林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纳粹德国陷入最后的崩溃,以苏联为首各国开始在柏林举办阅兵式,在一片废墟中庆祝胜利。1945年5月4日,苏军在勃兰登堡门和国会大厦旁举行阅兵。7月21日,英军在柏林举行胜利阅兵,当时在柏林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检阅了部队。1945年9月7日,苏美英法在柏林举行了联合阅兵式,5000名盟国官兵受阅,其中超过2000人来自苏联。

皮斯托里乌斯曾数次发表涉俄乌冲突的言论。据媒体此前报道,他近期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曾承认,在向乌克兰承诺援助大量武器后,德国联邦国防军的装备缺口在扩大。皮斯托里乌斯4月20日还曾称,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大门开了条缝,但现在不是做决定的时候”。路透社援引他的话报道,这一决定不能只是为了展示团结,而要经过冷静判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同日敦促北约成员国领导人拟定乌克兰“入约”路线图。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同日重申,乌克兰加入北约将对俄罗斯安全构成“重大威胁”,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依旧是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之一。

梅德韦杰夫:若韩民众看到俄武器出现在朝鲜 会说什么

综合俄新社、“今日俄罗斯”等多家俄媒19日报道,对于韩国总统尹锡悦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韩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军援,克宫和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作出回应。



佩斯科夫 资料图

据俄新社报道,对于韩国上述立场,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称,“令我们感到遗憾的是,首尔全程采取相当不友好的立场……当然,开始供武间接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卷入这场冲突”。

另外,梅德韦杰夫19日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文,他先是提到,“又有人想向我们的敌人提供援助。韩国总统尹锡悦称,该国原则上已准备好向基辅政权提供武器。不久前韩方还特别肯定地说,完全排除向基辅提供致命性武器的可能性”。

梅德韦杰夫接着称,“有趣的是,当该国(韩国)民众看到俄罗斯最新型武器出现在自己的近邻——朝鲜时,会说什么?”

据路透社19日报道,在下周前往美国访问之际,韩国总统尹锡悦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乌克兰平民在冲突遭到大规模袭击,韩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将不止于人道主义和经济援助。报道称,这表明尹锡悦为可能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一事“打开了大门”,也标志着其首次改变反对军援乌克兰的立场。

据韩联社此前报道,今年2月,乌克兰驻韩国大使德米特罗·波诺马连科参加一场论坛时再次提到,乌方希望韩国提供致命性武器以帮助其对抗俄罗斯,乌克兰需要其他国家“立即”对乌提供这种援助以支持其反攻能力。对此,韩国国防部发言人全河奎当时回应称,韩国政府不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援助的立场保持不变,正在积极推进对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为什么俄罗斯不拿乌克兰的石油

飞狼观天下

51万粉丝

关注

泽连斯基走波罗申科的反俄老路,俄罗斯很失望拒卖石油给乌克兰

飞狼观天下

2019-06-08 23:14国际领域创作者

关注

俄罗斯为了威逼利诱乌克兰新总统泽连斯基走亚努科维奇的亲俄远西方的路线,又一次挥舞能源大棒,早在四月份就表态要切断对乌克兰的石油供应,没想到泽连斯基就任总统后,走了波罗申科极端反俄的老路,对俄罗斯的强硬比起波罗申科有过之而无不及,让俄罗斯极度失望,不得不说到做到,在6月1日这一天切断对乌克兰的石油供应,导致乌克兰的上千家企业停产,造成了乌克兰人民与俄罗斯双输的局面,却没有伤害泽连斯基。

4月份,波罗申科为了提振低迷的选情,追赶季莫申科,特别是风头正劲的泽连斯基,强化反俄措施,计划社会的反俄情绪,扩大了乌克兰对俄罗斯的进出口禁令。4月18日,俄罗斯做出了回击,梅德韦杰夫总理宣布,将于2019年6月1日起,俄罗斯不再向乌克兰出口沥青岩炼成的原油和原油产品、石油焦石油沥青、沥青混合物等等的石油与石油产品。

