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水果,尤其是夏季,它的品种也非常多,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品种达8000个以上,中国约有800个,但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吃到的大概有十大种类,下面就来看看具体有哪些。

正文图巨峰葡萄.jpg

1、巨峰葡萄

巨峰葡萄是一种欧美的杂交品种,原产地在日本,不过如今在我国要是十分常见的,各大水果店基本都有出售,其果皮厚实、果肉软嫩多汁,一般呈黄绿色,颗粒饱满而巨大所以深受欢迎。

2、夏黑葡萄

夏黑葡萄其实是巨峰葡萄的后代,它的果皮呈现黑紫色或黑色,一般都是无核的,整颗果实的形状接近圆形,被人们称为是东方黑珍珠,其甜度高于巨峰葡萄,所以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受人们喜爱的。

3、白牛奶葡萄

这种葡萄由于其形状与奶牛的乳头十分相似,所以而得名。它的果皮一般都是呈现绿中泛乳白,皮薄肉厚、甘甜多汁,富含很高的营养价值,就是人们平时所称的宣化葡萄。

正文图青提.jpg

4、早玫瑰葡萄

早玫瑰葡萄也被人们称为早凤凰,是玫瑰香与沙巴珍珠杂交出来的品种,其果皮为紫红色,果肉软嫩而多汁,酸甜可口还带有一股淡淡的玫瑰香味,是最早成熟的葡萄品种之一。

5、醉金香

这是玫瑰葡萄和巨峰葡萄杂交出来的品最后弄过,果皮呈现金黄色,果皮很薄很容易就会与果肉分离,吃起来也是非常方便的,肉质软硬适宜,酸甜可口,老少皆宜。

6、红提

红提想必就是人们十分常见的可,它的果皮属于中厚程度,一般呈现红色或者是紫红色,肉质十分坚实所以吃起来也是细嫩多汁,香甜可口,主要在新疆、湖南等地生长。

正文图红提.jpg

7、早夏无核葡萄

这种早夏无核葡萄也叫做夏黑芽变葡萄,是欧美的品种,也是从夏黑葡萄中选育得一种夏黑优系芽变,在与夏黑葡萄同样的生长环境中,却比夏黑葡萄要早熟20天,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超早熟品种,味道也不亚于夏黑葡萄。

8、无核白鸡心

这种无核白鸡心葡萄一般呈现黄蓝色,其果皮薄但是肉质吃起来十分脆嫩,还带有一丝玫瑰的香味,营养成分极高,品质也是极佳的。

9、美人指

美人指葡萄的果实细长,先端呈现紫红色,十分光亮,基部颜色稍淡,就像是美女的手指染上了指甲油一样,所以得名美人指。其果肉脆嫩,没有香味,但是吃起来味道酸甜爽口,也受到人们的追捧。

10、红宝石

红宝石是一种晚熟无核的葡萄品种,果实形状一般呈现亮红紫色的圆锥形,果皮薄但是果肉十分脆嫩,口感适中,吃起来味酸爽口,近年来也受到人们的喜爱。

葡萄有哪些种类

葡萄的种类很多,巨峰葡萄、夏黑葡萄、阳光玫瑰葡萄、赖葡萄、金手指葡萄等,不管是什么种类的葡萄,它们采摘后的管理措施都是一样的,可能个别的种类会有点差异,但一般来说并不大。


1、施肥的时期:愈早愈好,在葡萄采收后,立即就进行施肥工作,可采用开沟深施的方法,即在距离葡萄50-60厘米远的地方开沟,沟宽40公分,沟深40-60公分。也可采用机施的方法进行。


2、施肥的种类:以有机肥加宴沃菌肥为主,配合使用宴沃氮、磷、钾复合肥。同时要适量加入中微量元素。


3、施肥的数量:施肥量要根据树龄、树势、当年结果情况等因素综合决定,本次施肥量原则上要占全年总用肥量的70%左右。叶面上可以选择宴沃磷酸二氢钾,三秒速溶,溶解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安全无激素。根据近年比较成功的施肥经验来看,如果本次施肥亩施用优质的商品有机肥达到一吨左右,就可以免去春季施用发芽肥,等于是月子肥、秋施肥和发芽肥三肥合一使用,并且葡萄的生长发育要比一般方法施肥好许多,也省去了不少的施肥人工费用。

葡萄的分类有哪些?

