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为ElectricalOverStress的缩写,指所有的过度电性应力。当外界电流或电压超过器件的最大规范条件时,器件性能会减弱甚至损坏。由电源和测试设备产生事件,损坏的现象包括金属线熔化、发热、高功率、闩锁效应 ,可以算作为ESD中的一种特殊反应。静电防护中无论是ESD或是EOS,都需要采取静电消除器来达到消除静电的最佳效果。

eos与esd有什么区别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是指静电放电,而EOS(Electro-Over stress)是指电过压(压不完全是电压)。
所有与过电压、过电流、过时间相关的电可靠性问题都是EOS范畴,而其中比较典型的是ESD、Latch-Up、EM。

ESD和EOS有什么不同?预防方法一样吗?

EOS:Electrical?Over?Stress-指所有的过度电性应力。超过其最大指定极限后,器件功能会减弱或损坏。
ESD:Electrical?Static?Discharge-静电放电。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EOS通常产生于电源测试装置,其过程持续时间可能是几微秒到几秒。由于静态电荷引起,
ESD属于EOS的特例,由于静态电荷引起。其过程持续时间为几皮秒到几纳秒,其可见性不强。

eos与防静电有没有关系!?

电气过应力(Electrical Over Stress,EOS)是元器件常见的损坏原因,其表现方式是过压或者过流产生大量的热能,使元器件内部温度过高从而损坏元器件(大家常说的烧坏),是由电气系统中的脉冲导致的一种常见的损害电子器件的方式。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静电。
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很多,如接触、磨擦、冲流等等。其产生的基本过程可归纳为:接触→ 电荷 → 转移 → 偶电层形成 → 电荷分离。
设备或人体上的静电最高可达数万伏以至数十万伏,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也常达数百至数千伏。人体由于自身的动作及与其它物体的接触-分离、磨擦或感应等因素,可以带上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静电是正、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它是一种电能,留存在物体表现,具有高电位、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其次为什么要防静电。
电子厂之类生产电子元器件的对防静电要求很高。这是因为静电放电引起的元器件击穿损害是电子工业最普遍、最严重的静电危害,它分硬击穿和软击穿。硬击穿是一次性造成元器件介质击穿、烧毁或永久性失效;软击穿则是造成器件的性能劣化或参数指标下降。
静电敏感元器件和印制电路板在生产过程中工序之间的传递和储放,必须使用防静电上料箱、元件盒、周转箱、周转托盘等。以防止静电积累造成危害。静电敏感元器件和印制电路板,作为成品进行包装时必须采用防静电屏蔽袋、包装袋、包装盒、条、筐等,避免运输过程中的静电损害。
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其元器件、组件成品经常与设备工具等发生接触、分离,磨擦而产生静电,必须使用防静电坐垫、周转小车、维修包、工具、工作椅(凳)等,并通过适当的接地,使静电迅速泄放。磨擦起电和人体静电是电子、微电子工业中的两大危害源,但产生静电并非危害所在,危害在于静电积累及由此产生的静电电荷放电,因此必须予以控制。
所以,生产工程中的防静电保护其实就是保证了产品的品质。更多防静电知识欢迎到杰瑞久智的官方网站上了解。

EOS的过电压破坏

EOS是Electrical Over-Stress的缩写,意为过电压破坏,是指过电压产生的热效应对电子元件的破坏。一般来说,在静电不良分析的角度上来说最常见到的就是「ESD」与「EOS」这两个名词,ESD指的是当ESDS Item在遭受到本身或其它外部产生之静电压场瞬间由局部放电所造成的破坏情形,而EOS则是指其它测试机台、生产机台、仪器、治具等所产生之设计不当电压(流)、或是漏电流对组件所造成之破坏情形称之;两者在成因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分析时亦可依据一些特性可看出一些端倪。首先是绝大多数的情况下EOS的电流均远大于ESD所产生的电流,且破坏时间上ESD多为数nS而EOS则可到数μS之久,所以在成相分析上EOS的破坏点多可见到焦黑的情形,而ESD则多仅可见漏电流产生路径之痕迹或空洞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