但俄罗斯并没有把门完全关上,梅德韦杰夫总理表示,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颁发的特殊许可证后,俄罗斯可以向乌克兰出口直馏汽油、商用汽油、柴油燃料、丙烷、丁烷、其他液化气体,以及煤、煤砖、煤球和用煤制成的类似固体燃料,褐煤、焦炭、半焦炭等等的能源商品。

俄罗斯为什么没有完全禁止向乌克兰出口能源产品?这是给泽连斯基准备的“礼物”。那时候,俄罗斯研判泽连斯基会战胜波罗申科、季莫申科,当选乌克兰新总统,但他没有发表任何的政治纲领、对外政策,俄罗斯搞不清楚他上台后究竟是亚努科维奇那样的亲俄派,还是波罗申科那样的亲西方派,只好一边观察,一边预留回旋的空间。

俄罗斯禁止一部分石油产品出口乌克兰,这是对乌克兰的大棒,也是对泽连斯基的威逼,警告他上台政治后别走波罗申科的老路;而没有把门完全关上,以特殊许可的方式继续向乌克兰出口能源产品,没有把乌克兰人民闭上绝路,这是俄罗斯对泽连斯基的利诱——只要你上台后走亚努科维奇的亲俄路线,乌克兰需要的石油、天然气及其他能源产品,乌克兰想要多少,俄罗斯都给予满足,并且价格好商量——用民族兄弟价计算。

然而,普京、梅德韦杰夫等等的俄罗斯高官、精英全都失算了,5月20日就任总统的泽连斯基,在几次对俄政策的表态中,比反俄先锋的波罗申科更加强硬,公开称呼俄罗斯是侵略者,呼吁美国、欧盟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

俄罗斯寄希望于泽连斯基亲俄的盘算落空了,失望之余,恼羞成怒,一不做二不休,不得不兑现诺言,于6月1日切断对乌克兰的石油出口。俄罗斯这么做,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伤害了乌克兰的人民,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最重要的是此举并没有伤害到新总统泽连斯基,及乌克兰的多数政客,反而助推乌克兰的政客、精英进一步反俄、亲西方。

反俄、亲西方是乌克兰的主流民意,不仅普京无法阻止,泽连斯基也没有能力逆转,俄乌不得不在新的总统任期内加剧对抗,延续双输的局面,就看谁能熬得住,熬得更久。

对于乌克兰来讲,既然反俄、亲西方的路线已经没有回头路了,那就必须在与俄罗斯对抗的同时,想方设法解决缺乏石油、天然气的老大难问题,切实解决能源安全,这个工作四五年前就改着手解决了,可至今仍然是一个烂摊子,一边与俄罗斯对抗,一边被俄罗斯捏着能源安全的七寸,这样子怎么斗争呀?波罗申科这个犹太人实在是太无能,太坑爹了,难怪73%的乌克兰人对他恨之入骨,就像恨普京那样。

泽连斯基能不能成为一个好总统,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切实解决乌克兰的石油、天然气等的能源安全难题。

校长平常对事很认真 那他是什么样的领导

俄:俄罗斯

格:格鲁吉亚

时间:2008年08月08日

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北京奥运会吸引的时候,格鲁吉亚在8月8日派部队攻进了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从而引起了俄格之间的武装冲突。对此,俄以保护南境内的俄罗斯公民为由,迅速出兵予以回应,并很快重新控制了南奥塞梯,12日俄宣布停火撤军。俄格这场所谓的“五天战争”一经交战旋即停火,其背后是有其复杂的因素。

原因是:

作为前苏联的加盟国,格鲁吉亚这个小国,先发制人式地主动进攻,这里面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南奥塞梯1801年被沙俄吞并。俄国革命之后,南奥塞梯成为了孟什维克派的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的一部分,但北奥塞梯却成为了布尔什维克派的泰历克苏维埃共和国的一部分。1921年,前苏联红军成立格鲁吉亚苏维埃政权。次年,在苏联与白俄于当地的激烈战争之后,南奥塞梯自治州在4月20日成立。

