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忙族,原指那些薪水不多,整日奔波劳动,却始终无法摆脱贫穷的人。但是随着逐渐壮大的穷忙一族队伍,主要界定为每周工时低于平均工时的三分之二、收入低于全体平均60%者。这个定义又逐渐发展成一种为了填补空虚生活,而不得不连续消费,之后继续投入忙碌的工作中,而在消费过后最终又重返空虚的穷忙。

穷忙族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指拼命工作仍然无法摆脱最低水准生活的人们。日本经济学家门仓贵史在《穷忙族》一书中,他对穷忙族下的定义是:每天繁忙地工作却依然不能过上富裕生活的人。欧美国家通过客观指标发现,在他们的社会里存在着庞大的working poor族群。此外,随着日本和台湾地区这几年来全球化发展愈趋明显,也出现愈来愈多的穷忙族。

网上与坊间流传着一句话:我们的人很多,但我们的机会很少;社会各行业精英所组成的强大方队,掌握着各层面的话语权,普通大众要想向上流动,除了穷忙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故而,为了获得更优质的生存质量、实现更美好的生存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穷忙族的队列中——所谓的穷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赚钱满足欲望消费,而是通过更大的努力付出去寻找人生的机会。

因此,穷忙族永远无法实现自我救赎。国内知名鲁伊烽火猎聘总经理分析个体心态和价值观调整只能治标,要想治本,还得从根本上下药。显然,不断出台符合经济规律、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的有效公共政策,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大力解决诸多悬而未解的民生难题,比如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赋予草根公平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机会,彻底消弭草根向上流动的重重压力——这是拯救穷忙族的必由之路,回避不了也没有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