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等症,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治宜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临床观察发现,采用灸法有明显的止痛与保健的作用。以下介绍几则供选用:

艾条灸: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等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每次每穴艾条灸2~3分钟,每次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附子饼灸:将附子研细,制为饼状,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盐灸: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食盐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姜灸:将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来潮、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盐隔姜灸: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而后将姜片放置于食盐上,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药灸:取红花、蒲黄、川芎、延胡索各等量研为细末,加黄酒少许制成药饼,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药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经来出现疼痛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中成药药酊灸:取云南白药酊,或麝香风湿油,或正红花油适量,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者疼痛部位。再取关元穴、肚脐处,用点燃的艾条在搽药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每次约10~30分钟,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中成药药液灸:取复方丹参液,或当归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等适量,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者疼痛部位。再取关元穴、肚脐处,用点燃的艾条在搽药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每次约10~30分钟,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保健一周热文推荐

·人体不该有的响声:打嗝放屁 ·春季养生妙方让女人更健康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面部神经作祟 ·趁年轻多睡觉 小心现代过劳死

·生病时眼睛发出10种信号·16个生活习惯让你变得更年轻

·九大信号暗示隐藏在身体的疾病  ·睡觉前洗热水澡有何危害

中医如何调理痛经?

中医学认为,痛经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气血运行不畅,因经水为血所化,血随气行,气充血沛,气顺血和,则经行畅通,自无疼痛之患。若气滞血瘀或气虚血少,则使经行不畅,不通则痛。

就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的原因而言,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及肝肾亏损等类型。
(1)气滞血瘀
多由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机不利,不能运血畅行,血行受阻,冲任经脉不利,经血滞于胞中而作痛。主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行经量少,淋漓不畅,血色紫黯有血块,或呈腐肉片样,块下则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舌质紫黯,舌边或有瘀点,脉沉弦。
(2)寒湿凝滞
经期冒雨涉水,游泳,感寒饮冷,或坐卧湿地,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运行不畅,滞而作痛。主要表现为经前或经行小腹冷痛,甚则牵连腰脊疼痛,得热则舒,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
(3)气血虚弱
平素气血不足,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两亏,行经以后,血海空虚,胞脉失养,而致疼痛;或体虚阳气不振,运血无力,经行滞而不畅,导致痛经。主要表现为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经色淡,质清稀,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质淡,苔薄少,脉虚细。
(4)肝肾亏损
素体虚弱,肝肾本虚,或因多产房劳,以致精亏血少,冲任不足,经行之后,血海空虚,不能滋养胞脉,故使小腹虚痛。主要表现为经后小腹隐痛,经来色淡量少,腰脊酸楚,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苔薄少,脉沉细。
痛经的特点是经行小腹疼痛,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 “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凡妇人经行作痛,夹虚者多,全实者少……”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疼痛的性质,痛经有寒、热、虚、实之别。
一般以经前、经期疼痛者属实,经后痛者为虚;痛时拒按属实,喜按属虚;得热痛减为寒,得热痛剧为热;痛甚于胀,血块排出疼痛减轻者为血瘀,胀甚于痛为气滞;绞痛、冷痛属寒,刺痛属热;绵绵作痛或隐痛为虚。

中医方面有哪些调理痛经的方法?

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月经周期,痛经的发生给她们的月经生活带来麻烦,严重危害她们的健康。我提醒女性朋友注意痛经。一旦出现月经疼痛症状,可以用中药调理。以下三种中药方剂对痛经有明显疗效,能改善女性的不适感。

泽兰汤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所有的药物都是加水煎煮的。患者每天服用一剂,并以甜酒为指南。其疗效非常显著,可改善腹痛和月经不适症状。温经三寒汤具有温经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一般用于月经前或月经中夹小腹时使用。处方药包括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白术、紫石英、金灵子、胡芦巴等,患者每天服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本方适用于冲任寒湿捶打引起的痛经,并能改善月经期间的生活质量。石英汤应用于痛经患者冲任虚寒,血液不足。组成药物包括紫石英、炒杜仲、丝瓜络、当归、桑寄生、麦冬、肉桂等。所有药物均加入清水中煎煮。痛经患者每天服用一剂,药液服用三次。温经调冲止痛,有效减轻痛经的危害。