苏联解体后,南奥塞梯自治州一直谋求独立,不服从格中央政府的管辖。1992年1月,与俄罗斯北奥塞梯接壤的南奥塞梯通过全民公决,要求成立独立共和国及与北奥塞梯合并。格中央政府与南奥塞梯地方当局的矛盾由此急剧恶化,并导致大规模武装冲突。

1992年6月24日,俄罗斯、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北奥塞梯四方最高就和平解决南奥塞梯武装冲突问题首次举行会谈,达成有关实现停火、成立维持和平部队和监督委员会的协议。根据协议,有关方面成立了解决格奥冲突的混合监督委员会和混合维和部队。

自2003年11月经“玫瑰革命”上台以来,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一直奉行积极融入西方、加入北约的政策,“亲美疏俄”,极力摆脱俄罗斯的传统影响,致使格俄关系持续恶化。2006年11月12日,南奥塞梯再次就独立问题进行全民公决,绝大多数公民支持南奥塞梯独立。但这一结果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战斗过程:

从战斗开始的格军行动看,这场冲突格方是策划并准备了多时的。格方在8月8日派部队攻进了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战斗伊始,格军兵锋就直指南奥首府茨欣瓦利四周的高地,使用坦克、飞机、装甲车等协同作战。

8日下午,俄第58集团军出动,北线格军无力完成战役目标。150余辆俄军坦克冲过卡孜别克山罗克斯基隧道,沿途击溃格军抵抗,至9日下午,俄军装甲部队已经突入南奥首府茨欣瓦利,俄国各大媒体声称俄军已经“解放”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同时,俄罗斯出动空军,对格鲁吉亚多处目标发动空中打击。俄军战机空袭格鲁吉亚境内三个军事基地和多座供应原油到西方国家的重要设施。

在美国和北约都表示出不会为格鲁吉亚“火中取栗”的明确意图后,格鲁吉亚很快就做出了让步,宣布接受俄方提出的停火谈判6项原则。俄随即发布了停止进攻的命令。

梅德韦杰夫宣布,俄罗斯的目的已经达到,“维和部队和公民的安全重新得到保障”,“侵略者已被惩罚并遭受重创”。这次俄军可谓是以“闪电战”回击“闪电战”。

伤亡情况

俄军:64人阵亡,283人受伤

格军:215人阵亡,1700余人受伤(相当于进攻部队的1/3)

