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据刘克庄的《宋经略墓志铭》记载,宋慈有三个儿子。下面分别对其进行介绍:
1、宋国宝:宋慈的长子,乡贡进士,生平事迹不详;
2、宋国子:宋慈的次子,乡贡进士,生平事迹不详;
3、宋秉孙:宋慈的季子。字彝父,建阳童游里人。笃志励行,博学能文。淳祐四年,考取进士,最初担任建宁县知府,后升官至朝奉大夫,尚书省主管架阁文字。明嘉靖以他“入元不仕”一事,将其与晋朝的陶渊明相提并论。
宋慈有后人吗?
宋慈没有后人。
宋慈字惠父,汉族,建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
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的一生当中都致力于法医鉴定,没有娶妻子,因此宋慈没有后人。
扩展资料:
宋慈在法医学理论上和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唯物主义倾向。在对尸体的具体检验方面,即给死者诊断死因,技术性很强,在一定程度上难于为活人诊病。
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必须具备深厚的医药学基础,把握许多科学知识和方法。儒者出身的宋慈,本无医药学及其他相关科学知识。
为弥补这一不足,他一方面刻苦研读医药著作,把有关的生理、病理、药理、毒理知识及诊察方法运用于检验死伤的实际。
另一方面,认真总结前人的的经验,以防止狱情之失和定验之误。在多年的检验实践中,力求检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在此方面可谓不遗余力。
—宋慈
宋慈有后人吗
从下面的资料看,应该无后代:宋慈这个人的立体丰满颇显人格魅力,他既是刚正不阿的铮铮铁汉又是性情中人。在他心中法大如天,他对沉沦的岳父薛庭松大义灭亲又情义至深。他对因四处奔波而受冷落的妻子能赔礼道歉修正疏误,接她到京城团聚并宁没子嗣也坚辞纳妾等等。使他妻子深受感动并想方设法拜见慧钰公主请她向皇帝进言,皇上终于下旨宋慈戴罪查案方使险境柳暗花明。
宋慈有几位妻子,几个孩子啊?
一、两位妻子,根据刘克庄的《宋经略墓志铭》对宋慈妻子描写“娶余氏,继连氏” 继就是续弦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元配妻子余氏死后续了连氏。
二、根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记载宋慈的孩子:
1、宋国宝: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宋国宝为宋慈的长子,乡贡进士,生平事迹不详。
2、宋国子: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他是宋慈的次子,乡贡进士,生平事迹不详。
3、宋秉孙: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宋秉孙为宋慈的季子。字彝父,建阳童游里人。笃志励行,博学能文。淳祐四年(1244)甲辰留梦炎榜进士(明·万历《建阳县志·选举志·甲科》)。初知建宁县,值岁歉,悉力赈给。邑旧无城,度地兴筑。后任本郡通判,又拨余盐钱置田为修缮费。累官至朝奉大夫,尚书省主管架阁文字。入元不仕,以吟咏自娱,终于家(清康熙《建宁府志·人物·良吏》)。明嘉靖《建阳县志》卷10本传以他“入元不仕”一事将他与晋朝陶渊明(元亮)相提并论。宋秉孙的“南宋遗民”情结对他本人及其家族构成的影响尚无法考证。
4、宋学美: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宋学美为宋慈的长女,嫁给登仕郎梁新德。
5、宋济美: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她是宋慈的次女,嫁给将仕郎吴子勤。
6、宋宪、宋焘、宋湘: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三人均为宋慈之孙,都是将仕郎,但与宋慈三个儿子的直属关系未详。
7、宋峦:字仲山,建阳童游人,慈孙。元至正八年(1348)戊子科王宗哲榜进士。授浦城县令(明万历《建阳县志·选举志·甲科》)。宋峦为元朝建阳县唯一的进士。他与宋慈三个儿子的直属关系也不可考。
三、宋慈人物评价:
1、仕宦评价:
宋慈在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为官清廉,生活朴实,一生无其他嗜好,惟爱收藏异书名帖,喜金石刻。晚年更加谦虚谨慎,爱惜人才,虽是后生晚辈,凡有一技之长,皆提拔引荐。他年老有病在身,一切公务,犹亲自审察,一丝不苟,慎之又慎。
2、社会评价:
