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对自己有自知之明,能够对自己做出合理的评价,因为有的人过于傲慢,这样的人其实心理健康是不达标的。

第二、 能够理智的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不会遇到挫折就感到失落,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可以合理面对挫折的,不会言败。

第三、 心理健康达标的人,还会有一定的自尊心,对自己有安全感,而且对自己还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第四、 心理健康的人是会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有很好的自控力,可以合理的表达自己心中的需求,不会不分场合的生气。

心理健康有什么标准呢?

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身体健康。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
3、意志健全;
4、行为协调;
5、人际关系适应;
6、反应适度;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1986年郭念峰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

1、心理活动强度。

2、心理活动耐受力。

3、周期节律性。

4、意识水平。

5、暗示性。

6、康复能力。

7、心理自控力。

8、自信心。

9、社会交往。

10、环境适应能力。

可以根据此十大标准进行一一的自我对照,然后分析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优劣势!


扩展资料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更多“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排行榜大全,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