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现在的孩子发育早,不会爬了就会跑,这种反常也不是好事啊!

近视眼和走路早也有关系?

小小年纪视力不济,许多人将其归咎为父母的遗传或孩子看书学习姿势不正确。可是,在最近召开的一次国际光学大会上,一位光学权威专家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小眼镜”增多,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婴儿学走路越来越早了。

婴儿过早学走路与视力发育障碍之间听起来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据专家介绍,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婴儿走路走得越早就越健康,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不少父母超前让婴儿学走路,有的小孩在1周岁前就学会了走路。事实上,婴儿在1周岁前是不适宜学走路的,应该让他们学爬,否则就会影响小儿视力的正常发育。

因为婴儿出生后视力发育尚不健全,他们都是些“目光短浅”的“近视眼”,而爬行可使小儿看清自己能看清的东西,这便有利于小儿视力健康正常地发育;相反,过早地学走路,小孩因看不清眼前较远的景物,便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这样会对小儿娇嫩的眼睛产生一种疲劳损害,反复则可损伤视力,这就好比近视眼不配戴眼镜会使视力越发下降一样。

另一方面,小儿学爬行一般是在室内进行,这可避免室外强光对眼睛的直接刺激,而学走路一般是在室外进行,这便不可避免地造成强光对小儿眼睛的损害。在室外,阳光中紫外线和红外线会直接侵入小儿眼内,当视网膜细胞色素吸收阳光的红外线并在视网膜聚集时,由于红外线具有较强的加热作用,会使视网膜温度迅速上升,导致视网膜红外线损伤,主要症状有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当紫外线进入眼体时,会损伤结膜或角膜,抑制结膜或角膜的细胞分裂,产生眼部异物感、刺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小编语:父母也许想不到,自己孩子的近视竟然是因为走路,还是客观的走自己的路比较好!

宝宝不会爬直接走好吗?先爬后走会健康吗?

很多宝宝在刚本应该爬行的年龄直接学会了走路,略过了爬这一步,有些妈妈觉得是宝宝比较聪明,学习能力比较快,到底宝宝不会爬直接学会走好吗,怎么样才是比较健康的利于宝宝成长的方式呢,一起来看看。

宝宝不会爬直接走好吗

众所周知,爬行对宝宝有莫大的好处,不仅能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肌肉力量,还能增强肩部的稳定性,而且,一个看似简单的爬行能刺激宝宝的前庭功能,促进感觉统合的发展,让宝宝的身体更加灵活所以说,爬行可说是宝宝运动发育的一个里程碑,宝宝可以通过爬行、自主移动来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此,宝宝的世界不再局限于身体周围,而是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移动,这就大大增加了宝宝的探索能力,有助于培养宝宝未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信。

宝宝在学走之前,最好就要学会爬,因为爬行对于宝宝来说是很重要的。宝宝学爬再学走,会比较好。

宝宝不会爬到底是什么原因

1、父母不给机会

许多父母过分呵护,担心孩子爬的时候弄脏了或碰伤了,总是放在学步车里,他不用爬就会迈步走路,这样没有给宝宝创造条件让他有机会训练爬,自然就不会爬。

爬是人类个体发育过程要经历的重要环节,尤其对婴儿的身体和智力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在爬行中婴儿的脑神经、运动神经、肌肉和骨骼得到统一发展,为孩子健康发育成长奠定基础。一般婴儿在七、八个月就开始训练爬,若一岁的孩子还不会爬,对他的正常发育就有一定影响,这时父母千万不要省事,务必给孩子训练爬行的机会。

2、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若十个月大的宝宝还不会坐、不会爬,应警惕存在运动发育迟缓的可能。如果孩子有异常出生史,如有窒息、脐带绕颈、羊水三度混浊、早产等情况,就更应考虑这种可能。建议请当地小儿康复科医生给孩子做个评估,明确是否有运动发育迟缓,如果有的话,需要及早开展康复训练和治疗。

3、宝宝身体上的问题

宝宝若患有先天性运动系统疾病、脑性瘫痪、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病症,就容易表现为不会爬行。所以妈妈要仔细地寻找原因,不要掉以轻心,注意观察宝宝有无其他异常表现,及早带宝宝就医,以免贻误治疗,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爬行的好处

1、爬行不但能够帮助宝宝促进脑部发育,而且还能够加强孩子前庭与感觉系统的统合,能够使宝宝的身体更觉更加灵活。要知道,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由于左右肢交替理论流运动的冲动会通过脑桥交叉,从而使得孩子的整个大脑都在活动,这样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小脑平衡力,而且还能够运用到手眼脚的协调以及促进粗细动作技巧,对于孩子将来的书写、阅读和运动技能都是很有帮助的。

2、爬行的时候为了要了解到周遭的环境和前进,所以就必须要统合到感官信息和手脚眼的配合,而这都些对于幼儿的空间概念和距离感都有一定能够的发展作用,让幼儿了解到自己身处何处,如何去躲避前方的障碍。而且爬行还能够帮助增加母子之间的交流,对于宝宝的语言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还能让宝宝随着自己的意志移动身体,能够接触到更多东西,帮助扩大宝宝的知识面,有助于促进宝宝的认知能力,对于孩子的思维和记忆也起到了一定的训练作用。

3、最后一点就是爬行对于宝宝的站立和行走是很有帮助的,在宝宝爬行的时候,头颈都要仰起,而且胸腹抬高,需要靠四肢的交替才能轮流抬起,这样才能协调地使身体负重,而且这些对于宝宝的胸腹、腰背、四肢等全身大肌肉活动都能得到锻炼。

