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云600-2000米,沙漠和干燥地区,高达约2000米。沿海及潮湿地区,云底较低,基本在600米以下。

2、积雨云600-2000米,一般与积云云底高度基本一致,有时降水云底高度会比积云相对较低。

3、层积云600-2500米,当底层水汽充沛时,云底高度会在600米左右。

4、层云50-800米,它跟湿度密切相关,低层湿度小时,云底高。湿度大时云底低。

5、雨层云600-2000米,高层云变成雨层云,此时云底较高。

6、高层云2500-4500米,卷层云变来的高层云,有时高度可达6000米左右。

7、高积云2500-4500米,中国南方夏季,有时高度可达8000米。

8、卷云4500-10000米,中国南方夏季,有时高度可达17000米;冬季在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高度在2000米以下。

9、卷层云4500-8000米,冬季在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高度在2000米以下。

10、卷积云4500-8000米,有时与卷云高度相同。

云层形成过程: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天上的云大约有多高?大约平均值,参考地--北京

4-5千米,一般1千米左右就开始有。
(一) 低云

低云:积云、积雨云、层积云、层云、雨层云五属。

低云多由微小水滴组成,厚的或垂直发展旺盛的低云的下部由微小水滴组成而中、上部是由微小水滴、过冷水滴和冰晶混合组成。低云的云底距地面高度较低,一般低于2500米,它是随季节、天气条件和不同经纬度而有变化。
(二) 中云

中云:高层云、高积云两属。

中云是由微小水滴、过冷水滴或者冰晶、雪晶混合而组成。中云的云底高度一般在2500-5000米之间。高层云在夏季多出现降雨,而在冬季多出现降雪。高积云较薄时不会出现降水,但在高原地区的高积云出现雨(雪、幡)。
(三) 高云

高云:卷云、卷层云、卷积云三属。

高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云底高度一般在5000米以上,而高原地区较低。高云出现降水较少,冬季北方的卷层云密卷云有时也会降雪,偶尔也能观测到雪幡。

云的高度由什么决定


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其中高云距地高度均在6千米以上,完全由冰晶组成;中云在2.5—6千米间高空,属于冰水混合云;低云高度在2.5千米以下,基本是水滴组成;直展云的云底与低云相同,而其云顶则可达对流层顶,与高云一样,下部为水滴,上部可为冰晶组成。
云高除了要考虑云的本身特点如云的形状、结构、颜色、云量、云向、云速、光电现象等以外,还与湿度、系统、高低空风等有关。云高与风向风速的关系为:云的移向移速与地面风向风速越接近,云高越低,通常在几十到百米左右,反之越高。对于中、高云的移向移速与低空风相反,而与高空某层(查看高空图上盛行气流)气流一致时,该层高度大体上是此云高度。若高低空气流一致时,视云速快慢而定。另外,低云与相对湿度有一定的正相关,如果入海高压后部或暖槽前部由于低空有偏南暖湿气流的输送,云高要低于高压前部偏北气流中的同类云高。




以上便是排行榜大全网整理的云的高度的全部内容,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