宋慈文而勇武,兼有谋略,由主簿而知县、知州,多所历练,所以清人陆心源作《宋史翼》将宋慈列入《循吏传》,并将其与辛弃疾媲美。
三、宋慈徒弟:
相传宋慈徒弟名叫邹子龙,当时很多人叫他阿虫,说到邹子龙的身世是比较凄惨的,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孤儿,但是他的天资比较聪颖,从小在社会上面学会了生存之道。后来机缘巧合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姑娘,突然想要发愤图强和宋慈学习断案的技巧,说不定能谋个一官半职,以提点刑狱司的职位作为自己的目标。
扩展资料:
一、宋慈人物简介:
其祖上为唐朝著名宰相宋璟。北宋时,宋慈的高祖宋世卿从浙江建德县来建阳任建阳丞而家居此地。父宋巩曾任广州节度推官(节度使幕府掌管刑狱的官员),家境小康。宋慈从小受学于父,10岁时从学建阳县学者、朱熹的高弟吴稚,并得到吴稚的同窗黄干、李方子等名人指教。他重视实践,力求真知。
参考资料:-宋慈
宋慈后人在哪?
宋慈,字惠父,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建阳(今属福建)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早岁习儒,入仕后经历十余任地方官,多负刑狱之责,终于广东经略安抚使。一生经办案件数不胜数。逝世前两年(公元1247年)撰成并刊刻《洗冤集录》五卷。此书是其一生经验、思想的结晶,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它比意大利人佛图纳图·菲得利写成于公元1602年的同类著作要早350多年。作者把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医药学应用于刑狱检验,并对先秦以来历代官府刑狱检验的实际经验,进行全面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因而此书一经问世就成为当时和后世刑狱官员的必备之书,几乎被“奉为金科玉律”,其权威性甚至超过封建朝廷颁布的有关法律。750多年来,此书先后被译成朝、日、法、英、荷兰、德、俄等多种文字。直到目前,许多国家仍在研究它。其影响非常深远,在中、外医药学史、法医学史、科技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其中贯穿着“不听陈言只听天”的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至今仍然熠熠闪光,值得发扬光大。
当时程朱理学盛行。这是一个庞大完整而又十分精致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宋理宗(公元1225-1264年在位)时,程朱理学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不可争议的官方统治思想。其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被分别谥为“元公”、“纯公”、“正公”、“文公”,并从祀孔子庙,荣耀至极。可见此时理学影响之大。
作为朱熹的同乡和后学,宋慈受过理学的系统教育和长期熏陶。少年时受业于同邑人、“考亭(朱熹居住地,亦是其号)高第”吴稚。入太学后,又为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再传弟子真德秀所赏识,遂师事之。中进士后又多年为官。按照常情,这样的人一定具有浓厚的理学唯心主义。
然而宋慈在法医学理论上和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唯物主义倾向。在其传世名著中非但没有空洞的理学唯心主义的说教,而且大力提倡求实求真精神。程朱理学认为,“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而人心之体又体现了理或天理,“心之全体,湛然虚明,万理具足”,“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这就是说,心中什么理都有,无须外求。如按此行事,根本不要了解外界现实情况,只要苦思冥索就可以了。而宋慈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把朱熹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格物穷理”之说,变成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则,不是向内心“穷理”,而是向实际求真。