父母应帮助宝宝学爬

“我们提倡孩子学爬,作为父母,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会爬行。”

训练宝宝爬行时,先让宝宝趴下,成俯卧位,把头仰起,用手把身体支撑起来,家长把宝宝的腿轻轻变弯放在他肚子下面;在宝宝的面前,放一些会动的、有趣的、色彩鲜艳的玩具,提高宝宝的兴趣,启发、引逗他爬行。很多宝宝一开始会出现倒爬现象,家长可以用手在宝宝脚掌上轻轻推一把,帮助宝宝理解如何向前运动。

有的宝宝爬行时腹部无法离地,家长可用毛巾提起宝宝腹部,让他练习手膝爬行,待宝宝四肢肌肉结实,能支撑身体重量时就能渐渐学会爬了。

宝宝不会爬就直接会走,是不是好事?

孩子的生长发育有一般规律,一般都会经历“三翻六坐八爬,周会走”的阶段,但是个体发育具有差异性,如果你家宝宝腿部力量强,平衡力很好,也是有可能会跳过爬行而直接走的,所以不会爬行直接会走,也是OK的。

?

不过,如果宝宝经过爬行,再学会走路,对宝宝会更有益处。

1.强身健体、利于行走

爬行能锻炼宝宝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力量,宝宝在爬行中要抬起头颈,四肢要支撑身体的重量,从而也锻炼了宝宝颈部、腰、胸、背、四肢和腹部的肌肉,从而促进了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并且宝宝在爬行中消耗能量较大,能促进消化,增加食欲,宝宝吃得多、睡得好,身体会更强健。

宝宝爬行时要手脚协调,保持身体的平衡,经过爬行的宝宝再站立、走路,平衡性、稳定性更好,不容易摔跤。

?2.助于感统协调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与爬行多的宝宝相比较,缺少爬行训练或过早使用学步车的宝宝,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的问题。甚至有少部分宝宝会患上感觉统合失调症,出现视动、听动失调、视听的情况。

“感统”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

爬行需要大脑和小脑之间的密切配合,能够帮助宝宝平衡能力和耳前庭的成长,而宝宝学习爬行的阶段也是开发多器官协作能力的最佳时期。

3.增强语言能力、防诵读困难

统计表明,儿童期有阅读困难的孩子,很多是由于婴儿期爬行训练和缺少爬行环境造成的。

?爬行对大脑中各个神经元的联系有增强的作用,能刺激大脑语言中枢,为今后的学习、语言做好准备。

外部环境上,会爬的宝宝不断地用自己的身体探索周围的世界、有许多举动带有结果的未知性,家长语言的发出频率也明显多于不会爬的宝宝。在父母不断的语言提示、自己的肢体语言、行为结果的互动中,宝宝对语言理解的准确性、肢体语言回答的合理性比不会爬行的婴儿发展要快得多。

同时,会爬的宝宝学新知识的读、看能力也会相应增强。

4.促进了宝宝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爬行让宝宝的运动、神经系统得到了充分锻炼,对环境的探索,既给宝宝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也锻炼了宝宝的意志和胆量,有利于宝宝的个性培养。

?同时,宝宝会爬后,活动范围扩大,接触父母禁止触动的物品、做父母不允许他做的事情的可能性都大大增加了,从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亲子情绪互动的机会,有研究显示,经常爬行的宝宝见到父母时的兴奋状态明显高于不会爬行的宝宝。

当然,宝宝会爬了,也会让父母意识到那个完全要依赖自己的宝宝长大了,有其本身的主动性了,父母会对宝宝的一些行为会有要求,当宝宝触碰了父母的要求,父母会表示不高兴或高兴,这些变化又进一步促使婴儿的社会性情绪发展。

宝宝没学会爬就直接学会了走,这种情况会影响宝宝的各项发育吗?

宝宝没学会爬就直接学会了走,并没有证据表明会影响宝宝的各项发育。很多父母担心宝宝没有学会爬就直接学会走,会对孩子走路会产生影响,但是很多宝宝直接学会走的情况,并不影响宝宝的独立行动。每个宝宝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没有好好的学习爬行的时候,直接学会走,可能宝宝觉得这样更方便,各位宝妈没有必要担心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爬行对于宝宝来说是自主探索学习,更好使用手脚的时机,这种训练可以增强宝宝四肢的力量和支撑力,也为宝宝走路打下一个好基础。但是很多宝宝在没有学会爬的情况下直接走,这时宝宝走路会出现非常不稳的情况,父母在孩子摔跤的时候需要时刻陪伴在孩子的身边,给予孩子鼓励,让他不惧怕走路。长此以往,没有学会爬的孩子也会很好的走路。

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没有给予宝宝陪伴,那么宝宝很有可能会惧怕走路,从而经常坐在小车子上。宝宝的这种情况并不适合宝宝健康发展,也并不适合锻炼宝宝四肢的力量。宝宝练习走路是一个过程,需要耐心陪伴,父母需要给予孩子相应的支持,在孩子摔倒的时候给予鼓励。使用什么手段来走路并不重要,只要宝宝会自己独立运动,能够走得很好就不会影响发育。

建议各位宝妈不要给宝宝用学步车,这种学步车不仅从安全考虑有不确定性,而且也会让宝宝丧失锻炼自己肌肉的机会。宝宝在爬行的阶段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在学走路的阶段也培养不了自主自主运动自己的四肢。在没有得到充足的锻炼之下,宝宝的四肢可能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支撑很好的走路,长期使用学步车还会让宝宝的腿部畸形,对宝宝的身体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