治疗痛经的中医方剂应该首先了解这些。女性需要警惕痛经的发生,并注意疾病的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处方可以改善月经期间的疼痛和不适问题,保护女性朋友的健康。月经过后,要加强护理工作,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所有痛经患者都应该去医院检查。检查了解情况。他们还应该做妇科检查。未婚女孩应做肛门检查,主要检查外阴、阴道、子宫和卵巢是否有特殊病变和畸形。继发性痛经患者应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此外,根据疼痛表现和妇科检查,需要进行基础体温测量、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雌激素和孕酮测量以及B超检查,以明确痛经的原因。

艾灸能调理月经不调

  很多人都听说过中医里面有个艾灸。艾草比较常见,很多地方都长着。而且它的作用也挺广泛的,可以驱蚊,而且对调理月经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很多的中医都会选择艾灸来调理月经。但是很多人就疑惑了,因为他们并不懂得。艾灸这种方法,所以将信将疑的,那么,艾灸能调理月经不调?

艾灸能调理月经不调

  可以的!!因为艾灸本身就会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的,而月经不调通常可能是体内寒湿大或者其他问题的,导致经期不规律或者有些时候经期量少,并且带有痛经等症状的,这些情况完全可以艾灸。因为艾灸本身就有活血化瘀以及温经散寒的作用的!妇女进补或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滋阴养血,虽然引起月经失调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还是气血亏虚,阴血不足,故经病进补治疗当以滋阴养血为主。而作为养生的保健疗法按摩穴位来说,治疗月经不调的穴位共有7个:命门、八髎、气海、阴包、血海、足三里、阴陵泉。作为平常没有医学基础的普通人来说,不一定能记住这么穴位名称位置。但是同样适合于家庭治疗和保健的艾灸疗法却易学易用,并且安全可靠。而且适应症广,疗效迅速,病症无论寒热、虚实、阴阳均可施灸,由于艾灸借助火力、药力透达快,直接作用于病灶、并由表及里,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所以调理月经不调艾灸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效果也是杠杠的,并且只需记住4个穴位: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当然治疗妇科病,我们都围绕在各种广告中,自行选择中成药的机会也很多,这些中成药价位不等,疗效不等。而且按照三个月一个疗程的用量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且少有病症一个疗程就能完全根治或者根本不能根治,只是起到缓解作用,多数在停用之后都会有复发。

艾灸月经可以做吗?

  女性本身就比较容易受情志困扰,出现肝气、心气淤滞。再加上现代很多年轻女性饮食不节,在经期不注意保暖,饮食生冷,所以多数人在月经前、中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乳房胀痛、小腹坠胀,腰酸腰凉,痛经的症状。这个时候身体本能就非常需要温暖能量的注入,此时艾灸,会感觉非常舒适,并能很快缓解经期的不适症状。来慢慢从内而外渗透到人体内,从而促进身体内毒素的排出,尤其对于女性体内湿气浊气过多的问题都有着明显的效果。那艾灸能治月经不调吗?通过艾灸的手法能够很好地促进女性气血运行,对于气血生化运转都大有帮助,因而艾灸治疗月经不调有着显著的效果,而且艾灸还能够帮助缓解多种身体疾病,对于身体的保健和养生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施灸方法:宜温和灸。分别取仰卧位与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施灸。施灸时间:经期或经后施灸,每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作用功效:调和气血,滋阴补肾。?经无定期,加灸肝俞穴、脾俞穴肝俞穴的位置:肝俞穴位于背部,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从中医的角度解读月经不调的问题,其主要的发病原因就是女性体内冲脉喝任脉失调,最终导致气血亏虚以及血液运行不畅的情况,从而引发的女性月经不调的问题。而冲脉和任脉在身体经络当中是尤其重要的两条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