当时州县官府往往把人命关天的刑狱之事委之于没有实际经验的新入选的官员或武人,这些人易于受到欺蒙;加之其中有的人怕苦畏脏,又不对案情进行实地检验,或虽到案发地点,但“遥望而弗亲,掩鼻而不屑”,因而难免判断失误,以至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冤狱丛生。
身为刑狱之官,宋慈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强烈反对。他在听讼理刑过程中,则以民命为重,实事求是。他说:“慈四叨臬寄(执法官),他无寸长,独于狱案,不敢萌一毫慢易心。”这一表白,确是他多年为刑狱之官认真态度的写照。他尤为重视对案情的实际检验,认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盖死生出入之权舆,幽枉曲伸之机括,于是乎决。”意思是说,“大辟”即杀头是最重的刑罚,这种刑罚则是由犯罪事实决定的,而犯罪事实必须经过检验才能认定,所以检验的结果往往是生死攸关的。唯其如此,对待检验决不能敷衍了事,走走过场,而必须认真负责,“务要从实”,一定要查出案件发生的真实情况,“贵在审之无失”。而要做到这一点,宋氏认为当检官员必须“亲临视”。无论案发于何处,也要“躬亲诣尸首地头”,“免致出脱重伤处”。否则,应以失职罪杖处之。即使案发于暑月,尸味难闻,臭不可近,当检官员也“须在专一,不可避臭恶”。
宋氏不泥师教的另一突出表现是对待尸体的态度,特别是能否暴露和检验尸体的隐秘部分。按照理学“视、听、言、动非礼不为”、“内无妄思,外无妄动”的教条,在检验尸体之时,都要把隐秘部分遮盖起来,以免“妄思”、“妄动”之嫌。宋慈出于检验的实际需要,一反当时的伦理观念和具体做法,彻底打破尸体检验的禁区。他告诫当检官员:切不可令人遮蔽隐秘处,所有孔窍,都必须“细验”,看其中是否插入针、刀等致命的异物。并特意指出:“凡验妇人,不可羞避”,应抬到“光明平稳处”。如果死者是富家使女,还要把尸体抬到大路上进行检验,“令众人见,一避嫌疑”。如此检验尸体,在当时的理学家即道学家看来,未免太“邪”了。但这对查清案情,防止相关人员利用这种伦理观念掩盖案件真相,是非常必要的。宋氏毅然服从实际,而将道学之气一扫而光,这是难能可贵的。只是由于宋氏出身于朱门,不便像同时期的陈亮、叶适等思想家那样,公开指名道姓地批判程朱的唯心主义。但他用自己的行为和科学著作提倡求实求真的唯物主义思想,此与陈、叶的批判,具有同样的积极意义。
宋氏的求实求真精神还表现在对尸体的具体检验方面。检验尸体,即给死者诊断死因,技术性很强,在一定程度上难于为活人诊病。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必须具备深厚的医药学基础,把握许多科学知识和方法。儒者出身的宋慈,本无医药学及其他相关科学知识。为弥补这一不足,他一方面刻苦研读医药著作,把有关的生理、病理、药理、毒理知识及诊察方法运用于检验死伤的实际;另一方面,认真总结前人的的经验,以防止“狱情之失”和“定验之误”。在多年的检验实践中,力求检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在此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仅从流传至今的《洗冤集录》一书来看,其中所载检验方法之多样、全面,其精确度之高,都是前无古人的。这也是书中科技含量较高的、最精彩的内容。
在《洗冤集录》中,有一些检验方法虽属于经验范畴,但却与现代科学相吻合,令人惊叹。如用明油伞检验尸骨伤痕,就是一例:“验尸并骨伤损处,痕迹未现,用糟(酒糟)、醋泼罨尸首,于露天以新油绢或明油雨伞覆欲见处,迎日隔伞看,痕即现。若阴雨,以热炭隔照。此良法也”。“将红油伞遮尸骨验,若骨上有被打处,即有红色路,微荫;骨断处,其拉续两头各有血晕色;再以有痕骨照日看,红活乃是生前被打分明。骨上若无血荫,纵有损折,乃死后痕。”如此检验尸骨伤损,与现代用紫外线照射一样,都是运用光学原理。只是宋慈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处于尚未自觉的状态,知其然而不知知其所以然。尸骨是不透明的物体,它对阳光是有选择地反射的。当光线通过明油伞或新油绢伞时,其中影响观察的部分光线被吸收了,所以容易看出伤痕。再如书中论述的救缢死法,与当代的人工呼吸法,几乎没有差别。还有用糟、醋、白梅、五倍子等药物拥罨洗盖伤痕,有防止外界感染、消除炎症、固定伤口的作用,也与现代科学原理一致,只是使用的药物不同而已。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作者运用和记载这些方法,目的在于查出真正的死伤原因,无不体现了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
宋慈被称为中国法医学之父,在历史上他有几位妻子,后代都有谁?