请参考:>

多数拥核国家在和力量的运用上重视什么

个人介绍1、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 2、如果不准备动武就不要拿起武器。 4、一但招人欺负,瞬间就应当回击。 3、领土确实很大,但是没有一寸是多余的。领土问题没有谈判,只有战争 ————弗拉基米尔·联邦总统年10月7日出生于格勒。年毕业于国立格勒大学法律系。经济学副博士。毕业后分配至机关-克格勃系统工作15年。年至年间在德意志共和国工作。从年起,任国立格勒大学校长国际问题助理,后任格勒苏维埃主席顾问。从年6月起,任圣彼得堡外事委员会主席,从年起,兼任圣彼得堡第一副长。从年8月起,任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从年3月起,任俄联邦总统办公厅副主任,俄联邦总统监察总局局长。从年5月起,任俄联邦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年7月被任命为联邦局长,从年3月起,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年8月起,任联邦总理。从年12月31日起,任联邦代总统。年3月26日被选举为联邦总统。年5月7日上任。年3月14日,成功连任总统,并得到71%的绝对多数票。年12月,统一党等党派推举迪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为下任总统,表示同意。在被指定为人后,梅德韦杰夫表示要提名为总理。[17]年5月,卸任总统后正式成为统一党主席。5月7日,新总统梅德韦杰夫宣誓就职后提名为新一届总理。此前已表示同意出任总理一职。8日,就任总理。[年3月5日,根据俄中选委对993%选票的统计结果,得票率高达6375%[3],排在第二、三位的久加诺夫和普罗霍罗夫分别获得1719%和782%的选票;日里诺夫斯基和米罗诺夫的得票率分别为623%和385%。他本届总统任期将至年 小结:年至年任总统期间,使在军事与实力上均有相当的提升,在方面遭到很多争议,是一位“铁腕总统”。年卸任总统后,第二度出任总理兼统一党主席。年11月,作为总统候选人参加年俄联邦总统大选的提名获得全票通过,正式宣布年参选总统。年3月,赢得总统选举,于年5月7日宣誓就职,现为总统执政以来,致力于复兴超级大国地位,对内加强联邦的权力,整顿经济秩序,打击金融寡头,加强军队建设;对外努力改善国际环境,拓展外交空间,维护本国利益,在国际舞台上恢复了世界性强国地位。领导风格:1远见型远见型领导动员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想法而努力。同时,对每个个体采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该目标往往会留出充分的余地。情商基础:自信、移情能力、改变激励方式。适用情形:几乎所有的商业情形。不适用情形:有个别情况下不宜使用,比如当与一个在一起工作的是一个由各种专家组成的团队时,或者是一些比他更有经验的同事时。的远见型领导力的表现:1、执政以来,致力于复兴超级大国地位,对内加强联邦的权力,整顿经济秩序,打击金融寡头,加强军队建设;2、对外努力改善国际环境,拓展外交空间,维护本国利益,在国际舞台上恢复了世界性强国地位。(一项民调显示,截止到年11月,的支持率高达84%,在各国支持率中位列世界第一。在国内几乎变成了的偶像式人物。)3、善于识别领导机遇,通过行动影响他人。4、做出个人牺牲来表达对目标的重视,点燃追随者的,激励他们不顾困难和个人牺牲努力实现组织目标。5、铁腕管理,排除阻碍组织变革的力量大刀阔斧整顿组织架构,实行统一制度6、抓住组织中的主要问题,以强势的手段清除组织积弊,使组织得以健康发展。(百度上专业说法)主要为远见型领导风格远见型领导动员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想法而努力。同时,对每个个体采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该目标往往会留出充分的余地。(个人认为)是一个拥有铁腕手段、刚毅作风、风格强势的杰出国家。形成因素;1、个人兴趣爱好:广泛精通德语,喜爱运动,特别爱好桑勃式摔跤、柔道和山地滑雪,大学时代荣获过桑勃式摔跤冠军。年成为格勒的柔道冠军,并入选运动健将候选人之列。早在学生时代体育运动就成了他的重要任务之一,他需要从中获得力量、敏捷、甚至智力等,当时他还非常欠缺的素质。而恰恰是体育运动,帮助未来总统形成了某些重要品质,让他攀上了国家金字塔的最顶端。这里指的是他坚韧、意志坚定,能够迅速、甚至是在一刹那间就做出决定和在合理危险边缘进行斗争的品质。 柔道八段跆拳道荣誉黑带九段开飞机驾机飞镖捕鲸 试驾F1赛车年11月7日,总理在格勒的一条赛道上亲自试驾雷诺方程式赛车。据悉,索契将从年开始举办F1分站赛。[60]表示,F1赛事进入必将提升俄年轻人对赛车运动的兴趣 2、(性格方面)例子;从小敢和大汉打架:相比其他混混,年纪更小,体格矮小,但他丝毫不愿示弱。的一个朋友回忆说,如果有人胆敢惹,“他会立刻跳到那个人身上,又抓又咬,扯对方头发——他会使用任何方式,绝不允许有人侮辱他。 ”性格坚韧,有极强的耐力,很少表露感情(有图有)3、早期克格勃的工作经历:(“克格勃”对外情报局,与英情六处、美国情报局和以色列摩萨德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组织”。)总理曾在赫赫有名的克格勃系统干了十六年职业“特工”,后被首任总统叶利钦看中并选定为“人”登上总统宝座。