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崇。

  2、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3、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4、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5、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6、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7、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8、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9、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10、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11、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12、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宜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13、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14、正月十五元宵节: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有哪些?

1、正月初一习俗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另外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2、正月初二习俗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3、正月初三习俗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4、正月初四习俗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5、正月初五习俗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6、正月十二到十五习俗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

传统节日习俗

传统节日习俗如下:

1、春节: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一家人吃团圆的年夜饭、祭祀、守岁、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燃爆竹、祭祖、给压岁钱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

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

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

3、二月二:俗称“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活动有撒灰引龙、熏虫、挑菜、忌针线(以防“扎坏龙眼”)等。关于此节风俗的记载唐代就有。至于二月二这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更多“2023春节初一到十五的习俗,2023年从年初一到十五元宵都有哪些习俗”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排行榜大全,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