在网上搜一下历史纪年表就可以看到。百度文库中有《新编日本通史》,后有附表
时代 西历 天皇•年号 日本史
先土器时代
(?~1万年前) 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日本列岛形成。
本全域出现原始人类活动。
石器开始制作和使用。
绳纹时代
(1万年前~公元前三世纪) 绳纹土器、瓮棺出现。
竖穴居住。
陶制或木制的工艺品及屈葬、拔牙习俗盛行。
母系氏族形成,出现原始农耕。
弥生时代
(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 稻作文传入、金属器出现、弥生土器发达。
大陆系统的磨制石器、铁制工具、木制农具出现。
稻作波及中国、四国、近畿、关东、东北等地区。
大陆青铜技术和青铜器传入。
公元前后,倭人分为百余国,来汉朝贡。
57汉光武帝赐倭奴国王印绶 “汉委奴国王”金印。
107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于汉安帝。
184前后倭国大乱,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以“事鬼道,能惑众”立,尊卑有差,收租税。
239卑弥呼遣使朝魏。魏赐号亲魏倭王。后倭女王壹与遣使朝晋,至413年为止中国史籍未见记载。
古坟时代
(4世纪初~6世纪中叶) 四世纪中期大和政权成立,在大和地区出现,埋葬有三角缘神兽镜等铜镜的大型古坟。须惠器制作及马具使用普及。
博士王仁及阿知使主、弓月君等渡日。
404侵入朝鲜,与高句丽争战败北。
413 仁德 倭王讃遣使贡方物。
425 仁德 倭王讃遣司马曹达赴宋朝贡。
460 雄略 雄略天皇劝皇妃养蚕、诸国植桑。
478 雄略 倭国王武上表要求除正,宋顺帝封其为“安东大将军”等号。
527 继体•继体21 筑紫国造磐井之乱,翌年被平定。
飞鸟时代
(6世纪中叶~8世纪初) 538 钦明•钦明8 百济圣明王赠佛像、佛经于日。
562 钦明23 加罗(任那)被新罗灭。
587 用明2 苏我马子与圣德太子等合力灭物部守屋。
588 用明3 着手建立法兴寺(飞鸟寺)建立。
593 推古•推古2 4月圣德太子摄政,翌年颁行佛教兴隆之诏。
600 推古8 日本攻占新罗五城。初次遣使赴隋朝贡。
603 推古11 12月制定冠位12阶。翌年4月制定宪法17条。
607 推古15 7月遣小野妹子赴隋朝贡。法隆寺建立。
608 推古16 9月小野妹子送裴世清回国,留学生(僧)高向玄理等8人随行。
614 推古22 6月遣犬上御田秋使于隋。
618 推古26 6月高句丽遣使于日。
620 推古28 圣德太子与苏我马子等编《天皇记》、《国记》。
630 舒明•舒明2 8月第一次遣唐使派遣。
645 孝德•大化元 6月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杀苏我入鹿,孝德天皇即位,改元大化。翌年1月颁布改新之诏。
663 天智•天智2 日与百济联军被唐与新罗联军大败于白村江。
672 弘文•弘文2 壬申之乱。
684 天武•天武12 制定八色之姓。
694 持统•持统8 6月迁都藤原宫
701 文武•大宝元 完成《大宝律令》,翌年颁行。
奈良时代
(8世纪初~8世纪末) 710 元明•和铜3 3月迁都平城京。
712 和铜5 1月太安万侣等撰上《古事记》。
718 元正•养老2 制定《养老律令》(757年颁行)。
720 养老4 5月舍人亲王撰上《日本书纪》。
727 圣武•神龟4 12月渤海使首次来日至出羽。
740 天平12 9月藤原广嗣变乱被杀。
741 天平13 3月国分寺、国分尼寺建立之诏颁布。
753 孝谦•天平胜宝5 12月鉴真至日,传律宗。
759 淳仁•天平宝字3 8月鉴真建唐招提寺及药师如来像。时大伴家持编《万叶集》。
764 天平宝字8 9月惠美押胜之乱。10月天皇被流放淡路。
765 天平宝字9 8月禁止新垦田私有。10月道镜为太政大臣禅师。
平安时代
(8世纪末~12世纪末) 794 桓武•延历13 10月迁都平安京。
797 延历16 藤原继绳等撰上《续日本纪》。
