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豆腐是老豆腐,主要是因为它的口感干硬、水分含量较低且外观为黄色,看上去比较老。它是在制作豆腐的过程中往豆浆内放入卤水,把豆浆凝结制成。比较适合适合煎、炸、酿、红烧等做法。

北豆腐是老豆腐

北豆腐是老豆腐,也被叫做北方豆腐、硬豆腐等,因为它的口感带有一丝干硬,且水分含量相对较低,外观呈黄色,看上去比较老,但带有比较浓郁的豆腐香,所以才得名为老豆腐、硬豆腐。

北豆腐是使用卤水或酸浆作为凝结剂,在制作豆腐过程中把卤水放入豆浆内,豆浆就会逐渐凝固形成北豆腐。其中卤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钙等成分,会与豆浆内的钙镁离子迅速产生反应。

北豆腐比较适合煎、炸、酿、红烧等做法,例如干煎老豆腐、香葱肉末干烧老豆腐、酿豆腐、香煎老豆腐等,相比起南豆腐,北豆腐做出来的菜品香味会更加诱人,且食用起来更有嚼劲。

南豆腐和北豆腐的区别是什么?

南豆腐和北豆腐的区别:南豆腐:外观色泽白,非常嫩。是用石膏作为凝固剂制作的。北豆腐:北豆腐则相对发黄,比较老,是用盐卤作为凝固剂制作的。

南豆腐:这种豆腐在制作的时候添加了石膏粉作为凝固剂,因此制作出来的豆腐含水量很高,豆腐的质地非常细嫩。所以这种豆腐也被叫作“嫩豆腐”。

北豆腐:与南豆腐不同,北豆腐在制作上大都使用酸浆水或卤水点制。北豆腐的含水量不及南豆腐,质地也要稍硬一些,所以也被叫作“老豆腐”。

南豆腐吃起来比较嫩,它是用石膏作为凝固剂加工而成,虽然凝固的速度会比较慢 ,但是含水量更高,且质地细腻,口感更佳。

北豆腐跟南豆腐不同的是,北豆腐是用卤水作为凝固剂,卤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氯化钙以及硫酸钙。这些物质加入豆浆中,使豆浆快速凝固。北豆腐相比南豆腐,质地更加粗糙,且口感偏硬。

豆腐的简单介绍:

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又历史悠久的食材,大众对豆腐的喜爱推动了豆腐制作工艺的前进和发展。豆腐主要的生产过程一是制浆,即将大豆制成豆浆;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即豆腐。

豆腐内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在95%以上,这样的健康食品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但要想更好地发挥豆腐的营养价值,还需要注意做好搭配。

什么是老豆腐?