执政后,“克格勃情结”表现得尤其明显,其治国方略和执政风格都受此影响。也毫不讳言:“始终以克格勃经历为荣”。克格勃教我的一条准则:如果你不准备动武,你就不要拿起武器。不应该随意恫吓人。只有在你决定开枪的时候,你才须掏出。假定你同谁发生了冲突,但在你最终决定“我现在要开枪”之前,你就不要操起武器。换句话说,不打则已,打则必赢! 4、成长背景由于他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青少年时代过着平民生活,以及在克格勃任期内严格的训练和思想熏陶,使他养成处事冷静务实、态度严谨、坚韧不拔、刚毅果断的品格,从而,使他成为闻名于世的铁腕人物。 成长在列林格勒中心巴斯科夫胡同的一个大杂院里,他的童年时光就是在这个大杂院里度过的。楼里很简陋,没热水,没洗澡间,厨很小,还是公用的。楼梯一侧有锈迹斑斑的铁栏杆。(艰苦环境更能锻炼培养人的坚毅品质)小时候非常顽皮,六年级才成为少先队员。(由此可见他并不是听话、服从的好学生)自述“大杂院孩子们打架是常有的事,我是在什么时候遭暴打,因而不得不进行还击呢?我现在还记得一清二楚:这是在与我们相邻的那个大院里,即不在“我的”领地。第一次挨人揍,我感到很委屈。打我的那小子看上去是个瘦猴。不过,我很快便明白,他年龄比我大,力气也比我大得多。对我来说,这件事不啻是街头“大学校”,这“大学校”第一堂就给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课,由此使我得到一次重要的、很好的教训。我从这一教训中得出以下四点结论:首先,我不对。当时,那孩子只是对我说了句什么,而我却很粗鲁地把他给顶了回去,那话简直能把人噎死。实际上,我这样欺负人家是毫无道理的。因此,我就当场受到了应得的惩罚。第二,如果当时站在我面前的是个人高马大的壮汉,也许我就不会对他这样粗暴。因为这孩子第一眼看上去瘦骨伶仃,我才觉得可以对他撒野。但当我吃了苦头的时候,我才明白不能这样做。我明白不论对谁都不能这样做,对谁都应当尊重。这是一次很好的、实在是有“示范意义”的教训!第三,我明白,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我对与否,为能进行还击,就都应当是强者。可那孩子根本就没给我任何还击的希望。根本就没有希望!第四,我应该时刻做好准备,一旦遭人欺负,瞬间就应当进行回击。瞬间!总的来说,我打架,并没有什么鲁莽和过火的举动。不过,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如果你想要成为胜者,那么在任何一次对打中,你都要咬牙坚持到底。此外,我明确意识到,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卷入什么冲突。但一旦有什么情况发生,就应考虑无路可退,因此必须斗争到底。5、时代背景在年8月9日担任总理前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更换了五位总理,机器运转失灵,社会动荡不安,百姓对失去信任。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尽管民众更多关注的个人魅力,但关键在于的发展背景。从国内方面来看,自苏联解体以后,叶利钦当政八年期间经济大幅下滑48%,民众生活大幅减退,大约一半民众跌入贫困阶层。在这样的背景下,担负起国家的重任,上台以后主要的工作就是把从乱引入治。对来说最重要的是保证国家的稳定,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把地方权力收回所有,提高政党进入国家杜马的标准,加强对各个部门的管理,尤其是强力部门。他还加大了对媒体的管束。当时金融寡头掌控绝大多数媒体,并运用媒体大肆攻击。用整治寡头的办法把媒体重新收归管辖。(在时代背景下,要求的必须实行铁腕的手段,用强势的领导风格来领导)影响:莫斯科长索比亚宁评价:“真正的男子汉和一名强有力的领袖”。传记作者克罗波克评价:“从许多方面来看,是民族意识的具体体现。在过去年中,我们从来没有一个能够像一样如此接近的魂。”① 积极:建设方面:政局相对稳定,出现了各主要党派与现进行妥协和合作的积极态势建设得到加强,保障了国家政令的畅通寡头左右的局面得到扭转,建设开始步入法治的轨道经济方面:(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二)宏观经济环境明显改善(三)外贸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利用外资规模加大(四)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②、消极对国内:的政策或许会阻碍了的发展。有学者指出,的政策“使得的前景变得更加不确定”。此外,还有学者批评对政策,认为借口战争侵犯,且在国内给反对派施加压力。在上台后显现出的干预场倾向,亦屡次被经济主义者指责。在西方人士看来,就算没有授意阻止俄进步,他也没有积极打击这些阻碍。民众对思想严重,权利过于集中、强大,容易范错误。已经改变。渴望的不再是“不惜任何代价追求稳定和持续”。渴望的是改革。对国外:尽管俄美关系表面上蓬勃发展,但很多学者认为若进一步推行权威主义政策,俄美关系最终会破裂。或许会引发战争,破坏世界和平。评价:莫斯科长索比亚宁评价:“真正的男子汉和一名强有力的领袖”。传记作者克罗波克评价:“从许多方面来看,是民族意识的具体体现。在过去年中,我们从来没有一个能够像一样如此接近的魂。”智勇双全内外兼治亲和民众治国有方

