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郭沫若先生给司母戊鼎命名之后,这一名称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一直被沿用,称为“司母戊大方鼎”,又因为这座鼎意义非凡,是我国考古学商的伟大发现之一,司母戊鼎的名称也被写进了历史课本,河南安阳作为宝鼎的老家,也在殷墟博物馆内建造了一个赝品,并写上了“司母戊”这几个字。
2、但在后来,经过了多为历史、文字学者的研究,认为“司”应该做“后”解,在古汉字中,司和后其实是一个字,而“后”主要指的是皇后,前后的后则是用现在已经废除的“後”来表示,所以这里应该是“后母戊”,意思是“伟大、令人尊敬的”,确定了这一含义之后,不管是博物馆还是课本上这一方鼎的名称都改为“后母戊鼎”。
3、后母戊鼎介绍:后母戊鼎是商朝后期的一件青铜铸品,于1939年的时候在河南省安阳市五官村出土,顶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重达832.84千克,鼎身四周刻有饕餮纹和盘龙纹,工艺精巧,十分威严,其主人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
司母戊鼎为何改名后母戊鼎
司母戊鼎改名后母戊鼎是因为在铸造司母戊鼎的晚商时期,无论是甲骨文还是金文中的用字都存在正反通用的情况。
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自己的母亲——商王武丁之妻戊,所铸造的一尊鼎。事有凑巧,史料记载,妇好正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也是武丁之妻。
由于司母戊鼎与后来出土的后母辛鼎是同一时期的鼎,因此,有专家推翻了以前郭沫若给司母戊鼎起的名字,认为“司母戊鼎”应该改名为“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相关介绍:
司母戊鼎高度133厘米,鼎口长110厘米,鼎口宽79厘米,总重量为83284千克。鼎身呈长方形,鼎身的四面铸有精美的饕餮纹和蟠龙纹;鼎的上部有一圈折沿;鼎沿两侧有一对立耳,(其中一只立耳在出土时遗失,是后来按照留存的另一只立耳仿制的)。
鼎身的下部是四个柱状的支撑足,足上铸有精美的蝉纹;在鼎腹的内部铸有“司母戊”字样的铭文。郭沫若正是基于这三个字,将其命名为“司母戊鼎”的。
大家说中国古代第一大鼎是司母戊鼎还是后母
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原称“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后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后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包括空心鼎足)浑铸,其合金成分为:铜8477%,锡1144%,铅276%,其他09%。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后母戊鼎用陶范铸造,铸型由腹范、顶范、芯和底座以及浇口范组成。鼎腹的纹饰有可能使用了分范。鼎耳后铸,附于鼎的口沿之上。耳的内侧孔洞是固定鼎耳泥芯的部位。也有人认为鼎耳先于鼎体铸造,然后嵌入铸型内和鼎体铸接。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后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后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后母戊鼎的提手文饰同样精美。两只龙虎张开巨口,含着一个人头,后世演变成“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一般认为,这种艺术表现的是大自然和神的威慑力。现在却有人推测,那个人是主持占卜的贞人,他主动将头伸入龙虎口中,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胆量和法力,使民众臣服于自己的各种命令,完全是可能的:当时的贞人出场时都牵着两头猛兽,在青铜器和甲骨文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图案。后母戊鼎形腹部铸有“后母戊”3字,亦有人释作“司母戊”,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后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
后母戊鼎是现存的先秦时期最重的青铜铸件,铸造年代约在商代晚期,反映了殷商青铜冶铸业的技术水平,是商周青铜器的代表作。
穿越千年的国之重器究竟是叫“后母戊鼎”还是“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就是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什么是后母戊鼎?介绍下来历用途
国家博物馆古中国展厅的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的前世今生1939年3月某日的夜晚,在河南安阳武馆村这个出土了上千座殷商墓的田地里,村民吴培文、吴希增兄弟二人在连续三个夜晚的挖掘后,终于看到了那件体积庞大的宝贝:它是一件古老而庞大的青铜大鼎,有两耳四足,两人多次合力尝试竟然无法抬起,可见其体积之大、器物之重;因为刚刚挖掘出来,覆盖泥土的大鼎上泛着斑驳的铜锈,写满了历史;擦掉泥土器物上骇人且精致的纹样清晰可见,庄严厚重。
这件大鼎的发现震惊了整个村庄,消息便很快传了出去,引来数位古董商前来探究虚实,也招来了日本人觊觎。为了防止国宝被日本人窃走,村民们决定将它重新埋入地下。就这样大鼎继续沉睡,直至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6月被再次挖掘出来并上交给南京 。1948年夏天,大鼎于南京首次公开展出,一经展出便轰动了整个南京城。
1948年,后母戊鼎于南京展出
这大鼎就大名鼎鼎的后母戊鼎!