810 嵯峨•弘仁元 3月设藏人所。10月藤原药子之变。
842 仁明•承和9 承和之乱。
858 清和•贞观元 8月藤原良房行摄政职务。至1086年止为藤原氏摄关政治时期。
866 贞观8 9月应天门之变。
894 宇多•宽平6 8月以菅原道真为遣唐大使,9月派遣中止。
902 醍醐•延喜2 3月颁布《延喜庄园整理令》。
927 延长5 12月《延喜式》完成。
935 朱雀•承平5 2月平将门之乱。
1003 一条•长保5 紫式部完成《源氏物语》。
1086 堀河•应德3 11月白河上皇开始院政,院政登台。
1156 后白河•保元元 7月保元之乱。
1185 后鸟羽•文治元 3月坛之浦之战,平氏灭亡。
镰仓时代
(12世纪末~14世纪30年代) 1192 建久2 7月源赖朝任征夷大将军。
1219 顺德•承久元 1月源实朝被杀,源氏亡。
1221 仲恭•承久3 5月承久之乱,后鸟羽等三上皇被流放。
1232 西条•贞永元 8月制定《御成败式目》(即《贞永式目》)。
1252 后深草•建长4 2月幕府以宗尊亲王为将军。
1267 龟山•文永5 1月蒙古使节至大宰府。3月北条时宗任执权。
1274 文永11 10月文永之役。
1279 后宇多•弘安2 6月宋僧无学祖元应招赴日。7月斩元使于博多。
1281 弘安4 7月弘安之役。
1285 弘安8 11月霜月骚动。得宗专制化。
1292 伏见•正应5 10月日商船至元求贸易。高丽使带来国书。
1293 正应6 3月镇西探题设置。4月平禅门之乱。
1317 花园•文保元 4月文保和谈,提案皇位两统迭立。
1325 后醍醐•元亨元 12月院政废止,天皇亲政。
1331 元弘元 5月元弘之变。
1333 元弘3 5月镰仓被攻略,镰仓幕府灭亡。
室町时代
(14世纪30年代~16世纪70年代) 1336 延元元 11月《建武式目》制定,室町幕府成立。12月天皇巡幸吉野,南北朝分立。
1338 延元3 8月足利尊氏任征夷大将军。
1392 后小松•明德3 10月南北朝统一。
1401 应永8 5月义满遣肥富某、僧祖阿等赴明,是为第一次遣明船。世阿弥作《风姿花传》。
1404 应永18 与明勘合贸易开始。
1432 后花园•永享4 8月足利义教至兵库观赏遣明船,明日国交恢复
1467 后土御门•应仁元 5月应仁之乱开始(1477年结束)。
1485 文明17 12月山城国一揆。翌年,雪舟作《山水长卷》。
1543 后奈良•天文12 8月葡萄牙人来种子岛,传来铁炮。时狩野元信作《花鸟山水图》。
1560 正亲町•永禄3 5月桶狭间之战。
1573 天正元 织田信长追放将军足利义昭,室町幕府灭亡。
安土桃山时代
(16世纪70年代~17世纪) 1576 天正4 2月织田信长筑安土城居住。
1582 天正10 6月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自杀。
1590 后阳成•天正18 7月丰臣秀吉统一全国。印刷机传入。
1592 文禄元 文禄之役。3月颁行人扫令(全国人口调查)。
1597 庆长2 庆长之役。翌年丰臣秀吉死,日军退出朝鲜。
1600 庆长5 9月关原之战。颁行《贞观政要》
江户时代
(17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 1603 庆长8 2月德川家康任征夷大将军,江户幕府成立。
1609 庆长14 在平户置商馆,开始与荷兰贸易。
1612 后水尾•庆长17 3月幕府禁止基督教。
1613 庆长18 9月庆长派遣赴欧使节。
1615 元和元 4月大坂夏之阵,丰臣氏灭亡。7月制定《武家诸法度》、《禁中并公家诸法度》。
1616 元和2 8月中国以外的外国船来航限定于平户和长崎。
1624 宽永元 3月与西班牙断交,12月朝鲜使谒见德川家光。
1633 明正•宽永10 2月禁止奉书船以外的日本船渡航,禁止在外5年以上的日本人归国。
1635 宽永12 5月禁止海外渡航合海外日本人归国。朱印船贸易终止。6月改定《武家诸法度》。
1636 宽永13 5月在长崎筑出岛,移葡萄牙人居住。
1637 宽永14 10月岛原之乱,翌年结束。