一、法国

法国在1960年基于自己的研究成功试爆第一枚核弹随后在1968年试爆第一枚氢弹。启动核武必须要取得法国总统的授权。

1992年8月3日法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近来法国外交部表示法国支持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无核武”主张希望与其共同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

对此法国外交部发言人埃里克·舍瓦利耶说法国完全赞同奥巴马的主张这一提议具有“积极”的意义。他说法国在防止核武器扩散方面将与美国采取一致立场并准备利用2010年春季召开《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的机会推动建立一个更加和平安全的世界。舍瓦利耶说在法国的推动下欧盟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削减核武器的行动纲领。他同时认为削减核武器的努力必须建立在“互信、互利和透明的基础上”。

二、俄罗斯

苏联在1953年试爆第一枚氢弹并且是第一个成功把氢弹武器化的国家该国并曾引爆人类有史以来威力最大的爆炸品沙皇炸弹Царь-бомба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它的核武而启动核武必须要取得俄罗斯总统的授权并对战略火箭军实施启用指令。

 世纪 年代随着苏联和美国加紧进行核试验完善核武器世界上反对核扩散的舆论日益强烈。美苏为了保住他们的核优势乘机推动签订关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谈判。在美苏的主导下联合国于   年月通过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同年月日该条约分别在华盛顿、莫斯科、伦敦开放签字当时有英国、美国、苏联等 个国家签约加入。

2010年2月5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了俄历史上第三份《军事学说》。这份新《军事学说》明确在敌人使用常规武器威胁到俄罗斯及其盟友“主权和国家存在时”首先使用核武器进行打击。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正式签署《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新条约》。俄罗斯已明确表示一旦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突破对俄战略核力量产生实质性影响从而破坏俄美之间战略平衡俄保持退出新条约的权利。

三、美国

 世纪 年代随着苏联和美国加紧进行核试验完善核武器世界上反对核扩散的舆论日益强烈。美苏为了保住他们的核优势乘机推动签订关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谈判。在美苏的主导下联合国于   年月通过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同年月日该条约分别在华盛顿、莫斯科、伦敦开放签字当时有英国、美国、苏联等 个国家签约加入。

美国在其核政策表述中并未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对已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遵守不扩散义务的无核国家美国也不承诺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美国虽表示不再发展新核弹头、不再进行核试爆但今后10年仍将至少斥资850亿美元来维护和更新其核武库。

美国国防部公布《核态势报告》更新国家核战略新报告体现的核战略既不激进也不过于保守宣布不对签署与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但没感谢你来到我的生命中,带来了美丽、快乐,感谢你给了我永远珍视的记忆。四、英国

英国在1952年试爆第一枚核弹很大程度上参考了与美国在曼哈顿计划合作时的资料。英国发展核武是为了能够独立威慑苏联。该国在1957年试爆第一枚氢弹。启动核武必须要取得英国首相的授权。

在美苏的主导下联合国于   年月通过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同年月日该条约分别在华盛顿、莫斯科、伦敦开放签字当时有英国、美国、苏联等 个国家签约加入。