国之重器——后母戊鼎
根据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知道,从“禹铸九鼎”的传说开始,鼎被视为传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而后母戊鼎更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
后母戊鼎的纹饰及铭文
作为现存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器口长112厘米,宽79厘米,总重量达到832公斤,给人一种浑厚沉重的历史感。体积如此巨大的青铜器它的铸造工艺也是非常复杂。铸造它首先需要根据设计好的图样分别铸好鼎的双耳、长方形器体以及四足,然后再将这些部件铸成一个整体,其间需要二三百名工匠密切合作。在商周时期,因为当时青铜铸造工艺的局限性,合铸如此大的大鼎可能是需要经过多次尝试才能成功的。因此,这件体积巨大、纹饰精美的后母戊鼎更是珍贵!
后母戊鼎不仅体型巨大,气势雄壮,其器身的装饰纹样更是庄重典雅,工艺精巧!鼎身四周繁复的蟠龙纹和饕餮纹,不仅增加了它威武凝重的气势,也赋予更多的神秘之感。饕餮传说为龙九子之一,喜食各种食物,纹样中呈张大口的猛兽,獠牙阴森,摄人心魄。同时,鼎耳上铸有鱼形纹,足上有蝉纹,线条清晰,充满神秘感。
后母戊鼎上有狞厉美的饕餮纹
对于饕餮纹,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有着独到的论断:中国古代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和造型会带给人一种神秘而狞厉的美。这是因为它不仅能够体现早期宗法社会统治者的威严和意志,还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原始宗教情感,并且使之成为一种保护人类的神祇。所以把饕餮纹铸在青铜器上,寓意吉祥如意,丰年足食。
后母戊鼎是因为其腹部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三字而得名,这是商王母亲的庙号。其实在建国初,它也叫被作司母戊鼎,是由郭沫若先生命名的。
后母戊鼎?司母戊鼎?哪个叫法更准确后母戊鼎还是司母戊鼎?关于大鼎命名的争议从未停止过。
最初,郭沫若先生将大鼎命名为司母戊鼎,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也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于是,“司母戊大方鼎”这一命名便沿用下来了,还被写入历史课本。所以在我们八零后的记忆中,“司母戊大方鼎”才是这个国之重器的名字。
但关于大鼎名称的争议一直不断,之后有多位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在古文字中,司、后是同一个字,因为墓主生前乃商王之“后”。两家之言各有其理,所以此后出版的《辞海》对“司母戊鼎”的描述多有调和之意,文中说:司母戊鼎,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或释“后母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做。
这种两相争执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八十年代。
后母戊鼎与后母辛鼎内铭文对比
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众多的文物,其中有一大鼎,后被命名为后母辛鼎。专家在对比后母辛鼎和后母戊鼎之后发现,二者无论是器型、纹饰和铭文风格均一致,而历史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一个王后。由此专家断定出土后母戊鼎的墓主人应是武丁之妻妇妌,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这样,同后母辛鼎一样,“司”应当是“后”的意思,1939年出土的大鼎名字应该为后母戊鼎而非司母戊鼎。
2011年3月底,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展厅中的大鼎正式亮相时标牌也已赫然变为“后母戊鼎”,官方证实了“后母戊鼎”的可靠性与权威性。
国宝改名之事随即在社会上掀起轩然 ,“司”与“后”之争也由学术界扩展到社会舆论中。但学术是开放的,虽然现在大多人已经接受了后母戊鼎这个名字,但在大鼎的出土的殷商之地——河南博物馆以及中国文字博物馆(两馆均藏有大鼎的复制品)仍将大鼎释名仍为“司母戊鼎”,倔强地坚持着自己的主张。
