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个人经历以及一部分哲学家的经验之谈得出的这个结论,美国麻省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克兰西·马丁说道:“如果想要一段感情维持下去,那么只要我们不经常说出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就可以了。”

这一说法刚好与贝拉德·保罗的观点相符,而贝拉德·保罗是这一领域内的资深专家。他和他的同事狄波拉在多年前就提出:“善意的谎言可以被看做是 ‘富有同情心的服务’,是用来维持一段感情的。”

到目前为止,有关亲密度心理方面的文献全部支持或者几乎全部支持这种言论,只要是基于为维持健康的浪漫关系。亲密的伴侣开诚布公的与彼此袒露心事,并且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那么就会更容易吐露心事,分享自己的真实情感。根据那个理论,通过说谎,将会使你与爱人之间生出隔阂。日久天长,这种隔阂会变得越来越深。一旦你说了谎,那么你就必须不断的说谎,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外的谎言。

马丁得出的这番言论不仅基于你是否是主动说一些不真实的话语,还是你故意将一些悲伤的事实掩盖。当发现你和旧情人在长达一个小时里喝咖啡聊天。你的伴侣肯定会不高兴,但是如果你可以过滤掉一些细节,只是在吃饭的时候和你的爱人讨论你一天的工作经历时说出,那么你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撇开理论,这似乎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去讨论,因此我决定从实证方面去验证这一理论。回顾最近看的“欺骗与关系”的相关文献,我接触到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这个实验是由德州女子大学心理学教授哈特和她的同事们共同完成。这个实验通过对亲密的爱人采用善意的欺骗或者是善意的谎言。

这次实验的对象并不是普通的大学生,哈特和他的团队通过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段和不同的恋爱时间来挑选实验对象。并且他们通过在线问卷的形式。这个方法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了解,谎言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在虚拟的大学生世界中起作用的。这255个实验对象包括从18岁的妙龄少女到71岁的老妇等,并未将近40%为男性。

哈特和他的团队使用LIARS(情感关系量表),而这个方法的缩写与说谎那个单词的拼写几乎相近。利用这个量表中的12项措施去验证亲密的爱人之间是否会说谎。量表中的这些问题,评分从1-5分,包括诸如此类问题:“如果对于我的爱人这有可能会伤害大他,那么我认为对他说谎是可以的。去评估人们被骗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哈特和他的合作者创造了12个测量项目如:“我认为我的爱人对我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比直接告诉我那令人伤心的事实要好的多。”

你自己可以试着评估这两项。对比一下当你感觉自己是一个骗子和你被骗时的感受。对于相同的一种行为,每一个人都会给自己找借口,而去批判其他人。那么说谎似乎无一例外。关于你和前任去喝咖啡你知道你为什么会对你的爱人说谎,但是如果你的爱人因为同样的行为向你隐瞒,那你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猜忌。

总而言之,如果你打算向你的另一半说谎时,那么你就不要介意被骗。你需要建立一些基本的规则。最好,在你说谎之前,你就已经在你们的关系中树立了这些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能需要重新定义这些规则,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采用双方规定的规则,那么说谎就不会影响到你们之间的关系。只要确保,只对你的伴侣,不是你自己,是那个你想保护免受事实的痛苦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