英国要维持地区和全球核威慑英国政府确保英国在任何时间都能随时发射全球到达的核武器但不会轻易动用核武器。世界范围内英国支持核不扩散愿意与有核国家展开核技术合作。明确反对朝鲜拥有核武器主张半岛无核化。伊朗核问题中支持联合国对伊朗实施制裁但也支持通过欧盟与伊朗进行核问题谈判。

五、 中国

中国在维护全球核安全问题上始终持正面的积极态度。在《2008年中国的国防》 白皮书中中国主张所有核武器国家明确承诺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并承诺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 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 中国支持《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早日生效并将继续恪守“暂停试”承诺中国恪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中国重视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的作用。 中国还表示支持“打击核恐怖主义全球倡议”的目标和原则。

中国十分重视并积极开展防扩散和出口管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参加了防扩散领域所有的国际条约和相关国际组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核安全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并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之间在标准法规、核安全、废物处理处置等领域开展了多个专项合作项目。9月14日 中国政府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递交了《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订案批准书从而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递交该公约修订案批准书的核武器国家。

在历次核裁军会议和处理地区与全球性核安全问题方面 中国从有利和平的大局出发依法据理办事既尊重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权威作用也支持联合国框架下其他国际组织和多边条约机构开展积极有效的工作。中国政府提倡以和平协商方式解决核安全方面出现的分歧与有关各方一道积极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和伊朗核问题的妥善解决并创造性地开创了“六方会谈”的模式显示了中国在维护核安全问题上的积极态度和创造性智慧。六、 日本

日本政府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核武器”的声明主张与日本安保政策相悖为由拒签南非、瑞士等75国联合发起的“无核共同声明”。 但日本政府的这一态度遭到了曾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广岛和长崎的炮轰 因此与新西兰方面确认声明不束缚日本的立场后决定签字。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记者会上正式宣布将赞成新西兰等国为控诉核武器的非人道性、以及呼吁不使用核武器而在联合国准备发表的声明。

岸田表示“我们对声明整体的主旨进行仔细查看后认为可予以支持。为实现无核武世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日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七、韩国

1970年代初以来拥核问题成了韩国的禁忌话题。现任总统朴槿惠的父亲、前总统朴正熙曾尝试发展核武。朴正熙担心美国会撤出韩国所以打算建立核威慑力量。美国在得知他的计划后说服他放弃发展核武和接受美国保护韩国自此不再声言要研发核武。

但自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以来韩国人态度开始强硬起来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议长郑承兆出席国会国防委员会会议回答国会议员提问时称当朝鲜要使用核武器的意图很明显时与其遭到核武器攻击后进行战争不如先消除朝鲜的核武器再进行战争。

八、朝鲜

对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于1985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于1993年3月12日宣布退出意向但后又撤回。于2003年1月10日宣布退出意向于2003年4月10日正式退出。

朝鲜核问题上还有很多主张态度

九、伊朗

当前伊朗核问题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继联合国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 日之前暂停其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之后而伊朗却对核计划的发展态度强硬始终认为其具有发展核技术的权利。

十、沙特阿拉伯

沙特始终坚称自己主张中东应成为无核武器、无生化武器的地区

但日前 沙特阿拉伯前情报部长、驻美国大使图尔基阿尔费萨尔亲王于当地时间5日在利雅得举行的“海湾地区与全球安全论坛”上呼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考虑以核武器保障地区安全。

据以色列电台报道费萨尔在论坛上对媒体宣称沙特考虑发展核武器。原因有二一是为了防范地区性对手以色列和伊朗二是民用核能的现实需求。

费萨尔呼吁海合会6国应加强合作成立统一的防御工业体系并考虑使用核武器以保障区域安全。

十一、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基本上和加拿大一致。十二、 以色列

以色列拥有核武器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但以色列政府却执行着严格的“核模糊”政策即不承认也不否认拥有核武器同时不接受国际社会的核查。美国对以色列拥有核武器也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以色列、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国际上唯有的3个没有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却被公认拥有核武的国家。