名字不过是一个符号,不论是叫后母戊鼎,亦或是司母戊鼎,它都代表着商朝青铜文化的高度繁荣,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在中国,乃至世界青铜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地位。
铭文(11)后母(1)饕餮(1)
司母戊鼎应该是"后母戊鼎”,有这回事吗 为什么
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原称“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由于殷商时期字体较为自由,既可正写,也可反写,因此,学者对“司”与“后”难以分辨,故而学术界争论多年。2011年3月28日,新国博展牌把“司(si)母戊鼎”改名“后(hou)母戊鼎” 。甲骨文字书写规则是:字形可以正写或反写,但字音字义不变。现在新国博展牌把司的反写之形“后”读作“hou”,这个读音下的字义是“君主”,与“司(si)”义已不相同,这违反了甲骨文惯例,所以“后母戊鼎”还不能作为该鼎最后定名。1939年3月的一天上午,吴希增在吴培文的田地上用探杆探找文物,当探杆钻到地下十多米深的时候,触及到一个硬物,吴希增将探杆取上来二看,发现坚硬的探头卷了刃,上面还留有绿色的铜锈,他意识到探到宝物了。按当地规定,探宝不分地界,但探出宝来,宝物所在地的主人要分得宝物售款的一半。吴希增和吴培文商定之后,当晚便破土挖宝了。挖掘工作是秘密进行的,到半夜时分,挖下约10米深,宝物被发现了,先挖到的是器物的柱足,接着整个器物显露出来。当时,大方鼎的口朝东北,柱足朝西南,横斜在泥土里,大如马槽,但只有一个鼎耳,另一个鼎耳不知去向,人们在泥土中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估计,它在埋入地下之前,便被击断失落了。 第二天夜里,吴希增组织了四十多人往上提,他们在洞口上搭了一个架子,用两条粗约五厘米的麻绳,一条拴住鼎耳,一条拴住柱足,一部分人在上面用力拉,一部分人在洞下用杠杆撬起一头并将土填入底部,然后再撬另一头,再用土填起来,用这种办法一点一点地往上抬,当提到六七米时,粗实的绳子突然断裂了。此时,天将放亮,为防别人发现,又将洞口堵了起来。到了第三天夜里,终于将这个特大方鼎弄出了地面。
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
有的。
“司母戊鼎”的命名,公认是郭沫若先生所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也曾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这一命名也获得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同。但后来也有文字学家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因为在古文字中,司、后是同一个字。于是在此后出版的《辞海》对“司母戊鼎”作了这样的描述: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或释“后母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
理论上,这两种解释都是没有问题的。这次把“司”改为“后”,实际上是否定了从前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大部分专家认为“后母戊”的命名要优于“司母戊”,其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改为“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由王室所铸,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出土,因鼎身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目前,此鼎的国博文字牌名是“后母戊鼎”。然而,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商王元配用“后”字做头衔。例如武丁元配在传世文献和甲骨文中都被称为“妇好”,绝无“后好”、“好后”字样出现。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称卜辞用“毓”为“后”,而司(si)的反写式“后”读音不变,还读“si”。新鼎名“后母戊”的推出导致的逻辑推论是:卜辞没有“司(si)”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