(一)葡萄属的分类

葡萄属植物属于葡萄科(Vitaeace L.),在这一科中共有13个属,而唯有葡萄属经济价值最大。

葡萄属(Vitis)最先由林奈(Carl Linne)在1737年发表的《植物属志》中确立,但关于该属究竟包含哪些种类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1803年Planchon又将葡萄属分为真葡萄亚属(Euvitis Planch)和圆叶葡萄亚属(Muscadinia Planch),这一分法得到许多学者的承认,并在日后一些权威性园艺书籍中普遍采用。

但到了本世纪初,Small(1913)不同意Planchon的分类方法,他认为应将真葡萄和圆叶葡萄分作两个独立的属,即葡萄属(Vitis L.)和圆叶葡萄属(Muscadinia Small),这一分法也受到许多学者的支持。

Planchon和Small两种分类方法各有自己的依据。Planchon主要依据树皮的脱落方式(条纹状脱落)、叶形(单叶、掌状裂叶)、花瓣着生状态(与顶端相连)、子房下都存在一个有5裂的腺盘等共同特点,故将圆叶葡萄和真葡萄合并为一属。Small及其支持者的理由是:圆叶葡萄和真叶葡萄差异太大。圆叶葡萄的体细胞具有40条染色体(2N=2x=40),每枝果穗较多,但每穗果粒数较少,在果粒与穗轴之间形成了很大的空间(无果粒占据),新梢表面光滑,老枝脱皮呈现出鳞状形式,卷须不分枝,枝条的木质部厚,髓在节处无横隔而连续。相反,真葡萄属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8(2N=2x=38),卷须分叉,每一穗果粒数较多,果粒与穗轴之间不留空间,新梢表皮有条纹状,老蔓脱皮时呈现厚而粗糙的条状形式,枝条木质部相对较薄,髓在节处有横隔不连续。

另外还有以化石资料为证据,认为圆叶葡萄在冰河期以前,曾广泛地分布于北美、欧洲和亚洲大陆,而且当今在印度还发现有类似圆叶葡萄性状的野葡萄(Syamal和Patel,1953)。因此Olone(1990)推测,圆叶葡萄是一个比较古老的种,随着冰河期的结束,由圆叶葡萄分别演化出适合温带气候条件的葡萄属,以及适应热带气候的酸蔹藤属(Ampelocissus Planch)。

在葡萄属分类尚未最终确定的情况下,我们仍采用Planch的传统分类方法。

(二)葡萄种的分类

关于葡萄植物种的分类也尚未很好地解决。主要表现为:第一,种类数目不清。已有报道中关于葡萄种的数目范围变化很大,存在有从32种到70余种等多种说法。第二,种名混乱。据Allerveldt等统计,目前有关葡萄属植物的拉丁学名至少有135种之多,而受怀疑的多达46种以上。现将葡萄属比较可靠的种类列入表3-4-2。

表3-4-2 世界葡萄属植物种类及分布

表3-4-2 世界葡萄属植物种类及分布(续)-1

表3-4-2 世界葡萄属植物种类及分布(续)-2

(三)欧洲葡萄品种群的生态分类

根据不同品种的起源或分布,划分相应的品种群,对于引种和育种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欧洲葡萄(V.vinifera L.)栽培面积大,分布广。所以对欧洲葡萄品种的生态分类研究较多。

涅格鲁里(Negroul)早在1946年,就将欧洲栽培葡萄划分为三大地理生态品种群:东方品种群(Orientalis)、黑海品种群(Pontica)和西欧品种群(Occidentalis)。虽然这一分法在国内一直沿用至今,但关于欧洲葡萄品种群的分类并未就此止步。继涅格鲁里之后,许多学者都涉及过这方面的研究。从总的研究情况看,大都肯定了涅格鲁里三个品种群的划分,同时以格拉莫琴柯(Gramotenko)和卓森(Troshin)为代表,适当又新增两个品种群:①北非品种群(Boreali-africana Gram),主要分布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等国,代表品种有Ahmar bou Ahmar、Farrana,Khadari、Ribier等;②东地中海品种群(Orientali-mediterranea Gram),该品种群具有生长期长、抗寒性差、果肉致密、果皮坚韧等特点,许多品种果实具有玫瑰香味(Masqat Flavour),代表品种有沙斯拉(Chasselas)、麝香葡萄(Muscadine Grape)等。同时在原有品种群的分类基础上,增加了相应的亚品种群,参见表3-4-3。

表3-4-3 欧洲栽培葡萄(V.vinifera var.sativa D.C.)品种地理生态分类

表3-4-3 欧洲栽培葡萄(V.vinifera var.sativa D.C.)品种地理生态分类(续)-1

葡萄有哪些种类和分类?

葡萄在植物学分类中属葡萄科(VitaccaeLind1ey或AmpelideaeKunth.)中的葡萄属(VitisL.)。葡萄科有11个属,约600个种,其中大部分为野生状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森林、河谷及山坡地,多数为攀缘灌木或藤本,少数为直立灌木、小乔木及草本植物。我国有7个属,约106种,南北方均有分布。

更多“葡萄的种类,葡萄的种类有多少种”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排行榜大全,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美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