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狗狗三个月至三周岁左右,是狗狗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破坏力不是一般强。

比如狗主回到家往往看到这种情况:一地都是纸巾碎,沙发破了个洞,地上又屎又尿的时候,对主人来说可考验情商的重要时刻。在这种情况下,相信大部分主人都会把狗狗揪出来狠揍一顿,但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往往并不太好。

你责罚它,表面上狗狗是得到了处罚,但同时狗狗获得的信息是:“原来主人会因为我搞破坏而关注我”。(特别是对于长期缺乏狗主关注的狗狗)

一般来说,大部分狗主与狗狗相处的时间都非常有限,所以当狗觉得自己得不到主人关注的时候,便会重复破坏行为而去获得主人的关注。就如同小孩子故意搞破坏而希望获得家长的关注是同一个道理。

解决方法是,直接无视它的这种破坏行为。“即便你内心是有千万只‘草泥马’在奔腾,但表面要依旧会故作冷静地。通常我是不做声,默默把东西收拾好。”忽略狗狗的破坏行为同时,别忘了当狗狗表现良好时,要记得大大奖励它。

时间久了,狗狗只会为想要得到食物而增加你的喜见行为,而非破坏行为。

如此,距离将狗狗培养成懂礼貌的乖孩子,就会又进了一大步。

狗狗犯错了,要怎么惩罚它

每个人对于问题的处理方式都不同,如果狗狗犯错有的人会选择好好说教、或者是饿它一顿,而有些性格急躁一些的主人则会直接打骂自己的狗狗。处理狗狗犯错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否则很可能会让狗狗对自己产生怨恨的情绪。那么我们就来说说狗狗做错事后如何正确对待。
狗狗很聪明,它们甚至能完成几岁小孩才能完成的任务。但狗狗的学习过程却超级简单。它们只是简单的去重复有奖励的事同时减少去做会带来惩罚的事。这也是现在流行的两大类狗狗训练法的基本科学依据。实事求是的说:惩罚作为一种手段确实是能改变狗狗的行为。但一般宠物主人在训练自己狗狗行为的时候,惩罚却是个非常糟糕的选择。因为大部分主人都是在错误的时间惩罚了狗狗。这不仅仅解决不了狗狗的行为问题,反而还让情况更加麻烦!
大多数情况下,狗狗都无法将“迟到的”惩罚和自己做的错事联系起来。很多主人看到的狗狗们所表现出来的负罪感,其实只是对主人某一特定惩罚行为的屈服而已。就这样很都狗狗长期处于一种不知道犯了什么错就遭到莫名其妙的惩罚状态中。长期的压力让它们甚至患上疾病,比如:惊吓性排尿。
还有很多主人选择的惩罚方法也不对。比如看到狗狗咬袜子,为了惩罚个狗狗他们首先做的却是去追狗狗。狗狗这个时候根本不会认为咬袜子是错事,反过来还会觉得主人是要和自己一起争抢这个好玩的袜子玩具(很多时候狗狗的互相追逐就是玩耍)。最终,玩的很开心的狗狗被逮到,然后被惩罚。可惜它只记得了:以后主人追到我就会有惩罚而丝毫不是认为这个惩罚是因为自己咬了袜子。
所以,最适合狗狗主人们的训练法是还是正相反馈服从训练法。我们一定要让狗狗觉得训练是快乐的,是它自身愿意去做的事。如果下次再看到狗狗咬袜子,更合适的方法应该是拿起狗狗该玩的玩具去吸引狗狗。当它被玩具所吸引,放弃嘴里的袜子时,要鼓励它玩玩具,玩一会儿再给点零食的奖励。这样狗狗就记住了:玩这个玩具还有好吃的!

怎么惩罚狗狗好

纠正狗狗的行为。如果狗狗行为不端,你就给它们一个提示或信号,表明它们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你可以用愉快但是带有纠正意味的语气,说“再想想”或类似的话。你的语气听上去应该像在说“你确定要这样做吗”。狗狗可以明白其中的含义,就像能够听懂你说的话一样。[1]
记住,狗狗不是故意违抗你的指令。当狗狗做了一件你不喜欢的事情时,你得让它们知道今后不能重复这种行为。[2]
2
转移你的注意力。如果狗狗继续做错误的事情,你就转身或离开房间,不要理它们。[3]狗是群居动物,它们想成为关注的中心。遭到无视或忽略,会让它们重新考虑自己的行为。如果你及早发现不良行为,就能在它变得根深蒂固之前,让狗狗改正过来。[4]
比如,教导狗狗遵从你的指令时,如果狗狗不服从指挥,你可以说“再想想”,然后转身。狗狗应该会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转身面对狗狗,重复最初的指令。如果它们还不配合,就说“再想想”,然后再次转身。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它们理解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正确的。[5]
3
不要关注不良行为。知道应该如何对付不听话的狗狗后,你必须了解什么样的反应会加强不良行为。有时,狗狗做坏事只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叫狗狗或者对它们大吼大叫,反倒成了你在用自己的关注奖励它们。这会使它们以后更可能重复这种行为。记住,哪怕是责骂和吼叫,对于狗狗来说也是奖励。[6]
比如,门铃声可能会让狗狗吓一大跳,进而开始吠叫。如果你无视叫声,它们得不到奖励,下次听到铃声时可能就不会再叫了。但是,如果狗狗叫的时候,你大声地让它们安静,那么你就给与了关注,在无意间奖励了它们。这种情况下,再听到铃声时,它们更可能会吠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