1639 宽永16 7月禁止葡萄牙人船来航。
1641 宽永18 4月荷兰商馆移往长崎出岛。
1657 后西•明历3 1月明历大火。德川光国开始编篡《大日本史》。
1665 灵元•宽文5 7月废止大名人质制,并制定《诸宗寺院诸法度》。
1715 中御门•正德5 1月制定《海舶互市新例》(即《长崎新令》)。
1716 享保元 享保改革开始。
1720 享保5 12月置浦贺奉行。基督教以外的洋书输入解禁。
1749 桃园•宽延2 1月增加长崎的中国船贸易。
1758 宝历8 7月宝历事件。长州、熊本等藩实施藩政改革。
1778 后桃园•安永7 6月俄船来航,至松前藩要求通商(翌年12月拒绝)。时,本居宣长《古事记传》上卷刊行。
1787 光格•天明7 5月天明饥荒暴动。
1790 宽政2 5月宽政异学之禁。9月限制荷兰贸易。
1792 宽政4 9月俄使腊克斯曼至根室要求通商。11月命诸国加强海防。
1804 文化元 9月俄使至长崎要求通商。
1833 仁孝•天保4 天保大饥谨。
1837 天保8 2月大盐平八郎起义。
1841 天保12 5月天保改革开始。
1844 弘化元 7月荷兰国王劝告幕府开国(翌年谢绝)。
1853 孝明•嘉永6 6美国使培理率舰至浦贺。7月俄国使节璞查廷率舰至长崎。
1854 安政元 1月培理再度来航。3月《日美亲善条约》、8月《日英亲善条约》、12月《日俄亲善条约》签订。
1858 安政5 1月奏请《日美亲善条》敕许。6月《日美修好通商条约》调印。9月安政大狱。
1860 万延元 3月樱田门外之变。
1863 文久3 7月萨英战争。8月八月十八日政变。
1867 庆应3 10月德川庆喜大政奉还。12月(阳历1868年1月)颁布《王政复古大号令》。
明治时代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10代初) 1868 明治•明治元 1月鸟羽伏见之战(戊辰战争)。3月颁布五条誓文、五榜揭示。9月明治改元,定一世一元之制。颁行《神佛分离令》(后开展废佛毁释运动)。
1869 明治2 6月允许诸藩主版籍奉还,任命各知藩事。
1871 明治4 4月颁布户籍法(壬申户籍,翌年实施)。7月废藩置县。11月岩仓具视一行欧美考察。
1873 明治6 1月征兵令布告。9月岩仓全权大使一行归国。10月征韩派败北,西乡隆盛下野。明六社成立。
1875 明治8 5月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9月江华岛事件。
1876 明治9 2月签订《江华岛条约》。10月神风连之乱。
1877 明治10 2月西南战争。4月东京大学成立。莫尔斯发现大森贝冢。
1881 明治14 10月明治十四年政变。敕谕开设国会。自由党结成。民权结社的设立和宪法案起草活跃。
1885 明治18 4月《天津条约》。11月大阪事件。12月废太政官制,采用内阁制。
1889 明治22 2月公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和《皇室典范》。
1890 明治23 10月发布《教育敕语》。11月第一次帝国会议。
1894 明治27 8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5 明治28 4月《马关条约》签订。德法俄三国干涉。
1900 明治33 3月公布《治安警察法》。6月决定派兵镇压清义和团运动。
1904 明治37 2月日俄战争爆发。5月政府发表社会主义取缔强化方针。
1905 明治38 9月日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9月日比谷事件。
1910 明治43 8月吞并韩国,改称朝鲜。10月设置朝鲜总督。
1911 明治44 1月大逆事件判决12名执行死刑。
大正时代
(20世纪10代初~20世纪20年代)
1912 大正•大正元 9月明治天皇大葬,乃木希典夫妻殉死。嘉仁亲王继位,改元大正。12月第一次护宪运动。首次参加奥林匹克大会(第5届)。
1913 大正2 2月大正政变。10月承认中华民国。