豆腐古称小宰羊、没有骨肉等,以大豆为原料,经过选料、浸泡、磨糊、过滤、煮浆、点脑、蹲缸、压榨成形等工序制成的以大豆蛋白质为主的白色凝胶。豆腐原产于我国唐代而后进入日本,近代流传世界各地。\x0d\x0a\x0d\x0a根据制豆腐所用凝固剂的不同和豆腐的含水量,习惯上将豆腐分为老豆腐和嫩豆腐。老豆腐,又称北豆腐、硬豆腐,是指含水量80%—85%的豆腐。一般以盐卤作凝固剂,也有的以石膏或酸黄浆水作凝固剂,其特点是点浆温度较高,凝固剂作用比较急剧,豆腐硬度较大,韧性较强,含水量较低,味道较香,蛋白质含量在7.4%以上。\x0d\x0a\x0d\x0a嫩豆腐,又称南豆腐,软豆腐。一般指用石膏作凝固剂制成的含水量较多的豆腐,其特点是质地细嫩,富有弹性,含水量大,一般含水量为85%—90%,蛋白质含量在5%以上。用葡萄糖酸内酯作凝固剂制成的盒装豆腐、袋装豆腐也属于嫩豆腐的范畴。\x0d\x0a\x0d\x0a我国市售鲜豆腐的种类和名称\x0d\x0a豆腐名称 水分含量 常用凝固剂 中文别名 国外同类产品名称\x0d\x0a豆腐脑 95%左右 石膏、GDL① 豆花 Soybean curd\x0d\x0a南豆腐 85%~90% 石膏、GDL、酸浆水② 嫩豆腐、软豆腐、水豆腐 Kinogoshi(绢豆腐)、silken tofu、soft tofu\x0d\x0a北豆腐 80%~85% 卤水、盐卤、石膏 老豆腐、硬豆腐、板豆腐、普通豆腐 Momen tofu(木棉豆腐)、regular tofu\x0d\x0a干豆腐 60%~70% 卤水、盐卤 豆片(厚度为10~20mm)\x0d\x0a百叶(厚度为2mm左右)\x0d\x0a千张(厚度为0.5mm左右) Dried tofu\x0d\x0a充填豆腐③ 90%左右 GDL 盒豆腐、内酯豆腐 Filled tofu、packed tofu\x0d\x0a①GDL:葡萄糖酸--δ--内酯。\x0d\x0a②酸浆水:黄浆水不发酵液。\x0d\x0a③充填豆腐:不属于传统豆腐。\x0d\x0a国外主要豆腐产品种类与我国略有不同。我国生产量较大的是北豆腐和南豆腐,而日本生产量较大的是木棉豆腐(momen tofu)和绢豆腐(kinogoshi,silken tofu)。日本的木棉豆腐在加工方法和产品特征上相当于我国的北豆腐。日本的绢豆腐不同于我国的南豆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绢豆腐所需要的豆浆浓度较高;二是南豆腐凝固后需要转移到型箱,施加一定的压力泄掉一定量的水,而绢豆腐凝固后只需切块冷却。在产品特征上,绢豆腐的水分含量与南豆腐基本相同,有时可能偏高。在日本,与中国南豆腐生产方法相同的是soft tofu,只是生产消费量较小。我国的充填豆腐与日本相同,其豆浆浓度和产品质地与绢豆腐基本相似,都不需要加压泄水,但充填豆腐是在室温下加入凝固剂,而绢豆腐是在70~80OC加入凝固剂。\x0d\x0a根据所用凝固剂不同,可将国内生产销售的豆腐分为盐卤豆腐(也称卤水豆腐)、石膏豆腐、酸凝固豆腐。盐卤豆腐风味最佳,但保水性差,得率低,凝固操作难度大。石膏豆腐质地细腻、保水性好,产品得率高,凝固操作简单,但豆香味不足,常有石膏残留,伴有石膏味。酸凝固豆腐包括酸浆豆腐和葡萄糖酸内酯豆腐(简称内酯豆腐或GDL豆腐)。酸凝固豆腐口味平淡、质地细腻、保水性好,但强度明显不足。由于盐卤豆腐的保水性差,所以一般都制成质地较硬的北豆腐,而酸凝固豆腐保水性好,故都属于质地较软的南豆腐。只有石膏豆腐,其保水性介于两者之间,既可制成北豆腐,又可制成南豆腐。在我国北方,盐卤豆腐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得率较低,一些生产、销售者常以石膏豆腐冒充盐卤豆腐。酸浆豆腐只是在个别地区有生产,产量较小。内酯豆腐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发的新型酸凝固豆腐,其凝固成型机理适合制作盒装充填豆腐。盒装内酯豆腐保质期较长,便于运输,作为豆腐的一个新品种,目前市场销售日增,但由于强度不足,不适合强烈翻动的烹炒,且缺少豆香味,还略有酸味,因此不可能取代用盐卤、石膏制作的传统豆腐。\x0d\x0a对于鲜豆腐的品质指标,除了水分含量,还应有两个,一是豆腐的质构参数,二是豆腐的保水性能。豆腐的质构参数,即强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直接反映了豆腐的口感,而豆腐的保水性能直接影响着豆腐的得率、流通和销售等。\x0d\x0a用于进一步加工的豆腐一般是水分含量较少的北豆腐和半干类豆腐。豆腐加工制品内容十分丰富,根据制作方法主要可分为冻制品(即冻豆腐)、发酵制品(即腐乳)、卤制品、炸制品、熏制品、碱浸制品和炸卤制品等,在此不再详述。\x0d\x0a以上只是对我国传统豆腐类制品的初步分类。需要指出的是,同一种产品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生产者之间,无论在生产工艺上,还是在产品品质要求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别。特别是在产品名称和生产操作术语上,不同地区之间千差万别,相当混乱。\x0d\x0a\x0d\x0a自制内酯豆腐\x0d\x0a\x0d\x0a豆腐是经过把黄豆浸泡、研磨,然后在榨出的豆汁中加入适量的凝固剂制做而成的。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钙、磷等无机盐,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除脂肪的含量比黄豆略低外,黄豆中其他营养物质都被保留了下来。?\x0d\x0a\x0d\x0a活动原理?\x0d\x0a\x0d\x0a葡萄糖酸—δ—内酯是一种优良的食品添加剂,具有较好的防腐作用,同时它还是一种凝固剂,它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制成豆腐。?\x0d\x0a\x0d\x0a活动用品?\x0d\x0a\x0d\x0a市售袋装谈豆浆、葡萄糖酸—δ—内酯、细盐、味精、麻油、辣油、虾米、黄酒、砂糖。? 托盘天平、汤勺、茶缸、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水浴锅、竹筷。?\x0d\x0a\x0d\x0a活动步骤?\x0d\x0a\x0d\x0a1. 称取0.2g葡萄糖酸—δ—内酯,放在茶缸中并加入4~5ml水,搅拌使其溶解。?\x0d\x0a\x0d\x0a2. 再加入一袋散淡豆浆(约220ml),搅拌均匀,放入水浴锅中沸水水浴加热2~3分钟后,小火保温约一刻钟,再将水浴加热至沸腾,约一刻钟后,豆浆即凝固成豆腐。?\x0d\x0a\x0d\x0a3. 将虾米10g、麻油或辣油及砂糖适量,配成调料。?\x0d\x0a\x0d\x0a4. 将冷却至常温的豆腐加入上述调料中,竹筷拌均即可品尝。?\x0d\x0a\x0d\x0a活动中的有关问题?\x0d\x0a\x0d\x0a1. 若无葡萄糖酸—δ—内酯,可在豆浆中加入一些电解质,如氯化镁、硫酸钙等(俗称点卤)。\x0d\x0a\x0d\x0a2. 若有磨黄豆的工具,可用黄豆作为原料做豆腐。将黄豆拣去霉粒、杂质并洗净,按1∶7.5质量比把黄豆浸泡于水一夜。将浸泡发胖的黄豆磨成粗豆浆,再用细纱布过滤,滤去豆渣,得到的滤液煮沸后就是可以食用的淡豆浆,再按上述方法即可制得豆腐。?

更多“北豆腐是老豆腐吗,卤水北豆腐是老豆腐吗”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排行榜大全,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美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