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夏季,一些老人常常感到食欲不振,吃饭没有胃口,有的时候甚至懒得吃饭。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最新研究发现,老人的胃口与死亡率存在联系:胃口不好的老人死亡来得更早。因此,研究人员提醒,胃口有问题的老人要引起足够重视。


研究人员对1258名70—82岁的老年病人,进行了长达9年的跟踪调查。从事该项研究的丹尼特?沙哈博士表示,在排除了老人健康状况、身体活动量、人口学特征、营养等影响因素后,研究发现,胃口改善后,老年病人的死亡风险有所降低。

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学教授杨力认为,胃是身体消化吸收食物的重要器官,也是人体能量的发源地。所谓“人以胃气为本,以及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更是点出胃乃健康之本。

胃虽然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是生命从自然界获取营养的重要场所,但它还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和免疫器官。研究表明,胃肠道存在着多种能分泌肽类的内分泌细胞,其总数超过体内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细胞总和。分泌细胞的分泌物质,在保证胃肠本身消化与吸收功能的同时,还参与和调节着全身几乎所有系统或器官的功能活动。因此胃出问题,会引发老人多器官紊乱,出现多种临床症状,甚至诱发死亡。

临床上,老年患病者的饮食习惯也常常成为医生评估其病情恶化或死亡风险的重要参数,也为家人提供了“预警”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身体器官开始衰老,保持一个好胃口就显得非常重要。

杨力建议,一是细嚼慢咽,充分地利用唾液咀嚼食物,慢慢吞咽,减轻胃的负担,利于营养吸收。二是饮食规律,定时定量。三是以软为主。一些比较有韧性、爽口的东西不宜多吃,因为它们最难消化。四是少吃多餐,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杨力还提醒说,对于患胃病的老人,非急性情况下,不提倡吃药,长期吃药有副作用,而胃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愈,只能靠“养”,从生活习惯的改变中获得。

急!老年痴呆老人不吃饭怎么办?!!

1、多人共餐。愉快的进餐氛围,不仅会增加老人对食物的兴趣,还会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进食欲,保证营养元素的均衡摄入。平时应多陪伴老人,给父母一些心理上的慰藉。

2、口腔健康。口腔健康不仅能够避免众多口腔疾病,同时还能够达到促进食欲的作用。老年人一定要做到饭后漱口以及早晚漱口的好习惯,并且及时清理口腔、牙缝之中的食物残留物,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口腔之中细菌的滋生。有牙病要早治,脱落要及时镶补,以保持口嚼功能,把菜肴嚼碎,与味蕾充分接触,以增加食欲。

扩展资料

老人吃饭的讲究:

1、吃早不吃晚

这里主要指晚饭。老人消化功能减弱,夜生活又比较少,晚上7点以后吃饭,和睡觉时间距离过近,食物无法消化彻底,会有腹胀、胸口堵等症状。吃太晚对老人脆弱的心脑血管也是一个考验。因此,建议晚饭最好在7点前吃完,利用饭后时间散散步、活动活动,让食物多消化。

2、吃七八分饱

建议老年人每日三餐不可过饱,两餐之间可适当加一些零食。吃得过饱,会增加肠胃负担,使血液集中到肠胃,使心、脑等重要器官呈缺血状态,不利健康。

3、吃清淡不油腻

清淡饮食,主要是指饮食要低盐、低脂、低糖。但不能为了清淡只吃蔬菜,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多从瘦肉、牛奶、鸡蛋中摄入优质蛋白。

4、吃软不吃硬

老人咀嚼能力下降,粗糙、生硬的食物嚼不动、咽不下、不消化。所以,饭菜质地以软烂为好,可采用蒸、煮、炖、烩等的烹调方法。

参考资料:-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