1914 大正3 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8月对德宣战。
1915 大正4 1月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1917 大正6 1月西原借款。11月《石井•蓝石协定》签订。
1921 大正10 12月华盛顿会议签订日美英法四国条约。
1923 大正12 9月关东大地震。12月虎之门事件。
1925 大正14 4月公布《治安维持法》。5月公布《普通选举法》。
昭和时代
(20世纪20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 1927 昭和•昭和2 3月金融恐慌爆发。6月东方会议召开。
1930 昭和5 1月参加伦敦海军军缩会议。实施金解禁。
1931 昭和6 9月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
1932 昭和7 1月上海事变(一•二八事变)。5月五月事件。
1933 昭和8 3月宣告退出国际联盟。
1936 昭和11 2月二•二六事件。
1937 昭和12 7月卢沟桥事件。12月南京大屠杀。
1938 昭和13 1月近卫发表声明。4月公布《国家总动员法》。
1940 昭和15 10月大政赞翼会成立。11月大日本产业报国会创立。
1941 昭和16 10月东条英机内阁成立。12月奇袭珍珠港,对美宣战。
1944 昭和19 7月东条英机内阁辞职。10月神风突击队编成。发表军事教育全面强化方案。
1945 昭和20 4月美军登陆冲绳。8月原子弹在广岛、长崎爆炸。苏联对日宣战。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签订投降文书。10月废止治安维持法。
1946 昭和21 1月天皇发表《人间宣言》。11月《日本国宪法》公布。
1947 昭和22 3月《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公布。4月《劳动基本法》公布。5月《日本国宪法》施行。
1948 昭和23 3月民主自由党成立。11月远东国际军事裁判。
1950 昭和25 8月设置警察预备队。公布《文化财保护法》。特需经济景气。
1951 昭和26 9月《对日和平条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签订。
1955 昭和30 5月《中日民间贸易协定》签订。12月《原子力基本法》公布。神武景经济气。
1960 昭和35 1月《日美新安保条约》签订。9月政府发表所得倍增、高度增长政策。
1964 昭和39 2月《日苏贸易协定》签订。10月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举行。
1970 昭和45 2月签订《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6月声明《日美安保条约》自动延长。日本万国博览会举行。
1972 昭和47 9月田中首相访问中国,发表中日共同声明。田中首相发表《日本列岛改造论》。
1973 昭和48 10月爆发石油危机。
1974 昭和49 1月签订《中日贸易协定》。佐藤荣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78 昭和53 8月在北京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稻荷山古坟出土铁剑。
1982 昭和57 7月中国政府认为日本历史教科书的记述违反中日共同声明而提出抗议。
1984 昭和59 1月作为现职首相二战后中曾根首相最初参拜靖国神社。
1987 昭和62 3月国铁民营化。11月日本航空完全民营化。
平成时代
(20纪80年代末~) 1989 平成•平成元 1月裕仁天皇逝世。明仁皇太子继位。改年号为“平成”。4月联合国军缩会议在京都举行。
1992 平成4 1月宫泽首相访韩,就从军慰安妇问题正式道歉。5月外国人入境法改正案成立。