在全球的核武器方面报告认为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核武器27万余件 已经激活并处于部署状态的大约有12万件。这些核武器大多由美俄所拥有。布利克斯在就此报告举行的记者会上特别指出以色列拥有200件核武器。对于这种说法以色列外交部只是依照惯例做出回应表示以色列长期坚持的政策没有发生变化即以色列不会成为中东地区第一个引入核武器的国家。

十三、尼日利亚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   年生效时只有 年的期限  年后是否继续延长如何延长则要根据多数会员国的意见决定。尼日利亚反对无限期延长认为核国家没有履行条约里的一些重要条款例如全面禁止核试验停止生产可制造核武器的裂变材料对无核国家承担安全保证允许无核国家获取和平核能技术等。这些国家认为如果无限期延长就会使核国家放松核裁军的努力使事实上的“有核与无核”成为永久不可改变的、不合理的分配格局。

十四、南非

到目前为止南非是世界上唯一曾拥有、但又放弃了核武器的国家。到一九七八年南非决定开发核武器并制定了一个分为三步走的核战略。一九七九年底南非生产出第一枚核武器到八十年代末总共有六枚核武器。

但一九八九年九月德克勒克当选为南非总统后南非开始了快速的放弃核武器的过程。上台后仅两个星期德克勒克便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研究接受NP T的问题很快便转入制定拆除核武器和加入NP T的时间表。一九九○年二月二十六日德克勒克签署了终止核武器计划并拆除所有现有核武器的命令。这项工作于一九九一年七月正式完成。南非于同月加入NP T并于二个月后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 AEA签署了安全协定。一九九三年三月德克勒克在国会宣布政府已经拆除其所制造的所有六点五枚核武器。 1991年7月10号南非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十五、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议会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使它成为承认该条约的第156个国家。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签订《东南亚无核武器条约》。条约禁止成员国生产、获取、持有或管理核武器。该地区也不能用于存储或转运核武器。条约成员国有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条约要求核大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和中国不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打击条约成员国并避免采取任何可能违反条约的非难行为。所有的五大国均未同意这项措施。

十六、 巴西

1994年巴西同意加入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核武器禁止条约 1998年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 T和全面核禁试条约。 2003年卢拉就任后几个月 巴西官方宣布重新开始其核动力潜艇的研制。 巴西没有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 T但是其收紧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检查工作的条件。 2004年4月形势变紧张了 巴西拒绝IAEA无限制检查在其里约热内卢附近新建的铀浓缩设施。巴西政府还明确表示不打算签署核不扩散条约附加议定书该议定书要求其开放以前未申报的设施接受检查。核供应国集团是一个通过控制核原料的出口来防止核武器扩散的组织在2009年1月中旬该组织举行的一次会议上 明确了这个限制性政策的理由但巴西代表强烈反对其核潜艇计划透明化的要求。

十七、加拿大

1957年8月加拿大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 T加拿大作为美国核保护伞下的一员在外交政策上都有依附于美国的倾向可见其对核武器问题的政府主张和态度也是大致依附于美国的

十八、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和印度作为两个同处南亚的邻国都拥有核武器但都没有加入《核不扩散条约》 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表示 巴基斯坦是一个负责任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该国将继续追寻裁军与不扩散目标同时坚持核武器的“最低可信威慑政策”不参加核武器的军备竞赛。

谢里夫说:“但是我们不会无视南亚发展变化中的安全动态我们也不会接受有损于我们安全与战略利益的安排。我们在拟议中的《裂变材料禁产条约》上的立场将由我国的安全利益和确保南亚战略稳定的目标来决定。 ”

谢里夫表示作为全球不扩散机制的一个主流合作伙伴 巴基斯坦以无懈可击的信用加入了多边出口控制机制包括“核供应方集团”。巴基斯坦还将继续建设性地参加核安全峰会。同时安全与和平地利用核能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巴基斯坦有资格全面获得和平目的民用核技术 以满足自身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十九、印度

,以色列、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国际上唯有的3个没有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却被公认拥有核武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